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十年前,大凡曾经路过上海的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夏天一到,首先是大街小巷,到处听闻叫卖声:棒冰棒冰,老牌光明牌棒冰!小贩一面叫卖,一面还用木头敲打装载棒冰的木箱,发出“啪、啪、啪”的响声。棒冰就是冰棍,有赤豆棒冰和盐水棒冰,每支四分。
另外有“雪糕”,就是奶油含量较高的冰糕,广州叫雪批,每支八分(一角二分的大雪糕,是后来才有的)。还有“断棒头棒冰”,卖三分钱,惠顾的多是小孩子,吃起来自然很狼狈。
其次是马路上许多店铺都在门前出售的冰冻酸梅汤,每杯六分。满满一大杯,酸酸甜甜的,冰爽可口。游客逛南京路,挥汗如雨,逛过几间商店又见酸梅汤,实在挡不住诱惑,只好热到哪里、喝到那里,逛完大街,才发现不经意间花去不少喝冷饮的钱。
消暑解渴,更妙的是点心店出售的薄荷冰冻绿豆汤,一角钱一碗。店家的柜台上摊开着许多碗,碗里盛放有少许绿豆、一调羹糯米饭、棉白糖、红丝绿丝,讲究一点的再放两红枣。等顾客递上票子,才往碗里舀满冰冻薄荷水交货,由顾客自行搅匀食用。那绿豆硬硬的,好像没煮透,也不是很甜,但清凉的薄荷味道很适口;吃完了还可以"续杯",免费添加冰冻薄荷水。点心店里还有一角五分一碗的赤豆刨冰,也很受欢迎。
当年的上海冷饮中,最受欢迎的是“冰砖”,也就是冰淇淋,那时只有光明一个品牌的三色冰砖。冰砖都在食品店出售,“中冰砖”几近正方形,可以花二角二分买半块。服务员会很熟练地把一块“中冰砖”带着纸盒从对角线一刀切分为二,这样切出来两个半块的中冰砖才真正一样大,而且三色均摊。外地人说:“这个对角线切半的方法,很有意思,体现着上海人真的很精明。”
食品店不设堂吃,买了冰砖吃起来还挺麻烦,因为外面一个纸壳子,里面还包着一层纸,得用手撕开,吃完没处洗手。也有人买回家里吃, 吃法多样,比如拌入草莓、西瓜或者加进汽水。若有客人来访,让小孩拿着盛器去买回一块中冰砖,就是很高的接待规格了。
文革期间,中冰砖曾经有过货源短缺、供不应求的时候,只有发烧的病人凭病历卡可以购买一块。于是有些小朋友生病时反而开心,因为有冰砖吃。
文革后期,冷饮家族增添了一些新品种,如:八分一支的大棒冰、三角钱一块的紫雪糕等。紫雪糕外裹一层薄脆巧克力,内藏奶香浓郁的冰淇淋,用一个小纸盒包装,没有棒,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生怕巧克力掉下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紫雪糕算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极品美味了。
文革前,西餐馆有最高级的霜淇淋供堂吃。据现在仍居上海的大舅回忆,一九六五年,他曾在南京路的高级西餐馆喜临门吃过一客掼奶油圣代,奶味浓郁,滑腻可口,品质比广州的“新地”高出不少;七角五分,在上海的冷饮中算是很奢侈的了,问津者寥寥无几。不过文革开始后,西餐馆只许经营大众化食物了。
那时候,大多数人经济不宽裕。大舅回忆说:妈给我们两兄弟八分钱,如果吃棒冰,就一人一根;如果吃雪糕,就每人吃半根;记忆里很少吃到整根的棒冰。
当年的上海,逛街、逛公园,妻子给丈夫和孩子买冷饮,自己欣赏着亲人吃的;或者丈夫买了好吃的单给妻子和孩子品尝,自己作壁上观而自得其乐的,不在少数。
不过,冷饮还有免费的来源。当时上海是工业城市,大部分人在工厂工作。每年夏季三个月,工厂里都自制"冰水"供职工防暑降温饮用。冷冻房制作好大桶冰水,兑入酸梅汁浓缩液,分送到各车间和科室,无限量供应。
下班时,职工再用自带的容器放些冰水带回家中给小孩享用。还有一些从事高温工作的,每天有瓶装盐汽水发放,也是带回家中。
