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的教堂

来源 :中华民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hdceh986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什库教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因地处北京城北,也称“北堂”。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全区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31.66平方公里。东以鼓楼外大街、人定湖北巷、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景山东街、南长街、北长街、天安门广场西侧为界与东城区相连;北以南长河、西直门北大街、德胜门西大街、新街口外大街、北三环中路、裕民路为界与海淀区、朝阳区毗邻;西以三里河路为界,与海淀区接壤;南以前门西大街、宣武门东大街、宣武门西大街、莲花池东路为界与宣武区相望。
  西什库教堂旧址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旧北京图书馆斜对面),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目前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这座老教堂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无数教徒的喜怒哀乐,目睹了清代天主教在中国的盛衰,更与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
  西什库教堂原名为救世主堂,取耶稣救赎之意。西什库原是明朝皇室内府所辖的十个库房,因地处皇城西北隅,故城“西什库”。救世堂迁到西什库后,人称“西什库教堂”,因位于北城,又称北堂。
  焚毁与修缮中的变迁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由于两位天主教教士洪若、刘应治愈了康熙皇帝的疾病,因而康熙帝允许传教士在蚕池口建天主教教堂,并赐白银数万两,以备建堂之用,并获赐皇城西安门内蚕池口一代的一块地皮,得以建筑教堂。这所教堂便是今天西什库教堂的前身,名为救世堂因地处北京三海(即北海、中海、南海)的中海西畔,其地名叫蚕池口,所以北堂最初也称蚕池口教堂。清康熙年间建堂时,其地尚不属皇宫禁苑范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传教士张诚、洪若、刘应奏请另赏地建盖大堂。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12月9日),救世堂在西蚕池口落成,并举行了祝圣大典,前附有天象台和图书馆,是为北堂前身。康熙皇帝亲笔撰书“万有真原”匾额、长联及律诗一首送至堂中。其长联:“无始无终先作形声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拯济大权衡。”北堂的规模虽不甚大,但是在当时已属相当宏伟的建筑了。清康熙年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受到礼遇和重用。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蒸蒸日上。据康熙四十年(1701年)的统计,“全国13个省共有传教士117人,教士住屋114处,大小教堂250处,教徒达30万人”。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由于“礼仪之争”清朝政府数次明令禁教,北堂因长久无外国传教士居住而基本废置。清朝中叶,民间反对天主教的势力与天主教会不断发生摩擦。道光七年(1827年),清廷没收北堂,将大堂拆除,并没收了全部教产,土地变卖。道光十八年(1838年)又下令将教堂拆除。至此,历经135年的北堂完全毁圮。
  同治三年,由于蚕池口临近皇家禁地,高大的教堂钟楼引起了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的不悦,经过与罗马教廷和法国政府的交涉,教会同意将教堂迁往西什库,由清政府出资修建新的教堂建筑,光绪十四年新建筑正式落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十年(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清廷向教会归还北堂的土地。同治五年(1866年)教会在蚕池口地址上第二次重新建起北堂。新建的比原来的教堂大得多,而且非常华丽壮观。自此天主教北京枢机主教公署就设在北堂。因来华传教士中有一位生物学家,收集许多动植物标本,在北堂建了一所博物馆,因此北堂也称“百鸟堂”。
