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困境与突破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an9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深度教学就是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点燃课堂的火焰,让星星之火燃起燎原之势。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深度教学,就是要以地理学科素养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核心素养。
  一、深度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困境
  深度教学所提倡的是要让学生从“认知世界”到“进入世界”,即从表象到深度理解。深度的“度”应包括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关联度。就高中地理而言,提倡深度教学,更多的是要关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但从深度教学现状来看,其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深度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出现教学模式僵化的现象。不可否认,有些教学模式对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在改革和探索中,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地理课程成了静态的、模板化的、僵硬的课程。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深度教学,应关注丰富性教学、回应性教学、理解性教学、反思性教学。但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没有真正引导学生深入到地理学习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依然存在。
  其次,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深度教学时,教师经验主义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深度教学所提倡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来优化教学,但实际情况是,一些教师因对学生实际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入,以自认为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如此,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他们的真实体验往往会被教师的经验所遮蔽,很难深入学习。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局限于对上述知识的传授,而没有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
  最后,在深度教学中有些教师挖掘教材不足,依然着眼于“双基”教学。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载体,但教师的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灵活应用好教材。“双基”是地理教学的出发点,但不是终点。在实践中,有些教师依然照本宣科,重书本知识传授而轻应用,重知识而轻技能,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关注不够,对学科知识的人文价值挖掘不足。
  二、深度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突破
  深度教学更加关注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着眼于知识的构建。换言之,深度教学所倡导的,是要以知识为基础,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逐渐走向更深、更广的地理知识内部,学会探究,学会应用。为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深度教学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摆脱固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一体的模式。深度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重过程。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关注前置学习的设计、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和拓展学习。就前置学习而言,要注重以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去熟读教材,形成初步构建。在探究活动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围绕材料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在课后,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让学生从“学”向“用”拓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次,要摆脱经验束缚,立足学生实际,开展分层教学。教师的认知绝不等同于学生的认知。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个体在客观上存在差异性,为此,不能以教师的经验来代替学生的学习体验。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探究式教學,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交流和讨论。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着眼于学生实际设计探究任务、练习活动。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中,关于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在学生学习后,教师可以应用天气图引导学生分析,由此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后,要灵活应用教材,由实现“双基”向培养核心素养转变。在地理教学中,要灵活应用地理教材,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知识,但同时又要摆脱教材的束缚,逐渐向生活拓展。例如,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天气变化的相关概念,还要让学生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的原因。同时,要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地理教学改革步入“深水区”。实施深度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正确面对所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提升地理教学效率,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形式,端正教学心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加强历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历史课程在整个初中学科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大,考试分值不高,导致有些学生忽略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在传统重理轻文的教
指出了森林城市建设应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现状,科学合理地进行树种规划选择。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森林城市创建,新余市于2010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于2016
<正> 由于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关系,任何句法结构都有它的逻辑基础。本文略谈现代汉语几种复句句式的逻辑基础。一、A,何况B “A,何况B”这种句式属递进复句。递进复句一般可以
随着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为了进一步提升林业规划管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共同为社会发展提供推动力,必须要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标准落实管理规划革新。以林
生活实践启示我们:学习任何知识、技能,要想达到&#39;会&#39;的阶段,学习者必须要参与、实践。换言之,学生获取知识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
目前,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令人担忧的不是青少年的学历和能力,而是他们能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良好的社会环境与优越的学习条件,能否培育出有理想、有信仰的接班人,这才是教师与社会人士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展开论述。  一、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及意义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掌握政治知识,形成政治观念,参与了解国家形势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提升综合素
讲评的前提是学生完成了某项作业、练习或考试,教师针对学生完成的结果进行评讲。这里的结果可能是正结果,也可能是负结果。针对正结果可采取正激励,针对负结果可采取负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正激励是主动性的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的激励,它是通过对人的错误动机和行为进行压抑和制止,促使其幡然悔悟。笔者在本文主要谈谈负激励在高三政治讲评课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综合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再一次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农村中小学校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环节,也是确保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前提。现有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往往存在流程复杂、数据混用、责权不清等问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