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节前的1月29日,中央调任我为青岛市委书记。赴任前,我向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辞行,家义书记对我说,“责任重啊!重于泰山。中央让你去青岛,核心的任务就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赴青岛主持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之后,总书记视察了青岛,视察了山东,对青岛提出了“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山东在国家开放大局中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山东省委要求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也就是说,青岛要做山东这个高地中的高地。
赶超“老大”要做什么?
在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按经济总量,深圳第一,青岛第二。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2.4万亿的GDP,面积只是青岛的1/6,但产出整整是青岛的两倍。青岛要做这个新高地的桥头堡,只有把深圳作为标杆。因此我们提出,要“学深圳、赶深圳”。
我们认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建设青岛这个新高地的桥头堡,就是要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战略支点对内要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互动;对外要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成为面向世界开放、整合全球资源要素的新高地。落实好这个国家战略,青岛责任重大。
我到青岛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发挥青岛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用开放的国际视野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立体、综合、全方位地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我们发起了15个攻势,就是15场战役,打赢这15场战役,就是要实现总书记给我们确定的“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这里,我给大家重点介绍3个攻势。
一个是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青岛以港而立、因港而兴。青岛港常年不淤不冻,是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而且早在民国时期规划的经济版图中,青岛就是东北三省的出海口。但青岛港现在只是一个运输港,没有成为贸易港,只能挣点车马费。我们经营城市、经营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经济内涵,把运输港变成贸易港,吸引更多的贸易公司在青岛注册落地,经营全世界的货物。青岛还有新建的4F级膠东国际机场,今年将建成转场。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这里将成为东北亚航空枢纽。我们将立足这些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航运、贸易、金融是紧密相关、互动联系的,运输港只有成为贸易港,港口的效应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带动一个城市的发展。成为贸易港以后,围绕贸易的金融、律师、财务、审计、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就会聚集起来、活跃起来。
第二个是科技引领城市建设攻势。我认为,深圳发展的根本经验,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认识市场、尊重市场、利用市场,始终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不停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今天,全国甚至全球的创新力量,都在向深圳聚集,关键就是深圳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了资本与人才的互动。如何解决资本与人才的互动,是所有创新型城市都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青岛有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一大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前,国际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创业风险投资在全球加速流动,意味着世界创新引领中心会在全球多元化重新布局,世界高端人才会在全球重新分布。青岛要抓住这次机会,制定最优惠的政策,面向全世界吸引创业风险投资。我认为,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我们集聚了创业风险投资,高端人才就会跟着来,有了人才和资本的互动,加之宜居的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转化能力以及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青岛科技创新引领的能力自然就会提升起来。
第三个是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青岛是一座具有时尚基因的城市,青岛人愿意接受新事物,气质、理念、生活方式都是如此。上世纪初以来,在青岛诞生了多个中国第一,开办了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上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帆船俱乐部,建设了亚洲第一个海洋馆,等等。时尚城的核心是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成为创新思想的策源地,时尚城的特征是能够吸引众多年轻人来体验、生活、创业,时尚城的依托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新的产业模式。我们将通过一系列运作,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康养、休闲度假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与时尚相关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在青岛,要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民族、各肤色年轻人,能在那里看到世界最流行的音乐、最流行的艺术、最流行的时装、最流行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世界餐饮,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国际会议,以及文艺、体育、文化的新样式等等。
携手合作,也要打造自身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任何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都必须走开放发展的大道。开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通俗一点说,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者。深圳是中国创新引领的高地,深圳的企业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因此青岛的发展,必须与深圳携手。与深圳携手,首先是与深圳的企业家携手。
如何与深圳的企业家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合作模式?我们有一个共识,由深圳的企业家一起,共同建设“深圳企业家青岛高新产业园”,充分发挥深圳企业整合世界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由深圳的企业给青岛设计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管委会+公司”的模式,园区内的事务,由公司来运营,管委会负责对园区服务。我们还在探索建立一种机制,就是对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分别成立行业协会,邀请他们参加市委市政府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给他们专门设置发文“户头”,让他们及时看到有关政策文件,由此实现企业家的声音能够直达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真正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圳企业家青岛高新产业园”,完全可以成立这样的协会。青岛有1900多家信息领域企业,但是小而散、碎片化。我们正邀请华为来整合这些信息产业资源,看看有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哪些技术能够纳入他们的采购链,按照华为的标准设计、生产,华为也向这些企业开放平台和资源。我们还邀请华为站在全球高度,为青岛设计信息产业产业链。这是一种合作模式,我们还可以创新更多的模式。
去年以来,山东全省上下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青岛的投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毋庸置疑的是,与深圳比起来,青岛的投资环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区市用一个月时间,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这里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哪一方面做不到,哪一个部门做不到,有关部门、区市的主要领导就要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作出解释。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青岛日报和青岛广播电视台,他们专门成立了舆论监督部、开设了舆论监督栏目,每天都播发曝光报道,直冲营商环境、为民服务的问题去。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主要负责人就要在电视上向全市人民承认错误、作出承诺,立刻整改、举一反三。
经过40年发展,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做到“六个稳”。其中就有稳投资。有的人说当前投资不旺,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大家都在持币观望,其实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对于那些传统产业、产品,靠规模扩张去发展的企业来说,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而对于那些靠创新引领发展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今天正是布局未来、投资未来的好时机。(作者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赶超“老大”要做什么?