  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政府整修三海,以备光绪帝亲政后供慈禧颐养之用。因蚕池口教堂影响三海景观,清政府决议迁走北堂,并与法公使签订了《迁堂条款》,清朝政府拨给教会西安门内西什库南首三分之二地方,作为另建新堂之地,并赐帑金作为修建之费。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主教孟振生主持在北堂在西什库建成,为一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并挂术匾“敕建天主堂”。新建的北堂既华丽又壮观。由此,西什库教堂成了北京最新、规模最大的教堂,成为北京地区天主教堂活动的中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西什库教堂成为拳民进攻的焦点,在当时的义和团营中曾经有顺口溜道:“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其中的交民巷指的是东交民巷使馆区,而所谓西什库指的便是西什库教堂。1900年6月15日傍晚,由端王载漪所率领的一队义和团开始进攻西什库教堂。当时教堂中除了西什库教堂。法国教士、中外教徒3000余人外,还驻有40余名法国和意大利士兵,法意士兵很快与进攻的义和团展开激战,打退其冲锋。围困教堂的义和团曾经使用自制的穿屋火龙、炸弹、抬杠等火器向教堂发动进攻,守军则以快枪与之对战。6月17日起,清军也参加了进攻。义和团挖地道,埋地雷,4次爆炸,炸毁仁慈堂,炸死教民和儿童400多人。但是教堂依旧顽强坚守。由于缺少粮食,经过半个月的围困后,教堂内的人员将作役用骡马和战马全部吃光,并且开始食用院内的树皮和野草。驻守部队的指挥官和副指挥官以及教堂的主教陆续战死。直到8月16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组建了专门的解救队,其中包括法军1个步兵营和步兵混合营;俄军1个步兵营和30个哥萨克骑兵组成;英军海军路战队和步兵混合营;意大利海军小分队,以及250-300名作为增援的日本兵,总计有1200支枪、8门山炮、4门野战炮和3挺机关枪。在经过了半日激战后,参与攻打教堂的清兵武卫中军、武后卫军以及庄亲王载勋统辖的虎神营、神机营马步队、火器营炮队四散撤退,许多义和团团民战死,轰动一时的西什库教堂事件告终结。被义和团用火药炸毁的仁慈堂整个事件中,义和团和清军被杀死600人以上,教父教民死亡400多人,联军死伤各10余人。
  这次从1900年6月~8月间北京的义和团团民,曾经长时间围攻西什库教堂(63天)和与法国侵略军的激战使北堂受到损坏。
  庚子议和后由清政府赔偿出资重修了损毁严重的西什库教堂建筑,1901年,当时的主教樊国粱重新修建了北堂,钟楼加高一层。在动工修建教堂的同时,还修建了主教公署、修道院和育婴堂等。同年7月14日,西什库教堂修补竣工,就此形成了目前西什库教堂的建筑群。其实,天主教与清代统治者的关系,一直以来时而亲密时而疏离,小小的西什库教堂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透过刚刚修补一新的砖墙,你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它的往昔,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与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基督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解放后,因北堂年久失修,教堂尖顶已损坏。
  在1958年的“献堂献庙”运动中,西什库教堂被上缴国家,教堂收藏的教会藏书,包括中、日、梵、德、英、法、荷、意、西班牙、波兰、希腊、拉 丁、希伯来、佛兰芒、叙利亚、马来、大宛、藏、满、蒙等语种的“摇篮本”早期印刷图书和和一批稀见文献,被运出教堂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西什库教堂所拥有的法国产Cavaillecoll牌管风琴是北京最大和最好的一座管风琴,于1965年以“研究”的名义被中央音乐学院移走,后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下令对西什库教堂进行整修,将哥特式的尖顶整修为方形的屋顶。当时顶上保留有八根立柱,后在1976年地震中拆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西什库教堂遭到严重的破坏,曾被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占用。在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北堂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984年5月,西什库教堂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为落实宗教政策,决定把北堂退还给北京天主教会。同年5月,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组织教友与专业队伍,开始按1900年修整后的原样进行修缮,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稣主祭台和东西两侧的圣母玛利亚和圣父若瑟的祭台。大堂楼顶三座铁圣像及堂前六座圣使石雕像都是重新制作的。仅半年时间,就将大堂修复一新。并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月24日,举行了开堂典礼。
  2006年5月25日,一直是北京天主教教友们的重要活动场所的西什库教堂,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1860-1958年间,它先后作为多位主教的座堂,后来北京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了压缩,北堂就被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所占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由教堂迁出,北堂又恢复了昔日的宗教活动。
  建筑与艺术的交汇
