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盈余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同时也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甚至有时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因此,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控制
盈余管理是根据预定目标操纵利润的行为。这一目标由管理者设置,也可能是分析人员的预测或是与更具可持续性更为平滑的利润流相一致的利润数量。
一、盈余管理的动因
第一,终极动因:股东及经理层获取私人利益。尽管没有真正的现金流量做基础,上市公司为了尽可能取得股票价格效应,管理层也会在会计报表盈余上调增或调减,以获得更高的股票价格、公司价值、股票期权价值,以及更低的股价波动、股权资本成本。根本上是为了从股票差价中获得更多私人利益。
第二,中介动因:公司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中介动因中,资本市场动因最普遍,目的是为达到有关监管要求,如获取上市融资资格、避免退市或特别处理。管理层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在财务报表中显示更高的信用质量、债务信用等级,以取得更低的借贷成本,更宽松的贷款规约。此外,政治成本动因、税收动因也不容忽视。
二、盈余管理方法
第一,未来年份储存利润。管理者会选择合适的增长率作为长期目标,实现利润持续平稳增长。业绩好的年份,管理者在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预期质保索赔和固定资产的寿命期与残值等方面采用较保守的假设来提高费用使利润下降,便于在未来利润低于目标增长率的年份,采用较大胆的假设降低应收账款的不可回收份额和预期质保索赔负债,延长固定资产寿命期或提高残值以削弱费用,从而提高利润。通用电气公司的利润稳定增长了几十年,价值线投资调查公司给了它100的最高利润可预测性等级。其原因除产品多样化之外,该公司显然一直在积极运用盈余管理方法。
第二,巨额冲销。该做法已经冲破了公认会计准则。公司管理者利用公司重组、经营困境、自然灾害、会计制度和准则变化,或高管、股东、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机会巨额冲销,在坏年份大幅减记资产,资产负债表被做得非常干净保守,减少拖累将来年份利润的费用。2001年度及2002年第一季度,WorldCom公司将线路、网络日常使用费和电信设备维护费确认为资本性支出,低估期间费用、虚增税前利润38.52亿美元,该项会计舞弊被公布后导致WorldCom的市值大跌,并殃及其他电信公司和向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
第三,特别费用。如果重组费用运用不当,就可能用于吸收作为营业支出的费用。特别费用常和公司并购联系在一起。为抬高未来利润,公司在并购中采用创造性会计手法,过分提高与并购相关的费用。通过在公司并购时记录更高的费用削减未来费用。
第四,购得的进行中研发项目。购得的研发项目超出当前研发计划的用途时,支出的费用应该资本化。商誉必须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若它的价值已经减损,就必须进行资产减值,因而影响利润。此外,在研发项目上进行支出似乎意味着会带来更多战略上的机会和更高的未来收益。
三、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盈余管理能够影响会计相关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增加使用者甄别真实信息的成本,降低市场运作效率,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甚至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据美国公众监督委员会的一项调查,绝大多数舞弊案均与盈余管理有关,其中超过70%是虚报收益。因此,还需要研究控制盈余管理的对策。
第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应当紧跟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影响会计准则的环境因素,保持完善会计准则,尽量减少定义的模糊性。充分发挥审计师的作用,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以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健全审计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增加盈余管理操作成本,对于遏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第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首先,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包括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完善董事会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权;推进职工参与制度;完善股东大会运作规则,保证中小股东权益等。其次,完善外部监控机制。如允许银行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分散公司股权,发挥股票市场的监控作用。再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如实施股票期权制,将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的长期利益相联系,避免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
第三,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法律约束。在上市过程中或上市后的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上市公司需借助于中介机构使之行为合法化。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法律约束和责任追究,完善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监督,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上市公司的中介作用。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应由公司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决定其聘用、续聘与审计费用标准,而不能由经理人掌握。
第四,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配股、中止交易和信息公开制度。新股发行应采用发行股数和募集资金总额双重控制标准来控制直接融资规模,削弱上市公司和证券承销商为提高发行价而过度包装历史数据的利益驱动。建立综合的配股评价标准:净资产收益、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利润总额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等指标都要作为评价标准。改革现行的摘牌和暂停上市制度。上市公司在市场有多次违法违规行为以及严重资不抵债等因素时考虑摘牌,以此限制上市公司进行潜亏挂账或巨额冲销的盈余操纵。
参考文献:
1、查尔斯·W.马尔福的,犹金·E.可米斯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与识别[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郭云.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遏制[J].财务月刊,2006(27).
