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流动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务微信应运而生,改变了社会的沟通与交流模式。政务微信的发展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促进我国政府治理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淮安市委市政府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为例,使用内容分析法探讨政务微信的内容分布、推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政务微信的运营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淮安发布;政务微信;内容特点;传播
一、“淮安发布”政务微信总体发展情况
政务微信是在政务微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名思义,它是政府各部门为管理国家、社会事务而开设,是政令下达和民声上传的渠道之一,目的在于推进政务信息透明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1]
“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是淮安市委市政府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2014年10月正式上线。“淮安发布”的功能定位在于:发布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全市重大主题活动、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类信息、文化生活服务类信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应对信息;回应督办网民诉求。
自“淮安发布”微信平台上线以来,每天定期进行内容推送,推送形式以图片 文字为主,该账号始终致力于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展示形象,是淮安500多万市民日常生活中获得权威信息不可或缺的主渠道。
二、“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内容分布
在本文中,笔者以2017年1月1日—5月1日“淮安发布”的内容为样本,梳理了“淮安发布”在内容选择上的特点。根据统计,2017年1月1日—5月1日,“淮安发布”共发布政务信息560条,其中单日发布政务信息数量最多是7条,最少是3条。
笔者发现,“淮安发布”政务信息发布的主题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人物专访、信息通知、地域文化、生活百科等方面。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将除上述主题外的政务微信归入“其他”类别,并将统计结果制作成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政策法规/人事任免、信息通知、人物专访、地域文化这四大版块的内容占据了选题的大部分,四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4.8%、31.8%、15.4%和14.1%。
具体来说,政策法规主要是以江苏省政府、淮安市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法规为主,这些政策法规根据内容可以分为:(1)中央、省级层面关于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宏观政策法规,如3月15日《李克强总理:房子70年产权可续期,无需申请!》。(2)淮安市政府惠民、便民政策,主要关注淮安市在保障民生方面做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如淮安的重大项目建设、楼市调控政策、学前入学政策等,如3月29日《〈淮安市地下管线条例〉年内将出台,1.4万公里城市“主动脉”治理将有法可依》、4月25日《标准放宽!不是淮安人也能在市区申请保障房,快来看你符合吗?》、4月19日《2017淮安义务教育入学新政出炉,幼升小、小升初的必须要看!》。
人事任免主要是淮安市区(县)行政单位负责人的任免信息,如3月22日发布《重磅!江苏省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惠建林拟任设区市市委书记》、3月29日发布《淮安“新”市长来了》,宣布淮安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信息内容的发布比较多元化,经笔者粗略分类,主要分为:(1)淮安本地的天气、路况、出行、生活缴费等老百姓密切关注的民生话题,其中天气、交通出行信息占据了绝大多数。天气方面:除了按照每个节气的时间节点发布天气信息以外,气温产生急剧变化之前也会发布相关的信息,如4月11日《气温先狂降10℃,再飙至27℃!淮安这周要一步入夏?》;交通出行方面,市區每一条公交线路的调整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发布,从而为市民的出行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2)招聘招考信息。主要发布江苏省特别是淮安市行政单位的招聘考试信息,内容比较单一,如3月17日《省属事业单位招录22日起报名,在淮岗位27人》《〈人民的名义〉入淮安事业单位考题,一张图教你看懂谁的官最大!》。
地域文化类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淮安特色,主要集中在对淮安历史人文、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等全方位的介绍,介绍的形式则多以图为主,配上简明扼要的文字,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如4月9日《盱眙的那山,那街,那井……》、4月29日《五一出游何必舍近求远家门口的风景一样精彩》、4月6日《味解乡愁淮安软兜长鱼》等。
三、“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推送特点