  西什库教堂初建时所属建筑面积很大,东到东夹道,西至西黄城根,南邻西安门大街,北到北京医学院,包括修道院、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陀,医院、光华女中、以及神甫宿舍,现只保留了中路及西路部分建筑。
  教堂院落大门南向,为砖结构,在檐部作出檐线脚装饰,顶作女儿墙。教堂正门两旁放置两个对称的中国传统重檐歇山顶碑亭,花岗岩基座,汉白玉栏杆,立面三间,红色圆柱下带二雀替,一层檐下施一斗二升蕉麻叶斗拱,二层檐下为一斗三升拱,苏式彩画,黄琉璃瓦顶,五小兽。碑亭内置石碑,分别记载光绪十四年(1889年)天主教堂迁建谕旨碑和满汉文天主堂碑,记载教堂的建立及修缮情况,碑亭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
  西什库教堂坐北朝南,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整体立面为法国哥特式造型,狭窄细长,西洋建筑风格浓重。建筑坐北朝南,堂前有月台和汉白玉石栏,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大堂面积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塔尖高约31米。教堂大厅为木结构三角桁架,顶为坡屋顶灰筒瓦。内部用木柱分割成中厅和侧厅,内部天花为木结构作出尖券效果。
  教堂南立面为主要出入口并作重点装饰,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中间为大门,大门上方木厦上书“敕建天主堂光绪十三年”,两侧为钟楼。一层三间单开门,大门用汉白玉作尖券门框,并形成层层递进的透视效果,透视门上方用汉白玉作尖耸的三角山花,大门两侧为砖砌方壁柱,壁柱基础部分作一突出的汉白玉佛龛,龛中置汉白玉耶稣立像,两侧大门造型与中央大门一致,但开间尺寸较小。二层居中一间为汉白玉玫瑰窗,窗两侧为砖壁柱。两侧房间为三组纵向尖券窗,三组尖券窗用汉白玉柱式作竖向分割,每个窄窗用尖券和尖耸的三角山花装饰。三层中间为山花屋顶造型,两侧为钟楼房间,每间三组纵向窄窗,窗间用汉白玉做西洋柱式,柱式上承托尖券和三角山花,两侧为壁柱。钟楼顶用三角山花做一尖耸屋顶,屋顶四角将壁柱向上延伸形成四个尖塔。侧立面为灰砖清水墙,砖砌壁柱纵向划分间数,每间置一个从基础延伸至顶部的采光窗,采光窗用砖柱分割成两扇,每窗上檐做成尖券,两个并列窗的尖券顶一圆窗,圆窗上又作一尖券,尖券上作三角山花,采光窗为铅条镶嵌彩色玻璃。
  堂内有明柱三十六根。柱顶俱镂菘菜叶形,柱高4丈9尺。大堂内设正祭台和配台,大堂正门内建有唱经楼。大堂主祭台的北边是苦难堂。苦难堂西墙上镶有樊国梁墓碑。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汉白玉石栏杆,堂正面上镶汉白玉石一方,镌刻着耶稣善牧圣像。
  除了主体建筑,西什库教堂还有面积很大的附属建筑群,包括图书馆、后花园、印刷厂、孤儿院、医院以及光华女子中学、若瑟修女院和天主教华北教区主教府,现在这些附属建筑大多都被其他单位占用,只有若瑟修女院还保留使用,现位于教堂西北侧。此后,天主教等基督教流派加速进入中国的脚步,陆续建成了东交民巷天主堂、南岗子天主堂等教堂。
  1939年,罗马教廷宣布废除以往对中国礼仪的禁令,允许教徒进行祭祀祖先和孔子的仪式;1958年,北京主教座堂迁往南堂,北堂被学校等单位占用,教堂藏书移交北京图书馆收藏;1985年春,北堂返还教会,经过主体维修,于当年圣诞节前夕开堂,腾退工作也逐步开始,历时19年,投入6000万元搬迁了100余户居民,迁建了占用此地的39中校舍;1987年,北堂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主教府正式移交天主教爱国会。
  五彩斑斓的玫瑰花窗,高耸深邃的大堂穹顶,飞人云间的守护天使,高昂倔强的滴水龙头,百年的西什库教堂走过了历史的风云变幻,静默矗立。翻开它的过去,我们看到的是杀戮和血腥与纠缠不清的政治,如果真的有天主,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如今,回归宗教本质的西什库教堂,跳脱了政治的漩涡,它直冲云霄的塔尖和繁复绚丽的装饰,无一不在诉说着它自身的美丽。无论你是不是上帝的信徒,来到这里,最为震撼你的,还是这座融汇了中西文化,历久弥新的建筑本身。
  结束语
  西什库教堂是北京城内最大规模的教堂建筑,为法国哥特式建筑,大堂面积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塔尖高约31米,是北京城内最大规模的教堂建筑。西什库教堂建筑形式独特,建筑质量较高,教堂整体立面为法国哥特式造型,所有狭窄细长,西洋建筑风格浓重。大门和钟楼北侧是教堂大厅,木结构三角桁架。侧立面为灰砖清水墙,砖砌壁柱纵向划分间数,每间置一个从基础延伸至顶部的采光窗,采光窗为铅条镶嵌彩色玻璃。内部用木柱分割成中厅和侧厅,风格独特,为北京近代天主教建筑的重要作品,西什库教堂是北京天主教历史建筑的实物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中,团众围攻北堂,与法国侵略军激战达63天之久,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其他文献
“正弘山”住宅小区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宏伟街以南、十里铺街以东、通泰路以西。占的面积5.699ha,居住建筑用地1.625ha,公共建筑用地0.826ha,道路广场用地0.683ha,绿化用地2.565ha,建筑面积总计27.2533万m2,住宅面积18.4379万m2,公建面积2.149万m2,建筑高度(最高)99.80m,建筑高度(单体)83.10m,容积率3.67,绿化率45%。  舰划结构 
