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石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宣石简介
  
  汉代《春秋说题辞》曰:“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辅阳。”三国杨泉的《物理论》曰:“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大自然造就了神奇无比的奇石,宣石便是其中一种。
  宣石,原名“宣州雪石”,又称“宣城石” 、“宣州石”,主要产于今安徽省南部宁国市,宣城市宣州区南部亦有少量产出。因宁国历史上属于宣城管辖,故名“宣石”。
  《宁国县志》载:“宣石,是黄褐色的沙积石、石灰石等经大自然年长日久的风雨剥蚀后形成的一种山石。”宣石质地细致坚硬,性脆,硬度摩氏6~7;颜色有白、黄、灰黑等,以色白如玉为主,稍带锈黄色;多呈结晶状,稍有光泽,表面棱角非常明显,有沟纹,石纹细致多变;体态古朴,以山形见长。
  宣石在地质学上称石英岩,内含大量白色显晶质石英,石头表面像是蒙着一层薄薄的残雪。明·计成《园冶·选石》记载:“宣石产于宁国县所属,其色洁白,多于赤土积渍,须用刷洗,才见其质。或梅雨天瓦沟下水,冲尽土色。惟斯石应旧,愈旧愈白,俨如雪山也。”特别是经年把玩,退去“火气”后,白而糯,有玉一般的品质,正如元代黄庚描写雪景诗所云:“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由于出产宣石的范围较窄,古时又大量用其营造园林,地表存留已所剩无几,加上太平天国运动和瘟疫,近30万人的宁国县仅剩万余人,湖北、湖南、河南等地迁入的民众对宣石不甚了解,近乎淡忘,致使近代有关《石谱》一类的书籍缺乏记载。
  
  二 宣石品种
  
  《云林石谱》中说宣石“俨如白雪”。宣石,初出土时呈铁锈色,日久逐渐转为洁白色。这是宣石的普遍特性。宣石依其形,可分如下四类:
  结构形似马牙,俗称“马牙宣”,为最佳品种,可以用来做奇石收藏(如图1);
  石上布有类似灯草细条状、密集簇生的细条石,称“灯草宣”(如图2);
  石上有块状小颗粒组成、无杂质,称“米粒宣”(如图3);
  还有一种黑白相间,白色区域洁白如玉石,黑色如墨涂写,且黑白分明,称“水墨宣”,宜用以表现山水盆景的瀑布或雪山(如图4)。
  
  三 宣石的历史应用
  
  一是选用洁白、块大者制作园林假山(如图5)。此类宣石个体硕大,白如雪,浑身布满了团团石球,最适合堆积假山。
  宣石堆砌的假山,最著名者莫过于扬州个园的“冬景”假山。远远望去,如一群雪白肥壮的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在这里,无论何时,都能看见一群“狮子”在“雪地”里嬉戏。
  这座假山出自石涛和尚之手。石涛于明末清初,在宣城广教寺寓居17年之多,遍游宣城山川风光,对宣石极为赏识。他从宁国县采集宣石运抵扬州个园,堆起了这座小型倚壁冬景假山。
  宣石为中国古典园林中叠石作品的上等优质材料。
  二是用材质缜密、细腻、洁白如玉的糯白宣(如图6),或黑如墨色的水墨宣制作石砚。
  唐朝时,宣石就已作为上等的制砚材料,被用来制作高档名贵的石砚。宋高似孙在《砚笺》一书中云:“宣石砚,李白诗:‘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是说在宣石砚中研磨的墨,写出的字色彩更加光亮鲜明。时李白七到宣城,对宣石、宣石砚的品质非常了解,给予了高度赞美。
  宋代宣城人高元钜,工诗,不愿入仕,以其子贵,赠光禄卿,诗有警句。其《赠宣城宰》云“砚注寒泉碧,庭堆败叶红”,写出了黑墨在宣石砚中“寒泉碧”的景致。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所撰写的《遵生八笺》一书中亦有“宣石砚”的记载。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崇祯吴去尘《墨光歌》墨”,墨面有阳识隶书《墨光歌》,歌中“空斋清昼陈帘里,新水才添白玉洗。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描写了以宣石为材料做成的宣州石砚“雪洒残”的特有品质。
  三是块小者适宜制作盆景(如图7)。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直接写到了用宣石做的盆景。大观园里,宝玉又将晴雯调理医治后……便转步往潇湘馆来。走进林黛玉的闺阁,“因见暖阁之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地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便极口赞:‘好花!这屋子越发暖,这花香的越清香。昨日未见。’”
  很显然,水仙盆里放入的宣石,便是起点缀作用,以供赏玩。早在宋代,诗人许开就有诗描写此种景致:“定州红花瓷,块石艺灵苗。芳苞出水仙,厥名为玉霄。”《宁国县志·人物传·文苑》中记汪作霖所著《宣石赋》,对宣石的盆景之趣有详尽的介绍;扬州八怪中的李方膺,其书画作品中就有《芭蕉宣石图》。
  四是块小雅致者作为观赏石。
  宣石,天然而成,不须人工雕凿,在北宋时就已受到米芾、苏轼、徽宗等人的青睐。一般达官贵人书房的桌案上,摆设一方两面可供观赏的精品宣石,是一种荣耀,也是地位的象征。赏石界认为宣石与灵璧石中的“白灵”享有同等的声誉,故素有“南宣北灵”之说。
  
