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的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力军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更是担负着培养符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更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转化为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东北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发展提出一些有借鉴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28-04
  创新和创业是21世纪的时代命题。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历史使命,这就需要高校建立起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如何明确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校乃至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創新创业课程建设在高校中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02年教育部开始试点创业教育,主要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所学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这9所学校率先开始尝试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其后其他高校也纷纷效仿,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花。到2012年,教育部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的要求,颁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全国各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同时为鼓励各高校探索“创业基础”课程,教育部还配套出台了“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新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育部一系列的政策和各高校的积极推动,我国高校编写了一些创业教育课程专用教材同时也翻译了国外一些高水平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质量和水平。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更是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那便是要将创业课程建设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去。
  二、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较晚,因此创业教育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也就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总体上来讲,课程目标不明晰、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授课方式缺乏针对性、师资队伍水平不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创业教育课程缺乏清晰的目标
  一般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指通过创业教育实现学生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创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创业教育课程的高质量同时也决定着创业教育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确定。当前,我国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分歧。有些高校创业教育像社会上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出现简单化、形式化、功利化倾向,仅仅是为了培养大大小小的“老板”,却对其中更关键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人格关注不够。
  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项目选择上存在偏差,更多的关注与“来钱快”的餐饮、教育培训、零售等低端产业,从事的主要职业分别为“电子商务专员”“总经理和日常主管”“非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卖主”等。[1]大学生所认为的创业理想、好的项目和收入本身定位或许就不高,对创新或专业技能的需求较低,所以尽管是主动的机会型创业,但大多数大学生创业仍然处于低端创业行列。这一问题与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二)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创业教育牵扯的内容十分庞杂,不能脱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孤立地进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只有具备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学生才能够接受系统、正规的创业教育。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更多的是注重创业教育理论方面的教育,教育内容也多以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思想、创业教育方法等纯理论的教授为主,缺乏理论与实际创业案例相结合的内容,同时不能将理论应用与创业实践,因此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更多的体现在其完成规定任务而不是实现学生具备创业能力和付诸创业实践。创业教材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西方学者的教材和案例,缺乏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教学需要的本土化教材;教学方法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育,单纯地变为学生的基础课程,并未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的不同,教育效果不佳。创业课程内容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的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需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且需要配备完善的课程质量评价和服务等。这些内容体系在当前我国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都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缺乏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是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保证。创业教育教师不同于理论课教师,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人文素养,更需要拥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能够在授课的过程中将理论教育与自身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这要才能够保障创业教育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同时保证学生能够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信服教师,真正获得创业的实践经验。例如,美国高校不仅重视教师的创业理论水平,而且非常关注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美国百森商学院在1980年第一个设立创业学讲席教授席位,并且要求创业教育师资中必须有创业风险投资家、创业家、实业家和初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刚刚起步,与美国等国外的创业教育还相差很远。尤其是师资队伍方面,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没有从事过创业实践或者有过在企业从事工作的经理,更多的是从事企业管理教学的教师或者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工作人员,他们缺乏创业的经历和经验,很难将创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授的课程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同时,由于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的不重视,激励政策和措施缺乏,导致教师在指导和教授学生创业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纯粹为了教课而教课,造成了创业教育质量的不高。
  (四)缺乏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接口
  创业教育只有从理论走向实践,迈出创业的步伐才真正的实现了其教育目标。当前,学生虽然经过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创业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大多社会经验不足,同时还面临着资金、平台缺乏的困境,往往很难走向创业实践。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也通过搭建创业园和电商平台等方式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场所和硬件设施,但是受外在条件的限制,这些实践平台规模有限,加之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薄弱,没有从细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往往将复杂的社会形势概括化,这些都导致高校无法良好的推进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3]