3、防范盈余管理变成盈余操纵[N]. 中国证券报,2010-05-13.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控制
盈余管理是根据预定目标操纵利润的行为。这一目标由管理者设置,也可能是分析人员的预测或是与更具可持续性更为平滑的利润流相一致的利润数量。
一、盈余管理的动因
第一,终极动因:股东及经理层获取私人利益。尽管没有真正的现金流量做基础,上市公司为了尽可能取得股票价格效应,管理层也会在会计报表盈余上调增或调减,以获得更高的股票价格、公司价值、股票期权价值,以及更低的股价波动、股权资本成本。根本上是为了从股票差价中获得更多私人利益。
第二,中介动因:公司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中介动因中,资本市场动因最普遍,目的是为达到有关监管要求,如获取上市融资资格、避免退市或特别处理。管理层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在财务报表中显示更高的信用质量、债务信用等级,以取得更低的借贷成本,更宽松的贷款规约。此外,政治成本动因、税收动因也不容忽视。
二、盈余管理方法
第一,未来年份储存利润。管理者会选择合适的增长率作为长期目标,实现利润持续平稳增长。业绩好的年份,管理者在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预期质保索赔和固定资产的寿命期与残值等方面采用较保守的假设来提高费用使利润下降,便于在未来利润低于目标增长率的年份,采用较大胆的假设降低应收账款的不可回收份额和预期质保索赔负债,延长固定资产寿命期或提高残值以削弱费用,从而提高利润。通用电气公司的利润稳定增长了几十年,价值线投资调查公司给了它100的最高利润可预测性等级。其原因除产品多样化之外,该公司显然一直在积极运用盈余管理方法。
第二,巨额冲销。该做法已经冲破了公认会计准则。公司管理者利用公司重组、经营困境、自然灾害、会计制度和准则变化,或高管、股东、会计师事务所更换的机会巨额冲销,在坏年份大幅减记资产,资产负债表被做得非常干净保守,减少拖累将来年份利润的费用。2001年度及2002年第一季度,WorldCom公司将线路、网络日常使用费和电信设备维护费确认为资本性支出,低估期间费用、虚增税前利润38.52亿美元,该项会计舞弊被公布后导致WorldCom的市值大跌,并殃及其他电信公司和向其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
第三,特别费用。如果重组费用运用不当,就可能用于吸收作为营业支出的费用。特别费用常和公司并购联系在一起。为抬高未来利润,公司在并购中采用创造性会计手法,过分提高与并购相关的费用。通过在公司并购时记录更高的费用削减未来费用。
第四,购得的进行中研发项目。购得的研发项目超出当前研发计划的用途时,支出的费用应该资本化。商誉必须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若它的价值已经减损,就必须进行资产减值,因而影响利润。此外,在研发项目上进行支出似乎意味着会带来更多战略上的机会和更高的未来收益。
三、控制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盈余管理能够影响会计相关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增加使用者甄别真实信息的成本,降低市场运作效率,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甚至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据美国公众监督委员会的一项调查,绝大多数舞弊案均与盈余管理有关,其中超过70%是虚报收益。因此,还需要研究控制盈余管理的对策。
第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应当紧跟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影响会计准则的环境因素,保持完善会计准则,尽量减少定义的模糊性。充分发挥审计师的作用,保证审计师的独立性,以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健全审计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增加盈余管理操作成本,对于遏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第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首先,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包括确立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制度;完善董事会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权;推进职工参与制度;完善股东大会运作规则,保证中小股东权益等。其次,完善外部监控机制。如允许银行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分散公司股权,发挥股票市场的监控作用。再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如实施股票期权制,将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的长期利益相联系,避免传统薪酬制度下经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
第三,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和法律约束。在上市过程中或上市后的资本市场运作过程中,上市公司需借助于中介机构使之行为合法化。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法律约束和责任追究,完善中介机构的法律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监督,能更好地发挥其对上市公司的中介作用。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应由公司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决定其聘用、续聘与审计费用标准,而不能由经理人掌握。
第四,改革现行的新股发行、配股、中止交易和信息公开制度。新股发行应采用发行股数和募集资金总额双重控制标准来控制直接融资规模,削弱上市公司和证券承销商为提高发行价而过度包装历史数据的利益驱动。建立综合的配股评价标准:净资产收益、资产负债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占利润总额比率、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率等指标都要作为评价标准。改革现行的摘牌和暂停上市制度。上市公司在市场有多次违法违规行为以及严重资不抵债等因素时考虑摘牌,以此限制上市公司进行潜亏挂账或巨额冲销的盈余操纵。
参考文献:
1、查尔斯·W.马尔福的,犹金·E.可米斯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与识别[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郭云.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遏制[J].财务月刊,2006(27).
3、防范盈余管理变成盈余操纵[N]. 中国证券报,2010-05-13.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