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音符的“魔术师”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90后小提琴奇才罗曼·金空降中国北京、苏州、深圳,呈现“浪漫音符魔术师”专场音乐会,首度在中国奏响他不同凡响的琴音。他戴着他的棱镜眼镜登台,这是人们早就从网络流传的视频中所熟知的他的样子。音乐会后,金从后台来到大堂,旋即被狂热的观众层层包围,签名、拍照,那阵势,俨然是一位超级巨星。
  在罗曼·金首次来中国巡演前,本刊对他进行了国内首个独家专访。
  人们说罗曼·金是天才、鬼才,称他为“小提琴怪杰”“帕格尼尼再世”,就我对他的了解,这些说法都不确切。其实,他不只是个前所未有的“技术魔鬼”,更是一位敏感、有个性、很有个人主见的音乐家,尽管他只有二十三岁。高超的技术为他在音乐表现上的游刃有余、与众不同拓宽了前路,然而音乐毕竟不是体育,技术也不是全部,金说自己从没有刻意地去追求技术上的东西。“一个好的小提琴家应该能迅速发现自己的真实天性所在,有崇高的目标,放任自己的想象力。”当我们走进音乐厅时,金独特的艺术品位才是我们要捕捉的最珍贵的东西。
  比赛、获奖、成名、吸金……艺术家们常常被想象、包装成人们深以为然的角色,但这不是罗曼·金理想中的必由之路。他绕道而行,坚持着自我,保有了纯粹。为什么学音乐?又为什么执着小提琴至今?只因为自己热爱!“我妈妈曾是一名小提琴手,我的爸爸曾演奏小号,我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里。我家有一架钢琴,每当有客人来访时,我们会一起演奏音乐。我还记得我还不会读谱时,就已经能把从MTV里偶然听到的旋律扒下来在钢琴上弹奏了,那时我才四岁。后来,我五岁时,妈妈带回来一把儿童小提琴,于是我就开始学起了小提琴。”
  七岁时,金已经在多个全国比赛中拔得头筹了,他由此于2000年入读莫斯科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图尔查尼诺娃(Galina Turchaninova)教授。他还得到了罗斯特罗波维奇基金会的资助,从2007年开始跟随马克西姆·文格洛夫学习。金参加过宓多里、吉顿·克莱默等小提琴大师单独指教的大师课。十六岁时,金被科隆音乐学院录取,师从特雷雅科夫(Viktor Tretyakov)教授。


罗曼·金

  “我是一个坚定的世界主义者,我在家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多元文化的环境,所以我很难说是哪一个文化影响了我。”毫无疑问,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到目前给了金最关键的影响。“如果你从历史的沿革来看俄罗斯和德国的小提琴教育,你会看到它们有很多相同之处。我的第一位老师图尔查尼诺娃教授,她为我打下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她是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利奥波德·奥尔(Leopold Auer)学生的学生。我的第二位重要的老师是特雷雅科夫,他在音乐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他是尤里·扬格列维奇(Yuri Yankilevich)的学生,他教育的根基追根溯源也来自奥尔。有意思的是,奥尔是约阿希姆的学生,而约阿希姆来自德国文化。”可以说,金的艺术根基来源是俄罗斯、德国一半一半的。和很多年少成名的小提琴家一样,金参加过不少小提琴比赛并赢得桂冠。“十九岁时我决定参加国际比赛。参赛是一门特别的艺术,比赛的经历教会你如何应对肾上腺素的上升,帮助你稳定住神经。最棒的是,你会大量地练琴,这样你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比赛有很多规则,假如你想前进,就要严格遵循,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历。”在科隆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让金有机会与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合作,进行了他在德国的首演。在Valsesia Musica比赛之后,金开始更认真地审视自己,倾听内心的声音。他开始作曲,寻找新的灵感,以作品和实验构建起一个巨大的充满艺术感和创造力的新世界。与比赛相比,这些对于他来说意味着更多。“一首新作品或一部新影像的诞生,远比任何第一名来得有意义。”
