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县李敏修先生七十寿序》刍解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李敏修先生为清末民初河南地区杰出的乡绅代表,短暂活跃于政治舞台,后潜心教育,化行乡里,创办经正书舍,辑录中州文献,受时人敬重。该寿序为其七十大寿时,众豫籍旅居旧都人士所作,表达对先生大寿的恭祝之情,是研究李敏修生平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李敏修;寿序;经正书舍;中州文献
  新乡市博物馆收藏京都琉璃厂松华斋选制的《汲县李敏修先生七十寿序》一套,立轴12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陈铭鉴敬撰,宋庚荫恭书,代表豫籍旅居旧都人士对李敏修先生七十大寿的恭祝之情。通过解读寿序,可以看出李敏修先生品行高洁、潜心教育、昌明绝学,受到时人敬重,是研究民国教育和李敏修先生的重要史料。现抄录《汲县李敏修先生七十寿序》全文,以供研究。
  《汲县李敏修先生七十寿序》
  初铭鉴为诸生时,私慕曾点、牧皮之为人,以放狂为高视,宋儒迂拘,弗屑也。丁酉秋,承司铎王师子蕃启迪,始知义理之学与身心性命息息相通,实有其不可磨灭之精髓在焉。维时,湘潭黄曙轩先生方主讲大梁明道书院,门弟子辑其语录文稿,梓而行之。一日,铭鉴偶于子蕃师处读其致刘景韩中丞书,盛称“汲县李进士敏修,品高学粹,化行河朔,不禁心向往之”,而子蕃师亦数数道其为人,于是益为倾慕,冀或一遇。
  丙午冬,铭鉴客夷门,参与路矿会议,获识先生于学务公所。默察其言动,胥中规范,益信黄、王之誉未为溢美,而铭鉴受知见重于先生亦自此始。明年,先生荐铭鉴任汲校长,寻调充省视学。民国建元后,又同任国会议员,谈道论政,久而弥融。盖先生学养深醇,丰度端凝,望若山岩,即之而和煦如春,不独铭鉴追随有年,奉若矩矱,举大河南北,无论文士武夫,以至妇孺牧竖,道及先生盛名,亦莫不致其钦崇之意。小雅之诗曰:乐只君子,德音是茂。鲁颂曰:俾尔寿而臧不啻。为先生咏矣。
  夫中州夙号理学之邦,而卫怀尤着。远者姑弗考,自孙夏峯讲学苏门,教泽流风寖传寖广。咸同而后,李文园、王少白两先生率皆以昌明绝学、转移世运为己任。先生弱冠崛起抗志前哲,设教于卫河之上,阐扬洛闽兼宗姚江学,期实践不尚空谈,以故从游群彦多循其涂辙以求指归,而苍山汲水闲,隐然有邹鲁之遗风。
  虽先生早岁弃官,未获大用于时,而两河教育之袐钥,实自先生启之;中州文献之巨着,又由先生成之,即此荦荦两大端。先生之功,在乡国化洽远迩,固可与日月冈陵同其贞恒,意美年延有自来矣,岂待外来哉?
