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场红杏出墙来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上海金沙江搬场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伟根讲企业的持续发展、讲企业的经营理念、讲他的为人他的商德,脑子里突然冒出古人的一句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上海,大大小小的搬场公司不下数百家,但像许伟根的金沙江搬场公司那样稳妥经营、那样不惧竞争,勇立市场涛头的还真不多。“金沙江”红杏出墙,春意闹枝,点缀着非公有制经济,活跃都市经济的美丽图画。
  
  做企业首先要学会学习
  
  许伟根没有很高的学历,而最初从国营企业辞职下海做的生意又是旧货调剂,没有什么知识的含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许伟根就是草莽英雄,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十分注重学习的人。正是不断的学习,才让他看到了私营经济发展的曙光,才让他的企业得以生存发展。
  许伟根的学习很简单很实用,MBA深奥的管理理论也许对许伟根和他的搬场公司并不适用,他就是利用平时学习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来经营管理企业。许伟根创业开始时是个收旧货的个体商贩,为运输方便买了2辆车。爱学习爱动脑的他经过分析,觉得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住房条件的不断改善,搬场公司的市场前景非常可观。于是,金沙江搬场运输公司便应运而生。后来,他的金沙江搬场公司因独特的军事化管理和人性化的周到服务而闻名沪上。至今,公司已发展到30多辆车170多员工,经营业绩一直令同行刮目相看。金沙江之所以能红杏出墙、傲视群雄,许伟根说,是他学习别人经验,改变陈旧观念的缘故,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公司不设办公室,联络业务指挥运输全靠电话手机,而这种做法,正是许伟根到欧洲学习考察后取来的经验。企业减少了管理的层次效率提高了,精简了人员成本降低了,效益自然就好了。还有,许伟根把公司的后勤事务都社会化了,自己省却了许多麻烦,把精力全都集中到经营上。一个经营者,没了烦心事,企业还能不好吗?
  转变观念也是许伟根的得意之作。原先,公司规定员工在给客户搬家时不得收取小费,一经发现还要被辞退。收小费到底好不好?许伟根经过学习思考,发现给小费收小费在国外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客户对你的服务满意了,心甘情愿地付给你一点酬劳,而你收下小费也是尊重客人的“恩赐”,给与收都是天经地义的。而如果公司允许收(但不得强行索取)小费了,员工的服务质量会更高,因为只有让客户满意了你才能获得小费。员工可以收小费于公司绝对是利大于弊。实行的结果正象许伟根所预计那样,公司投诉率低了,员工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
  许伟根不仅自己非常注重学习,他要求员工也是这样。他常教育员工开车要把握好方向盘,做人也要做好人,而这就要靠学习。在公司里形成了学习的浓厚的氛围。10多年来,公司没有发生过一件重大事故,这对有几十辆车每天有繁忙的运输任务的搬场公司来说,几乎是个奇迹。奇迹来源于学习教育。
  
  中规中矩企业才能长远
  
  企业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经营者没有任何的压力,这是不是做企业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妄下论断,但像许伟根那样非常轻松地悠闲地运作企业,绝对是企业家们所追求的。说企业家们忙、累,他们各有各的忙、累的原因,而许伟根他的轻松他的自如也有他轻松自如的理由。用他的话说,做企业也象做人,规规矩矩的,心中没“鬼”才能安心,活得自在,做企业也要中规中矩才能做长远。
  许伟根出生在一个老干部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俗话说,三岁可以看到大,许伟根做企业从来就本本分分、遵纪守法。不做冒险的事,不做违法的事,这是他做企业的底线,决不出格。当前几年做房地产热时,一些朋友也劝他去做。做房地产主要是能搞到廉价地块,而身为区人大代表的许伟根,有着独特的政治优势,搞地块要比别人容易得多。有人告诉他,搞房地产不用他出资,只要他出出面就行,而他摈弃了那种对政治身份“不用白不用”的实用主义的做法,掂量了自己,并不具备做房地产的实力,宁可不做,也不可做错。他还是做他的搬场公司,安之若素。
  对于做大企业,许伟根也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就是多大的胃口吃多大的饭,盲目扩张往往会带来不可设想的后果。他对做大持谨慎的态度。这几年随着金沙江搬场公司名声远扬,要求前来加盟的搬场公司络绎不绝,许伟根说,如果金沙江同意其他公司加盟,扩张到200辆车绝对没问题,但金沙江没去做。道理很简单。那些欲加盟的搬场公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不小心闯个大祸,让公司赔上十万、二十万,岂不得不偿失。当然这仅仅是假设,并不一定会发生,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家,对每增加一辆车都应给予相应的责任,责任达不到,就不去做那个事。许伟根自豪地说,这叫自己把握自己。
  说许伟根做企业一板一眼,在规范化上下工夫,那一点不假,公司各种规章制度一应俱全。运输行业,一般都有超载,或者驾驶员疲劳驾驶及车辆的报废问题,但在金沙江搬场公司绝对不会出现这类问题。对驾驶员严格规定作息时间,跑长途的,一律配备2名驾驶员,车到了公里数该报废的一概弃用,并及时更换新车。在企业的用工制度上,确保员工的劳动保障,国家规定该给员工的“金”都给,对外来民工也按要求给予买综合保险,连总工会系统的每年每人50元的互助金也交。企业为此每年要付出50万元。许伟根认为,这是企业应该做的。
  
