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卫志良先生,加成科研有限公司董事、FW Consultants Limited Director、2000年被委任为香港大学校董、香港马主协会会长2002、香港马会竞赛董事,其参与设计了香港八成在九十年代修建的大型商场,目前专注於环保事业,希翼能造福人类。
《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卫志良先生谦逊低调,崇尚实幹,所走过的道路,留下一片色彩斑斓。九十年代,他参与设计和建设了香港众多地标性大型商场,如全港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海港城、创造了铜锣湾购物新里程的时代广场,“每当我接触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全心全意地做到最好,只要尽心尽力,困难面前一定有更多方法。”
乐於不断挑战自我、享受成功喜悦的卫志良先生,在稳扎建筑地产业的同时,渴望在其它领域回馈社会,於近年投身能源、环保事业,期望能为解决国家能源短缺及环保事业而做出一份贡献。
地标性大型商场的“专属设计”
早年,卫志良先生在香港大学修完建筑专业之後,又赴加拿大攻读财务管理和建筑管理,毕业之後,他既懂建筑又懂管理,成为建筑行业不可多得的综合性人才,也是众多大型建筑公司争抢的理想人才。
八十年代,在国外工作的他,才华得到进一步证实,後在香港太古地产的诚挚邀请之下回到香港。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成为其回港後大施身手的第一个项目。在他的设计、管理之下,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展现了相比以往建筑物与众不同的一面,其中,太古城是香港首个设有园艺花园及绿化平台设计的私人屋苑,让居住者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而太古城中心成为了港岛区最大型的购物中心。
此项目的完成,令得香港对卫志良先生的建筑才能刮目相看。当时,海港城项目因故中断了一年多,这时,他们向卫志良先生抛去了聘请的橄榄枝。随即,他“临危受命”,任项目经理。
当年,蓝图中的海港城,南至尖沙咀天星码头,北至中港城,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系,其设计和修建必定是一个繁琐复杂、高难度的工程。但凡遇到挑战总是充满激情的卫志良先生信心满满,因为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连上天都会帮助你。”多年之後,海港城成为了香港最著名的观光购物景点之一,每到周末迎来15万人次的遊客前来消费。特别是,这里还藏有一个秘密。
一般初入海港城的消费者,难以找到出口。对了,这就是当年卫志良先生建筑设计时所要达到的效果。因为当时这里的人流量並不特别大,如果遊客滞留的时间越长,消费也会相应增加。今天,这里已成为一些时尚达人消磨一个上午甚至整天的“购物天堂”,因为这里购物环境舒适,不仅可以购物,还有各种休閒活动及酒店住宿等。
其後,卫志良先生又负责九龙仓集团旗下“时代广场”的建设。这一项目,在当时取得了多项工程上的突破,特别採用先进复杂的方法,将地基牢牢地固定在其方位;二是运用混泥土加钢块组合的建筑方式,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香港速度”,仅以十八月时间完成了时代广场的建筑体;而且使用了全亚洲首座环形电梯、玻璃升降梯,以及先进的保安系统和内部通讯系统,开创了钢锣湾购物的新里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卫志良先生参与设计、建设了香港百分之八十的地标性大型商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标性大型商场的“专属设计”。之後,他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在地产业快速发展。
十年一路环保梦
精彩纷呈
雨果曾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在建筑业创下辉煌後,卫志良先生开始挑战新的领域。
多年前,卫志良先生对我国的能源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我国的天然气蕴藏丰富,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蕴藏量的总量,但除了四川之外,大部分藏在新疆沙漠地带,而且是地下六千米到一万米的深度。目前,我国在提取这部分天然气上还缺乏相当的技术能力。如果,能用一个好的商业化方法去提取,就能开发到这部分蕴藏量,帮助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目前,他正获得相关机构的支持,进行开发。
与此同时,他还在十年前进入环保业发展,专门针对我国土地碱化严重、重金属含量高的问题,与欧洲某厂家合作生产有机肥。“环保,对於我们下一代,以及中国未来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改善工作刻不容缓。”然而,能源、环保与他之前的建筑行业搭不上边,如何着手呢?他笑道,“我觉得,一生当中有许多机会都是上天给我的,很多时候,只要我用心去做一份工作,上天总会帮我一把。”喜欢挑战自我、挖掘自身潛能的他,越有挑战越有激情,越有自信。