期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是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過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开场白。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
期刊
景观在过去20年中,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大量崛起,呈现丰富的面貌。人居景观环境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品位的提升,越来越注重社区的人文居住环境的赏心悦目和舒适自然。简而言之,就是要营造一个“现代、智能、健康、文化”的自然地人居景观环境。要求我们要融入自然,顺应自然,发展体现自然地人文景观环境的理念。  白色的“花瓣”,木制的“花托”,
期刊
我国是一个有八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农村的面貌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必须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及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原则,强调“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
期刊
目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现代生活需求的导入使大量旧民居脱胎换骨为新民居,快速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乡村景观的面貌,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代村落通用样式剥离了地域性,剥离了渊源有自的乡土特点,虽然焕然一新同时又似曾相识,难辨彼此。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因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景观差异,而这些差异才是村落最有魅力的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保持这种
期刊
当代的室内设计师,不再同一化的追求某一风格,某一形式的搭配,开始注重自我个性的梳理与演化。将设计转化于膨胀的异类审美空间,独创性本是设计的雏形态度,但在创新的生活氛围中,一直都成为设计师不言表的无形追求。在谈到作为设计师对自我风格的追求时,马金先生说:“对我而言,设计是一种尊重,一种对于使用者的尊重,我们在表达使用者所希望达到的空间效果的同时,更应该提供给使用者的是一种导向性的体会。”  在拼凑着
期刊
由于自己的爱好,毕业后最终还是放弃了多年进修的工业设计专业,进入到家居设计这个领域。毕业之初,总感觉自己有点不务正业,当大家还在为业主绞尽脑汁的想,业主喜欢什么样的风格?还是更能接受什么样的风格?而反反复复的跟业主沟通方案、改方案的时候。我却总能从“其他角度”与业主更快、更直接的达成共识。而这个“其他角度”恰恰是很多业内的设计师所忽略的——家居的功能性,换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家要有合理的储藏空间。
期刊
宏观的讲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室内设计的首要目标在于满足客户生活的基本需要。设计是设计师和客户共同参与的一项创作活动,因为设计方案并非设计师创作的艺术品,他是客户在此生活和
期刊
北京是由不同历史文化蕴积而成的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恢宏壮观的东方风情的中式建筑中,还间或点缀着一些不同风格的西式建筑。随着基督教的传人,教堂建筑也在北京落成,使我们这个东方古都展现出更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景,也向人们昭示着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气魄与胸怀。作为教堂建筑之一的南堂,正在向来往的人们彰显自己的古老和悠久。  传统建筑到西洋风格的演变  南堂位于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
期刊
在物质与文化条件极为丰富的今天,学术与时代的发展为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人们在追求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注重新的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追求室内空间“舒适度”的提高。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追求个性与独创性,重视室内空间的综合艺术风格。  九龙城位于郑州市中原区,本套样板房建筑面积141.6平米,业主是一对中年夫妇,均为都市高级白领。男主人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且热衷于茶文化;女主人时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