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用语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

来源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随着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的回顾,对1980-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改过程中,将草案中的"生态平衡"改为"生态环境"一词、并写入宪法的过程,再现出来予以分析讨论,认为"生态环境"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和中国谋求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侧重的是人民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生态质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昭示作用和教育意义,不宜仅从学理上认为"生态环境"的提法有错,因为真实的世界往往比学者头脑中的理论思维更精彩.学术界于2005年5月展开的对"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概念的研讨,贡献了许多真知灼见,然而,从"生态环境"一词在人大常委会产生过程的基本事实判断,它属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府用语(法定名词),而非严格的科技名词,主要使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层面,而学术研究中则主要是尊重学者自己的理解和创作.至于如何健全政府用语、消除政府不当用语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是学术界应该积极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科技,催生了信息时代。人们开始通过手机、电脑网络等新的科技手段,阅读相关书籍。新手段为图书馆人员提出新要求。本文探讨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素质,以推进图书馆工作电子化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我校已经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我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和发展方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和发展专业,我校也积极
本文尝试突破一般思想教育模式或经验叙述,从数学与哲学的视野来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意义,结合当前中国大学生的现实环境,革新传统教学方式,重新激发大学思想教育的生命
公路路面养护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举措。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早期修建高速公路通车年限的增长,通
进入21世纪以来,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从国内外高校的实践来看,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开展基础性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国
我国行政诉讼实践将行使学生管理权的高等学校定位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但这一定位存在诸多缺欠.顺应行政权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应当改造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将行政主体分为国
20世纪90年代,东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政治转型及民主化的浪潮,形成了所谓的东亚宪政主义。在第三波全球性民主化浪潮中,东亚宪政主义的发展引人注目,其已经显示的特质、路径和
中国的城市建设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相当巨大的成绩;但在这些成绩背后,也存在着相当多且严重的不和谐.基于对城市建设热的思考,着力回答:地方政
普京时期俄罗斯的外交政策由上一时代以意识形态为轴心变为以内政为轴心,且由于国际关系总体体系的变动和可动用外交政策资源的约束,俄罗斯外交政策呈现出平行主义和机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所做的重大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同的省份和不同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实施不同的方案.吉林省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