经过多方的研究,卫志良先生专注於改善土地质量,与拍档成功研製出来了专门降减低土壤碱性,且能将土壤中重金属转化为其它无害物质的有机肥。不过,由於有机肥售价贵过普通的肥料,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愿意购买,“希望政府能补助农民,令到每个农民都能用得起这种有机肥,从而改善土壤,提高农民收成,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健康食品,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循环。”他相信,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将会对环境带来良好的改变,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
心繫母校全力以赴
尽其本份
卫志良先生作为早期的香港大学毕业生,母校情缘一直延续至今。
从外国回港之後,卫志良先生的个人事业蓬勃发展,而其母校却遭遇了“人气低落”的尴尬,“九十年代,香港回归,两地融合,一直使用英文教学的香港大学,毕业生由於不懂普通话,就业率下滑。为了扭转局面,母校将我们这些校友聚集在一起,为母校出谋划策。”十多年前开始,卫志良先生积极为母校四处奔走,以提升母校声誉,在筹款贡献颇多,“一个学校如果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教育基金,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请到很好的教授来提升学术水準。”
2000年,卫志良先生被委任为香港大学校董,在大批优秀香港大学校友的努力之下,香港大学增加用普通话教学,加强与内地高校沟通、交流,並立志打造成一所面向全中国的优质高校,迅速回升至以往的风貌,重登香港第一高校的高度。对於卫志良先生的无私贡献,母校望授予其荣誉,但被他婉拒了,“我很高兴能为母校出点力,尽点心,这只是我做应做的本份。”正如《菜根谭》里所言:“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或许,正是这种抱朴守拙的心理,驱使他更加务实、踏实。
现时,卫志良先生从大部分的公职中抽身出来,以让年轻人得以更好的发挥,同时又拥有更多的时候花在自己的爱好上,那就是:马。确实,他身上那种率真不羁、思维敏捷的特点,倒是与马的习性有些一样。“我从小就喜欢马,对养马也有研究。”对自己热爱的领域,他有着投身工作时一样的激情与动力,先後担任了香港马主协会会长2002、香港马会竞赛董事。一有空,他便喜欢和朋友们在马场里享受一个美好的夜晚,聊聊天,跑跑马,不亦乐乎。讲到其它的爱好,喜欢音乐,长住香港的他竟然还是《中国好声音》的忠实粉丝,对其犹为喜爱。
长久以来,卫志良先生一直保持着规律的生活习惯,亦拥有了许多人羡慕的年轻态:良好的精神面貌、红润的肤色,看起来不过五十多岁。或许,这“年轻态”正源自於听从内心的那份率真与自在。
李商隐在《赠荷花》中吟道:“惟有绿茶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诗中率真自在的人生境界,不正是卫志良先生当下的状态吗?
卫志良先生,加成科研有限公司董事、FW Consultants Limited Director、2000年被委任为香港大学校董、香港马主协会会长2002、香港马会竞赛董事,其参与设计了香港八成在九十年代修建的大型商场,目前专注於环保事业,希翼能造福人类。
《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卫志良先生谦逊低调,崇尚实幹,所走过的道路,留下一片色彩斑斓。九十年代,他参与设计和建设了香港众多地标性大型商场,如全港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海港城、创造了铜锣湾购物新里程的时代广场,“每当我接触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全心全意地做到最好,只要尽心尽力,困难面前一定有更多方法。”
乐於不断挑战自我、享受成功喜悦的卫志良先生,在稳扎建筑地产业的同时,渴望在其它领域回馈社会,於近年投身能源、环保事业,期望能为解决国家能源短缺及环保事业而做出一份贡献。
地标性大型商场的“专属设计”
早年,卫志良先生在香港大学修完建筑专业之後,又赴加拿大攻读财务管理和建筑管理,毕业之後,他既懂建筑又懂管理,成为建筑行业不可多得的综合性人才,也是众多大型建筑公司争抢的理想人才。
八十年代,在国外工作的他,才华得到进一步证实,後在香港太古地产的诚挚邀请之下回到香港。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成为其回港後大施身手的第一个项目。在他的设计、管理之下,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展现了相比以往建筑物与众不同的一面,其中,太古城是香港首个设有园艺花园及绿化平台设计的私人屋苑,让居住者的生活增添诗情画意,而太古城中心成为了港岛区最大型的购物中心。
此项目的完成,令得香港对卫志良先生的建筑才能刮目相看。当时,海港城项目因故中断了一年多,这时,他们向卫志良先生抛去了聘请的橄榄枝。随即,他“临危受命”,任项目经理。
当年,蓝图中的海港城,南至尖沙咀天星码头,北至中港城,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系,其设计和修建必定是一个繁琐复杂、高难度的工程。但凡遇到挑战总是充满激情的卫志良先生信心满满,因为他相信,“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情,连上天都会帮助你。”多年之後,海港城成为了香港最著名的观光购物景点之一,每到周末迎来15万人次的遊客前来消费。特别是,这里还藏有一个秘密。
