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周日晚10∶15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7月28日,“东亚杯”足球赛最后一场韩日对决的比赛中,先是日本球迷打出象征日本军国主义的旭日旗,三分钟后被韩国保安没收。30分钟后,韩国球迷在看台上打出40米长的巨幅标语——“忘却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两侧看台上还出现了韩国“抗日义士”安重根和“抗倭英雄”李舜臣的大幅画像。这些标语也很快被撤下,引起韩国球迷不满。在失去“红魔啦啦队”支持后,主场作战的韩国队不敌日本,屈居第三名。
  90分钟的比赛,似乎浓缩了一百年来的朝鲜半岛历史,与中国也颇有渊源。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地点在中国哈尔滨,李舜臣抗击倭寇是在中国“抗日援朝”战争中。
  400年前中国的“抗日援朝”奠定了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300年格局。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则是百年来朝鲜半岛陷入困局的标志。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访问俄罗斯经由中国哈尔滨火车站时,被安重根枪杀。安重根在刺杀前曾断指明志,血书太极旗上——“大韩独立”。仅仅一年后,也就是1910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韩国的“独立梦”破碎。
  也正因为中朝经历相似,当时清末思想家章太炎说:“安重根不是朝鲜的安重根,也不是亚洲的安重根,而是世界的安重根。”周恩来认为,中朝“联合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发端于安重根,就连1919年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结识也是从排练话剧《安重根》开始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安重根是民族主义者,但他其实是最早提出“东亚共同体论”的先驱之一。他在未完成的书稿《东洋和评论》中称:东亚三国“聚则成功,散则灭亡”。
  1910年,安重根在旅顺监狱就义时称:“我死后请把我的尸骨埋葬在哈尔滨公园旁边,如果我国恢复主权,再帮忙把我埋葬到祖国。”但直到现在,朝鲜半岛仍处于分裂状态,安重根的遗骸也下落不明。
  2013年6月28日,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被韩国《每日经济》描述为“韩中首脑举行会晤,日本坐冷板凳”。朴槿惠特别提议,安重根是韩中两国人民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希望中方能在哈尔滨市竖立安重根纪念碑。
  对此,7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表态说反对修建安重根纪念碑,他说:“伊藤博文是受日本人尊重的伟人,韩国和日本应相互尊重。”安倍还表示,“将历史认识问题作为首脑会谈的前提是不当之举”。此前日本《朝日新闻》认为,中韩联合声明中提及历史问题,表明“北京与首尔上演统一战线,日本被推到墙角”。
  7月27日是朝鲜停战协定签订60周年纪念日。在众多的纪念活动中,有一项民间交流活动意义非凡。7月9日,韩国民间机构韩中文化协会邀请三位中国老兵及其家属共九人访问韩国,凭吊在韩国的中国军人墓地,并与六名韩国参战老兵会面。三位老人都出生于四川省,在20岁左右时赴朝作战。韩中文化协会副会长郑南图表示:“本次活动旨在超越过去,以和解与理解为基础,开启韩国与中国新的关系。”
  6月29日,朴槿惠在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曾提议,送还埋在韩方一侧的360具中国军人的遗骸。这些中国志愿军遗骸就埋在此次进行民间凭吊活动的京畿道坡州市积城面沓谷里的37号国道边上,这里共有362座中国军人墓冢和718座朝鲜军人墓塚,此前韩方称之为“敌军墓地”。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在1917年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重要命题。历史学家黄仁宇也认为“对某个历史时期的问题应在更长的历史时段内去找原因”。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试图用东方“大一统”的“中国模式”与西方分散的“希腊模式”来描述所有的文明形态。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朝鲜战争更像是在冷战意识形态掩盖下的一百年来朝鲜半岛“文化断裂”的延续。朝鲜半岛的分裂实际上从安重根时代起就开始了,要想彻底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就不能不考虑当年安重根所梦想的“独立、统一、和平”,以及基于共同历史认识下对“东亚联合”的终极梦想。
  中国学者朱锋认为,中韩关系很“紧密”,但不能说“亲密”,两国人民之间的认同感和政治与战略上的信任感还不够,相互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嫌韩论”和“嫌中论”。此前朴槿惠提出的“朝鲜半岛信任进程”应该不仅仅限于朝韩之间,也应包括中韩之间的互信。而在“大历史”的框架下,重新梳理中韩之间的历史共同点也是建立互信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中国参与国际安全对话机制的步伐迈得很大也很快。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中国几乎参加了亚太地区除军事联盟外所有的安全对话机制,全球的对话机制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参与。在此基础上,中国还积极推动构建了一些新的对话机制。我觉得,中国以全面参与、深度拓展和主动构建为途径,已经充分地融入到国际上现有的各种安全对话机制之中,并成为未来新对话机制的积极构建者。  中国为什么要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对话机制呢?  一是