  今岁乙亥春正月二日,为先生七十诞辰。豫籍旅居旧都人士佥议称觞,属铭鉴为文张之,铭鉴亦以先生为嵩洛耆宿,邦人宗仰,不可无一言以据众怀。独文藻荒弇,恐不克仰赞高深、发皇引年之义,为滋恧耳抑。
  闻光緒乙酉秋,当先生御轮亲迎之日,乡闱捷报适至。一时贺客竞集,诧为奇遇。而新伉俪视之殊欿然,今则忽忽已屈五十年矣。先生与德配张夫人,琴瑟之好及松柏之操,厯久弥固,宜其和乐康强,永永无极也。
  参议院议员、简任职用、癸卯举人、乡俊学陈铭鉴敬撰。简任职存记、司法部佥事、法学士、年愚侄宋庚荫恭书。世愚弟吴敬修、郑其藻、王祖德、吴箕孙,乡愚弟袁乃宽、白文俊、唐天喜、梁振炎、高鸿善、靳至、王伊文,姻愚弟曾鹏飞,乡俊学周德宣、胡汝麟、李鸣钟、陈鸿畴、孙錂铣、徐炳昶、徐金湶、胡鼎元、蔡缵周、李国瑗、罗耀枢、吴庆嵩、吴颂岑、房续尧、冯友兰、李向秾、牛葆恕、孙尚容、魏厚荣、陈恺、詹耿、王实坪、杨震文、刘对扬、刘耀扬、胡捷三、王作宾、于廷鉴、金尊华,年愚侄张伯驹、王曾述、曾以锟、王树清、田启基,世愚侄秦瓒、田文蕖、阎和庚、杨益众、袁克骏,姻愚侄李佩珂,姻世愚侄顾仪曾、世再晚、章炳昭同拜祝。
  民国二十四年二月五日,即夏正乙亥岁春正月二日。
  1 寿序背景
  寿序,即专为祝寿所写的序文,与寿诗、寿词等构成了祝寿文学的主要形式。南宋末期,寿序就已渐备雏形;至明代,寿序独立成体,勃兴炽盛,成为专为贺寿而创作的文章。有清一代,寿序创作达到巅峰。
  该序为汲县李敏修先生七十大寿的序文。李敏修(1866—1943)名时灿,字敏修,号暗斋,河南汲县(今新乡卫辉)人,是清末民国时期河南著名的学者、教育家、藏书家。他生于书香世家,少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二岁便在县八股考试中崭露头角。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时年20岁,“御轮亲迎之日,乡闱捷报适至。一时贺客竞集,诧为奇遇”,在迎亲之日收到乡闱捷报,可谓双喜临门,难逢之遇。光绪十八年(1892),26岁考中进士,次年任刑部主事,开启仕途生涯。拥护康梁维新变法,出任河南教育总会会长、河南学务公所议长兼优级师范学堂监督、资政院议员;“中华民国”建立后,又出任过河南教育司司长和北洋政府的参议员、众议员等。李敏修虽置身政界,但为人正直、品高学粹,不愿与当局同流合污,一心从事教化,创办经正书院,辑录中州文献,为传播知识、留存文献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该序由陈铭鉴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撰于北京。陈铭鉴(1877—1945),字子衡,号莲友,别号啸月山人,河南西平县权寨镇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举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李敏修荐其任汲县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同年9月充省视学。1913年,经河南省议会公举为参议院议员,曾参与《天坛宪法》的起草,上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是民国时期豫籍重要政客之一。后因仕途多舛,政界失意,遂承先祖父辈之夙愿,寓居北京,编修《西平县志》。期间,虽因筹款受阻而中断,但修志之心不改,1932年2月《西平县志》(民国本)脱稿,1934年付梓成书。①另编着有《啸月山房文集》6卷,李敏修、梁启超等人分别为其作序。1935年正月初二,陈铭鉴代表众旅居旧都之人为李敏修先生撰写寿序,既贺耆宿诞辰之喜,又报知遇桃李之情。
  2 寿序分析
  该序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陈铭鉴少时心性放狂高视,然受师儒王子蕃、黄曙轩影响,仰慕李敏修先生已久;第二部分从政治素养、学术教育、家庭生活三方面描写李敏修先生,铭鉴深深为之折服,满怀钦崇敬仰之意;第三部分罗列了参与该序以及为先生祝寿的众豫籍旅居旧都人士,共57人,涉及军政要员、文化名流、教育大家等,多为当世英豪。   2.1 陈李相识
  孟子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曾点,字皙,故又名曾皙,与牧皮皆为孔子弟子。陈铭鉴少年心性,私慕曾点、牧皮为人,狂放高视,不屑传统儒生。后经其师王子蕃教诲方有改观。黄舒禺(1834—1901),字晓征,号曙(一作恕)轩,晚号晚悔庵居士,湖南湘潭人,清光绪元年(1875)贡生。光绪二十年(1894),聘为开封明道书院山长,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如王锡彤等,并对许多中州名人的成长有过帮助。黄曙轩在對刘景韩信函中称赞:“汲县李进士敏修,品高学粹,化行河朔。”陈铭鉴从老师王子蕃处观此赞语,加上老师亦对其为人赞不绝口,使铭鉴对其倾慕不已。