一般初入海港城的消费者,难以找到出口。对了,这就是当年卫志良先生建筑设计时所要达到的效果。因为当时这里的人流量並不特别大,如果遊客滞留的时间越长,消费也会相应增加。今天,这里已成为一些时尚达人消磨一个上午甚至整天的“购物天堂”,因为这里购物环境舒适,不仅可以购物,还有各种休閒活动及酒店住宿等。
其後,卫志良先生又负责九龙仓集团旗下“时代广场”的建设。这一项目,在当时取得了多项工程上的突破,特别採用先进复杂的方法,将地基牢牢地固定在其方位;二是运用混泥土加钢块组合的建筑方式,呈现出与时俱进的“香港速度”,仅以十八月时间完成了时代广场的建筑体;而且使用了全亚洲首座环形电梯、玻璃升降梯,以及先进的保安系统和内部通讯系统,开创了钢锣湾购物的新里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卫志良先生参与设计、建设了香港百分之八十的地标性大型商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标性大型商场的“专属设计”。之後,他创建了自己的事业,在地产业快速发展。
十年一路环保梦
精彩纷呈
雨果曾说:“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在建筑业创下辉煌後,卫志良先生开始挑战新的领域。
多年前,卫志良先生对我国的能源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我国的天然气蕴藏丰富,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蕴藏量的总量,但除了四川之外,大部分藏在新疆沙漠地带,而且是地下六千米到一万米的深度。目前,我国在提取这部分天然气上还缺乏相当的技术能力。如果,能用一个好的商业化方法去提取,就能开发到这部分蕴藏量,帮助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目前,他正获得相关机构的支持,进行开发。
与此同时,他还在十年前进入环保业发展,专门针对我国土地碱化严重、重金属含量高的问题,与欧洲某厂家合作生产有机肥。“环保,对於我们下一代,以及中国未来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改善工作刻不容缓。”然而,能源、环保与他之前的建筑行业搭不上边,如何着手呢?他笑道,“我觉得,一生当中有许多机会都是上天给我的,很多时候,只要我用心去做一份工作,上天总会帮我一把。”喜欢挑战自我、挖掘自身潛能的他,越有挑战越有激情,越有自信。
经过多方的研究,卫志良先生专注於改善土地质量,与拍档成功研製出来了专门降减低土壤碱性,且能将土壤中重金属转化为其它无害物质的有机肥。不过,由於有机肥售价贵过普通的肥料,不是所有的农民都愿意购买,“希望政府能补助农民,令到每个农民都能用得起这种有机肥,从而改善土壤,提高农民收成,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健康食品,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循环。”他相信,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将会对环境带来良好的改变,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
心繫母校全力以赴
尽其本份
卫志良先生作为早期的香港大学毕业生,母校情缘一直延续至今。
从外国回港之後,卫志良先生的个人事业蓬勃发展,而其母校却遭遇了“人气低落”的尴尬,“九十年代,香港回归,两地融合,一直使用英文教学的香港大学,毕业生由於不懂普通话,就业率下滑。为了扭转局面,母校将我们这些校友聚集在一起,为母校出谋划策。”十多年前开始,卫志良先生积极为母校四处奔走,以提升母校声誉,在筹款贡献颇多,“一个学校如果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教育基金,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请到很好的教授来提升学术水準。”
2000年,卫志良先生被委任为香港大学校董,在大批优秀香港大学校友的努力之下,香港大学增加用普通话教学,加强与内地高校沟通、交流,並立志打造成一所面向全中国的优质高校,迅速回升至以往的风貌,重登香港第一高校的高度。对於卫志良先生的无私贡献,母校望授予其荣誉,但被他婉拒了,“我很高兴能为母校出点力,尽点心,这只是我做应做的本份。”正如《菜根谭》里所言:“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或许,正是这种抱朴守拙的心理,驱使他更加务实、踏实。
现时,卫志良先生从大部分的公职中抽身出来,以让年轻人得以更好的发挥,同时又拥有更多的时候花在自己的爱好上,那就是:马。确实,他身上那种率真不羁、思维敏捷的特点,倒是与马的习性有些一样。“我从小就喜欢马,对养马也有研究。”对自己热爱的领域,他有着投身工作时一样的激情与动力,先後担任了香港马主协会会长2002、香港马会竞赛董事。一有空,他便喜欢和朋友们在马场里享受一个美好的夜晚,聊聊天,跑跑马,不亦乐乎。讲到其它的爱好,喜欢音乐,长住香港的他竟然还是《中国好声音》的忠实粉丝,对其犹为喜爱。
长久以来,卫志良先生一直保持着规律的生活习惯,亦拥有了许多人羡慕的年轻态:良好的精神面貌、红润的肤色,看起来不过五十多岁。或许,这“年轻态”正源自於听从内心的那份率真与自在。
李商隐在《赠荷花》中吟道:“惟有绿茶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诗中率真自在的人生境界,不正是卫志良先生当下的状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