  (五)创业教育课程重创新轻创业
  没有创新思想的创业是脆弱的,没有创业实践的创新是空洞的。高校的创新成果始终面临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现实问题。当前,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创新类竞赛,很多高校取得了类似国际、国内“挑战杯”“创新设计”大赛各类一、二、三等各奖项,但最终真正创业的项目却少之又少,多数在国际国内“挑战杯”获奖的队伍并没有真正走上创业之路,对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三、东北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情况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985”、“211”国家重点大学,东北大学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交叉培养,坚持协同育人。2007年,学校集中优势资源,成立“学生创新中心”,全面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特区”。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等文件的出台,东北大学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2015年在原学生创新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创新创业学院,依托理论教学、科普活动、科研训练、科技竞赛、创业孵化五大平台,确立和巩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团队为基本单元、以项目化运作为基本形式”的普惠性、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深度融合专业教育,完善东北大学创业教育理论课程体系
  东北大学遵循“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搭建创业在线课程体系,开设《创造力开发》《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技能》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课程共计100多门。其中,《创造力开发》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实施长达23年之久。开設的《企业创新创业管理》,课程内容涵盖国内外创新创业形势、创新思维与创新战略、创业者与企业家精神、创意与创新机会识别、商业模式创新、创业计划书、融资与创业风险以及新企业创建与管理八个方面,该课程由8位老师联合讲授,其中4位是东北大学专任教师,4位是各大企业的高管;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位主讲老师带领本班学生分成7—9人的小组,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均按小组准备自己小组的各种文件和创意;结课时,各小组要设计自己创业的商业计划书,这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实行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通过专业课程替代、实践活动考核等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4]
  (二)深度融合实验实践教学,完善东北大学创业教育实验课程体系
  东北大学为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产生的优秀项目和学生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构建“大一创意节、大二科普节、大三科技节、大四创业节”活动体系,推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试点工程,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实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长高度融合。
  此外还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创业先锋班等层次分明且循序渐进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试飞跑道”。
  (三)深度融合企业、行业、社会发展,完善东北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体系
  东北大学通过完善“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链,打造以交叉培养、协同育人为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前孵化器”和学校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学生创新梦工厂为一体的“后孵化器”,支持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入园孵化。[5]学校还通过统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社会资源,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投入与整合,重点打造集创新工坊、三好咖啡、项目路演、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立足东北、影响全国、走向国际的“三好创客总部”,为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东北大学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立健全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当前,国内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各有侧重,各显特色:有侧重整体能力素质的,有侧重技能与实践的,有侧重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的,也有侧重实践基地建设的,显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目前在国内的实践上的多样性。但总体上,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仍有一种功利性的价值倾向,把它视为缓解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还没有提升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高度。
  创新创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通识素质教育,其关注的基本点在于能够培养大学生在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之外,能够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专业与创业相结合,使其成为能够适应未来创业环境的“通才”,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6]。因此,创业教育课程应当着眼于将“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作为基本要求,从而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学生脑海,为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创业型社会创造条件。   (二)构建丰富的课程内容体系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国外先进教育资源的“本土化”。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发展创业教育过程中都借鉴并吸取国外课程教材建设经验和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学校自身条件进行“本土化”。在课程内容上,可以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创业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与文理工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把管理学科和自然学科有机结合,建立一套商务计划、跨学科课程和学生孵化器模式,重点把创业实践融入到创业理论中来。[7]在教学方法上,创业教育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创业实践为方式开展创业课程教学,积极引进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小组作业、情景模拟、项目作业等等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以互联网 技术和多媒体平台为支撑,发展在线课程。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发展,在线开放课程诸如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得到了蓬勃发展。高校要在紧抓这次机遇,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实现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课中专业教师讲授与辅导,课后学生线下实践的新模式。同时,与之配套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抢占学生的碎片时间,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再次,“官产学”协作开发创业教育课程。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面,要积极整合政府、企业、学校等各方资源,开发创业教育课程。结合国家政策,通过申请国家支持创业发展的课题来获得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并利用企业对于创业不同阶段需要不同支持的了解,设计创业型人的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提升创业课程的针对性;结合学校实际,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创业知识开发出操作性和有效性更强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创业课程。