  金以特别的复调方式改编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是他改编的第一首作品。“有一天我在Youtube上听到阿姆斯特丹巴洛克乐团演奏的原版《G弦上的咏叹调》。我当然早就熟知这部作品,但说不清为什么这个乐团对这首作品的诠释让我格外受启发。于是我径直走进琴房,看看在技术上是否有可能将主要声部和低音声部同时在小提琴上演奏出来。这时正巧有个朋友经过,听到了我这个尝试性的开头,他说:‘你为什么不试试同时演奏四个声部呢?’于是我开始钻研,并最终取得了成功。”即便如此,金在写出第一首浪漫曲之前,都没想过自己会作曲。“灵感到来的那一瞬,我很自然就写下了旋律。”作为作曲家,金不属于任何既定思想流派,他只写自己的感觉。
  金崇拜帕格尼尼。“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不够幸运,看不到帕格尼尼的现场,也无法确切地知道小提琴在他手里发出的到底是怎样的声音。但从他的书信、他同时代人对他的评论当然还有他的音乐中,我知道他是个很酷的家伙。”金经常拿美国吉他演奏家、歌手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和帕格尼尼相提并论。“我认为吉米对吉他的精通程度和帕格尼尼对小提琴的精通程度不相上下。”他也喜欢一些当代的小提琴家,尤其是伊夫利·吉特里斯(Ivry Gitlis)和帕尔曼。“他们总能做出很好的榜样,给我以启发。”


罗曼·金

  对于独奏会曲目的选择,金通常会选择那些他现阶段专注的作品。“最近我演奏了很多帕格尼尼,因为他启发了我并令我着迷。帕格尼尼的音乐富于情感、技术和调性的表达,可惜他作为作曲家的价值被轻视了,这太糟糕了,可能是他演奏得过于努力了。”此外,金当然会在独奏会上演奏他自己写的作品,比如这次在中国的巡演,他就演奏了自己作曲的《B大调浪漫曲》《末日经叙事曲》《饮酒歌》(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主题序奏及变奏曲)等。“今后也许我会找个机会整场都演奏我自己的作品,那一定棒极了。”
  尽管金在人们看来已经如此完美,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演奏中的个别失误和错音时,他的回答是忠实于内心的:“演奏中的不准确或是错音并没有演奏中的个性重要。”对于金来说,小提琴并不是他人生的全部。“我享受学习、排练演出之余的时光,我很着迷于科学新发现和工程研究,我从小就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修修补补我喜欢的一切东西。我一度专注于雕刻微缩小提琴,后来又迷上了拍电影短片。我每天都与我的爱好和热情为伴,我剪辑自己的视频,研发新的小提琴,并用我的棱镜眼镜做实验。有所作为并乐在其中是多美好的事啊!”
其他文献
近日整理旧书,看到一本封面已经发黄、书角已经有点蜷曲的1949年8月时代书报出版社出版的《普希金文集》(第四版)。这本厚厚的文集是由苏联汉学家弗拉基米尔·罗果夫(Vladimir Rоgоv)主编、我国翻译家戈宝权负责编辑的,也是经过十年动乱后我的“小书库”中劫后余生的寥寥十几本书中的一册。  记得这本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在无锡崇安寺公园路上的一家门面很小的旧书店中买到的,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和
期刊
近日最牵动我的事情,就是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音乐比赛了。仅就钢琴这个项目来说,预赛之后是第一轮,每人弹一套四五十分钟的曲目,柴赛曲目保守,第一轮都是以巴赫开始,以传统的浪漫派结束。第二轮则是另一套独奏,外加一首协奏曲,这次都是莫扎特的协奏曲。决赛对体力是更大的考验:连续弹两首协奏曲,中间只有时间喝杯水。每轮结果出来的时候,当然是不出意料地令人扼腕无数次——有些人在我眼里已经无可挑剔,但都无声无息地出
期刊
