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悲秋”的情感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mi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词是古代文人情感抒发的主要渠道之一,在阅读和理解诗词的时候,掌握基本的情感表达,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深层的含义。在古诗词的研究和分析中,发现诗词当中有一类诗词,其借春花凋零和秋景萧瑟表现美好事物逝去的情感,这类诗词可以将其称之为“伤春悲秋”诗词。伤春悲秋诗词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环境,具体的情感表达也与作者的心绪存在着明显的关系,所以对古诗词当中的“伤春悲秋”情感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诗词。
  关键词:古典诗词;伤春悲秋;情感
  作者简介:张汝佳(2001.3-),女,汉族,辽宁义县人,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高三25班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01
  “伤春悲秋”这是我国古典诗词当中的传统,就目前留存的诗词分析来看,文人们对春日的感伤和对秋景的悲叹十分的强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与文人的生存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对时光的感叹。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伤春或者悲秋的诗词出现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情感意蕴的深浅是不同的,有时候其情感表达比较单一,而有时候,其情感表达比较复杂,所以要想综合理解“伤春悲秋”的情绪,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性的分析。
  一、“傷春悲秋”的基本解读
  “伤春悲秋”是我国古典诗词当中的两种基本的情感表达。所谓的“伤春”主要指的是对春日光景逝去的感伤。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同时也是一个一个生命力十分旺盛的季节。在春天,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一排生机勃勃的气象。但是在春末的时候,争奇斗艳的繁花开始凋零,这时候预示着一年最好的时节即将过去。人人都希望留住美好,但是这种季节的更替又是人力所不能阻挡的,因此一些文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对美好事物的逝去进行感伤便产生了“伤春”的诗词。
  “悲秋”和“伤春”具有相似性,都是一种消极情绪的表达,但是“悲秋”的产生和“伤春”又有所不同。一般来讲,“伤春”只是感慨美好的易逝和年华的老去,悲观的色彩并不浓厚,而“悲秋”则具有了浓浓的悲情色彩。举个例子,杜甫在《等高》中有“风急天高猿啸哀”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描写,这两句中的“猿啸”和“落木”都有凄凉的感觉,所以整首诗的气氛变得较为低沉。简单来讲,“悲秋”还与愁绪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悲秋”情感表达的时候,往往还会伴有作者散不开的愁苦。
  二、“伤春悲秋”的传统分析
  “伤春悲秋”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一种情感表达传统,这个词的出现比较晚,出自清初钱谦益《李义山诗笺注》序,但是具体的情感表达确是出现在了几千年前的文学作品中。就“悲秋”的传统来讲,出自先秦宋玉的《九辩》,在诗中他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正是因为宋玉首次将悲秋写进了文学作品,所以其也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悲秋第一人。相比“悲秋”,“伤春”的出现要晚许多,尽管如此,从作品的数量上来讲,“伤春”诗词的存量要明显的大过“悲秋”诗词。尤其是在唐朝之后,“伤春”诗大量的出现,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和安史之乱以及文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增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诗词当中的“伤春悲秋”情感分析
  “伤春悲秋”情感的准确分析需要将诗词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这样,清情感的内涵理解会更加的深刻。就“悲秋”诗词的分析来看,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全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猿啸”和“落木”这是一种外景的描写,而“多病”和“潦倒”则是一种自我状态的描摹。全诗将秋景和自身的状况进行紧密的结合,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在了空旷而悲凉的秋日大环境中,这种对秋日环境的感伤何尝不是作者自我悲剧生活的感叹!
  就“伤春”诗词来讲,白居易的《伤春词》比较有代表性,全诗“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四局二十八个字,前两句描写了春日的美景,后两句通过对一个含泪而坐的富人形象描写体现伤春的情感,可以说,这首诗也是将情和景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就具体的分析来看,在“伤春”视当中,如果出现了对妇人形象的描写,那么这首诗不仅有“伤春”的情绪,更有美人迟暮以及壮士暮年的感叹,所以说“伤春”诗在岁月痕迹体现方面更加的明显。
  结束语:
  我国古典诗词当中的情感表达十分的丰富,“伤春悲秋”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从具体的分析来看,“伤春悲秋”诗词情感的出现往往不具有单一性,所以对其的多重意义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和理解,更容易抓住诗词的主旨和内涵,从而准确的理解诗词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蓓蓓,张冰晶.唐代悲秋诗分析[J].文学教育(上),2014,12:120-121.
  [2]沈丛丛,王建平.伤春悲秋烛照下的两性思维——浅谈温庭筠、李煜词中的儿女情与风云气[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09:19-22.
  [3]黄文熙.从“男女相思、悲秋伤春”说起——论《古诗十九首》对《诗》《骚》主题的因革[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01:26-28.
其他文献
唐诗是中华瑰宝,英-译旨在传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很多唐诗素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称,其意境的再现便至关重要.意境是唐诗的灵魂,如不能向读者传达这精华部分,好比
目的:人参属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从根、茎中提取出的提取物含有人参总皂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等作用。然
摘 要:苏轼以及它的作品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苏轼的词风既豪放又婉约,既抒发了伟大的思想抱负,也表达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这与他的人品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苏轼的词中,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兼而有之,这其实也浓缩了它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超凡的人生智慧。本文由苏轼的人生际遇入手,对其词风进行了赏析,希望能够引导更多人学习并且感悟苏轼的人生智慧。  关键词:苏轼;人品;际遇;词风  [中图分
摘 要:陆游、辛弃疾生活在内忧外患严重的南宋,但是壮志难酬,这是他们选择闲居的主要原因。二人在闲居期间的诗词,体现出他们闲适的心境和深刻的爱国之情。他们闲居时的作品始终蕴含着忧国忧民的情感,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陆游;辛弃疾;农村画卷;悲剧色彩  作者简介:徐培培(1994-),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人类对于狐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到汉代之后的福瑞之兽,再到六朝时期狐演变为人类形态,这些均体现了狐神的演变历程,也表现出了人们对狐神从崇拜逐渐的转向畏惧。面对着亦神亦妖的狐,人们无法将狐奉为神明,用来祈福或者祛祸,所以,才出现了“无狐魅,不成村”的说法。本文从对性的关注、对性别认知的痛恨、思维认知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古代文学中狐神形象演变的动因,从中体会性别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图腾崇
本文主要对山区植树造林及管理进行了简单探讨,先简要阐述了山区植树造林所具有的重要发展意义,接着分别介绍了植树造林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方法以及山区植树造林常见管理方法
目前,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逐渐普及,农机化节约了农村的劳动力,促使农村富余人员到城市打工。由于农村会使用大量的农业机械设备,从而促使了农机维修网点的增加。农村的农机维
摘 要:《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创作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尽管没有女性主角,但是并不缺乏对女性的描写。本文从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出发,探讨该书中蕴含的女权主义思想。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角色;女权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01  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不仅书写了灿
“这里的党员是真正的党员,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里的党组织温暖,有凝聚力,使你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推动着,不由自主地向她靠近!”这是邓容老师调进草堂高中不久就发自肺腑的赞叹
摘 要:苏轼的散文才智驰骋,文理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下的前、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这两篇赋采用“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赤壁山水及文人墨客载酒中流、扣舷而歌的情形,围绕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进行抒情和议论,在情、景、理交融中,淋漓表达了作者身处低谷时挣扎、反思和超越思想情感和对生命里程的自我观照。  关键词:苏轼;《赤壁赋》;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