那时候,从广东来上海的人,对于上海没有饮冰室都很好奇。虽然有冷饮解渴,但是逛马路逛累了,却没有地方可以歇脚休息。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推陈出新,传统的冷饮很快就陆续被逐出市场;再而后,时兴品牌的冷饮品统驭全国,但无地方特色。
另外有“雪糕”,就是奶油含量较高的冰糕,广州叫雪批,每支八分(一角二分的大雪糕,是后来才有的)。还有“断棒头棒冰”,卖三分钱,惠顾的多是小孩子,吃起来自然很狼狈。
其次是马路上许多店铺都在门前出售的冰冻酸梅汤,每杯六分。满满一大杯,酸酸甜甜的,冰爽可口。游客逛南京路,挥汗如雨,逛过几间商店又见酸梅汤,实在挡不住诱惑,只好热到哪里、喝到那里,逛完大街,才发现不经意间花去不少喝冷饮的钱。
消暑解渴,更妙的是点心店出售的薄荷冰冻绿豆汤,一角钱一碗。店家的柜台上摊开着许多碗,碗里盛放有少许绿豆、一调羹糯米饭、棉白糖、红丝绿丝,讲究一点的再放两红枣。等顾客递上票子,才往碗里舀满冰冻薄荷水交货,由顾客自行搅匀食用。那绿豆硬硬的,好像没煮透,也不是很甜,但清凉的薄荷味道很适口;吃完了还可以"续杯",免费添加冰冻薄荷水。点心店里还有一角五分一碗的赤豆刨冰,也很受欢迎。
当年的上海冷饮中,最受欢迎的是“冰砖”,也就是冰淇淋,那时只有光明一个品牌的三色冰砖。冰砖都在食品店出售,“中冰砖”几近正方形,可以花二角二分买半块。服务员会很熟练地把一块“中冰砖”带着纸盒从对角线一刀切分为二,这样切出来两个半块的中冰砖才真正一样大,而且三色均摊。外地人说:“这个对角线切半的方法,很有意思,体现着上海人真的很精明。”
食品店不设堂吃,买了冰砖吃起来还挺麻烦,因为外面一个纸壳子,里面还包着一层纸,得用手撕开,吃完没处洗手。也有人买回家里吃, 吃法多样,比如拌入草莓、西瓜或者加进汽水。若有客人来访,让小孩拿着盛器去买回一块中冰砖,就是很高的接待规格了。
文革期间,中冰砖曾经有过货源短缺、供不应求的时候,只有发烧的病人凭病历卡可以购买一块。于是有些小朋友生病时反而开心,因为有冰砖吃。
文革后期,冷饮家族增添了一些新品种,如:八分一支的大棒冰、三角钱一块的紫雪糕等。紫雪糕外裹一层薄脆巧克力,内藏奶香浓郁的冰淇淋,用一个小纸盒包装,没有棒,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生怕巧克力掉下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紫雪糕算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极品美味了。
文革前,西餐馆有最高级的霜淇淋供堂吃。据现在仍居上海的大舅回忆,一九六五年,他曾在南京路的高级西餐馆喜临门吃过一客掼奶油圣代,奶味浓郁,滑腻可口,品质比广州的“新地”高出不少;七角五分,在上海的冷饮中算是很奢侈的了,问津者寥寥无几。不过文革开始后,西餐馆只许经营大众化食物了。
那时候,大多数人经济不宽裕。大舅回忆说:妈给我们两兄弟八分钱,如果吃棒冰,就一人一根;如果吃雪糕,就每人吃半根;记忆里很少吃到整根的棒冰。
当年的上海,逛街、逛公园,妻子给丈夫和孩子买冷饮,自己欣赏着亲人吃的;或者丈夫买了好吃的单给妻子和孩子品尝,自己作壁上观而自得其乐的,不在少数。
不过,冷饮还有免费的来源。当时上海是工业城市,大部分人在工厂工作。每年夏季三个月,工厂里都自制"冰水"供职工防暑降温饮用。冷冻房制作好大桶冰水,兑入酸梅汁浓缩液,分送到各车间和科室,无限量供应。
下班时,职工再用自带的容器放些冰水带回家中给小孩享用。还有一些从事高温工作的,每天有瓶装盐汽水发放,也是带回家中。
那时候,从广东来上海的人,对于上海没有饮冰室都很好奇。虽然有冷饮解渴,但是逛马路逛累了,却没有地方可以歇脚休息。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推陈出新,传统的冷饮很快就陆续被逐出市场;再而后,时兴品牌的冷饮品统驭全国,但无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