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合计254.32亿元,累计利润合计31.51亿元,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12.39%,比上季度的10.77%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从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所有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3亿元,企业盈利情况较好。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扩大了三倍。有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43.6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元。世界顶尖生物技术公司加拿大Microbix公司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正式签约,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流感疫苗生产基地。据介绍,该工程建设期为4年,预计2012年投产,其流感疫苗年产值将达1亿元,供应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长沙将因此成为全球第三大流感疫苗生产基地。血液制品行业经过三年的整顿治理,逐步踏上健康的发展之路,单采浆站的改制将原本割裂的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了,意义深远。未来三年行业的投浆量将缓慢复苏,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产品价格维持高位。血液制品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将逐步形成,掌握三方面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龙头企业。
一、总体生产和销售情况
(一)总体生产情况。2季度以来,生物、化学制品行业生产增速比上季度变化不大,截至2008年5月,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8%,工业销售产值267.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
(二)总体销售情况。从销售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4.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2%,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的增长率有所下降。
二、总体经营情况
(一)利润情况。从利润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利润达到31.51亿元,累计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44亿元,增长情况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有较大水平的提高。
(二)亏损情况。截至2008年5月,生物、化学制品行业亏损企业数为126 家,比上季度减少12家,比2007年同期多出1家,亏损面从上季度的22.73%下降到19.81%。亏损企业累计亏损达到2.66亿元,亏损总额累计同比下降达到24.04%,亏损情况持续好转。
(三)税金情况。受生产和销售增长提速影响,生物、生化制品行业上缴税金增速也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5月,累计税金达到11.82亿元,同比增长30.1%,比上年同期和上季度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四)生物、生化制品行业前十企业情况。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合计254.32亿元,累计利润合计31.51亿元,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12.39%,比上季度的10.77%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从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所有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3亿元,企业盈利情况较好。
三、生物医药行业动态
(一)未来生物医药开发4大热点
日前,科学家提出未来10年生物医药开发4大热点:基因工程药物(蛋白类药物)、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现代中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将成为未来10年国际生物医药研究开发领域的热点。这是25日在上海举行的21世纪医药国际学术大会暨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虽然化学合成药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疾病治疗的主导产品,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现代中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必定是生物医药领域开发的热点。这是药物开发必须达到稳定、有效、安全、可控目标的需要,是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需要。基因工程药物和抗体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疗效好的特点。现代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对付多个治疗性药物作用靶点,一般情况下,毒副作用也较小。基因治疗技术可以解决一般药物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基因修复、替换或干预,可以突破许多重要疾病的治疗难关。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为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治疗技术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耶鲁大学用中国一张1800年前的中药处方研究中药的价值,启用现代生物技术分析这张中药处方的成份,治疗机理,目前取得了初步效果。用这张处方制成的药剂和其他化学药物合用治疗肠癌,收到了药效提高、副作用减少的疗效。这表明现代中药走向世界很有希望。目前,国际上天然药物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各国都看好天然药物,正在争夺天然药物市场。这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二)生物制药CMO继续扩张,新项目不断涌现
近期,发表了一份报告《质量、产量与新兴技术》。该报告结合了对16 家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商所作的调查,并通过对大型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负责生物制品生产的41位主管进行调查后撰写而成。报告讨论了合同生产组织(CMOs)未来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计划等内容,从而得出结论——2007年,全球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市场的规模达到了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预计,今后5年里,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服务市场将继续得到扩张,这是因为对生物制药产品的需求在持续增加,生物科技公司计划扩大利用外部合同生产商。至于2008年,预计这一市场的年增长率在14%~15%之间。接受调查的16家生物制药CMOs预计,2008年,它们的经营收入将继续增长,并且大多数CMOs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呈两位数增长。CMOs对收入增长的预测,随着组织规模的大小而不同,其中规模相对较小的CMOs预计今年的增长率要比那些规模大、相对成熟的CMOs更高一些。大型CMOs预计它们今年的增长率平均在16.5%左右。总之,生物制药合同生产行业,对它们的发展前景表示了乐观。
(三)生物技术公司资本市场萧条,并购化解困局
2008年一季度,生物技术公司面临萧条的资本市场环境,但对并购的热情依然如故。由于2007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相当出色,因此,业内曾经认为,2008年这种良好的态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目前,市场环境不是很乐观,生物技术公司的新股发售和融资的活动正在减少,但是企业间的合作仍在继续,并购的热度一如既往。过去的4个月,对生物技术公司来说相当不容易。投资者们不但被尾随而至的油价飙升、美元贬值、房地产市场疲软搞得差点休克,而且整个资本市场也几乎是一片混乱。但是,生物技术行业已经安全地走过了这段混乱的时间,而且相对来说没有受到很大伤害。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20只蓝筹股进行跟踪的Burrill生物技术选择指数变化不是很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期分别下降了3%、9%。
(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要考虑自身发展方向
