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冷饮话旧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十年前,大凡曾经路过上海的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夏天一到,首先是大街小巷,到处听闻叫卖声:棒冰棒冰,老牌光明牌棒冰!小贩一面叫卖,一面还用木头敲打装载棒冰的木箱,发出“啪、啪、啪”的响声。棒冰就是冰棍,有赤豆棒冰和盐水棒冰,每支四分。
  另外有“雪糕”,就是奶油含量较高的冰糕,广州叫雪批,每支八分(一角二分的大雪糕,是后来才有的)。还有“断棒头棒冰”,卖三分钱,惠顾的多是小孩子,吃起来自然很狼狈。
  其次是马路上许多店铺都在门前出售的冰冻酸梅汤,每杯六分。满满一大杯,酸酸甜甜的,冰爽可口。游客逛南京路,挥汗如雨,逛过几间商店又见酸梅汤,实在挡不住诱惑,只好热到哪里、喝到那里,逛完大街,才发现不经意间花去不少喝冷饮的钱。
  消暑解渴,更妙的是点心店出售的薄荷冰冻绿豆汤,一角钱一碗。店家的柜台上摊开着许多碗,碗里盛放有少许绿豆、一调羹糯米饭、棉白糖、红丝绿丝,讲究一点的再放两红枣。等顾客递上票子,才往碗里舀满冰冻薄荷水交货,由顾客自行搅匀食用。那绿豆硬硬的,好像没煮透,也不是很甜,但清凉的薄荷味道很适口;吃完了还可以"续杯",免费添加冰冻薄荷水。点心店里还有一角五分一碗的赤豆刨冰,也很受欢迎。
  当年的上海冷饮中,最受欢迎的是“冰砖”,也就是冰淇淋,那时只有光明一个品牌的三色冰砖。冰砖都在食品店出售,“中冰砖”几近正方形,可以花二角二分买半块。服务员会很熟练地把一块“中冰砖”带着纸盒从对角线一刀切分为二,这样切出来两个半块的中冰砖才真正一样大,而且三色均摊。外地人说:“这个对角线切半的方法,很有意思,体现着上海人真的很精明。”
  食品店不设堂吃,买了冰砖吃起来还挺麻烦,因为外面一个纸壳子,里面还包着一层纸,得用手撕开,吃完没处洗手。也有人买回家里吃, 吃法多样,比如拌入草莓、西瓜或者加进汽水。若有客人来访,让小孩拿着盛器去买回一块中冰砖,就是很高的接待规格了。
  文革期间,中冰砖曾经有过货源短缺、供不应求的时候,只有发烧的病人凭病历卡可以购买一块。于是有些小朋友生病时反而开心,因为有冰砖吃。
  文革后期,冷饮家族增添了一些新品种,如:八分一支的大棒冰、三角钱一块的紫雪糕等。紫雪糕外裹一层薄脆巧克力,内藏奶香浓郁的冰淇淋,用一个小纸盒包装,没有棒,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生怕巧克力掉下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紫雪糕算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极品美味了。
  文革前,西餐馆有最高级的霜淇淋供堂吃。据现在仍居上海的大舅回忆,一九六五年,他曾在南京路的高级西餐馆喜临门吃过一客掼奶油圣代,奶味浓郁,滑腻可口,品质比广州的“新地”高出不少;七角五分,在上海的冷饮中算是很奢侈的了,问津者寥寥无几。不过文革开始后,西餐馆只许经营大众化食物了。
  那时候,大多数人经济不宽裕。大舅回忆说:妈给我们两兄弟八分钱,如果吃棒冰,就一人一根;如果吃雪糕,就每人吃半根;记忆里很少吃到整根的棒冰。
  当年的上海,逛街、逛公园,妻子给丈夫和孩子买冷饮,自己欣赏着亲人吃的;或者丈夫买了好吃的单给妻子和孩子品尝,自己作壁上观而自得其乐的,不在少数。
  不过,冷饮还有免费的来源。当时上海是工业城市,大部分人在工厂工作。每年夏季三个月,工厂里都自制"冰水"供职工防暑降温饮用。冷冻房制作好大桶冰水,兑入酸梅汁浓缩液,分送到各车间和科室,无限量供应。
  下班时,职工再用自带的容器放些冰水带回家中给小孩享用。还有一些从事高温工作的,每天有瓶装盐汽水发放,也是带回家中。
  那时候,从广东来上海的人,对于上海没有饮冰室都很好奇。虽然有冷饮解渴,但是逛马路逛累了,却没有地方可以歇脚休息。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推陈出新,传统的冷饮很快就陆续被逐出市场;再而后,时兴品牌的冷饮品统驭全国,但无地方特色。
其他文献
梦想,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有的人,每天总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有与现实不符的白日梦,想一步登天;有舞动的青春梦,燃烧着自己那颗炙热的微梦想;有伟大的创业梦,想为人类造福……当然,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我只是一名初中生,也许在其他人的眼里我根本谈不起“中国梦”,但是,梦是每个人的,不分贵贱,也不分大小。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
期刊
这些年,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是小雪,很少下大雪,小时候就不一样,记得那时经常下大雪。雪后,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喜欢在雪地上踩脚印,然后看着一串串脚印捂着肚子大笑,那时,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现在几乎没有这个称谓了,当时由于师资匮乏,很多学校都雇佣了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有的是镇里统一雇佣的,有的是学校自己雇佣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只教几个月就走了,也有的只教几天,我的
期刊
