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讨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不同于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方法传授、能力培养、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044-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开设以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受该课程的性质、内涵和特点所局限,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如何体现该门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实践证明,在《纲要》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不仅符合课程的特征,而且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本文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1 当前《纲要》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编写的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学目的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为基本脉络,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让学生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可见,“纲要”不仅具有历史课程的一般特点,还属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与历史课的有机统一。但由于课程定位的特殊属性及其双重职能性,影响了“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其主要表现为:
(1)教材内容重复,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作为“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教材内容或与中学的历史课之间存在水平重复,或与“概论”有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从而导致较多学生表示目前教材与中学时期的教材相仿,几乎没有创新,与其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相差较远,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多数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
(2)教材高度浓缩,理论与实际脱节。“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囊括了1840年至今的历史,其历史进程波澜壮阔,内容包罗万象,使得教学中部分教师面面俱到又点到为止,说教氛围过浓,一些问题不能讲深、讲透,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很难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真相“是什么”的基础上,学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不能在对历史问题的感悟中“内化”思想政治理论,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思想和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目的和效果。
(3)教学手段单调,学生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培养不足。近年来,“纲要”课在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进,但课程本身的概要性和教材的高度简约性与授课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多数教学仍是多媒体下的“简单说教”,部分老师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仍侧重于向学生传授既定知识,把学生看成是单一的接受者,教学方法机械死板,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内在需要等因素,课堂与实际生活脱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未能得到较好培养。
2 研讨式教学对增强《纲要》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2.1 研讨式教学的涵义
“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课程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根本不同于注入式讲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它是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汉民教授在20世纪末对高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全新模式。它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固有的知识,而是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总结提高等五步骤,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开放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符合教学规律,具的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主要表现为:“它在教学模式上,变‘灌输式’为‘研讨式’;在教学手段上,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教学形式上,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教学关系上,变‘主-客’关系为‘主-主’合作关系”。因此,研讨式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特点,对于增强具有“双重”教学职能的《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来说,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2.2 研讨式教学对增强《纲要》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纲要》课作为高校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担负着德育教育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数不高、及格就行”的功利思想,课堂“抬头率”不高,主体性缺乏,教学台上台下“两张皮”等现象的存在使其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研讨式教学则“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平台”[4],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对课程知识巩固和学术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影响中国“数千年之未有之变局”中的一些历史大事件及历史人物提出质疑和新鲜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视觉主题下获得自觉的思考空间,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与主动探究并举,在提出问题与解决过程中,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其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与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研讨式教学主张将研究式与讨论式相结合。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教师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实际要求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新性,通过介绍教材的重点、难点,延伸到系统的学术观点介绍、历史脉络的总结、历史规律的分析等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碰撞,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从《纲要》课是“炒冷饭”到“摩擦火花”的转变,探索真理的欲望得到加强,自觉自愿参与到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研究探索中。如:殖民化推动进代化,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及教训、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洋务运动是否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辛亥革命的社会历史意义,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日关系的过去与未来,国民党的统治,大跃进的失误,祖国山河一片红等等历史问题,在笔者过去的研讨式教学实践尝试中都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在对这些历史问题或观点进行质疑和思考过程中,学生不再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服从”的过程,历史不再是平铺直叙,干瘪无力,在生动了解国情、国史的同时,更深刻地领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这部屈辱史与奋斗史,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较好实现教学目的与功能,增强教学实效性。
再次,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自我教育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研讨式教学法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实行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也是实行这种教学改革的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5]。因此,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如若能较好掌握研讨式教学的方法及其宗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选题、收集资料、归纳演绎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研讨式教学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是对旧模式的突破和全面创新,作为一种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它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来说,研讨式教学在《纲要》课程的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偏重和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教学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教育者、被教育者都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研讨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的应用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教研教改。
其次,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完善。《纲要》课时少,内容庞杂,没有固定的既要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又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指导教材,导致指导选题工作繁重,加之大班授课等等,严重影响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交流探讨,总结汇报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如何缩小教学班级的组织规模,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做好资源共享,编写相关教材等等对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亟待解决。
再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今各种出版物激增,网络信息普及,西方思潮不断渗透,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历史人物的分析讨论中,受到某些固有思维方式影响,言语和观点难免有失偏颇,甚至与主流思想相违背,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长期积累,深入钻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既能设计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符合教学内容、专业领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匹配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讨,又能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做到快速反应、细致分析、高度归纳、主动引导,真正做到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总之,研讨式教学解决了《纲要》教学内容高度概括性与缺乏层次性的矛盾。它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大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等特点进行教学,强化教育过程的针对性、层次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思考、评价的能力,充分满足学生的受教育心理,集中实现《纲要》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三大功能,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找到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材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4.
[3] 王鸿江.现代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81.
[4] 何丽君,唐玉光.研讨式教学:高等学校教育的新走向[J].黑龙江高教育研究,2006(5).