  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敏修在开封创办中州公学、劝学所、教育总会,提倡官民皆学。1906年冬,陈铭鉴到夷门(开封别称)参加路矿会议,与李敏修相识,从此两人结下深厚情谊。1907年,李敏修推荐陈铭鉴任汲县县立高等小学校长。1913年,陈铭鉴经河南省议会公举为参议院议员,李敏修任河南教育司长,1918年,李敏修也当选参议院议员,两人谈道论政,愈加融和。李敏修学养深醇,丰度端凝,陈铭鉴深深为之折服。
  2.2 李敏修成就
  宋代理学分为濂、洛、关、闽四大学派,其中洛学发源于河南,代表人物程颢、程颐、邵雍等理学大家均为河南人,形成了以宋明理学为浓厚氛围的中州文化圈。明末清初理学大家孙奇峰晚年于辉县夏峰村讲学20余年,从者甚众,教泽广被绵长。清中期一代宗师李文园、清末大儒王少白等都大力发展文教,培育选拔才俊,以昌明绝学、转移世运为目标。汲县李敏修作为河南历史上最后一位极富影响力的理学家,从事教育,创办经正书舍,传播理学,保留文萃,辑录中州文献,为培育青年才俊与保留中州文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事教育,创办经正书舍:光绪二十八年(1902),李敏修在河南卫辉创办经正书舍,运转36年,培育学生千人,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经正”二字源于《孟子》:“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李敏修先生以此命名书舍,可见其心怀天下,间接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及对时局的担忧与期盼。书舍创办非一人一时之力,李敏修先生及其他有志之士早在1898年时便着手筹备建立书舍。王筱汀《抑斋自述》记载:“1898年,购得便宜之书籍,成立经正书舍基础。”“吾县僻邑也,藏书家甚少,士子见闻狭陋。余与敏修忧之,尝拟建一书社,供人借观。”②李敏修协同仁人志士于1901年春禀请立案创办卫辉经正书舍,并得到批准与支持,由卫辉知府资助,经正文社同仁捐银,经正书舍获得充裕的资金,李敏修、王筱汀、高幼霞先后多次赴北京琉璃厂书肆选购图书,为成立书舍做好准备。
  经正书舍教学方法是每日讲课,每月初一和十五会讲,每年二月和九月举行大型学术讨论会,邀请各县学子参加。①教学对象不分贵贱,提倡平民教学。除教学任务外,经正书舍还承担着藏书功能,规定书籍可对外借阅,以便乡邻读书。经正书舍存在的36年间,为国家培育了大量人才,如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副省长嵇文甫,同盟会员、河南省图书馆馆长井俊起,同盟会员、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国民党元老郭仲隗,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李季和等。经正书舍作为当时河南省唯一的新型书院,是对“唯科举论”封建教育制度的抗衡与挑战,不仅开阔了时人眼界,还培育了大量英才,为后期河南乃至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印证了寿序所言“两河教育之袐钥,实自先生启之”。李敏修先生一生从事教育,除了创办经正书舍,还曾受聘长垣寡过书院、武陟致用精舍、禹县颖滨精舍、淇县淇泉书院、开封明道书院等,在洛阳创办“河洛学社”,在开封创办“中州公学”“劝学总所”等。正因如此,陈铭鉴才会在所写寿序中对李敏修先生赞誉有加,称“从游群彦多循其涂辙以求指归,而苍山汲水闲,隐然有邹鲁之遗风”。
  保留文萃,辑录中州文献:李敏修先生为嵩洛耆宿,邦人宗仰。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馆,任命赵尔巽为馆长,准备编修清史,要求各地设文献征辑处。赵尔巽认为李敏修“有澄观时变,恰熟归闻,有期文必任之心,膺大雅至群之誉”②,专函敦聘其为清史馆名誉协修,并委任为中州文献总编辑,负责征集和整理中州文献工作。时任国务卿的徐世昌曾在信件往来中赞其“中原文物,为洛嵩精英之所托付,裒举发挥,固知非公莫属”。③