新的生物技术产生了包括预防和治疗癌症、糖尿病、艾滋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200多种新药和疫苗,有418种生物药物和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期治疗200种以上的疾病,包括多种癌症、Alzheimer氏病、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艾滋病和关节炎等。国际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首先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相继发现大量蛋白质或肽的药靶,打破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界线,比如利用酵母生产青蒿素;第二,老年病、疑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医药产品及功能性食品迅速上升;第三,控制传染病和生物防御性的医药产品已成为各国提高健康保障水平、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第四,3P医学(预测、预防、个性化)进入社会;第五,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微电子等其他高技术的结合是产品创新的源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定要在源头创新。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现状,更应当重视仿制-优化仿制-创新仿制,同时重点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平台。根据我国的需求,重点向传染病的疫苗、早期诊断试剂研究,癌症的单抗体、多抗体和联合治疗研究方向发展。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控制传染病和生物防御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要加大治疗老年病药物研发,针对传染病控制和生物防御开展新型疫苗和抗体的研制工程,建立病原生物监控系统,提高诊断技术。在实现病人用药个性化方面,使病人根据自己的体重、体表面积、对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情况不同,区别用药。在这方面研究开发各种个体化基因诊断生物芯片。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药物或保健品方面,要发展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寿命,减少重病患者痛苦,预防病毒病和肿瘤的药品和保健品。中药现代化要做好规范质控标准、重视药物的毒副反应、规范中药商品名称和提高中药出口能力等方面的工作。
(五)政策力度加大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好机遇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扩大了三倍。有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43.6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元。世界顶尖生物技术公司加拿大Microbix公司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正式签约,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流感疫苗生产基地。据介绍,该工程建设期为4年,预计2012年投产,其流感疫苗年产值将达1亿元,供应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长沙将因此成为全球第三大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在国家大力推动和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下,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增长,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一是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40亿元,同比增长25.5%,比高技术产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二是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以上海为例,已经形成以张江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三是随着跨国公司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向我国转移,生物医药服务业高速增长。
近年来,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向印度和中国这样的低成本新兴市场转移研发环节。由于相关人才密集、成本低廉,中国成为外企研发外包的首选地之一。在上海张江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有药明康德、先导药业、睿星基因等企业,承接国际研发外包服务。其中,仅药明康德一家的客户,就囊括了全球排名前10位的生物医药公司中的8家,2006年合同收入已达到7000万美元左右。我国以疫苗市场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得益于13亿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转型等带来的对疾病预防保健需求的持续上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基础,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是企业规模小。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有50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12700余家,规模普遍较小。2006年全球最大的医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营业收入高达450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销售收入不到200亿元人民币。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发达国家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值的比重,都在10%以上,而我国2006年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支出约为7亿元。从知识产权数量看,2006年,在欧盟、美国获得授权的生物技术专利总量中,来自美国的专利占54.66%,来自日本的占10.3%,来自韩国的占1.4%,而我国生物技术领域获专利授权的仅为41件,占0.52%。三是经济效益低。2006年,我国生物医药工业利润率仅为7.4%,全行业产值规模是美国默克公司的三倍多,但实现利润仅为其74%。四是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如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生物医药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促进、激励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最大的差距就是原创性药物太少,97%都是仿制药,虽然产量不小,但都是利润很低的专利过期产品。
政策扶持力度将加大。近年来,国家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强。200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了干细胞、组织工程等生物医药方面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又新批复建设了10个生物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2007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我国第一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予以重点发展。下一阶段,我国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紧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实施,着力突破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优先支持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建设,引导生物产业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组织实施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强化基地的创新功能。三是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积极承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转移,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鼓励国内企业开展产品的国际注册与营销,到境外开设研发机构和投资兴办企业。 四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国家要扶持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加强对企业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支持。在财税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国家都将给予优惠扶持。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扩大了三倍。有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43.6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元。世界顶尖生物技术公司加拿大Microbix公司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正式签约,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流感疫苗生产基地。据介绍,该工程建设期为4年,预计2012年投产,其流感疫苗年产值将达1亿元,供应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长沙将因此成为全球第三大流感疫苗生产基地。血液制品行业经过三年的整顿治理,逐步踏上健康的发展之路,单采浆站的改制将原本割裂的产业链上下游打通了,意义深远。未来三年行业的投浆量将缓慢复苏,行业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产品价格维持高位。血液制品行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将逐步形成,掌握三方面优势的龙头企业,将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龙头企业。
