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查阅文献材料,试着谈谈对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情况和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惠州方言;客家话;变调
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思维的工具。而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有着独特的语音特点。在广东,客家方言主要流行于粤东和粤北山区,包括梅州客家地区、东江客家地区和粤北客家地区。这些地区的客家方言的基本特征无论在语音上和词汇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内部的差异性,除受历史行政区划的影响外,与居民的迁徙时代及来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有利于客家方言更好的发展。广东惠州已通行一种独特的,难听、难懂、又难学的本地客家方言。本文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查阅文献材料,试着谈谈对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情况和规律的认识。
一、广东惠州客家方言——惠州话的声调
惠州客家方言近似粤语而有别客家,被看作客家话的一种地域变体,受到了粤语的渗透影响,至今仍未确切归属客家方言或是粤语方言,但由于惠州话毕竟是客家话语种,大量保留、沿用了中原古语和中州音韵,只是经过了相互掺杂、交融和变异,韵尾已有别梅州标准客家话,形成了独特的惠州话。那么这独特的惠州发音声调是如何的呢?众所周知,普通话有四个声调:第一声阴平调值55、第二声阳平调值35、第三声上声调值214、第四声去声调值51,就是所谓的“妈麻马骂”;以梅县作为代表的客家方言都只有六个声调,阴平调值为44,阳平调值为22,上声调值为41,去声调值为51,阳入调值为42,阴入调值为55(黄雪贞1995);而惠州话一般声调共分7个声调,见图1。
通过调值高低的区分,分为第一声阴平调值为33;第二声阳平调值11;第三声上声调值35;第四声阴去调值213;第五声阳去调值31;第六声阴入调值45,第七声阳入调值21。
二、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二字连续变调情况和规律
连续变调是汉语方言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因此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在语流中的动态组合变化形式就叫做连续变调,它通常涉及到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层面的因素。中国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的高低升降往往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连读变调’。”(《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84)连续变调可能是由语音环境制约引起的,即语流音变,还有可能是为了辨别语义而发生的音调变化。
在惠州客家方言中,在两个字组合发音会出现变调的情况,惠州话上声、阴去、阴入三调在连读中会发生变化:
(1)上声(35)字充当上字,后面无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上声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高升35变为高平55.
[35+33→55+33]普通[p‘ut‘?藜?浊]
[35+11→55+11]表扬[pi?藓ui?蘅?浊]
[35+35→55+35]口水[hiausui]
[35+213→55+213]改正[k?蘅its?藜n]
[35+31→55+31]古代[kut‘?蘅i]
[35+45→55+45]彩色[ts‘?蘅isak]
[35+21→55+21]火药[f?蘅i?蘅k]
(2) 阴去(213)字充当上字,后面无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阴去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低降升213变为中平33。
[213+33→33+33]听歌[t‘ia?浊k?蘅]
[213+11→33+11]菜園[ts‘?蘅iy?藓n]
[213+35→33+35]领导[l?藜nt‘au]
[213+213→33+213]布告[pukau]
[213+31→33+31]政治[ts?藜ntc‘i]
[213+45→33+45]爱国[?蘅ikiak]
[213+21→33+21]算术[s?蘅nsut]
(3) 阴入(45)字充当上声,后面无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阴入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高升45变成短促的高平5.
[45+33→5+33]菊花[k?藜kfa]
[45+11→5+11]脱离[t‘?蘅kli]
[45+35→5+35]屋顶[?藜kt?藜n]
[45+213→5+213]笔记[pitki]
[45+31→5+31]职务[ts?藜tmu]
[45+45→5+45]压迫[atp?藜t]
[45+21→5+21]积极[ts?藜tk‘?藜t]
惠州话的基本词汇中并无55调,但总是在助词和连续变调中出现,通常在声调排列时,55调排在33调前,如图2。
三、总结
惠州话作为惠州的一门本地方言,蕴含着惠州历史的民俗、宗教、艺术等文化个性与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移民的增加、区划的调整,惠州话使用的范围越来越窄。对于广东方言,梅州客家话的研究居多,惠州客家方言研究较少,关于其他方言连续变调的内容也多,惠州客家方言研究或者其连续变调研究几乎没有。目前也就1991年版本《惠州方言志》和2007年版本的《惠州方言词典》的惠州方言介绍中,简单的列举了语言变调现象。本文借鉴了以上文献,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简单谈了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一些认识,具体变调规律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祝基棠.惠州方言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2]刘若云.惠州方言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3]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4]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J].福建:厦门大学,2008.