在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按经济总量,深圳第一,青岛第二。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2.4万亿的GDP,面积只是青岛的1/6,但产出整整是青岛的两倍。青岛要做这个新高地的桥头堡,只有把深圳作为标杆。因此我们提出,要“学深圳、赶深圳”。
我们认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建设青岛这个新高地的桥头堡,就是要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战略支点对内要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互动;对外要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成为面向世界开放、整合全球资源要素的新高地。落实好这个国家战略,青岛责任重大。
我到青岛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发挥青岛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用开放的国际视野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立体、综合、全方位地搞活一座城,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我们发起了15个攻势,就是15场战役,打赢这15场战役,就是要实现总书记给我们确定的“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这里,我给大家重点介绍3个攻势。
一个是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青岛以港而立、因港而兴。青岛港常年不淤不冻,是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而且早在民国时期规划的经济版图中,青岛就是东北三省的出海口。但青岛港现在只是一个运输港,没有成为贸易港,只能挣点车马费。我们经营城市、经营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经济内涵,把运输港变成贸易港,吸引更多的贸易公司在青岛注册落地,经营全世界的货物。青岛还有新建的4F级膠东国际机场,今年将建成转场。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这里将成为东北亚航空枢纽。我们将立足这些优势,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航运、贸易、金融是紧密相关、互动联系的,运输港只有成为贸易港,港口的效应才可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带动一个城市的发展。成为贸易港以后,围绕贸易的金融、律师、财务、审计、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就会聚集起来、活跃起来。
第二个是科技引领城市建设攻势。我认为,深圳发展的根本经验,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认识市场、尊重市场、利用市场,始终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不停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今天,全国甚至全球的创新力量,都在向深圳聚集,关键就是深圳用市场的力量推动了资本与人才的互动。如何解决资本与人才的互动,是所有创新型城市都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青岛有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一大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数千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前,国际经济贸易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创业风险投资在全球加速流动,意味着世界创新引领中心会在全球多元化重新布局,世界高端人才会在全球重新分布。青岛要抓住这次机会,制定最优惠的政策,面向全世界吸引创业风险投资。我认为,一个城市,经济体量再大,制造业规模再大,没有科技引领能力,也成不了一流城市。我们集聚了创业风险投资,高端人才就会跟着来,有了人才和资本的互动,加之宜居的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转化能力以及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青岛科技创新引领的能力自然就会提升起来。
第三个是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青岛是一座具有时尚基因的城市,青岛人愿意接受新事物,气质、理念、生活方式都是如此。上世纪初以来,在青岛诞生了多个中国第一,开办了中国人经营的第一家电影院,上映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帆船俱乐部,建设了亚洲第一个海洋馆,等等。时尚城的核心是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成为创新思想的策源地,时尚城的特征是能够吸引众多年轻人来体验、生活、创业,时尚城的依托包括文化、旅游、体育、会展等新的产业模式。我们将通过一系列运作,加快文化、旅游、体育、会展、康养、休闲度假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与时尚相关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在青岛,要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民族、各肤色年轻人,能在那里看到世界最流行的音乐、最流行的艺术、最流行的时装、最流行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世界餐饮,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国际会议,以及文艺、体育、文化的新样式等等。
携手合作,也要打造自身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走到今天,任何一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都必须走开放发展的大道。开放,就是在更大的市场空间中配置资源。通俗一点说,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合作者。深圳是中国创新引领的高地,深圳的企业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因此青岛的发展,必须与深圳携手。与深圳携手,首先是与深圳的企业家携手。
如何与深圳的企业家创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合作模式?我们有一个共识,由深圳的企业家一起,共同建设“深圳企业家青岛高新产业园”,充分发挥深圳企业整合世界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由深圳的企业给青岛设计产业链条,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管委会+公司”的模式,园区内的事务,由公司来运营,管委会负责对园区服务。我们还在探索建立一种机制,就是对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分别成立行业协会,邀请他们参加市委市政府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给他们专门设置发文“户头”,让他们及时看到有关政策文件,由此实现企业家的声音能够直达市委市政府决策层,真正弘扬企业家精神,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深圳企业家青岛高新产业园”,完全可以成立这样的协会。青岛有1900多家信息领域企业,但是小而散、碎片化。我们正邀请华为来整合这些信息产业资源,看看有哪些企业、哪些产品、哪些技术能够纳入他们的采购链,按照华为的标准设计、生产,华为也向这些企业开放平台和资源。我们还邀请华为站在全球高度,为青岛设计信息产业产业链。这是一种合作模式,我们还可以创新更多的模式。
去年以来,山东全省上下在努力改善投资环境,青岛的投资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毋庸置疑的是,与深圳比起来,青岛的投资环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青岛市委、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各区市用一个月时间,与深圳全面对标,学习这里的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政务服务,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哪一方面做不到,哪一个部门做不到,有关部门、区市的主要领导就要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作出解释。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青岛日报和青岛广播电视台,他们专门成立了舆论监督部、开设了舆论监督栏目,每天都播发曝光报道,直冲营商环境、为民服务的问题去。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主要负责人就要在电视上向全市人民承认错误、作出承诺,立刻整改、举一反三。
经过40年发展,我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做到“六个稳”。其中就有稳投资。有的人说当前投资不旺,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大家都在持币观望,其实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对于那些传统产业、产品,靠规模扩张去发展的企业来说,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而对于那些靠创新引领发展的企业来说,他们认为今天正是布局未来、投资未来的好时机。(作者系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