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人痴迷钓鱼的真相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男人什么樣?
  ——上有老、下有小,发妻枕边常唠叨;
  ——是全家的依靠,像一张时刻紧绷的弓弦;
  ——老婆已经变成亲人,儿女渐入青春期,却时常不待见自己;
  ——绷得太紧,唯恐“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一般有私家车(可以出去钓钓鱼);
  ——健康开始慢慢出问题,就像段子说的“收入不高、位子不高,血压高;能力不突出、业绩不突出,椎间盘突出”。因此,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剧烈运动慢慢远离了,方城之战也久坐难安。
  ——人到中年,能当一把手的早上去了,上不去的,基本就能看到职场的天花板了。说英雄气短是夸张,说老骥伏枥为时尚早;老板随时盯着你,下属时刻望着你,走到哪儿都是一个大写的“尴尬”。
  ——越来越厌倦无效社交。“酒色财气赌”,自己都觉得俗,“琴棋书画读”,又没到那么雅的地步。所以不如干脆躲在湖边,偷得浮生半日闲。
  ——身边陆续有同学、朋友、亲属因为疾病或意外离开。人生无常,仿佛看淡了,又仿佛看不透。
  林林总总,成年人的生活,本来就没有“容易”二字,更何况中年男人。
  托翁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借用此话的句式——爱钓鱼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是中年人为何普遍爱钓鱼?也是各有各的原因,各有各的故事。
  本期《独家策划》展现的就是中国钓鱼人的大多数——中年钓友的面貌和生活。
其他文献
特别任务  在我的少年时期,岷江沿岸相邻的崇庆县和灌县每年都要维修金马大河,大约在1975年秋季,崇庆县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金马河岁修工程,三十六个公社都派出了民工,从当时的灌县沿江乡清凉村起至崇庆县詹湾村(今崇州龙福村)止,新筑一条十多公里长、七八米高的护河水泥埂子。那段日子,金马河边整天人山人海,附近村子的人家都驻扎有外乡的民工队伍。我家院子大,进驻了金鸡和安阜两个公社大队的百余名民工。  驻我家
期刊
说起来还是缘于2009年春节后的那次同学会,才促成我们三个中学时的钓鱼伙伴再度相聚江边。从1970年秋末到这次聚会,已相隔39年了,三个一度结伴挥竿的毛头少年,倏忽间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  这次出钓是刘斌主张的,开始他张罗去水库玩几天,一切由他安排。但我和张军的时间都不宽松,也不想劳师动众,便把钓鱼地点选在了就近的松花江北岸。  刘斌在处长的位子上坐了多年,一有空闲就让处里的小车司机拉他去鱼池或水
期刊
在报告文学整体状况令人欲说还休的当下语境中,来关注胡平的报告文学创作,主要出于一种令人敬重的原因:时代早已移步换景,自1980年代起曾经比肩而战的同道作家多数纷纷退出他们曾经为之激情万丈的领域,报告文学的影响力迅速衰微、陷入时代性尴尬甚至被吁请“退出历史舞台”[1];而孤傲的胡平仍然尾生抱柱式地坚持着思想者的守望,保持着稳健的创作势头,不断推出新作,践行其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还有一重
期刊
风是影响鱼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产生水流和波浪,为孔雀鲈及其饵鱼提供充足的氧分,进而触发其进食。风产生的水波会扰乱光线正常穿透水面,使你的鱼饵更容易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遗憾的是,我经常看到垂钓者避开他们本可以大加利用的大风环境。前言  想在年底季风雨季在黄水(Air Kuning)钓孔雀鲈鱼是很困难的,这是一个天气状况充满变数的季节,其特征就是气象非常不稳定。只有你准确地找到鱼的藏匿之处,才有
期刊
刘傲夫诗歌几乎尽是日常、尽是生活、尽是讨论油盐米茶和要不要生二胎这类问题,今年整个8月,刘傲夫似乎就为后者而在诗中喋喋不休。所以一段时间以来,阅读刘傲夫的微信朋友圈成为我生活的一种乐趣,直到最近以来诗人为工作忙碌,暂停了朋友圈诗歌广播,这种乐趣才被短暂的搁置。  就个人写作美学理念而言,我与傲夫兄相去甚远,基本上属于两个不同维度不同的写作方式—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曾经更倾向于金庸的飞檐走壁,剑术
期刊
回家后,免不了发条朋友圈,晒晒鱼获晒晒娃,引来众钓友的点赞和评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评论是:“钓鱼,一定要从娃娃抓起!”我不禁感慨,是啊,一晃儿的工夫,孙子都能跟着钓鱼了。我得抓紧时间了,再不钓真的老了。  由于疫情原因,去年六七月份的釣鱼季节,我基本上没怎么钓鱼,刚好年初出生的孙子半岁左右,正是惹人喜爱的时候,我便心安理得地“宅”家带孩子,乐此而不疲。  我封竿带娃,自得其乐,却被钓鱼圈里的哥儿
期刊
2017年9月份,江西《瑞金报》记者温云高(诗人布衣)曾对我做过一次诗歌访谈,访谈里要求我列一个创作年表,这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  如果算上1997年10月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散文诗《大漠轻歌》,生于1979年的我在诗歌创作上已经有21年的时间了。在这21年里,我没有尝试过散文、小说的创作,一直默默耕耘在诗歌这一块土地上,有寂寞,也有惊喜。  总的来说,我的诗歌创作经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
期刊
40年创作,我的目光从未曾跳离江西上犹。  自我出生至今70年,读书、工作和生活都没有离开上犹,更具体地说,在县城读中小学12年,下放农村12年,在厂矿4年,在文化馆4年,后来就在县文联,可以说,我的后半生是以文学创作维系的,而我各类作品的基本内容就是反映动荡上犹的山水和人文,在对上犹及人的书写中呈现“南方土地的精灵”(雷达语)。在地性贯穿我的创作历程,当然更贯穿我的“上犹研究”,于是就有了这部“
期刊
《鱼王》  作者: [俄] 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鱼王》是阿斯塔菲耶夫(20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文学代表人物之一)最具个性的一部代表作,俄罗斯当代文学的经典。全书由十三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组成,全部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荒凉苦寒的自然环境,同时又是尽显壮美广袤富饶之地,人类的
期刊
戏曲剧作难写、难发表、难上演、难有经济效益,江西剧作家姜朝皋扎根基层迎难而上、在菊坛几十年孜孜不倦,创作了各类剧本40余部。这些剧作在全国各地上演,获得了群众的口碑,也赢得了荣誉的金杯,如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艺术节奖、中国戏剧节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多种全国性奖项。  “戏剧的生命力在民间,在人民中,让戏剧走向社会、走向民间、走向人民群众,还戏于民,这是戏剧生存和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