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jialaog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前,好友寄了一本书给我,书名叫《不抱怨的世界》。书中说,我们每一个人平均每天至少会抱怨二十一次。我不相信,就拿我自己来说,我自认为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很少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抱怨。
  但我还是决定做个测试,于是我按照书中说的办法,每当自己产生抱怨时就把它记录下来。一天下来,我的笔记本上就出现了这些记录:我抱怨楼下商铺的女人又来占用我的卫生间;我抱怨自己吃饭时不小心弄脏了新买的衣服;我抱怨旁边工地上的大铲车嗡嗡地吵得我心烦意乱……看着这—条条抱怨,我竟被吓了一跳,笔记本上的还只是我留心注意着的抱怨,而那些被我一时略过、没有留心的抱怨呢?
  我掩卷沉思,深刻自省起来。这些抱怨的对象都只是生活中再细小不过的事情,可我竟然因为这些小事和别人过不去,也和自己过不去,难道我连这一点度量和宽容心都没有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样的自己,决定参加书中倡导的“不抱怨”运动。
  书中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二十一天的时间,而要坚持二十一天不抱怨,至少要花四至八个月的时间。我将书中赠送的手环戴在一只手上,当我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指责别人时,就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相当于返回到第一天重新开始。刚开始的几天,我每天都会失败,后来开始坚持到三四天,最长一次坚持了十一天,可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虽然我还没有坚持做到二十一天,但是我发现自己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摩擦或不愉快的事,其实这些都无须计较,当我们觉得心理不平衡时,应该告诉自己:“这是多大点事啊!”
  我们生命中的所有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需要靠“不抱怨”來维持。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去善待生活里的那些小瑕疵,去营造一个不抱怨的快乐的世界。
其他文献
公司一个女同事外号叫“小泰山”,她每天都在群里抱怨,说都是花同樣的钱吃饭,只有她噌噌地长肉……平时我还挺心疼她,直到今天我和她一起出去办事,我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午饭时,我花了15元吃了碗牛肉面,而她花了15元买了两碗鸡蛋面。
期刊
今天我坐高铁的时候,想把椅背放低一些方便靠着,但是調整了半天,座椅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时,躺在我旁边座位的一位大叔拍了拍我,跟我说:“那个,你的椅背调整按钮在另一边,你现在按的是我椅子的按钮。”
期刊
冬天,家里的倉鼠的毛慢慢变白了。女儿哀伤地说:“仓鼠寿命好短,毛都变白了,我们现在要叫它仓鼠爷爷了,可能不久后它就会离开我们了。”后来她发现仓鼠冬天换毛是自然现象时,女儿很生气,说仓鼠占她便宜。
期刊
看了网上煮奶茶的教程之后,我和室友决定周末也试着自己做奶茶。做到一半我们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试一下酸酸甜甜的口味呢?于是我们往奶茶里挤了一些檸檬汁,不想奶茶就凝固了,最后我们吃到了一锅奶豆花。
期刊
朋友最近在学做菜,说让我今晚去她家试吃,还神神秘秘地不说有什么菜。晚上我到了她家,看到一桌的菜,可是除了一道西红柿鸡蛋汤,其他的菜我都认不出来。我想了想,打算先從认识的菜开始吃,正当我盛汤的时候,她说:“真有眼光,这道西红柿炒鸡蛋是最后出锅的,还热着呢,赶紧尝尝。”
期刊
我们家里换了新房,直到放了暑假我才第一次看到新家,新家哪都好,就是我的房间小了一些,我跟我妈妈抱怨了一下,她想了想,说:“是比以前的房间小了一些,不过我们可以好好装饰一下。”于是,下午她就买了一幅《陋室铭》掛在我房间里。
期刊
我和同学在公交站等公交车的时候,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走到我们面前,问我同学:“叔叔,你知道最近的超市在哪里吗?”我同学说:“你叫哥哥我就告诉你。”我听了忍不住笑了出来,然后就听到小朋友說:“你看你爸爸都笑你了。”
期刊
化工流程题是高考常考的一大题型,总结答题策略,非常有助于解题,现结合例题进行说明。  【例1】用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还有少量Fe2O3、Al2O3等杂质)制备Pb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PbS+MnO2+4H+=Mn2++Pb2++S+2H2O  ②25℃时,Ksp(PbCl2)=1.6×10-5,Ksp(PbSO4)=1.8×10-8
期刊
高考,犹如一场青春的长跑,我们从年轻的此岸出发,盼望到达美丽的象牙塔彼岸。这一重要且艰辛的人生跋涉,可能会改变我们一生的命运,许多人满怀憧憬、干劲,却总是遭遇磕碰。如何才能在这场比拼耐力、意志力的跋涉中胜出?且看那些足以提高我们长跑征途中“生命值”的故事。  一、专注一件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69岁的登山家夏伯渝在2018年5月28日这天实现了登顶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的梦想。1975年
期刊
进入大学以后,我时常会和老朋友们一同聊天。然而,每当和我们当中一个考得最好的姑娘聊天时,她总是唉声叹气,她会从外貌、成绩、实习平台、家庭环境等方面不停地夸赞她身边的同龄人,可每当话音落到自己身上时,她却总是以长长的叹息声作为回答。  “佳佳,我觉得你很棒。”这句话是我对她发自内心的赞美,其实她既漂亮又聪慧,从儿时起就一直充当“别人家的孩子”的角色,一路顺风顺水考上了北京的高校。“真的吗?”面对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