一、总体生产和销售情况
(一)总体生产情况。2季度以来,生物、化学制品行业生产增速比上季度变化不大,截至2008年5月,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81.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8%,工业销售产值267.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
(二)总体销售情况。从销售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4.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2%,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的增长率有所下降。
二、总体经营情况
(一)利润情况。从利润情况来看,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利润达到31.51亿元,累计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44亿元,增长情况与上年同期水平相比有较大水平的提高。
(二)亏损情况。截至2008年5月,生物、化学制品行业亏损企业数为126 家,比上季度减少12家,比2007年同期多出1家,亏损面从上季度的22.73%下降到19.81%。亏损企业累计亏损达到2.66亿元,亏损总额累计同比下降达到24.04%,亏损情况持续好转。
(三)税金情况。受生产和销售增长提速影响,生物、生化制品行业上缴税金增速也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5月,累计税金达到11.82亿元,同比增长30.1%,比上年同期和上季度都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四)生物、生化制品行业前十企业情况。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合计254.32亿元,累计利润合计31.51亿元,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12.39%,比上季度的10.77%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从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所有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3亿元,企业盈利情况较好。
三、生物医药行业动态
(一)未来生物医药开发4大热点
日前,科学家提出未来10年生物医药开发4大热点:基因工程药物(蛋白类药物)、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现代中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将成为未来10年国际生物医药研究开发领域的热点。这是25日在上海举行的21世纪医药国际学术大会暨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透露的信息。虽然化学合成药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疾病治疗的主导产品,但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抗体药物、现代中药以及基因治疗技术,必定是生物医药领域开发的热点。这是药物开发必须达到稳定、有效、安全、可控目标的需要,是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需要。基因工程药物和抗体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靶点明确、针对性强、疗效好的特点。现代中药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对付多个治疗性药物作用靶点,一般情况下,毒副作用也较小。基因治疗技术可以解决一般药物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基因修复、替换或干预,可以突破许多重要疾病的治疗难关。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为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治疗技术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耶鲁大学用中国一张1800年前的中药处方研究中药的价值,启用现代生物技术分析这张中药处方的成份,治疗机理,目前取得了初步效果。用这张处方制成的药剂和其他化学药物合用治疗肠癌,收到了药效提高、副作用减少的疗效。这表明现代中药走向世界很有希望。目前,国际上天然药物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各国都看好天然药物,正在争夺天然药物市场。这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契机。
(二)生物制药CMO继续扩张,新项目不断涌现
近期,发表了一份报告《质量、产量与新兴技术》。该报告结合了对16 家生物制药合同生产商所作的调查,并通过对大型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负责生物制品生产的41位主管进行调查后撰写而成。报告讨论了合同生产组织(CMOs)未来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计划等内容,从而得出结论——2007年,全球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市场的规模达到了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14%。预计,今后5年里,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服务市场将继续得到扩张,这是因为对生物制药产品的需求在持续增加,生物科技公司计划扩大利用外部合同生产商。至于2008年,预计这一市场的年增长率在14%~15%之间。接受调查的16家生物制药CMOs预计,2008年,它们的经营收入将继续增长,并且大多数CMOs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呈两位数增长。CMOs对收入增长的预测,随着组织规模的大小而不同,其中规模相对较小的CMOs预计今年的增长率要比那些规模大、相对成熟的CMOs更高一些。大型CMOs预计它们今年的增长率平均在16.5%左右。总之,生物制药合同生产行业,对它们的发展前景表示了乐观。
(三)生物技术公司资本市场萧条,并购化解困局
2008年一季度,生物技术公司面临萧条的资本市场环境,但对并购的热情依然如故。由于2007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相当出色,因此,业内曾经认为,2008年这种良好的态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目前,市场环境不是很乐观,生物技术公司的新股发售和融资的活动正在减少,但是企业间的合作仍在继续,并购的热度一如既往。过去的4个月,对生物技术公司来说相当不容易。投资者们不但被尾随而至的油价飙升、美元贬值、房地产市场疲软搞得差点休克,而且整个资本市场也几乎是一片混乱。但是,生物技术行业已经安全地走过了这段混乱的时间,而且相对来说没有受到很大伤害。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20只蓝筹股进行跟踪的Burrill生物技术选择指数变化不是很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同期分别下降了3%、9%。
(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要考虑自身发展方向
