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8日,清华大学数据治理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报告》。报告评估对象主要包括31个省、101个大中城市,综合评估了囊括电子政务、“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经济等政府数字化转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机构、制度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情况。
评估四大维度及数字政府发展指数一二级指标设置、权重
一、省级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结果
(一)省级排名
在省级层面,上海位列全国第一名,浙江、北京分列第二、三名。广东、四川、福建、贵州、山东、江西、江苏分列第四至十名。
对评估结果进一步细分,31个省级政府可划分为“引领型、优质型、特色型、发展型、追赶型”5种不同发展程度类型。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数字政府的发展显著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引领型省份全部位于该区位上。
(二)类别分析
1.组织机构
安徽、江苏、黑龙江、广东并列省级组织机构第一,得分均为10分。上海、北京、河南、四川、山东并列第二,得分均为9分。
2.制度体系
各省份中,浙江位居制度体系总排名第一位,得分为15分。福建、上海、广东、山东并列第二位,得分均为13.1分。贵州、安徽、广西并列第三位,得分均为11.9分。
3.治理能力
各省中,四川、海南并列治理能力排名第一位。上海、浙江并列第二,福建、贵州并列第三。在平台管理方面,四川、海南、上海、浙江、福建、贵州、北京、广西、吉林、新疆得分最高;在政民互动方面,四川、海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安徽表现最佳。
4.治理效果
各省份中,北京位居治理效果第一位。第二至五位依次为:上海、天津、浙江、重庆。在覆盖度方面,上海得分最高,是各省平均得分的2倍多;在满意度方面,浙江、湖南居于前两位;在渗透度方面,北京得分最高,其次是上海;在回应度方面,重庆、四川、北京分列前三位。
二、城市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结果
数字政府发展指数在城市层面的评估范围,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基础上,囊括所有副省级、省会城市以及2019年GDP排名前80位的城市,总计对101个城市进行的指数评估。
(一)城市排名
3.其他大中城市
除副省级、省会城市外,其他普通大中城市的数字政府发展呈显著地域性差异。数字政府发展得分排名前15位的地级市中,广东省有个4个城市,山东和浙江省均有2个城市。
(二)发展梯度分析
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排名的百分位数反映了不同城市的数字政府发展程度。按排名百分位占比将所评估城市分为引领型、优质型、特色型、发展型和追赶型5个梯度。副省级城市更多为引领型数字政府,省会城市多为优质型数字政府,普通城市更多为发展型和追赶型。
(三)类别分析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建设在不同类型城市间呈现差序化。副省级城市组织机构建设相对更加完备,省会城市其次,普通大中城市相对最低。
所有城市中,组织机构排名前10位城市为杭州、深圳、厦门、广州、苏州、郑州、福州、南京、大连、青岛。党政机构得分几乎均高于社会组织得分,杭州党政机构得分最高,深圳、厦门、郑州、青岛、石家庄、临沂、绍兴等8个城市并列第二,广州、福州、大连紧随其后。杭州、深圳、苏州等城市社会组织较为发达。
2.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主要从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予以考察。数据截至2020年6月,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数字生态政策方面得分较高,两类政策得分上差距较为明显,均为2倍左右;普通大中城市在两类政策上差距相对较小,为1.7倍。相较而言,副省级城市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备;省会城市其次,普通大中城市相对最低。
制度体系排名前10位的普通大中城市中,浙江省有4个,广东省有3个,江西省有2个,福建省有1个。普通大中城市在数字生态领域的政策发布得分上绍兴市最高,嘉興、泸州并列第2。两类政策得分差距较小,但均有很大上升空间。
3.治理能力
治理能力因城市类型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平台管理、数据开发、政务服务和政民互动4个指标的平均得分中,政民互动得分高于政务服务,表明我国大多数城市在与市民进行线上互动和民意征集的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相较而言,平台管理得分比最低,其次为数据开放,省会城市和普通大中城市在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方面急需加强。