  生意经是“善、义”与否的竞争
  
  搬场公司的竞争不言而喻。我们可以从居民信箱里塞满了搬场公司的小广告这一现象得到证明。有些人还冒用金沙江搬场公司的名字到处发小广告,为了挣得市场份额,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然而,金沙江从不为自己的业务发愁,甚至还回绝了许多在别人看来是机会难得的生意。由于金沙江的名声常常有企业找上门来洽谈运输业务,因此也常常有人会提出拿回扣的要求,并答应提高运输费,不让企业吃亏。对这种生意,许伟根一律婉言谢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背生意道德的事,许伟根坚决不做。
  做生意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说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没错,但失败者为何失败,还是有因可查。许伟根说,竞争到最后其实是在比企业的“人品”,竞争做人。生意经是“善、义”与否的竞争。得“善、义”者得天下,难怪金沙江回绝了那么多生意,还是门庭若市,双休日要不是预定还要不到车呢!
  企业做了那么多年,许伟根不讳言自己是富了,但富了之后钱该怎么花?用在什么地方?许伟根热衷于慈善事业,尤其是资助贫困学生。他每年要拿出5、6万元,来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支付学费。还对数名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学生一包到底,包到他们大学毕业。许伟根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还动员他担任会长的长风商会的企业家们慷慨解囊,济贫助困,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商会的重要工作来做。在他的带动下,长风地区好多贫困学生得到了救助,还与大家共同捐资100万,在重庆的贫困县建造一所希望小学。许伟根捐助别人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定要见人见物。资助学生一定要与学生见面,这样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钱用在了实处,又可以和学生进行交流对他进行鼓励教育。援建希望小学也一样,从土建开始就一直做监督,直到学校建成。一个务实的企业家,他的慈善事业也是务实的。这就是许伟根。
  救助贫困这是要做的,但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人生存的本领是最重要的。因此,最近许伟根又多了一项社会工作,为街道地区内的下岗职工进行就业、创业咨询,向他们传递最新的市场信息,给他们出主意帮他们想办法,做得不亦乐乎。也许是咨询出了名吧,一些复员退伍的军人也纷纷来登门求教。许伟根“因人施教”,根据他们的特长,分别指出了他们的职业取向,让他们高兴而归。也为帮助更多的人就业,许伟根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把他还在经营的旧货生意扩大点规模,在其他区里开收购旧货的连锁店。
  许伟根以德立商、行善做人,他和他的企业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他文献
起顾胜林,不管是工商联的干部还是税务局的干部,或是早年创业的老板,都说他是改革开放后上海“最老的”老板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1988年7月,中央刚颁布可创办私人企业的条例,顾胜林就紧随其后,8月便注册了自己的企业——“上海市三羊皮鞋厂”,工商登记号是杨浦区002号。当时注册资金3.5万元,职工15人。如今十几个春夏秋冬过去了,许多同时创业的老板已销声匿迹,而三羊皮鞋厂不仅依然安在,而且还将生意做
期刊
2005年元旦,千年古镇周庄。午夜时分,辞旧迎新的那一刻来到了,早已登上云海塔最高层的施有毅凝神屏气,双手紧握鱼型木杵的两根结实的红绳,用力往青铜铸就重达两吨的云海世纪钟撞去。“当!”浑厚的新年钟声訇然而响,在“中国第一水乡”的夜空中悠悠远播。  同往年一样,每逢新旧交替之际,施有毅总喜欢在他的“领地”、坐落于周庄古镇的云海度假村“守岁”。这不仅因为周庄是他的创业福地——云海度假村建立在当年全福寺
期刊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在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山西,一群来自温州的商人,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过人的胆识,在山西煤炭行业留下了自己深深的脚印,以至于被媒体形容为“温州炒煤团”。但时过境迁,目前温州“炒煤团”将面临着与当地人“重组”的尴尬。    温州人挖了1/5的山西煤!    到目前为止,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包括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已经被温州人承包经营,投资额高达40多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还在不