由上述所总结的“淮安发布”推送主题来看,作为淮安市委市政府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淮安发布”的信息推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淮安发布”推送的信息新闻价值高,“硬新闻”的比重较大,充分发挥了传递指尖上的“正能量”的作用。淮安本地重大的人事任免信息、民生政策调整信息等,“淮安发布”平台在第一时间予以发布,保证了信息的权威、真实、客观、及时,既满足了市民的信息知情权,也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其次,精心策划,注重淮安形象宣传。在地域文化类微信内容的推送中,全方位宣传了淮安的运河文化、红色文化、西游记文化、淮扬菜文化等方面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文 图片”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淮安作为“运河之都”、“伟人故里”、“美食之乡”、“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六张城市名片,让淮安好声音持续唱响,提升了淮安城市对外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对于打造增长极、共铸崛起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语言风格上,追求“网言网语”和“轻悦化”,一改政务类平台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风格。轻松活泼的语言加之幽默风趣的配图,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举例来说,单标题制作方面便体现了“淮安发布”编辑的“良苦用心”,如《2017淮安周在台北隆重举行!姚晓东热情邀约新老朋友——365天,淮安都在热切地等待着你!》《开挂!从考察到签约短短1个多月!市政府与华为腾讯达成9个方面合作事项》等。 呈现形式上,采用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使微信阅读更具主导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比如,在4月7日《喜大普奔!淮安公共自行车可以扫码租车啦!还不用交押金!》一文中,针对市民对于公共自行车“扫码租车”操作步骤方面的疑惑,“淮安发布”编辑用“扫码租车”步骤截图,手把手教市民如何利用支付宝就可以租到公共自行车,信息一目了然。
最后,推送时间上做到遵循时间规律、推送有序。对于政务微信来说,推送时间的选择对于信息传播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从“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时间来看,大多数信息选择在17:00-19:00之间,部分推送时间选择在21:00前后,这两个时间段正是社会化媒体使用的高峰时段,契合用户的时间规律,有利于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2]
四、“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问题探讨
政务微信作为政务传播的新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政务信息及服务聚合在移动客户端,可以使公众随时随地通过政务微信接受政务信息,享用政务信息提供的服务。上文对于“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分析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用户思维”缺乏活力、与受众互动性不足以及传播力、影响力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如下:
第一,相比于社会化運营的微信平台,“淮安发布”的“用户思维”需要进一步加强。“淮安发布”的信息推送整体上仍延续传统的“传者思维”,内容多以领导人活动、会议活动等宣传类的信息为主。如何突破角色定位的束缚,实现从“传者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过渡,仍是“淮安发布”微信运营团队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二,对于政务微信来说,评判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标准在于阅读量,“淮安发布”存在着“传而不达”的不足。具体来说,“淮安发布”的内容打开率低,阅读、点赞量不高,阅读量过万的微信不多,传播效果不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淮安发布”的微信运营团队线上线下推广能力有待提高,粉丝运营的经验不足。二、在运营过程中未对受众的接收偏好、传播影响力进行及时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在运营过程中也缺乏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在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方面欠缺一定的思考。
拿“淮安发布”的互动性来说,互动形式仍以“网页提交问题—等待工作人员答疑”的方式进行,这一点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如“户口”“出入境”等就可以获得自定义回复,大部分咨询业务由运营人员手动完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只有建立起高效的互动交流模式,调动受众参与热情,才能逐步增加用户粘性,进而提升政务微信的传播力和影响面。
结语
有学者指出,政务微信“并非是为了吸引点赞而赶时髦,它是一次政治互动模式的进化,借助新的传播工具,在决策群与基层群众之间,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方式之间均发生着微妙和积极的变化。”[3]
“淮安发布”自从上线运营以来,总体运营状况良好。相信通过前文中对于“淮安发布”的亮点和不足之处的探讨,能够为淮安政务微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使得政务微信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沟通作用得以凸显。
注释:
[1]吴丹.政务微信:指尖上的政民对话[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
