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期企业之烦恼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进入发育期,三大烦恼浮出水面: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破解人才“富起来”“老起来”的难题?已经成形的大楼如何加固?岁末年初,集中走访了一批企业,规模有大有小,产业有新有老,但是聊起眼下的状态,80%的老板会说到一个词:烦恼。
  佛学将人的烦恼总结为“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前七“苦”很容易理解,第八苦虽有些抽象,但却是极为严重的一种——说不出具体原因、难以名状的折磨和痛苦。
  相信我们都曾有这样的体会:在正常的生活轨道上,突如其来地感到烦躁、郁闷、低迷,但又无从发泄。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遭遇这些烦恼是人生的常态,而之于修行者,降伏烦恼、离苦得乐才是他们的目标。
  经营企业也是一样。比如我所遇到的一位企业家朋友,他的烦恼就很有代表性:
  烦恼一:创业帮助他积聚财富,但下一步企业究竟怎么走?在上一次成功所引发的众多机会面前,企业应该抓住哪一个?
  烦恼二:创业积淀了一个团队,相当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伴随而来的是相当一部分人也“老起来”了。如何激励“富”人?如何安置“老”人?如何引入“新”人?
  烦恼三:创业积存了几多隐患,快速成长究竟能不能代替夯实基础?已经成形的大楼如何加固?
  这位朋友恶狠狠地说:选择创业就是自虐!过程艰辛自不必说,即使创业成功,头上也时刻悬着这三把烦恼剑。而最烦恼的不是这烦恼本身,而是整个团队众说纷纭,很难在这三个烦恼上达成共识。
  我不得不提醒他,恐怕,他的企业大体是进入了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发育期。人经历了只长个子、不长心眼儿的童年时期,会突然由量变到质变,使积累多年的营养变成荷尔蒙爆发出来。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孩子往往在快速拥有成年人的体格之时,却还保持着少年的心智。这种身与心、体格与意识、精力与经验的落差,造就了著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企业成长状况也大致如此:初期,探路、尝试、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人员和业务都处于极其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之中,其当务之急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盈利;中间的一段时间,企业的业务开始稳定发展,员工赚到了钱,但通常会爆发出人员队伍的问题,不是队伍不稳定就是能力不足。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家的精力大量投入在带队伍上;经过前面几年的折腾,有能耐坚持走下来的企业,终于可以“不折腾”了——业务相对稳定,人员队伍初步锤炼成型,个别优秀的企业甚至完成上市大业,老板终于可以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了……可惜好景不长,中国人常讲“无事生非”,企业一旦“无事”,就必定酝酿着巨大的风险。于是乎,企业开始走入发育期,三大烦恼浮出水面。
  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发育期最危险的是两种心态:一是自我丧失,二是自我膨胀。在这两种心态的驱使之下,发育期直接变成更年期,企业越来越异化,越来越背离当初创业的定位与理想。不仅企业如此,企业中的个人更是如此。
  加固一栋已经完工的大楼,给飞行中的飞机加油,改变一个发育期的少年,都是极其困难而麻烦的事情。惟,经其难,历其险,创业者才能蜕变成企业家。
  因此,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灭亡做殊死对抗。而过度成熟、过早老化则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之航道上最险恶的暗礁,其最明显的标志是贴在企业“脸上”的三块“老年斑”:
  硬化:人与人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企业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日益“生硬”,唯文件、会议、命令、交涉之命是从,遵从“上下”、忽略“左右”,严重缺乏柔性思维。
  僵化:企业运作体系的“僵化”是“硬化”思维的必然结局,好似人类的“关节炎”——明明每块骨头都在,但就是不能正常活动,骨头与骨头之间缺少润滑,丧失协调,反应越来越慢,直到连应激功能都衰退了。
  钝化:机体日益僵化,对外界的信息刺激变得迟钝,微循环逐渐失效,末梢神经功能性障碍,神经传导失灵,敏感度归零,企业患上“早老症”。
  “硬化”是病变的温床,“钝化”让企业觉不到痛,“僵化”让企业出不了手。在这样的病态中,企业必然产生令人深恶痛绝的干部贵族化、员工边缘化现象。
  《道德经》有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即人要通过自身的修炼,复归婴儿般的柔软与柔和,方能够进入最佳的生命状态。
  由此可见,硬、僵、钝是机体老化之标志,柔、灵、敏则是企业老化之天敌。企业抗老化的重点就是时刻警惕这三大标志,复归充满灵活与弹性的组织。
  怎么办?没有一统天下的标准答案。只能请企业人向大自然学习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对抗老化,要抓住发育期的显著生命标志——强有力的新陈代谢。
其他文献
自从计算机技术诞生以来,就不断应用在各个行业当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在传输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本文将结合常见数据加密技术,讨
企业CSR活动在提升企业形象、增加消费者道德认同感等方面的作用已经为人熟知,但是像IBM CSC这样蕴含着管理能力训练、培养和分享的项目,颇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探究.离别的场
家庭互联网时代,家电成为互联网入口,客厅争夺战打响!半年前,一个企业老板专程找到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开价3000万元要买下三年创维智能电视15秒的开机等待时间。对于年营业
期刊
在解决社会问题时,不是仅仅推出一种产品,而是围绕产品去构建一种模式,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如果用两张A4纸为材料搭起一个架子,你可以在这个架子上放多少根玉米?这个看起
期刊
中秋过后,美女李腾飞在自己的微信上写道:“不明原因的发烧一直在持续……”,整个假期,她和她的团队都在加班.李腾飞现在是北京纤丝鸟制衣公司的电商总监,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
期刊
你说,奥运选手都是怎么训练的?第一种方式:一直跑一直跳一直摔,没有任何测量和反馈,然后四年一次大检验,得了奖牌证明你很厉害、你的训练很有效,而被淘汰了就没啥好说的直接
期刊
当把管理活动变成短周期之后,问题一下子变具体了,管理一下子变实在了.rn碰到刚刚荣升、春风得意的老马,他问我:“你还记得一年多以前咱们约定的管理实验吗?”rn啊,当然.一年
期刊
管理层级在管理史上经历了一种过山车般的历程。人们对待层级的情感由福特时代的极度狂爱到信息技术兴起之后的极度厌恶,呈现钟摆式的振荡。随着近二十年来各种管理创新层出不穷,人们对层级的认识终于开始回落到了基本面,发现层级可能既不是好东西,也不是坏东西。它就像技术一样,好坏取决于使用者的信念和操作。  层级不是替罪羊  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将层级视作了变革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最重要的理由便是层级阻碍了创新。  
期刊
刚过去的夏天,在一场家具电商物流服务的研讨会上,一位参会人员总结:“物流业不仅‘姓马的’(马云)来了,‘姓张的’(张瑞敏)也来了.”rn海尔正在从家电产业跨界到家具物流服
期刊
为免于陷入病态,一个社会需要何种机制来淘汰那些丧失了精英意识的精英呢?最初在私人沙龙里形成的维也纳小组,总共不超过30名成员,他们提出的各种思想在20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