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教学调控能力,适时、恰当地调整课堂气氛,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运用教学调控措施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上学,课外辅导、加压以及采用“填鸭式”的教子方法,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从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调控能力,随时注意合理地调整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选择适当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均有一些较为简单的规律性较强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可采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如: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问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新知识,从产生疑问,到解答疑问,形成了新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获得新的教学经验,发现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弥补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适当给予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中肯定会遇到较难的知识,多数学生对此会产生厌烦和为难的情绪,很不利于进行学习。对于这部分内容,可在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如:讲课前,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勇于迎接挑战;课堂教学中,要将难点尽量分散、讲清、讲透,并及时提问,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课堂反馈练习中,往往因为教学内容较难理解,学生表现出信心不足,很多学生怕做错题丢面子,既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又怕自己被老师提问,情绪紧张,思维迟顿,课堂气氛较沉闷。此时,可采用一定的奖励方法,如:只要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就给予一定的小红花、小红星、纪念品等奖励,教师的奖励不在大小、多少,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极大的鞭策。
3、调控学生学习状态,适时转移兴奋点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用脑,很容易让大脑产生疲劳,造成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课间十分钟,应让学生的大脑进行充分休息,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课堂教学中,如果感觉学生有些疲劳时,教师可穿插讲授一些相关知识的小典故、小故事或生活小百科,也可以采用更积极的方式,进行学生间的讨论,如:出一些讨论性的题目,内容可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可对后面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推测,引出新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适当地动起来,他们的兴奋点由注意听课转向动脑思考讨论,既合理地转移了兴奋点,又巩固了已有知识、获取了新知识,激发了新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课堂情感交流
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注意协调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增强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师生间的信赖程度,而且还可以形成学生间团结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1、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强调民主、平等、友爱和互相尊重。教师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对于内向和拘谨的孩子,教师应给予关爱和鼓励;对于调皮好动的孩子,教师应给予宽容和谅解。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勇于质疑,培养学生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学生才会更加信赖教师,在教学中才会积极与老师配合,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
2、建立互助、友好的同学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教师应主动为学生牵桥搭线,帮助学生组建互助小组,每组4人或6人,并选出小组长,鼓励学生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小组讨论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建立良性互助关系。同时,教师应灵活地处理和解决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友爱、团结的环境下愉悦地学习知识。
三、注重语言生动活泼
风趣幽默,精炼简洁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简洁性、准确性,而且还应尽量使其具有生动性、趣味性。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说话语气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又很喜欢做小动作。教师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如果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模仿童声的语气,再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跟小学生交流思想,他们就会很快被教师吸引过来,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听说和朗读能力。这样,上起课来,老师轻松了,学生也喜欢学习了。
总之,教学调控措施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与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利用上述方法,能够较顺利地调控课堂气氛,营造团结、活泼的教学氛围,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上学,课外辅导、加压以及采用“填鸭式”的教子方法,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从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采用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调控能力,随时注意合理地调整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1、选择适当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均有一些较为简单的规律性较强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可采用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如:教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问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新知识,从产生疑问,到解答疑问,形成了新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获得新的教学经验,发现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弥补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适当给予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中肯定会遇到较难的知识,多数学生对此会产生厌烦和为难的情绪,很不利于进行学习。对于这部分内容,可在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如:讲课前,对学生进行激励,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勇于迎接挑战;课堂教学中,要将难点尽量分散、讲清、讲透,并及时提问,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课堂反馈练习中,往往因为教学内容较难理解,学生表现出信心不足,很多学生怕做错题丢面子,既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又怕自己被老师提问,情绪紧张,思维迟顿,课堂气氛较沉闷。此时,可采用一定的奖励方法,如:只要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就给予一定的小红花、小红星、纪念品等奖励,教师的奖励不在大小、多少,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和极大的鞭策。
3、调控学生学习状态,适时转移兴奋点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用脑,很容易让大脑产生疲劳,造成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课间十分钟,应让学生的大脑进行充分休息,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课堂教学中,如果感觉学生有些疲劳时,教师可穿插讲授一些相关知识的小典故、小故事或生活小百科,也可以采用更积极的方式,进行学生间的讨论,如:出一些讨论性的题目,内容可以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可对后面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推测,引出新内容。通过讨论,让学生适当地动起来,他们的兴奋点由注意听课转向动脑思考讨论,既合理地转移了兴奋点,又巩固了已有知识、获取了新知识,激发了新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课堂情感交流
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注意协调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增强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提高师生间的信赖程度,而且还可以形成学生间团结向上、互帮互学的良好学习风气。
1、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强调民主、平等、友爱和互相尊重。教师应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对于内向和拘谨的孩子,教师应给予关爱和鼓励;对于调皮好动的孩子,教师应给予宽容和谅解。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勇于质疑,培养学生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学生才会更加信赖教师,在教学中才会积极与老师配合,形成融洽的教学气氛。
2、建立互助、友好的同学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教师应主动为学生牵桥搭线,帮助学生组建互助小组,每组4人或6人,并选出小组长,鼓励学生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造小组讨论的机会,鼓励人人参与,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建立良性互助关系。同时,教师应灵活地处理和解决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在一个和谐、友爱、团结的环境下愉悦地学习知识。
三、注重语言生动活泼
风趣幽默,精炼简洁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教学语言应具有科学性、简洁性、准确性,而且还应尽量使其具有生动性、趣味性。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说话语气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又很喜欢做小动作。教师讲课时做到声情并茂,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如果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模仿童声的语气,再加上适当的动作来跟小学生交流思想,他们就会很快被教师吸引过来,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听说和朗读能力。这样,上起课来,老师轻松了,学生也喜欢学习了。
总之,教学调控措施对于教师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与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利用上述方法,能够较顺利地调控课堂气氛,营造团结、活泼的教学氛围,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