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学校教育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旨是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均衡,是不可忽视的,也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在合作交流和探究环节,往往每个组员并没有平等地参与,每个组员并非各抒己见,而成绩较差的有的一言不发,成绩较好的则只顾自己讲;在小组汇报环节,通常都是少数思维活跃、善于表达的学生作为代表汇报合作解决问题的结果。教师也往往更关注结果,而忽视合作探究和交流的具体过程中差生的存在。 造成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度的不均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小组合作前,教师的要求和目的不明细,任务布置过于简单、粗略,学生茫然,无从下手。
其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由于没有责任到人,因此只有部分优秀学生更积极主动,无形中代做了很多应由其他学生来完成的工作;
其三,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一些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他人讨论问题等。
其四、平时训练中缺乏激励和竞争意识,学生缺乏团队观念,形成了一种消极倦怠心理
其五、教师对组长的要求和帮带意识训练还不到位。
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呢?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现总结如下:
第一,教师对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重难点确定,对每一个合作的任务做明确方法和步骤上的要求,有的放矢,学生便于操作,还可以考虑不仅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引起不同意见甚至争论。
第二、要引导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每个人进步得更快。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第三,要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坚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强化对小组交流学习方式方法与合作过程的指导,如交流回报的语言规范,组内交流时必须,让差生动口动手等。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参与性差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总体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5)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第四、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保证每位成员都有不同角色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实践证明:当分工明确,人人有具体事可做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就高、实效就好。
第五、在活动中,如果能够注入一定的竞争性质,对小组学习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对评价的标准做出规定,例如: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任务是否顺利完成等方面进行,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可以让同组学生评价,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主动、和谐,有没有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的评估制度,能够激励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学习评价的新境界,把眼光洒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开展小组的学习竞赛。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且作为首要条件,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如我在所教的班中实施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制度,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一评,内容包括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合作时的全员参与度、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课堂纪律等。
第六,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参加一两个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识的过程,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和引导。
第七、培训好小组长
每个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强、会表达、乐于助人的学生当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是同学的“小先生”,他们的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因此,一定要重视小组长的培训。要让小组长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怎样领导小组协作互助和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有效地调动团队精神力量。
其一,小组合作前,教师的要求和目的不明细,任务布置过于简单、粗略,学生茫然,无从下手。
其二,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不明确,由于没有责任到人,因此只有部分优秀学生更积极主动,无形中代做了很多应由其他学生来完成的工作;
其三,学生缺乏合作学习的一些技能,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他人讨论问题等。
其四、平时训练中缺乏激励和竞争意识,学生缺乏团队观念,形成了一种消极倦怠心理
其五、教师对组长的要求和帮带意识训练还不到位。
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全员参与性呢?对以上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实践,现总结如下:
第一,教师对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重难点确定,对每一个合作的任务做明确方法和步骤上的要求,有的放矢,学生便于操作,还可以考虑不仅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引起不同意见甚至争论。
第二、要引导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使每个人进步得更快。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第三,要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在坚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强化对小组交流学习方式方法与合作过程的指导,如交流回报的语言规范,组内交流时必须,让差生动口动手等。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参与性差是学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总体而言,主要应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1)学会搜集资料。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3)学会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教师要在关键之处予以指导,让学生逐渐学会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4)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逐步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5)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而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第四、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保证每位成员都有不同角色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实践证明:当分工明确,人人有具体事可做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就高、实效就好。
第五、在活动中,如果能够注入一定的竞争性质,对小组学习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对评价的标准做出规定,例如: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任务是否顺利完成等方面进行,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可以让同组学生评价,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主动、和谐,有没有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建立以小组为基础的积极的评估制度,能够激励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学习评价的新境界,把眼光洒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开展小组的学习竞赛。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且作为首要条件,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如我在所教的班中实施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制度,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周一评,内容包括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合作时的全员参与度、学生课堂学习的表现、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课堂纪律等。
第六,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参加一两个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识的过程,以便及时进行调控和引导。
第七、培训好小组长
每个小组中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强、会表达、乐于助人的学生当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是同学的“小先生”,他们的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成败。因此,一定要重视小组长的培训。要让小组长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指挥操作,怎样领导小组协作互助和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向老师汇报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同时,要树立小组长的威信,这样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有效地调动团队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