  四 宣石的近代开发
  
  现代地下开采技术的提高和民间有识之士的努力,使得古老的宣石重见世人。在2008年举办的全国赏石展览会上,初次入展的宣石,得到赏石专家的赞赏和百姓的喜爱。产于宁国的古老石种,重新绽放出奇光异彩。《宁国县志》曰:“宁国所产宣石毫无刀斧雕凿之迹,巨细皆有神。有的像奇松怪崖,有的像飞禽走兽。它吸水性能好,若植于花草,培以青苔,更具丘壑林泉之美,风月花草之韵,生趣盎然。”
  圣人尝曰:“仁者乐山”,好石乃乐山之意。“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追求自然美是赏石的真谛,追求意境是赏石的至极。品赏宣石,其乐无穷。
其他文献
看多了“睡佛”的主题,眼前的作品立意为“醉佛”似乎更为贴切。整石基本横卧于榻上,形象突出,左侧突起的头部交代了方向;酒杯置于怀中,似乎还翘着二郎腿,看似未必修真的姿态反倒明确了主题所表达的随性。  “醒”了难,喧嚣纷扰总在耳边;“醉”了好,独处宁静,不争朝夕。心中悟佛,又何必拘于一姿?醉中醒,为了远离世俗,感悟人生。
期刊
到哈密是六月中旬,气温已达摄   氏39度。我说要下戈壁滩,所有的人都说:“你疯了!”这个季节,酷暑干旱,下戈壁,不热死才怪!刘晓明他们却还是默默准备好了越野车和食物、饮用水,我们约定,第二天一早出发。  清晨5点,天光依稀见亮,改装过的越野车驶上了哈罗公路。在哈密,公路修到哪里,寻石人的脚步就会走到哪里。  路像飘带一样,起伏着伸向远方。我看过宁浩电影《无人区》的预告片,这情景跟片中一模一样。很
期刊
此块带红黄沙漠漆的玛瑙,形体不大却极尽古皱。一端“修炼”出兽头模样,而层层累累的石肌,恰似雄狮鬣鬃戟张,于是藏者立意为“狮子”。奇石直立的下半部表现狮子似不免牵强,不料藏者却极富巧思,利用台座和配件,创作了远较原石生动而宏大的场面。  藏者将立石置于浮雕云座上,增加其高度的同时,“狮子”也一变成为精神抖擞的“立狮”。一小枚圆圆的雅丹结核石作为绣球被陶艺小人托出,于是一场“舞狮”大戏就此开锣!舞狮是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张鑫)春光明媚,艳阳高照。2010年3月5日,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与乌海市赏石界2010新春联谊会隆重举行,双方相聚在以奇石收藏与鉴赏为主题文化的太阳神大酒店,畅叙友谊,共话未来。乌海市市长助理柴权胜先生,乌海市文联主席张百会先生,妇联副主席魏文新先生,乌海市赏石协会负责人、乌海市赏石界代表郝孝礼、张宝桥、崔向东、王岗、田丰、王仁昌、王光锐、杨鹰,乌海时报、乌海晚报等相关石友、媒体
期刊