[2]尹璐.政务微信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分析——以“上海发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3]胡远珍,郭云麒.湖北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江苏省淮安报业传媒集团淮海晚报总编辑)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淮安发布;政务微信;内容特点;传播
一、“淮安发布”政务微信总体发展情况
政务微信是在政务微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顾名思义,它是政府各部门为管理国家、社会事务而开设,是政令下达和民声上传的渠道之一,目的在于推进政务信息透明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从而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1]
“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是淮安市委市政府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2014年10月正式上线。“淮安发布”的功能定位在于:发布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全市重大主题活动、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类信息、文化生活服务类信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应对信息;回应督办网民诉求。
自“淮安发布”微信平台上线以来,每天定期进行内容推送,推送形式以图片 文字为主,该账号始终致力于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展示形象,是淮安500多万市民日常生活中获得权威信息不可或缺的主渠道。
二、“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内容分布
在本文中,笔者以2017年1月1日—5月1日“淮安发布”的内容为样本,梳理了“淮安发布”在内容选择上的特点。根据统计,2017年1月1日—5月1日,“淮安发布”共发布政务信息560条,其中单日发布政务信息数量最多是7条,最少是3条。
笔者发现,“淮安发布”政务信息发布的主题比较集中,主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人物专访、信息通知、地域文化、生活百科等方面。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将除上述主题外的政务微信归入“其他”类别,并将统计结果制作成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政策法规/人事任免、信息通知、人物专访、地域文化这四大版块的内容占据了选题的大部分,四者所占比例分别是24.8%、31.8%、15.4%和14.1%。
具体来说,政策法规主要是以江苏省政府、淮安市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法规为主,这些政策法规根据内容可以分为:(1)中央、省级层面关于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宏观政策法规,如3月15日《李克强总理:房子70年产权可续期,无需申请!》。(2)淮安市政府惠民、便民政策,主要关注淮安市在保障民生方面做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如淮安的重大项目建设、楼市调控政策、学前入学政策等,如3月29日《〈淮安市地下管线条例〉年内将出台,1.4万公里城市“主动脉”治理将有法可依》、4月25日《标准放宽!不是淮安人也能在市区申请保障房,快来看你符合吗?》、4月19日《2017淮安义务教育入学新政出炉,幼升小、小升初的必须要看!》。
人事任免主要是淮安市区(县)行政单位负责人的任免信息,如3月22日发布《重磅!江苏省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惠建林拟任设区市市委书记》、3月29日发布《淮安“新”市长来了》,宣布淮安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相关人事任免事项。
信息内容的发布比较多元化,经笔者粗略分类,主要分为:(1)淮安本地的天气、路况、出行、生活缴费等老百姓密切关注的民生话题,其中天气、交通出行信息占据了绝大多数。天气方面:除了按照每个节气的时间节点发布天气信息以外,气温产生急剧变化之前也会发布相关的信息,如4月11日《气温先狂降10℃,再飙至27℃!淮安这周要一步入夏?》;交通出行方面,市區每一条公交线路的调整信息都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发布,从而为市民的出行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2)招聘招考信息。主要发布江苏省特别是淮安市行政单位的招聘考试信息,内容比较单一,如3月17日《省属事业单位招录22日起报名,在淮岗位27人》《〈人民的名义〉入淮安事业单位考题,一张图教你看懂谁的官最大!》。
地域文化类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淮安特色,主要集中在对淮安历史人文、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等全方位的介绍,介绍的形式则多以图为主,配上简明扼要的文字,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如4月9日《盱眙的那山,那街,那井……》、4月29日《五一出游何必舍近求远家门口的风景一样精彩》、4月6日《味解乡愁淮安软兜长鱼》等。
三、“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推送特点