  李敏修在同仁的协助下,于1915年成立“中州文献征辑处”,总处设在北京骡马大街“嵩阳别署”,另于开封、洛阳等地设置分处。民国四年(1915),于《国权报》刊登征辑启事,规定征辑范围:凡所采辑以备清史取材,故时代以有清一代为限,地域以河南一省为限;凡史例所有,名在海内,皆所必采,谱牒家传、碑状表志也在采辑之列;名臣循吏,史馆有撰者,轶事遗文皆应甄录;凡著述有以自见于世,不论说经之编、诗文各集、骈体散文、记事之录,或说部杂俎、方书评注,皆应征求。④内容涉及政治、历史、教育、经济、民生、科学、文学评论、哲学专著、来往信牍等,包罗万象。李敏修花费多年精力,将各地征辑来的资料进行挑选、分类、归纳,按照传统习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整理。由于时值战乱,为保护征辑和整理出的文献,李敏修冒着炮火将其从北京运往家乡汲县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其子李季和又将全部文献慷慨献给平原省图书馆(今新乡市图书馆)。现在这些文献是新乡市图书馆的特藏,是研究清代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商业的重要资料。⑤李敏修等人征辑、整理的中州文献不仅保存了清代中州文献资料,也留存了清代中州文化。清代几百年的历史风貌都跃然于字里行间,对研究后世具有重要的史料作用。正如陈铭鉴在寿序中所言:“两河教育之袐钥,实自先生启之;中州文献之巨着,又由先生成之,即此荦荦两大端。”
  参与祝寿人员:因李敏修曾置身政界,又开办经正书舍、四处讲学,后辑录中州文献,涉及众多豫籍名人政要,故李敏修交游甚广,知交遍布。因而其七十大寿之际,众多豫籍人士为其祝寿。参与该序为先生祝寿的豫籍旅居旧都人士共57人,涉及军政要员、文化名流、教育大家等。如曾任袁世凯秘书、嵩云中学董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的宋庚荫,袁世凯的亲信、管家袁乃宽,毕业于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曾参与1930年鲁豫大战的王作宾,爱国人士、著名收藏鉴赏家、书画家、京剧艺术研究家张伯驹等人,在此不一一介绍。
  3 结语
  李敏修先生学养深醇、丰度端凝、品高学粹、心怀天下,除短暂活跃于政治舞台、创办经正书舍、征辑中州文献外,还支持实业救国,从事商业活动,如成立矿务研究会、创办“三峰矿业公司”、开办“平民织布厂”等。他关心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救灾,号召全民募捐,为灾民奔走呼号。因而陈铭鉴称“先生之功,在乡国化洽远迩,固可与日月冈陵同其贞恒”。李敏修先生所具备的品质至今对我们仍有教化意义,寿序中所传达的尊师重儒、同乡情谊等思想也值得学习与借鉴。
其他文献
摘 要:《故翰林编修文林郎徐君墓志铭》与《明故敕封徐孺人傅氏墓志铭》是新见的关于明代翰林院编修徐鹏与其妻的两合墓志。墓志记载了墓主人的家世、生平等,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叙述突出了徐鹏的才学德行、交友情况及其妻傅氏孝养父母、相夫教子、严守贞洁等妇德。这两合墓志为了解明代士大夫的婚姻生育、家庭生活、男性与女性的理想人格,以及认识明代士大夫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社会交往、官场生态等提供了新的材料。另外,两
摘 要:2020年6月,密镇捐造天字一号西洋大炮于山海关东罗城外护城河出土,为研究明末火器铸造以及相关历史、军事防御、官员配置等情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河北山海关;明崇祯;密镇捐造;天字一号;西洋大炮  2020年6月,山海关区水务部门在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中,于山海关东罗城东南角台外护城河处发现一门古炮。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闻讯后立即与施工单位接洽,连夜将铁炮运至山海关长城博物馆保管。 
年画用木刻墨线版和不同单色版套印而成,部分地区辅以手工彩绘,如杨柳青年画、绵竹年画。年画着色选用天然矿植物颜料,用色大胆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视觉。年画创作于作坊
摘 要:两汉时期西南地区农业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农业劳动力增加、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田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地主庄园经济兴起四个方面。首先西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这一地区原有农业基础较好有关,其次得益于两汉时期中央王朝注重边郡管理、轻徭薄赋的政治措施,最后最为重要的则是牛耕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铁农具的普及推广。牛耕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而冶铁业的发展使铁农具得到了广泛普及,两者都为两汉时期西南地
