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痛风的疗效,用于临床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原发性痛风96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对照组服用痛风定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29%,对照组有效率69.2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中医辨证治疗;中药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民间称之为“帝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范畴,又称“白虎历节”、“痛痹”、“脚气”等。中医对痛风病机的认识主要是:内因:先天不足和正气亏虚,外因:与居住或劳作环境潮湿、阴冷,或水中、雨中作业有关,使风、害、湿、热之邪入体,留于肢体、筋骨、关节之间,闭阻不通而发为本病。其诱因包括过度劳累,七情所伤,饮食不节,酗酒厚味等,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近年来,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诊断依据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2 中医证候分类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痛风的“证候分类”进行辨证分型。
1.2.1 湿热蕴结型表现为下肢小关节红肿疼痛,触之灼热,心绪烦躁不安。并伴发热口渴,尿少发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2 瘀热阻滞型表现为关节红肿,局部变形,难以屈伸,伴有刺痛感,肌肤色紫暗,按之或有块垒硬结,肌肤干燥。舌苔黄腻,舌质红,脉细涩或沉弦。
1.2.3 痰浊阻滞型 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麻痛。胸脘痞满并伴有头晕目眩。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弦或弦滑。
1.2.4 肝肾阴虚型 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局部关节变形,肌肤麻木,行走艰难,屈伸不利,伴头晕耳鸣,口干,反复发作,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1.3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47例,女1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6天-7年,对照组4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8天-6年。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基本药方为:土茯苓30g,茯苓30g,薏苡仁30g,泽泻15g,萆薢30g,威灵仙30g,虎杖30g,苍术20g,黄柏9g,根据证候分型辨证加减:1.湿热蕴结型:在此方基础上加半枝莲、厚朴、茵陈等。2.瘀热阻滞型:在此方上加党参、厚朴、茵陈黄芪等。3.痰浊阻滞型:在此方上加红藤、陈皮、当归、桃仁等。4.肝肾阴虚型:在此药方上加白芍、生地黄、枸杞子等。水煎取汁,早晚两次,口服,以30天为1疗程。
2.2中成药治疗(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痛风定胶囊,其作用为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小便黄及痛风病见上述症候者。主要成分为秦艽、黄柏、延胡索、赤芍、川牛膝、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2.3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感外邪。2戒烟酒,饮食清淡,忌生冷、辛辣及海鲜等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并忌用豆科类中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痛风的“疗效评定”,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者为治愈;关节肿胀减轻,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者为好转;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者为无效。
3.2统计学处理通过对两组数据观察结果比较,应用SPSS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计算数据采用χ2检验。
3.3结果:
由上表可见治疗组有效率(89.6%)明显优于对照组(66.7%),通过对两组数据经的比较和处理,对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最终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现西医治疗痛风,尤其是急性发作时首选秋水仙碱,它可以使90%以上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在12小时内开始消退,48小时内消失。然而秋水仙碱有剧毒,服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不适反应,严重者还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副作用极大,让人望而却步。中医有500多年历史,早在25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记载。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 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及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皆有相关描述。我国古人虽不知痛风时血尿酸升高,也不了解嘌呤代谢紊乱,但经历代医师潜心总结,已发现痛风与风寒、饮食等因素有关,并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不同于西方医学治疗痛风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并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发病时间、季节及发病时的临床表现,通过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遣方用药,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让患者尽快康复,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集群.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51例.吉林中医药,2007,(9):29-30.
[2]赵蓓俊.中医治疗痛风的现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与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痛风的疗效,用于临床指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原发性痛风96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对照组服用痛风定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29%,对照组有效率69.2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中医辨证治疗;中药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民间称之为“帝王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范畴,又称“白虎历节”、“痛痹”、“脚气”等。中医对痛风病机的认识主要是:内因:先天不足和正气亏虚,外因:与居住或劳作环境潮湿、阴冷,或水中、雨中作业有关,使风、害、湿、热之邪入体,留于肢体、筋骨、关节之间,闭阻不通而发为本病。其诱因包括过度劳累,七情所伤,饮食不节,酗酒厚味等,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近年来,笔者通过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
1.1诊断依据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2 中医证候分类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关痛风的“证候分类”进行辨证分型。
1.2.1 湿热蕴结型表现为下肢小关节红肿疼痛,触之灼热,心绪烦躁不安。并伴发热口渴,尿少发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2 瘀热阻滞型表现为关节红肿,局部变形,难以屈伸,伴有刺痛感,肌肤色紫暗,按之或有块垒硬结,肌肤干燥。舌苔黄腻,舌质红,脉细涩或沉弦。
1.2.3 痰浊阻滞型 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麻痛。胸脘痞满并伴有头晕目眩。舌苔白腻,舌质暗紫,脉弦或弦滑。
1.2.4 肝肾阴虚型 表现为关节剧烈疼痛,局部关节变形,肌肤麻木,行走艰难,屈伸不利,伴头晕耳鸣,口干,反复发作,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1.3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47例,女1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6天-7年,对照组4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8天-6年。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基本药方为:土茯苓30g,茯苓30g,薏苡仁30g,泽泻15g,萆薢30g,威灵仙30g,虎杖30g,苍术20g,黄柏9g,根据证候分型辨证加减:1.湿热蕴结型:在此方基础上加半枝莲、厚朴、茵陈等。2.瘀热阻滞型:在此方上加党参、厚朴、茵陈黄芪等。3.痰浊阻滞型:在此方上加红藤、陈皮、当归、桃仁等。4.肝肾阴虚型:在此药方上加白芍、生地黄、枸杞子等。水煎取汁,早晚两次,口服,以30天为1疗程。
2.2中成药治疗(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痛风定胶囊,其作用为清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所致的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喜饮,心烦不安,小便黄及痛风病见上述症候者。主要成分为秦艽、黄柏、延胡索、赤芍、川牛膝、泽泻、车前子、土茯苓等。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2.3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感外邪。2戒烟酒,饮食清淡,忌生冷、辛辣及海鲜等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并忌用豆科类中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痛风的“疗效评定”,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者为治愈;关节肿胀减轻,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者为好转;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者为无效。
3.2统计学处理通过对两组数据观察结果比较,应用SPSS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计算数据采用χ2检验。
3.3结果:
由上表可见治疗组有效率(89.6%)明显优于对照组(66.7%),通过对两组数据经的比较和处理,对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最终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现西医治疗痛风,尤其是急性发作时首选秋水仙碱,它可以使90%以上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在12小时内开始消退,48小时内消失。然而秋水仙碱有剧毒,服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不适反应,严重者还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副作用极大,让人望而却步。中医有500多年历史,早在2500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记载。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就曾列痛风专篇,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 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阳也。”明·张景岳《景岳全书·脚气》及清·林佩琴《类症治裁》皆有相关描述。我国古人虽不知痛风时血尿酸升高,也不了解嘌呤代谢紊乱,但经历代医师潜心总结,已发现痛风与风寒、饮食等因素有关,并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不同于西方医学治疗痛风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并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发病时间、季节及发病时的临床表现,通过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遣方用药,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让患者尽快康复,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杨集群.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痛风51例.吉林中医药,2007,(9):29-30.
[2]赵蓓俊.中医治疗痛风的现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