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在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学生能力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本文以分层教学为主题,就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将学生分组后,兼顾全面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教学形式。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数学具有知识点较多、内容枯燥等特点,因此,许多学生都对数学存在一定的畏惧或厌烦心理。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对初中数学有着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对此做出了总结。
一、将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学生分层,即教师借助各种观察、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数学基础、数学学习态度,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在分层时应具有科学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借助学生档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家访、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将学生分为优秀(数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成绩稳定)、中等(智力因素好,但是成绩不稳定,潜力有待挖掘)、差等(智力因素和能力都相对较差,缺乏学习热情,成绩不理想)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综合考慮分层教学的不利因素并进行分析和应对。学生能力出现变化时要调整目标,提高优等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为差生提供更多的指导,让学生有所进步,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如中等生成绩进步后,将其划分到优等生行列。
二、面向全体,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分层教学质量的根本。因此,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做好分层备课工作。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分层教学的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三级管理。如在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章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如何运用教材中的基础性问题如“菱形定义”“常见菱形图形、图案举例”激发差等生的学习热情,又要知道哪些知识点(逆命题)可以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适用于中等生和优等生。另外,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与分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层。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分层制定课前练习,预设课堂分层问答题及课后分层练习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分层教学做好准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分层设疑,即在教师认真考虑问题难度、深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提问或检测,确保高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思考、讨论中,如在“有理数”教学中,教师可分层给优、中、差层次的学生布置理数乘方、乘除、加减等计算题,尽量使学生通过锻炼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第二,分层释疑,即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程度、解题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点拨,如对优等生进行引导点拨,对中等生进行提示点拨,与差等生进行有效互动,积极引导差等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第三,分层练习,即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开展预设分层练习。分层练习并不仅仅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练习要求,还包括在确保学生学习游刃有余的情况下有其他提高型习题可做。第四,分层作业。作业是数学教学常用手段。分层作业指教师根据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差异布置练习的教学活动。如在七年级数学(浙教版)“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分层布置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与例题配套的基础题;要求差等生做课本上的习题;从网络、资料上寻找提高题、思考题,让优等生、中等生练习。
四、分层评价,及时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改善教学的有效手段。同样,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一般来说,分层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评价要有针对性。对低层次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中等层次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同时又要指出其不足,以端正其学习态度,促使其积极向上;对能力较好的学生要采取竞争性的评价,鼓励他们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其次,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并将学生的升降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一方面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陆远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4(4):124.
[2]马江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5(10):44-45.
[3]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18):131.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将学生分组后,兼顾全面教学和个别辅导的教学形式。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初中数学具有知识点较多、内容枯燥等特点,因此,许多学生都对数学存在一定的畏惧或厌烦心理。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分层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对初中数学有着重要意义。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对此做出了总结。
一、将学生分层,明确培养目标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学生分层,即教师借助各种观察、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数学基础、数学学习态度,然后根据学生能力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在分层时应具有科学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借助学生档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家访、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将学生分为优秀(数学基础好,学习能力强,成绩稳定)、中等(智力因素好,但是成绩不稳定,潜力有待挖掘)、差等(智力因素和能力都相对较差,缺乏学习热情,成绩不理想)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综合考慮分层教学的不利因素并进行分析和应对。学生能力出现变化时要调整目标,提高优等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中等生的学习兴趣,为差生提供更多的指导,让学生有所进步,根据学生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如中等生成绩进步后,将其划分到优等生行列。
二、面向全体,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分层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分层教学质量的根本。因此,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做好分层备课工作。具体来说,初中数学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分层教学的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三级管理。如在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章节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如何运用教材中的基础性问题如“菱形定义”“常见菱形图形、图案举例”激发差等生的学习热情,又要知道哪些知识点(逆命题)可以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适用于中等生和优等生。另外,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与分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层。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分层制定课前练习,预设课堂分层问答题及课后分层练习题,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分层教学做好准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分层设疑,即在教师认真考虑问题难度、深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提问或检测,确保高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思考、讨论中,如在“有理数”教学中,教师可分层给优、中、差层次的学生布置理数乘方、乘除、加减等计算题,尽量使学生通过锻炼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第二,分层释疑,即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理解程度、解题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点拨,如对优等生进行引导点拨,对中等生进行提示点拨,与差等生进行有效互动,积极引导差等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第三,分层练习,即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开展预设分层练习。分层练习并不仅仅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练习要求,还包括在确保学生学习游刃有余的情况下有其他提高型习题可做。第四,分层作业。作业是数学教学常用手段。分层作业指教师根据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差异布置练习的教学活动。如在七年级数学(浙教版)“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分层布置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与例题配套的基础题;要求差等生做课本上的习题;从网络、资料上寻找提高题、思考题,让优等生、中等生练习。
四、分层评价,及时反馈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改善教学的有效手段。同样,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一般来说,分层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评价要有针对性。对低层次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中等层次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同时又要指出其不足,以端正其学习态度,促使其积极向上;对能力较好的学生要采取竞争性的评价,鼓励他们用高标准要求自己,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其次,及时调整学生层次,并将学生的升降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一方面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陆远英.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4(4):124.
[2]马江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J].学周刊,2015(10):44-45.
[3]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1(1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