  (三)组建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创业师资队伍是创业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高校必须通过引进或培养的“双管齐下”,建立起适合本校需要的具备良好的创业教育理论和丰富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首先,高校要立足本校,加强本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培养。要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如选派教师到国外创业教育名校去深造、到创业基地轮岗等,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从而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使创业课程教师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创业课程教学水平。
  其次,高校要加强引进国外名师和企业导师。学校要通过引进外部力量,扩大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和国外创业教育名校合作,聘请创业教育经验丰富的国外名师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带来国外先进的创业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同时要广泛聘请社会上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或者本校创业成功的毕业生来学校作为兼职讲师,将他们丰富的创业经验转化为学校的创业教育资源。
  (四)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要想真正顺利开展并取得有效的成绩,就需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尤其是要有良好的經费支持、实践平台。
  首先,积极争取多元化资金支持。学校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参与竞赛、科普、科研、创业活动;多方引入社会和校友资源、引入天使基金或种子基金支持品学兼优且具有较强科研潜质的在校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创办企业活动。
  其次,完善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整合政府、学校和企业资源,通过“政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同时还可以依托校友单位、知名企业,建设一批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等。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麦可思研究院,2015.
  [2]邓汉慧,刘帆,赵纹纹.美国创业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07,(9):10-15.
  [3]徐勇.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创新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5).
  [4]孙家学,赵继.强化“三融合”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5-07-02.
  [5]赵继.以“双创”教育理念引领本科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6,(8).
  [6]杨海,王桂莲,孙薇薇.包装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4):11-12.
  [7]荣沁瑜.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D].无锡:江南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要:对大理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来说,如何紧密围绕云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立足地方性高校办学条件,面向市场,充分利用丰富的新能源电力产业优势,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建设内容,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区域发展;电气工程;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2-0164-02  新能源电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在云南省“十三五”能源规划中
摘要:失败经历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甚至比创业成功更具学习价值。本文以初次创业失败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理论框架探讨创业失败对连续创业意愿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命题,以期为提高大学生连续创业成功率带来较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创业失败;创业学习;连续创业意愿;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9-0018-02  一、引言  中国青年国际
摘要: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适应教学素质化趋势、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深入社会大课堂应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入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深入社会;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本文在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与济南睿达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试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校企“六共”合作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实践,教育教学效果突出。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现代学徒制;试点;六共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0-0025-02  一、引言  为了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摘要: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遗传学实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本文以“人类性别决定基因的扩增”为例,阐述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  关键词:遗传学实验;实践能力;性别决定基因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是提高辅导员自身素养、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丽琼工作室建设为例探索了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8-0021-02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具有教师
摘要:现代工业价值链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和工程理念。本文首先对现代工业价值链下实践教学面临的新挑战进行论述,提出了“理实一体、自成体系、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进而结合所在院校近年来以学生为本、围绕业界需要和价值导向为中心实践教学改革经验,归纳以实践教学培养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培养内容重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重置、实践教学培养方式多元化为特色的机械工
摘要:近年来,我们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将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有效结合用于生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中的新思路。我们借助互联网优势,将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自学——课堂PBL教学——课后复习与巩固”三个阶段。实践证明,翻转课堂与PBL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在提升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网络资源;生理实验教
摘要:为保证德能教育高效贯彻和系统实施,从观念层面促进德能教育理念高度统一,现已形成一套有效的班主任德能教育水平提升策略,包括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培训制度和班主任激励机制。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特色化德能教育主题教育机制,主要包括早诵经典晚反思教育、德能教育主题班会教育、礼仪值周展示、“每日领分制”、善行积分制等。  关键词:德能教育理念;班主任队伍打造;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种可以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指导思维创新的逻辑——“二重性逻辑”,并详细研究了该逻辑的基本特点和原理、逻辑结构的构成技巧应用于创新的几种方式,并结合实例体现了该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关键词:“二重性逻辑”;思维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5-0095-03  近年来,李克强总理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