4.治理效果
副省级城市在覆盖度、渗透度、回应度方面得分均高于省会城市和普通大中城市。治理效果的4个指标中,各类城市在渗透度方面得分最高,表明我国公众对数字化转型的各类技术、平台等公共关注度,对支付宝和微信城市服务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满意度得分最低,表明在政务App、政务抖音等数字政府应用的用户体验便捷性、友好度等方面仍需大力改善。
评估四大维度及数字政府发展指数一二级指标设置、权重
一、省级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结果
(一)省级排名
在省级层面,上海位列全国第一名,浙江、北京分列第二、三名。广东、四川、福建、贵州、山东、江西、江苏分列第四至十名。
对评估结果进一步细分,31个省级政府可划分为“引领型、优质型、特色型、发展型、追赶型”5种不同发展程度类型。总体来看,东部地区数字政府的发展显著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引领型省份全部位于该区位上。
(二)类别分析
1.组织机构
安徽、江苏、黑龙江、广东并列省级组织机构第一,得分均为10分。上海、北京、河南、四川、山东并列第二,得分均为9分。
2.制度体系
各省份中,浙江位居制度体系总排名第一位,得分为15分。福建、上海、广东、山东并列第二位,得分均为13.1分。贵州、安徽、广西并列第三位,得分均为11.9分。
3.治理能力
各省中,四川、海南并列治理能力排名第一位。上海、浙江并列第二,福建、贵州并列第三。在平台管理方面,四川、海南、上海、浙江、福建、贵州、北京、广西、吉林、新疆得分最高;在政民互动方面,四川、海南、北京、天津、宁夏、重庆、安徽表现最佳。
4.治理效果
各省份中,北京位居治理效果第一位。第二至五位依次为:上海、天津、浙江、重庆。在覆盖度方面,上海得分最高,是各省平均得分的2倍多;在满意度方面,浙江、湖南居于前两位;在渗透度方面,北京得分最高,其次是上海;在回应度方面,重庆、四川、北京分列前三位。
二、城市数字政府发展指数评估结果
数字政府发展指数在城市层面的评估范围,是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基础上,囊括所有副省级、省会城市以及2019年GDP排名前80位的城市,总计对101个城市进行的指数评估。
(一)城市排名
3.其他大中城市
除副省级、省会城市外,其他普通大中城市的数字政府发展呈显著地域性差异。数字政府发展得分排名前15位的地级市中,广东省有个4个城市,山东和浙江省均有2个城市。
(二)发展梯度分析
数字政府发展指数排名的百分位数反映了不同城市的数字政府发展程度。按排名百分位占比将所评估城市分为引领型、优质型、特色型、发展型和追赶型5个梯度。副省级城市更多为引领型数字政府,省会城市多为优质型数字政府,普通城市更多为发展型和追赶型。
(三)类别分析
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建设在不同类型城市间呈现差序化。副省级城市组织机构建设相对更加完备,省会城市其次,普通大中城市相对最低。
所有城市中,组织机构排名前10位城市为杭州、深圳、厦门、广州、苏州、郑州、福州、南京、大连、青岛。党政机构得分几乎均高于社会组织得分,杭州党政机构得分最高,深圳、厦门、郑州、青岛、石家庄、临沂、绍兴等8个城市并列第二,广州、福州、大连紧随其后。杭州、深圳、苏州等城市社会组织较为发达。
2.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主要从数字政府和数字生态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予以考察。数据截至2020年6月,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数字生态政策方面得分较高,两类政策得分上差距较为明显,均为2倍左右;普通大中城市在两类政策上差距相对较小,为1.7倍。相较而言,副省级城市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备;省会城市其次,普通大中城市相对最低。
制度体系排名前10位的普通大中城市中,浙江省有4个,广东省有3个,江西省有2个,福建省有1个。普通大中城市在数字生态领域的政策发布得分上绍兴市最高,嘉興、泸州并列第2。两类政策得分差距较小,但均有很大上升空间。
3.治理能力
治理能力因城市类型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平台管理、数据开发、政务服务和政民互动4个指标的平均得分中,政民互动得分高于政务服务,表明我国大多数城市在与市民进行线上互动和民意征集的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相较而言,平台管理得分比最低,其次为数据开放,省会城市和普通大中城市在数据开放平台的建设方面急需加强。
4.治理效果
副省级城市在覆盖度、渗透度、回应度方面得分均高于省会城市和普通大中城市。治理效果的4个指标中,各类城市在渗透度方面得分最高,表明我国公众对数字化转型的各类技术、平台等公共关注度,对支付宝和微信城市服务的应用程度相对较高。满意度得分最低,表明在政务App、政务抖音等数字政府应用的用户体验便捷性、友好度等方面仍需大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