赤水发现会“唱歌”的石头    在赤水镇锦洋村与苏岭村交界处俗称“双凤”的地方,一条古道上有一块天然铺成路面的石头,石头一边深嵌山中,一边裸露在田地旁,顶部构成古道的路面。当人们拿着小石块敲打裸露在田地旁那部分时,会发出“咚、咚、咚”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像敲打倒扣着的缸壁,感觉石头是“空心”的,然而敲打构成天然古道路面靠山那部分的石头时,那敲打声又与敲打一般石头一样,感觉是“实心”的。  奇怪!同一
期刊
宁静致远  张鑫    满眼流泻的是陶韵。莹润如瓷、流光溢彩,划着弧线弥漫在不规则的形里,仿佛听见款款波涛宛转悠扬、古朴典雅,带着勃勃生机走向成熟。聆听雅石,追忆沉静素雅的宋瓷清韵,隔绝喧嚣,觅得一方宁静。    言(眼)语  李秀芳    毋庸置疑,此石最引人处便是那一双恰到好处的大眼睛,无论是大小、位置、模样儿还是神情,几乎都可以乱真,尤其是那黑色瞳仁上面两汪盈盈的泪,似乎在向你诉说着他曾目睹
期刊
黄龙玉色佳而石肌光滑已是其有目共睹的特点。除此之外,此石俏色与纹路的搭配成就了它的非凡。石形圆融,变化不大,只在左上方凹进一块,正是这缓缓的内凹弧线,无意勾勒出人物头部正面轮廓。看似无序的白色云纹此时有了归属,如飘逸流长的眉须,衬托出人物的道骨仙风。身体右侧一圈圈荡开的本色浓晕增加视觉上的厚度与如衫如袍的立体层次,更显深不可测的缥缈玄境。于是,“太白金星”的命题,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惊喜之处。整体呈
期刊
好石者,当学会『平心而论』,不看藏家和利益,只贴石头赏艺术,喜乐出自心中。    玩石人,不管来自何地,只要因石头触碰,就会有火花,就会成为熟人、朋友,所谓“石友”。既然是“友”,当然应该把石言欢,赤诚相见了。然而石界不可能世外桃源般一片和谐透明,既然有买卖,自然也循为商之道,涉利益之争。玩石,要是不懂一些不曾登大雅之堂的门门道道,也就妄为一个“石友”了。至少要知道一点:石界,有“欺生”之说。  
期刊
用怎样的连珠妙语才能形容这对可人儿呢!看他们——瓷玉质,玲珑体,神态天真,表情甜蜜;纯洁统一的色质,恰到好处的漆面,默契的身形,专注的凝视;再看女孩俏皮卷曲的发梢,男孩优雅飞扬的燕尾服——真是天生一对!  披沙带漆的珍贵蛋白石,经亿万年漠风雕琢打磨,表面光滑,质色优越,似白玉一般,形态更是难求。而藏者能同时拥有形神兼备的一对璧人,未免让人嫉妒上帝对某些人过于慷慨,赐这一对尤物,竟是他就该依着她,她
期刊
人们心目中,华光四射、质坚耐久、稀有难求者,都被尊为“宝石”。宝石曾为西方文化审美特质所追捧,并被视为财富、权势、地位及护身的象征。自上世纪以来,“宝石”逐渐渗入到东方传统玉文化审美领域之中,新世纪以来更有逐渐扩大之势。在当今观赏石文化活动领域里,不加琢磨的宝玉石原矿标本,已逐渐被收藏界及赏石界珍惜并收藏,这是形势发展之必然,更是对“赏”与“藏”领域拓展的超前。  中国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