【关键词】惠州方言;客家话;变调
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特点,是这个地区内人们交际思维的工具。而客家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有着独特的语音特点。在广东,客家方言主要流行于粤东和粤北山区,包括梅州客家地区、东江客家地区和粤北客家地区。这些地区的客家方言的基本特征无论在语音上和词汇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内部的差异性,除受历史行政区划的影响外,与居民的迁徙时代及来源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对客家方言的研究,有利于客家方言更好的发展。广东惠州已通行一种独特的,难听、难懂、又难学的本地客家方言。本文基于自身实际情况和查阅文献材料,试着谈谈对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变调情况和规律的认识。
一、广东惠州客家方言——惠州话的声调
惠州客家方言近似粤语而有别客家,被看作客家话的一种地域变体,受到了粤语的渗透影响,至今仍未确切归属客家方言或是粤语方言,但由于惠州话毕竟是客家话语种,大量保留、沿用了中原古语和中州音韵,只是经过了相互掺杂、交融和变异,韵尾已有别梅州标准客家话,形成了独特的惠州话。那么这独特的惠州发音声调是如何的呢?众所周知,普通话有四个声调:第一声阴平调值55、第二声阳平调值35、第三声上声调值214、第四声去声调值51,就是所谓的“妈麻马骂”;以梅县作为代表的客家方言都只有六个声调,阴平调值为44,阳平调值为22,上声调值为41,去声调值为51,阳入调值为42,阴入调值为55(黄雪贞1995);而惠州话一般声调共分7个声调,见图1。
通过调值高低的区分,分为第一声阴平调值为33;第二声阳平调值11;第三声上声调值35;第四声阴去调值213;第五声阳去调值31;第六声阴入调值45,第七声阳入调值21。
二、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二字连续变调情况和规律
连续变调是汉语方言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因此声调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在语流中的动态组合变化形式就叫做连续变调,它通常涉及到语音、语义和语法等层面的因素。中国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的高低升降往往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连读变调’。”(《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84)连续变调可能是由语音环境制约引起的,即语流音变,还有可能是为了辨别语义而发生的音调变化。
在惠州客家方言中,在两个字组合发音会出现变调的情况,惠州话上声、阴去、阴入三调在连读中会发生变化:
(1)上声(35)字充当上字,后面无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上声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高升35变为高平55.
[35+33→55+33]普通[p‘ut‘?藜?浊]
[35+11→55+11]表扬[pi?藓ui?蘅?浊]
[35+35→55+35]口水[hiausui]
[35+213→55+213]改正[k?蘅its?藜n]
[35+31→55+31]古代[kut‘?蘅i]
[35+45→55+45]彩色[ts‘?蘅isak]
[35+21→55+21]火药[f?蘅i?蘅k]
(2) 阴去(213)字充当上字,后面无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阴去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低降升213变为中平33。
[213+33→33+33]听歌[t‘ia?浊k?蘅]
[213+11→33+11]菜園[ts‘?蘅iy?藓n]
[213+35→33+35]领导[l?藜nt‘au]
[213+213→33+213]布告[pukau]
[213+31→33+31]政治[ts?藜ntc‘i]
[213+45→33+45]爱国[?蘅ikiak]
[213+21→33+21]算术[s?蘅nsut]
(3) 阴入(45)字充当上声,后面无论接哪一调类的字,由阴入字充当的上字调值都由高升45变成短促的高平5.
[45+33→5+33]菊花[k?藜kfa]
[45+11→5+11]脱离[t‘?蘅kli]
[45+35→5+35]屋顶[?藜kt?藜n]
[45+213→5+213]笔记[pitki]
[45+31→5+31]职务[ts?藜tmu]
[45+45→5+45]压迫[atp?藜t]
[45+21→5+21]积极[ts?藜tk‘?藜t]
惠州话的基本词汇中并无55调,但总是在助词和连续变调中出现,通常在声调排列时,55调排在33调前,如图2。
三、总结
惠州话作为惠州的一门本地方言,蕴含着惠州历史的民俗、宗教、艺术等文化个性与特色。随着时代的变迁、移民的增加、区划的调整,惠州话使用的范围越来越窄。对于广东方言,梅州客家话的研究居多,惠州客家方言研究较少,关于其他方言连续变调的内容也多,惠州客家方言研究或者其连续变调研究几乎没有。目前也就1991年版本《惠州方言志》和2007年版本的《惠州方言词典》的惠州方言介绍中,简单的列举了语言变调现象。本文借鉴了以上文献,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简单谈了广东惠州客家方言的一些认识,具体变调规律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祝基棠.惠州方言词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2]刘若云.惠州方言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3]谢留文.客家方言的语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4]侯小英.东江中上游本地话研究[J].福建:厦门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