当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亲切地会见了老朋友,并把他介绍给观礼的外国友人。之后,又同他进行了交谈。领袖同一位普通农民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平凡却让人感动。  亲民重情一直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开国领袖中,不少领导人都很注重深入基层,与普通群众交朋友,同各行各界人士交朋友。  毛泽东与农民杨步浩  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情谊并未中断  在延安,流传着毛泽东和农民杨步浩交往的佳话。  杨步浩老
期刊
围坐在贵州黔北山区一所村小的大铁炉子边,满头白发的朱敏才对国家外汇储备量、贸易顺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当地人眼里十分陌生的概念如数家珍,解释这些“高大上”的词汇时,他还会讲出一两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14年前,“黑头发多过白头发”时,朱敏才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如今,他是这所山间村小的支教老师。  在学生眼中,朱老师的学问和山间的洼洼一样高深,以至于上朱老师的英语口语课根本不用翻开课
期刊
战国以前,交通落后,饮食业很不发达,人们出门旅行,经常能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即使腰缠万贯,也没地儿买吃的,没办法,出门时,得带上干粮。这干粮,就在“箪”(用竹子或柳条编的小圆筐)里装着。  战国以前,没有烧饼,没有馒头,更不可能有速冻水饺和速食米线,那时候最耐贮存、最适合携带、也最常见的干粮,就是“糗”。糗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炒面。错!是炒熟之后,加水捣制、揉搓成形、最后再晾干的锅巴。这锅
期刊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老人。  十几年前,他毅然离开家乡,靠着一路乞讨,只身一人来到千里之外的繁华都市广州“闯荡”,那一年,他已75岁。  一切皆缘于与死神的那次擦肩而过。  老人名叫李继胜,河南太康人。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可能要跟土地打上一辈子交道。老人幼时读过私塾,认得些字。30岁时,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他放弃了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机会,悄俏把年龄改小5岁,参加了志愿军,此后曾
期刊
夜色慢慢降临,城市的喧嚣在此刻也已逐渐退去,可是整座城市并没有因为黑暗的来临而沉睡,路灯仍为稀疏的行人照亮着前方的路。我踯躅在这夜色微茫的天空下,内心涌起了一丝凄凉。不知为何,在如此繁华的大都市,我的内心竟是那么寒冷,我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孤独、寂寞、无助和悲伤。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我好像迷失了奋斗的方向,每天虽然忙忙碌碌,到头来却感觉莫名的空虚。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寂寞时时侵袭着他们的内心
期刊
刘大铭,1994年出生于兰州。因基因突变,自幼罹患世界性罕见疾病成骨不全症,经历过十一次大型手术。先后十一次荣获国家级文学奖项,两次受邀至人民大会堂领奖,多次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过去的十天中,我蜷缩在这张异国的病床上,等待时间的救赎,母亲则坐在我的床边,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她轻抚着我的头发,亲吻我消瘦的脸颊。这样简单的动作,会持续无数个小时。一天之内,除了吃饭与置换液体,几乎没有人走进我
期刊
岁月如割,割伤我美好的回忆;岁月如歌,歌唱我明媚的明天。  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  11月的最后,叶小绿站在学校操场上抱着麦克风浑身颤抖,四周是黑压压的人群,听着尽是喝倒彩的嘘声。就在她快要拿不住话筒时,人群中传来一阵为叶小绿加油的声音。叶小绿抬眸看去,看见了人群中的林安,一手抱着一束开得正艳的白色栀子花,在所有喝倒彩的人里,显得那么耀眼。瞬间,原本忐忑难安的叶小绿一下子振奋了精神,握紧话筒认真地
期刊
像候鸟一样,叶嘉莹飞来飞去,她的身影曾出现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在加拿大,曾经跟随叶嘉莹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洋研究生就有十几位,她还另外带了一班完全不懂中文的洋学生。  位于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近日封顶。这个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是为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家叶嘉莹修建的。叶嘉莹今年90岁,号迦陵。在她的规划中,学舍不是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