如果你在11月11日收到这样一条短信——“祝愿天下有情人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妹”,这是在提醒你“光棍节到了”。  与万圣节之类的洋节不同,最近被热炒的光棍节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节日。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的四名大学生是光棍节的首创者。每年1月1日称为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称为中光棍节,11月11日称为大光棍节或者称圣(剩)光棍节。2011年11月11日则是世纪光棍节。光棍节的吉祥物
主持人/徐 波 《世界知识》编审  嘉 宾/朱成虎 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牛 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袁 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外交研究室主任  印象中,恐怕还没有哪位外国高官像哈格尔这样,在访问中国时遭到如此令其尴尬的当面严厉“呛声”。尽管中国对这位美国防长的来访表现了最大的善意,让他如愿以偿地参观了中国惟一的航母,在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发表了演讲,尤其还受到习近平主席接见
印度教科书:吃肉使人变坏  近日,印度一本中学教科书称肉食者“容易作弊、说谎、盗窃和性犯罪”,在印度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本教科书名为《新健康之路》,是11岁至12岁学生的教材。它在“我们需要肉食吗”的章节中提到,因纽特人“懒惰、反应迟钝和短命”,因为他们“大量食肉”。相反,“协助建造苏伊士运河的阿拉伯人以小麦和椰枣为食,他们比吃牛肉的英国人强”。印度人力资源部称该教科书是“不幸
9月27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严厉批评美国及西方社会,抨击北约想重建国际秩序,称它们的“冷战基因”很难改变。9月4日~5日,北约首脑们在英国威尔士举行峰会。有西方媒体评论这可能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最重要的一次峰会”。首先,如果从1989年苏东地区开始剧变算起,今年恰逢北约迎来冷战后的第25个年头,确实需要好好做一番回顾总结;第二,峰会召开之际,数场受到北约高度关注的重大安全危机
1936年9月20日,广西梧州,天气闷热异常。黄昏时分,在西江一路七层高的“西宁酒店”(现新西旅店)里,发生了民国史上著名的军统刺杀“暗杀大王”王亚樵事件。很少有人知道,参与策划这一事件的主角之一,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外交官的陈质平。  从军统特工到行政院驻缅代表  陈慈(1906~1984),字质平,原名陈玉炳。1906年11月13日出生,原广东省(今海南省)文昌县人。其父陈元辅为清朝秀才,早年侨居
10月4日,中国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这一行为引起了中外媒体的热议,也引起了中外学界的讨论,更让西方大国“震感”强烈。中国为什么要在叙利亚问题上行使否决权?这次行使否决权与中国过去极其谨慎地使用否决权有何不同?是否意味着中国在类似问题上不再保持更多的克制,改变对中国认为不合适的决定只投弃权票的习惯?这些问题都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中国也曾“一否到底”  在“五常”(安理会常
7月底至8月初,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围绕纳卡问题爆发冲突,局势骤然紧张,尘封已久的纳卡冲突再起波澜。在乌克兰危机的大背景下,纳卡问题正面临20年来最紧张的局面。近年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国力迅速失衡,前者“收复国土”的决心日益增强。乌克兰危机导致的欧亚地缘板块异动更“助推”了这一趋势。在俄罗斯积极介入调停后,危机暂时得到缓解。  纳卡问题:被“冻结的冲突”  今年七八月间,双方每天都频繁发生
今年4月,尼日利亚恐怖组织“博科圣地”袭击了尼东北部博尔诺州的一所女子中学,并劫走200多名女生。这次恐怖袭击不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还在社交网络的推动下促成了一场全球范围的解救人质运动。面对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发展的新态势,世界各国也需要携手探索反恐合作新路径。  社交媒体助力国际反恐  “博科圣地”是9.11事件后在尼日利亚逐渐兴起的一个极端恐怖组织,2011年以来因为频繁发动袭击和手段
“开城工业园区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这是4月27日朝鲜中央特区开发指导总局发言人接受朝中社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凸显了这场“开城工业园区危机”的紧迫性。  局势果然在此后急转直下——27日当天126名韩方人员由工业园区返回国内,而最后剩下的50人中又有43人在30日凌晨撤回,诺大的园区只剩七名韩方人员与朝方就工资结算等问题进行协商,据称协商结束后也将尽快撤回。吊诡的是,4月30日恰好就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