由上述所总结的“淮安发布”推送主题来看,作为淮安市委市政府权威的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淮安发布”的信息推送具有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淮安发布”推送的信息新闻价值高,“硬新闻”的比重较大,充分发挥了传递指尖上的“正能量”的作用。淮安本地重大的人事任免信息、民生政策调整信息等,“淮安发布”平台在第一时间予以发布,保证了信息的权威、真实、客观、及时,既满足了市民的信息知情权,也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其次,精心策划,注重淮安形象宣传。在地域文化类微信内容的推送中,全方位宣传了淮安的运河文化、红色文化、西游记文化、淮扬菜文化等方面深厚的文化底蕴,“美文 图片”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淮安作为“运河之都”、“伟人故里”、“美食之乡”、“文化名城”、“生态水城”、“工业新城”六张城市名片,让淮安好声音持续唱响,提升了淮安城市对外形象和知名度、美誉度,对于打造增长极、共铸崛起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语言风格上,追求“网言网语”和“轻悦化”,一改政务类平台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风格。轻松活泼的语言加之幽默风趣的配图,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举例来说,单标题制作方面便体现了“淮安发布”编辑的“良苦用心”,如《2017淮安周在台北隆重举行!姚晓东热情邀约新老朋友——365天,淮安都在热切地等待着你!》《开挂!从考察到签约短短1个多月!市政府与华为腾讯达成9个方面合作事项》等。 呈现形式上,采用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使微信阅读更具主导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比如,在4月7日《喜大普奔!淮安公共自行车可以扫码租车啦!还不用交押金!》一文中,针对市民对于公共自行车“扫码租车”操作步骤方面的疑惑,“淮安发布”编辑用“扫码租车”步骤截图,手把手教市民如何利用支付宝就可以租到公共自行车,信息一目了然。
最后,推送时间上做到遵循时间规律、推送有序。对于政务微信来说,推送时间的选择对于信息传播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从“淮安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时间来看,大多数信息选择在17:00-19:00之间,部分推送时间选择在21:00前后,这两个时间段正是社会化媒体使用的高峰时段,契合用户的时间规律,有利于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2]
四、“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问题探讨
政务微信作为政务传播的新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政务信息及服务聚合在移动客户端,可以使公众随时随地通过政务微信接受政务信息,享用政务信息提供的服务。上文对于“淮安发布”政务微信的分析发现,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用户思维”缺乏活力、与受众互动性不足以及传播力、影响力有限等方面的问题,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如下:
第一,相比于社会化運营的微信平台,“淮安发布”的“用户思维”需要进一步加强。“淮安发布”的信息推送整体上仍延续传统的“传者思维”,内容多以领导人活动、会议活动等宣传类的信息为主。如何突破角色定位的束缚,实现从“传者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过渡,仍是“淮安发布”微信运营团队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二,对于政务微信来说,评判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标准在于阅读量,“淮安发布”存在着“传而不达”的不足。具体来说,“淮安发布”的内容打开率低,阅读、点赞量不高,阅读量过万的微信不多,传播效果不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淮安发布”的微信运营团队线上线下推广能力有待提高,粉丝运营的经验不足。二、在运营过程中未对受众的接收偏好、传播影响力进行及时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在运营过程中也缺乏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在培养受众的阅读习惯方面欠缺一定的思考。
拿“淮安发布”的互动性来说,互动形式仍以“网页提交问题—等待工作人员答疑”的方式进行,这一点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如“户口”“出入境”等就可以获得自定义回复,大部分咨询业务由运营人员手动完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只有建立起高效的互动交流模式,调动受众参与热情,才能逐步增加用户粘性,进而提升政务微信的传播力和影响面。
结语
有学者指出,政务微信“并非是为了吸引点赞而赶时髦,它是一次政治互动模式的进化,借助新的传播工具,在决策群与基层群众之间,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反馈方式之间均发生着微妙和积极的变化。”[3]
“淮安发布”自从上线运营以来,总体运营状况良好。相信通过前文中对于“淮安发布”的亮点和不足之处的探讨,能够为淮安政务微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使得政务微信在淮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沟通作用得以凸显。
注释:
[1]吴丹.政务微信:指尖上的政民对话[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
[2]尹璐.政务微信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分析——以“上海发布”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0).
[3]胡远珍,郭云麒.湖北省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6(03).
(作者:江苏省淮安报业传媒集团淮海晚报总编辑)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