新的生物技术产生了包括预防和治疗癌症、糖尿病、艾滋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200多种新药和疫苗,有418种生物药物和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期治疗200种以上的疾病,包括多种癌症、Alzheimer氏病、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艾滋病和关节炎等。国际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首先由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相继发现大量蛋白质或肽的药靶,打破了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界线,比如利用酵母生产青蒿素;第二,老年病、疑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医药产品及功能性食品迅速上升;第三,控制传染病和生物防御性的医药产品已成为各国提高健康保障水平、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措施;第四,3P医学(预测、预防、个性化)进入社会;第五,生物技术与信息、材料、微电子等其他高技术的结合是产品创新的源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定要在源头创新。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现状,更应当重视仿制-优化仿制-创新仿制,同时重点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平台。根据我国的需求,重点向传染病的疫苗、早期诊断试剂研究,癌症的单抗体、多抗体和联合治疗研究方向发展。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控制传染病和生物防御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涉及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要加大治疗老年病药物研发,针对传染病控制和生物防御开展新型疫苗和抗体的研制工程,建立病原生物监控系统,提高诊断技术。在实现病人用药个性化方面,使病人根据自己的体重、体表面积、对药物敏感性和抗药情况不同,区别用药。在这方面研究开发各种个体化基因诊断生物芯片。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药物或保健品方面,要发展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寿命,减少重病患者痛苦,预防病毒病和肿瘤的药品和保健品。中药现代化要做好规范质控标准、重视药物的毒副反应、规范中药商品名称和提高中药出口能力等方面的工作。
(五)政策力度加大生物医药产业迎来好机遇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扩大了三倍。有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43.6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接近80亿元。世界顶尖生物技术公司加拿大Microbix公司与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正式签约,投资14亿元人民币,建流感疫苗生产基地。据介绍,该工程建设期为4年,预计2012年投产,其流感疫苗年产值将达1亿元,供应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长沙将因此成为全球第三大流感疫苗生产基地。在国家大力推动和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下,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增长,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一是生物医药产销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生物医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340亿元,同比增长25.5%,比高技术产业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二是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呈现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以上海为例,已经形成以张江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核心,由产业群体、研究开发、孵化创新、教育培训、专业服务、风险投资六个模块组成的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三是随着跨国公司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向我国转移,生物医药服务业高速增长。
近年来,跨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向印度和中国这样的低成本新兴市场转移研发环节。由于相关人才密集、成本低廉,中国成为外企研发外包的首选地之一。在上海张江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已有药明康德、先导药业、睿星基因等企业,承接国际研发外包服务。其中,仅药明康德一家的客户,就囊括了全球排名前10位的生物医药公司中的8家,2006年合同收入已达到7000万美元左右。我国以疫苗市场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得益于13亿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转型等带来的对疾病预防保健需求的持续上升。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基础,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生物医药产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是企业规模小。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有50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12700余家,规模普遍较小。2006年全球最大的医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营业收入高达450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销售收入不到200亿元人民币。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发达国家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值的比重,都在10%以上,而我国2006年生物医药行业研发支出约为7亿元。从知识产权数量看,2006年,在欧盟、美国获得授权的生物技术专利总量中,来自美国的专利占54.66%,来自日本的占10.3%,来自韩国的占1.4%,而我国生物技术领域获专利授权的仅为41件,占0.52%。三是经济效益低。2006年,我国生物医药工业利润率仅为7.4%,全行业产值规模是美国默克公司的三倍多,但实现利润仅为其74%。四是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些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如国内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生物医药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促进、激励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生物医药领域,我国最大的差距就是原创性药物太少,97%都是仿制药,虽然产量不小,但都是利润很低的专利过期产品。
政策扶持力度将加大。近年来,国家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强。200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了干细胞、组织工程等生物医药方面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近期又新批复建设了10个生物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2007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我国第一部《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予以重点发展。下一阶段,我国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紧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的实施,着力突破制约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二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家优先支持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建设,引导生物产业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组织实施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专项,强化基地的创新功能。三是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积极承接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转移,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鼓励国内企业开展产品的国际注册与营销,到境外开设研发机构和投资兴办企业。 四是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投融资政策方面,国家要扶持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创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和发展,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加强对企业发展初期和成长期的支持。在财税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国家都将给予优惠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