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造力培育方面的作用,针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要发挥其作用,就要进行教学改革;其次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两个角度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创造力的模式。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大学生创造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模式,以理论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仅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且使很多大学生对这类课兴趣大减,认为这类课程理论性太强,枯燥无味。学生没有了兴趣,被动地接受教学,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钱学森之问”把高等学校创造性教育的使命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大力培养大学生创造力,除了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外,更需要、更为迫切的是探索创新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与我们当前倡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探索灵活、愉悦、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路,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是学生创造力培育的有效方式。因此,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对提高大学生创造力意义尤为重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造力培育方面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与我们当前提出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应该在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的课程,它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开拓人生新境界;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一些伟人的丰功伟绩,了解到一些模范标兵的优秀事迹,用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学会创新创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锻炼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一些社会问题,要求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同时,能够针对现实问题,集思广益,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思维,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将来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作用,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
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创造力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贴近实际,开阔大学生的眼界。
当今的大学生不限于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希望更多地了解社会,为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列举一些响当当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不凡的人生事迹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郑成功……当然,把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学生的学习楷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它的积极意义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这些民族英雄所处的时代距今甚远,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异常陌生,没有亲近感,教师虽然费尽口舌讲述英雄人物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难从心灵深处理解和接受。如果换个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精选一些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作为教育内容,比如像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和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进而成为自己学习和行动的楷模,教育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在教学中引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时政大事作为材料,补充教材内容。同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适当的专题介绍,把枯燥的政治理论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使用者,要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各种丰富的资源。在涉及学生就业形势时,可以搜集最新的关于就业的报告,让学生对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二)贴近生活,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生活也是一本教科书,生活中的实例鲜活、生动,富有亲切感。在理解“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时候,可以列举某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实事求是,好高骛远而导致的后果。在涉及家庭美德教育时,让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真情,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学习动力。与此同时,构建真实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其个人来说具有真实性和挑战的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如今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班级和寝室,面对人际关系的教育,教师就可以举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同学关系和寝室关系,让大家与自己对比,引起共鸣。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应该怎么做,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到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身边事物,丰富课堂,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愿学、爱学、乐学,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三)贴近学生,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广泛的参与性,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门课与学生的联系更密切,它是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也是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时期,他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困惑和迷茫。这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状况,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时尚前沿、政治动态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大学生的成才愿望、存在的人生困惑和模糊的社会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使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从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创造力
目前,在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现象。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而是他们不适应普通的教学方式方法,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大事,只有教师下苦功,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激发兴趣,进而提高创造力。下面就从以下六点谈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一)问题启发法。
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使学生产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便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等一些诱导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可是知識积累却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的特点,这样设置教学,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讨论交流法。
针对一些有争议,学生了解得不是很深入,但是又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拓宽问题、分析问题,进行适当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讨论,既独立思考,又表达观点,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观点,推荐一位代表发言。鼓励不同小组的代表发表不同观点,由学生们思考,相互启发,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和引导。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位学生,鼓励他们发言,并能很好地给予正确的引导。讨论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课堂中来,沟通思想。在讨论中,不同小组之间既能表达不同的观点,暴露矛盾,分析矛盾,通过谈论和争议,分清是非,认识统一,或者相互补充,集思广益,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又能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将材料与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结合案例展开讨论,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阅读案例。其次,针对案例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案例,并结合案例思考问题。最后,由教师剖析案例,进行点评,引出学生所要掌握的观点。案例的选择需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启发性,能够揭示教学主题。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注意收集和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与社会现实结合紧密的典型性案例。案例教学法选用比较生动的教学案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事例与理论相结合,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使学生产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内在需要,进而提高理论修养。总之,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演讲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准备,自愿报名参加,进行演讲的一种教学活动。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乐于表现,善于抓住自我表现的机会,非常踊跃地参与到演讲活动中,锻炼自己在公共场合表达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个主题,同时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注重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在准备环节,学生结合主题,主动寻找相关的资料,写出文章,能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演讲环节,学生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一次成功的尝试,能让学生信心倍增,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五)辩论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关心的话题,设置一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让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和旁观者,利用课堂时间,让正反两方展开辩论,由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辩论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学习相关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归纳论点、论据和论证,锻炼意志的坚忍性、注意的稳定性和钻研精神。在整个过程中,既要发挥个人的特长,是善于辩还是善于总结,又要发挥集体的作用,与团队成员很好地配合,学会团体合作,才能保证辩论的成功。很多同学表示,在辩论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成长,培养口才和思维能力。在成功完成辩论后,所感受到的成就感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专业意识、学习兴趣将起到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時也促进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发展。
(六)实践教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的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走出去,参观革命遗址,这在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二七烈士纪念碑、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施洋墓、“八七”会议会址、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等等,加深对理论成果产生的背景和环境的理解;为了强化学生的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中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在调研过程中,既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又提高实践调研能力。
此外,教师要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资料。在直观、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吸引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会引起学生的联想,产生新的启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着重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永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3]白毓秀.创造力及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03.6,第3卷,(1-2).
[4]张梅英.高职学生个人发展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的心理学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9.12,第10卷,(4).
