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了解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的在校大学生压力状况,分析性别、年级、学习生活情况等因素对在校大学生压力的不同影响,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大学学生中展开调查,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习压力(46.9%)、人际交往压力(14.9%)和前途压力(24.3%)是目前苏大学生感到的最大压力来源。面对压力时男女学生的做法也不一样,随着年级的增加,就业压力变得突出。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策略,缓解压力,消除潜在危机。
关键词: 大学生 压力源 压力体验 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压力随之加大,已经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1]。研究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主要依靠自身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估,据此也是衡量和反映其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2],[3]。本研究在苏州大学展开调查,分析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各类大学生在压力体验程度和压力主要来源上的不同,揭示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身心压力现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良好应对,防范由于压力引起的心理危机事件。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大学教学楼内展开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二)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问卷”。研究者在以往文献及相关量表题目的基础上,将压力反应分为4个主要类别:生理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录入工具为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17.0。
二、结果分析及结论
(一)样本情况分布
本课题研究的被测学生涵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苏州大学在校学生,其中男生107人,占37.2%;女生181人,占62.8%。在年级方面,大一49人,占17.0%;大二239人,占83.0%。
(二)大学生压力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中,共分为五项情绪的表现,分别为快乐、平静、无聊、郁闷和烦躁。调查结果所示,大多数苏大学生(48%)在平时生活中的情绪属于平静状态,比例第二的情绪是快乐,占到了25%;之后是无聊,占到了19%。郁闷和烦躁这类不良情绪的苏大学生较少,分别为5%和3%。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大多数都处于正面积极的生活状态。
我们将生活中是否感受到压力的情况分为经常感到压力、偶尔感到压力、很少或没有感到压力三类。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绝大部分同学在生活中均为偶尔感到压力的状态(71.2%)。还有较少同学感到经常有压力(23.3%),而在这部分同学中,尤其是大二女生,与男生相比更经常感受到压力。所占比重相对最少的是很少或没有感到压力的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大部分学生平时生活中都会感受到压力,但这部分同学中,感觉到压力的情况只是偶尔出现。
表1 你在生活中是否感觉到压力
调查发现(表2),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方面。本次调查针对“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在问卷中列出了“学习课程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压力”、“前途问题”、“家庭压力”及“其他”这六项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课程压力列位第一,占46.9%;其次是前途问题和人际交往,分别占24.3%和14.9%。
表2 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压力源构成
各年级主要压力源仍是学习课程方面,大一和大二分别占42.9%和48.5%。大一学生第二压力来源为人际交往,占24.5%;大二学生第二压力来源为前途问题,占25.8%,而人际交往只占12.9%,比大一新生足足少了11.6%。男女大学生的主要来源仍有一定差异,女大学生在前途方面的压力占(29.8%),比男大学生(14.9%)高出了15个百分点。调查中发现学习课程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占到了46.9%。
三、建议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涉及方面较多,应对压力采取的方式较为积极。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大都处于平静、快乐的状态。我们针对进一步减缓大学生压力,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出如下建议[2]:1.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2.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男女生最好有所侧重;3.留意学生情绪变化,积极跟进,及时开导。
在大学生活中,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都会遇到许多问题。保持良好心态与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促进人的活动,形成一种动力,激励着人努力。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不理智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行为。因此,要积极跟进,及时开导,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策略,化解压力,消除潜在危机。
参考文献:
[1]刘荣.中小学教师压力与健康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
[2]张茜.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8,4.
[3]张张卢.平衡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文汇,2014.
通讯作者:孙宏鹏
关键词: 大学生 压力源 压力体验 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压力随之加大,已经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1]。研究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主要依靠自身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和自我评估,据此也是衡量和反映其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2],[3]。本研究在苏州大学展开调查,分析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各类大学生在压力体验程度和压力主要来源上的不同,揭示苏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身心压力现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良好应对,防范由于压力引起的心理危机事件。
一、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苏州大学教学楼内展开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二)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问卷”。研究者在以往文献及相关量表题目的基础上,将压力反应分为4个主要类别:生理反应、行为反应、认知反应和情绪反应。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录入工具为EXCEL,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17.0。
二、结果分析及结论
(一)样本情况分布
本课题研究的被测学生涵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苏州大学在校学生,其中男生107人,占37.2%;女生181人,占62.8%。在年级方面,大一49人,占17.0%;大二239人,占83.0%。
(二)大学生压力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中,共分为五项情绪的表现,分别为快乐、平静、无聊、郁闷和烦躁。调查结果所示,大多数苏大学生(48%)在平时生活中的情绪属于平静状态,比例第二的情绪是快乐,占到了25%;之后是无聊,占到了19%。郁闷和烦躁这类不良情绪的苏大学生较少,分别为5%和3%。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大多数都处于正面积极的生活状态。
我们将生活中是否感受到压力的情况分为经常感到压力、偶尔感到压力、很少或没有感到压力三类。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绝大部分同学在生活中均为偶尔感到压力的状态(71.2%)。还有较少同学感到经常有压力(23.3%),而在这部分同学中,尤其是大二女生,与男生相比更经常感受到压力。所占比重相对最少的是很少或没有感到压力的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得出,大部分学生平时生活中都会感受到压力,但这部分同学中,感觉到压力的情况只是偶尔出现。
表1 你在生活中是否感觉到压力
调查发现(表2),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方面。本次调查针对“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在问卷中列出了“学习课程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经济压力”、“前途问题”、“家庭压力”及“其他”这六项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课程压力列位第一,占46.9%;其次是前途问题和人际交往,分别占24.3%和14.9%。
表2 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压力源构成
各年级主要压力源仍是学习课程方面,大一和大二分别占42.9%和48.5%。大一学生第二压力来源为人际交往,占24.5%;大二学生第二压力来源为前途问题,占25.8%,而人际交往只占12.9%,比大一新生足足少了11.6%。男女大学生的主要来源仍有一定差异,女大学生在前途方面的压力占(29.8%),比男大学生(14.9%)高出了15个百分点。调查中发现学习课程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压力源,占到了46.9%。
三、建议
此次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涉及方面较多,应对压力采取的方式较为积极。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大都处于平静、快乐的状态。我们针对进一步减缓大学生压力,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出如下建议[2]:1.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2.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男女生最好有所侧重;3.留意学生情绪变化,积极跟进,及时开导。
在大学生活中,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都会遇到许多问题。保持良好心态与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促进人的活动,形成一种动力,激励着人努力。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不理智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行为。因此,要积极跟进,及时开导,实施有效的早期干预策略,化解压力,消除潜在危机。
参考文献:
[1]刘荣.中小学教师压力与健康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4.
[2]张茜.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2008,4.
[3]张张卢.平衡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文汇,2014.
通讯作者:孙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