摘 要:在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原始先民将自己对周围的认知和主观意识融入陶器制作中,创造出了陶塑。各种造型的陶塑是探知古人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陶塑的分析研究,可以推测原始先民的精神思想、生活情感及夙愿祈求。太谷白燕遗址出土了6件小型动物陶塑,造型生动,形神俱佳,对于探索史前雕塑的造型手法、艺术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精神意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谷白燕遗址;动物陶塑;功能与内涵  白燕
摘 要:山东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资源富集、精神标识作用重要。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剧烈,影响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黄河文化参与了中华文化孕育发展、繁荣鼎盛、交流转移的全过程,并内化成中华文明的正统核心,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关键词:黄河文化;山东;区域文化;齐鲁文化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被尊为“四渎之宗”“百泉之首”,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横贯9个省区
摘 要:结合西汉道教炼丹术的出现,根据西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修务训》,分析得出“玄锡”就是锡汞齐的观点。文章阐述锡汞齐发展的三个时期:①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这时期其主要作为炼丹药银使用;②宋元时期,其主要作为“磨镜药”,并促进了磨镜行业的发展;③明清时期,其采用了特殊处理,磨镜的效果反而比战国汉唐铜镜差。  关键词:铜镜;锡汞齐;磨镜药;水银  从考古资料上看我国铜镜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多
摘 要:文章尝试从整个明代时期装饰类玉器(玉带饰)的材质、取料、造型、工艺等环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时代成因和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与认知。  关键词:明代;玉带;取材;文化背景;发展演变规律;造型纹飾;工艺特征  现在许多专业人士说到明代玉器的造型及玉质特点,多以“粗大明”简单概括,意指明代玉器在用料上不讲究,对玉材、玉质要求不高,同时对雕刻、制作、抛光等加工环节也不甚讲究。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
5月25日下午,三星堆遗址多学科综合研究集中签约仪式在广汉举行,22家重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科研合作协议。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集中签约仪式并进行座谈。签约仪式和座谈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主持。四川省副省长罗强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四川省副省长罗强在讲话中提到,多机构多学科聚力,充分展现了我国新时期考古理念和考古技术的新进步。今天举行的三星堆遗址
摘 要:文物是人类创造、使用或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遗留物,蕴含历史、艺术、科学、教育和社会等多种价值。文物不能被人再次创造,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其长期保存、管理具有一定要求和难度。近年来文物犯罪集团化、暴力化、智能化的新趋势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文物安全风险压力,文物安全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文物大安全观是消除文物安全隐患和化解风险的有效之法,通过多维度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