[5] 郭汉民.探讨研讨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2).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044-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开设以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受该课程的性质、内涵和特点所局限,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如何体现该门课程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实践证明,在《纲要》教学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不仅符合课程的特征,而且易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本文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1 当前《纲要》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纲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编写的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学目的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历史征程为基本脉络,讲授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追求社会进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让学生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从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可见,“纲要”不仅具有历史课程的一般特点,还属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在历史教育中渗透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与历史课的有机统一。但由于课程定位的特殊属性及其双重职能性,影响了“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其主要表现为:
(1)教材内容重复,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作为“新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教材内容或与中学的历史课之间存在水平重复,或与“概论”有着交叉重叠的现象,从而导致较多学生表示目前教材与中学时期的教材相仿,几乎没有创新,与其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相差较远,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多数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
(2)教材高度浓缩,理论与实际脱节。“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囊括了1840年至今的历史,其历史进程波澜壮阔,内容包罗万象,使得教学中部分教师面面俱到又点到为止,说教氛围过浓,一些问题不能讲深、讲透,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很难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真相“是什么”的基础上,学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不能在对历史问题的感悟中“内化”思想政治理论,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假、大、空”的思想和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目的和效果。
(3)教学手段单调,学生问题意识及思维能力培养不足。近年来,“纲要”课在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改进,但课程本身的概要性和教材的高度简约性与授课学时有限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多数教学仍是多媒体下的“简单说教”,部分老师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仍侧重于向学生传授既定知识,把学生看成是单一的接受者,教学方法机械死板,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内在需要等因素,课堂与实际生活脱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未能得到较好培养。
2 研讨式教学对增强《纲要》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2.1 研讨式教学的涵义
“研讨式教学是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课程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根本不同于注入式讲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它是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汉民教授在20世纪末对高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全新模式。它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理解固有的知识,而是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指导选题—独立探索—小组交流—大班讲评—总结提高等五步骤,在学习过程中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开放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培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符合教学规律,具的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主要表现为:“它在教学模式上,变‘灌输式’为‘研讨式’;在教学手段上,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教学形式上,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教学关系上,变‘主-客’关系为‘主-主’合作关系”。因此,研讨式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特点,对于增强具有“双重”教学职能的《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来说,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2.2 研讨式教学对增强《纲要》教学实效性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3]《纲要》课作为高校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担负着德育教育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分数不高、及格就行”的功利思想,课堂“抬头率”不高,主体性缺乏,教学台上台下“两张皮”等现象的存在使其主渠道作用难以发挥。研讨式教学则“主张在对话的语境中,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平台”[4],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对课程知识巩固和学术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影响中国“数千年之未有之变局”中的一些历史大事件及历史人物提出质疑和新鲜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鲜活有趣的视觉主题下获得自觉的思考空间,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与主动探究并举,在提出问题与解决过程中,满足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其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的与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研讨式教学主张将研究式与讨论式相结合。通过这一模式的实施,教师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实际要求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新性,通过介绍教材的重点、难点,延伸到系统的学术观点介绍、历史脉络的总结、历史规律的分析等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碰撞,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从《纲要》课是“炒冷饭”到“摩擦火花”的转变,探索真理的欲望得到加强,自觉自愿参与到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研究探索中。如:殖民化推动进代化,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及教训、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洋务运动是否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辛亥革命的社会历史意义,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日关系的过去与未来,国民党的统治,大跃进的失误,祖国山河一片红等等历史问题,在笔者过去的研讨式教学实践尝试中都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在对这些历史问题或观点进行质疑和思考过程中,学生不再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服从”的过程,历史不再是平铺直叙,干瘪无力,在生动了解国情、国史的同时,更深刻地领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这部屈辱史与奋斗史,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民族责任感和民族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较好实现教学目的与功能,增强教学实效性。
再次,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自我教育机制。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研讨式教学法的宗旨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即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实行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归宿,也是实行这种教学改革的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5]。因此,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如若能较好掌握研讨式教学的方法及其宗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选题、收集资料、归纳演绎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研讨式教学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讨式教学法是对旧模式的突破和全面创新,作为一种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它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来说,研讨式教学在《纲要》课程的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偏重和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教学组织者、管理者还是教育者、被教育者都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研讨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的应用的重要性,积极推进教研教改。
其次,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完善。《纲要》课时少,内容庞杂,没有固定的既要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又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指导教材,导致指导选题工作繁重,加之大班授课等等,严重影响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交流探讨,总结汇报为主要学习方式,因此,如何缩小教学班级的组织规模,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做好资源共享,编写相关教材等等对教学组织形式提出了挑战,亟待解决。
再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今各种出版物激增,网络信息普及,西方思潮不断渗透,在一些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历史人物的分析讨论中,受到某些固有思维方式影响,言语和观点难免有失偏颇,甚至与主流思想相违背,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教材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长期积累,深入钻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既能设计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符合教学内容、专业领域、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匹配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讨,又能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做到快速反应、细致分析、高度归纳、主动引导,真正做到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总之,研讨式教学解决了《纲要》教学内容高度概括性与缺乏层次性的矛盾。它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大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敏捷、勇于创新等特点进行教学,强化教育过程的针对性、层次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参与、思考、评价的能力,充分满足学生的受教育心理,集中实现《纲要》教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等三大功能,为提高教学实效性找到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教材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郭汉民.研讨式教学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4.
[3] 王鸿江.现代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81.
[4] 何丽君,唐玉光.研讨式教学:高等学校教育的新走向[J].黑龙江高教育研究,2006(5).
[5] 郭汉民.探讨研讨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