期刊
他是一个不愿墨守成规的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成了我国新一代非公经济的开拓者;  他是一个极富冒险精神的人,在民营企业家的浩荡队伍中,他第一个在外国开公司;  他是一个不幸的人,车祸无情地降临到他的头上,彻底击碎了这个成功企业家的梦想;  他是一个坚强的人,面对如此不幸,他依然心态平和,关注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势。  严冬阴雨的上午,记者一行3人在上海市闸北区工商联干部的陪同下,驱车来到陆乃冀的
期刊
贝林达走过了15个年头,得益于党的开放搞活政策,得益于我们有一支经过市场风浪的成熟团队,得益于他们的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如今,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6个地区公司、60余家加油站的管理架构,实现资产规模逾亿元,出现了年销售额不断上升、职工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最近,国家颁布了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使我倍受鼓舞,决心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企业管理,在市场竞争中,勇于面对新的挑战,完成新的使命
期刊
基本体会    十年磨一剑的故事尽管常听说,可是在我们的周围似乎并不多见。然而,在上海的第一代私营企业中确实有这样一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在上海的安防设备行业内已成为一家最知名的企业,它就是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创始人,是现任总经理闵庆浩。  上海敏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991年的敏达电子研究所,1995年重新注册,成立了上海敏达科技实业公司。2004年,根据业务的定位,
期刊
从1990年初用3万元创办美发用品公司,张筱芳已在商海纵横捭阖了整整15个年头。这个不太喜欢“女强人”称谓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聪颖打造出了一个令业界称奇的小而强的民营企业。    小厂房里的大事业    从小酷爱文学理想当一名作家的张筱芳是一个爱美、爱生活、爱追梦的女人,为了理想,恢复高考时,她利用三年的业余时间自学完了北京语言文学大学中文专业的全部课程;为了有扎实写作功底,她参
期刊
难忘的2004年股票交易已拉上了帷幕,如果我们将全年走势画一个年K线的话,2004年升盘为1492点,最高1785点,最低1259点,至笔者行文之时,上证综指在1300点之下苦苦挣扎,年K线犹如一根长长的上影线而下影线极短的大黑棒,将全年市场的风风雨雨,投资人的财产流失以及风云人物的烟消云散,统统凝固在这根大黑棒中,成了一个渐渐远去的历史,记载在证券史册中。  股谚云:“股市没有昨天,只有今天和明
期刊
接连不断的反倾销官司,让中国企业主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郁闷和迷茫。中国“入世”已经三年,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走过了近三十个春秋,生产要素的配置由市场供求来决定早已尽人皆知并深入人心。可突如其来的“非市场经济”概念,却像一付枷锁,使出口企业在步履维艰的反倾销道路上深陷泥沼。为拯救企业,国家领导人出访要谈,贸易官员谈判要谈,企业反倾销要谈,专家学者媒体更要谈。一时之间,“市场经济地位”成了我
期刊
感受光彩精神    2004年岁末,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统战部、工商联负责人及600多位民营企业家以光彩的名义,来到由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以下简称市光促会)主办、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和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支持、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04年光彩事业主题活动日”现场,共同感受光彩精神,宏扬光彩精神。  在现场,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罗世谦代表市委来祝贺,他说:“希望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为上海推进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