斯特拉迪瓦里制于1717年的“Piatti”小提琴  大部分的古董收藏品,如古玩、字画、书籍等,往往让人珍若拱璧,只是偶尔把玩欣赏,试想应该没有哪位收藏者会将一只明朝的碗用来盛饭吃吧。然而,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古董,虽然每件价值动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却是每天都会被拿出来使用的——或者可以说,只有通过使用,它们的价值才能够得到延续,否则甚至有可能贬值。这便是弦乐演奏家们手中的乐器,它们也由此成了世界上
期刊
拿铁咖啡透出浓浓的古典香味,飘散在空气中。在上海交响乐团新音乐厅一隅的咖啡厅里,大师优雅地靠在沙发椅上,手中慢慢转动着小勺,小口品尝着咖啡。陈燮阳在回味着什么?清苦咖啡中淡淡的甘甜?不!他在回味半个世纪以来的音乐人生。因为这五十年来,他本身就是一部作品,一部需要认真研读的作品。我的脑中,浮现出一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记忆。那是一个炎热午后,正在上海植物园赏花的我,遇见陈燮阳。在茶室僻静的一角,他独
期刊
抱歉,陈词滥调又来了:聆听和观看一支伟大交响乐团运作于它的理想状态,感觉无异于欣赏着一台润滑程度上佳的机器运转不息。它体内的每一项要素都能恰如其分地配合,而最终的宏伟壮丽自不待言。这一过程,有点像谚语所言的“天鹅游水”——水面上的顺畅平稳,仿佛掩盖了水面下脚蹼的忙碌扑打。  不过,请您仍然不要忘记,不管是“运作顺滑的机器”,还是“平稳游弋的天鹅”,交响乐团的组成部分仍是肉体凡胎的真人。每每我们欣赏
期刊
2015年3月,法国作曲和指挥大师皮埃尔·布列兹迎来了九十寿辰。为了向这位在巴黎歌剧院留下无数精彩时刻的巨匠表达敬意,巴黎歌剧院院长斯蒂凡·利斯纳(Stéphane Lissner)和时任芭蕾舞团团长本杰明·米勒皮耶(Benjamin Millepied)联手推出了一台由三部当代舞作品构成的“三合一”演出,直接以三位编舞家的名字命名为“克里斯托弗·威尔登,韦恩·麦格雷戈,皮娜·鲍什”(Christ
期刊
这是最著名的一部美国作品——但是,七十年来,交响乐团也许都把这部最耳熟能详的作品演错了!  这部作品就是乔治·格什温欢乐活泼的爵士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这个错误牵涉到几个非标准型号的乐器:格什温在1928年创作这部作品时,作品包括了“法国出租车号”(French taxi horns),它们在作品中几次出现,用来表现一个美国佬在巴黎市中心游览城市夜
期刊
美国钢琴家大卫·杜巴尔(David Dubal)邀请了与霍洛维兹同辈的钢琴家们,谈谈他们所了解的霍洛维兹的艺术风格,于是成就了本书《永远的霍洛维兹——一百二十五位钢琴家讲述一位钢琴传奇人物》(Remembering Horowitz: 125 Pianists Recall a Legend)。  “在联系这些作者时,我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他们,他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撰写文章。”因此,书中并非每篇文章都是
期刊
《音乐救助体系:指挥委内瑞拉青年乐团》  (El Sistema: Orchestrating Venezuela’s Youth)  作者:贝克(Geoffrey Baker)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几年之前,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就已成为了人们议论的焦点。1975年,委内瑞拉管风琴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阿布莱乌(Jose Antonio Abreu) 建立了青年乐团和培训体系,数十年间已经提供
期刊
1978年,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中,一位唱诗班的男孩用纯净的嗓音演唱了英国作曲家萨利文的作品《当快乐少女出嫁时》。虽然他觉得自己有点紧张,但其真挚投入的歌声博得了莅临此处的贵宾——伊丽莎白女王母亲的称赞;次年,由他录制的一首BBC电视剧主题曲大获成功,并让这位十二岁的少年捧得金唱片奖……  十八年后的某一天,他经人推荐到一个合唱团面试,出色的表现让他在而立之年登上了事业的新高峰:他成功加入了这个被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