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二、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三、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回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有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四、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初中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发展处在发展阶段,掌握概念的过程一般以认识具体实物为起点,先形成表象,然后抽象概括得到概念。针对学生这一点思维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遇事问个为什么,更要把得到的结论记录下来动手演练,进行验证,在实践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规律和乐趣。这样长期坚持,“勤思勤动”的习惯就会在“乐”中逐步形成。
  五、敢于质疑问题,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是正常现象,有的学生善于质疑问题,能请教老师或他人,有的学生则遇到疑难不吱声,怕别人笑话,这是不良习惯。解决疑难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许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六、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沓,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七、课外阅读的习惯
  阅读课外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教学中,要有计划地介绍一些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要教给学生读书和使用工具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教会学生从众多的课外读物中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书来学习,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总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辨清是非,让学生分清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良习惯,引导学生丢掉学习上的依赖思想,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克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养成全神贯注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丢掉粗心大意的坏习惯,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其他文献
目的:   测定脓毒性休克患儿液体复苏前与复苏后各时点的乳酸值,计算各时段的乳酸清除率,探讨乳酸的动态变化及乳酸清除率的大小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并对乳酸及乳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英语在我国各个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我国必须有大量精通英语的专业人才去适应社会的需要。与此相适应,英语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做出更大的努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笔者把这一目
目的:   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实验方法:   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甚至把他们看成知识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内驱力和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算是成功的语文教学。下面就来谈一下笔者教学中的尝试。  一、趣味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占据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做得好,会植起一颗颗智慧之树、开满鲜艳花朵、结满芳香硕果。学生的作文要想写好,就得让学生有足够的信息资源,否则就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所以教师就要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丰富学生的阅历,扩大他们的视野。教师指导学生巧借媒体,提高捕获信息的实效性,整理信息的
在高速运转的21世纪,各行各业都在强调“效率”,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知道没有效率的教学显然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学会挖掘各种
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那些事业失败、人生挫折的人,也往往是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高中学生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更需要对他们及时引导教育,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实验版中有许多这样的可供利用的因素。那么如
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
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先导,也是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心理因素之一.一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会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所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整体来说,研究者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