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力培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ytz044。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大学生创造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模式,以理论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不仅没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且使很多大学生对这类课兴趣大减,认为这类课程理论性太强,枯燥无味。学生没有了兴趣,被动地接受教学,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钱学森之问”把高等学校创造性教育的使命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大力培养大学生创造力,除了进一步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外,更需要、更为迫切的是探索创新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与我们当前倡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方向是一致的。探索灵活、愉悦、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路,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也是学生创造力培育的有效方式。因此,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对提高大学生创造力意义尤为重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创造力培育方面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与我们当前提出的创造性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应该在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思想性、政治性的课程,它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开拓人生新境界;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一些伟人的丰功伟绩,了解到一些模范标兵的优秀事迹,用他们的精神和品质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学会创新创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锻炼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一些社会问题,要求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同时,能够针对现实问题,集思广益,为和谐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思维,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将来工作都有很大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培育作用,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入手。
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创造力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一)贴近实际,开阔大学生的眼界。
当今的大学生不限于对书本知识的了解,希望更多地了解社会,为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列举一些响当当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不凡的人生事迹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郑成功……当然,把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作为学生的学习楷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它的积极意义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这些民族英雄所处的时代距今甚远,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异常陌生,没有亲近感,教师虽然费尽口舌讲述英雄人物的时代背景、故事梗概,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难从心灵深处理解和接受。如果换个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精选一些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作为教育内容,比如像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和道德模范,他们的事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进而成为自己学习和行动的楷模,教育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在教学中引用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时政大事作为材料,补充教材内容。同时,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适当的专题介绍,把枯燥的政治理论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使用者,要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各种丰富的资源。在涉及学生就业形势时,可以搜集最新的关于就业的报告,让学生对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二)贴近生活,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生活也是一本教科书,生活中的实例鲜活、生动,富有亲切感。在理解“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时候,可以列举某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实事求是,好高骛远而导致的后果。在涉及家庭美德教育时,让学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真情,增强责任意识,激发学习动力。与此同时,构建真实的情景,有助于学生发现那些对其个人来说具有真实性和挑战的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如今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是班级和寝室,面对人际关系的教育,教师就可以举一些大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同学关系和寝室关系,让大家与自己对比,引起共鸣。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应该怎么做,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到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身边事物,丰富课堂,让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愿学、爱学、乐学,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三)贴近学生,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广泛的参与性,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门课与学生的联系更密切,它是涉及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也是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时期,他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困惑和迷茫。这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状况,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要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时尚前沿、政治动态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大学生的成才愿望、存在的人生困惑和模糊的社会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使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从而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创造力
目前,在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现象。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而是他们不适应普通的教学方式方法,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大事,只有教师下苦功,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激发兴趣,进而提高创造力。下面就从以下六点谈谈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一)问题启发法。
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使学生产生运用知识的兴趣,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提高获取知识的欲望。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便于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等一些诱导性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烈,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可是知識积累却有限,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存在着看问题重表象、轻本质的特点,这样设置教学,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讨论交流法。
针对一些有争议,学生了解得不是很深入,但是又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拓宽问题、分析问题,进行适当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展开讨论,既独立思考,又表达观点,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观点,推荐一位代表发言。鼓励不同小组的代表发表不同观点,由学生们思考,相互启发,最后教师加以总结和引导。讨论教学法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每位学生,鼓励他们发言,并能很好地给予正确的引导。讨论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到课堂中来,沟通思想。在讨论中,不同小组之间既能表达不同的观点,暴露矛盾,分析矛盾,通过谈论和争议,分清是非,认识统一,或者相互补充,集思广益,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又能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将材料与问题相结合,让学生结合案例展开讨论,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阅读案例。其次,针对案例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案例,并结合案例思考问题。最后,由教师剖析案例,进行点评,引出学生所要掌握的观点。案例的选择需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启发性,能够揭示教学主题。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精心准备,注意收集和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与社会现实结合紧密的典型性案例。案例教学法选用比较生动的教学案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事例与理论相结合,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使学生产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内在需要,进而提高理论修养。总之,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演讲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个主题,让学生准备,自愿报名参加,进行演讲的一种教学活动。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乐于表现,善于抓住自我表现的机会,非常踊跃地参与到演讲活动中,锻炼自己在公共场合表达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一个主题,同时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注重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在准备环节,学生结合主题,主动寻找相关的资料,写出文章,能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演讲环节,学生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一次成功的尝试,能让学生信心倍增,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五)辩论教学法。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关心的话题,设置一个尚未有定论的问题,让学生组成正反两方和旁观者,利用课堂时间,让正反两方展开辩论,由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点评。辩论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学习相关知识,经过认真思考,归纳论点、论据和论证,锻炼意志的坚忍性、注意的稳定性和钻研精神。在整个过程中,既要发挥个人的特长,是善于辩还是善于总结,又要发挥集体的作用,与团队成员很好地配合,学会团体合作,才能保证辩论的成功。很多同学表示,在辩论中能够得到启发和成长,培养口才和思维能力。在成功完成辩论后,所感受到的成就感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专业意识、学习兴趣将起到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同時也促进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发展。
(六)实践教学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相对较强的课程,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鼓励学生走出去,参观革命遗址,这在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二七烈士纪念碑、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施洋墓、“八七”会议会址、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等等,加深对理论成果产生的背景和环境的理解;为了强化学生的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入社会和企业中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在调研过程中,既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又提高实践调研能力。
此外,教师要提高多媒体教学水平,更好地使用多媒体资料。在直观、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吸引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也会引起学生的联想,产生新的启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着重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永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3]白毓秀.创造力及高职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培养[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03.6,第3卷,(1-2).
[4]张梅英.高职学生个人发展过程中创造力培养的心理学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9.12,第10卷,(4).
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力培育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ytz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