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历史教材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yayuq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课程理念提出的新要求,教学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有自己的顺序,也遵循历史教学的基本规律。作为历史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进行合理优化,进一步细化教材内容,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材;教育教学;学习兴趣
  中华民族是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在看到当前民族繁荣的现在,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同时,不能忘却中华民族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中国的发展史正是中华民族不断地与自然、外族进行斗争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繁华、有衰落,有高傲、有悲壮。环顾世界历史,也是在不断的斗争中进行,在进行不断的历史变革,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贫困走向富裕,从杂乱无序走向章法严训。通过学习历史不仅让我们了解社会的进程同时也能了解历史的人文、地理、科学等等学科的进程。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认识过去的历史,审视当前的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史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单从高考的角度来看,其已经作为学生的可选择科目,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其在高考中的地位。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准确把握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内涵,整合历史教材,让其更能适应高中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 要在总体上进行灵活整合、重新构建历史课的教学体系
  针对高中历史新课标所提出的高中课程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模块化课程结构。教师要注意各个课程模块之间的相互参照,建立统筹兼顾、内容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教师要对每个模块内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不要仅仅地上一课备一课,而是需要教师能够对整个的教材内容熟悉,能够整合整个教材的前后关联之处,要将每节课都置于整体模块体系中进行考虑。从课程体系来说,有些章节是独立的,有些章节是承前启后的,有些单元之间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作为老师要对这些章节进行合理地排序和整理,便于优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有效地进行课堂组织。如: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在教学顺序上进行调整。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之中,这样,可以体现中国在世界的特殊位置,学生感觉到自身的历史责任。让学生认识到“世界史”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尊重,提升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学习历史的视野,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另外,可以更好地体现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现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以及这种发展中产生的碰撞与交流。
  其次,要进行单元内部的各节教材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新课改的教材多元化以及模块化的特征,先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和单元内各节之间的关系,然后参照课程标准分析单元标准和各节次的标准,对本单元进行精准的单元整合。如“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进行整合,可以概括为“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演变进程”,将这些内容整合成“历史对照”和“历史启示”,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历史。当然可以实现对比的还有美国发动的战争如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90年代及21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要对每节教材进行整合。每节教材的内容整合也要参照课表的要求,一些课标没做要求的,可以少讲甚至不讲,在整合上要符合学生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也不能偏而概之。对一些课标要求的内容,但是对学生学习起来又比较吃力的内容要精敲细磨,编排课程内容让学生便于理解。如:《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的内容,我们需要对历史的背景进行分析,通过一些视频、图片来增加学生的理解力。要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的结构进行调整,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中多个子目进行调整为四个子目,分别是“建党及大革命时期”“国共十年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这样从结构上更能符合课标的总体要求,对学生加强理解和认知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 紧紧把握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把控
  作为课程教育的国家纲领性文件,课标是作为教育指导的标杆,不容动摇。教师要深刻领会课标的思想宗旨,针对课标进行深刻的研究,充分地领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内涵。精准把握每一模块、章节内容的核心和要点。历史内容实际上就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以及重要政治代表人物来进行叙述的。所以在课程讲解时要围绕主线、政治制度、变革、人物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内容整合上要围绕一根主线,在主线周围进行扩展和延伸。形成树枝状结构,在错综复杂中又不偏离主线,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如:以“政治制度的变迁”这根主线展开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夏商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等。教师在每一个时期的政治制度讲解要透彻,通过对这些记忆点的强化理解,学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将会非常深刻,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三、 整合高中历史教材的同时,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材的利用效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从各方面获取素材,然后将这些素材通过多媒体、微信、QQ等渠道呈现给学生。在作业布置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大数据去搜索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把握高中历史课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和手段,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靳志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策略初探[J].中华少年,2016(25):48.
  [2]周吴兵.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资源的整合[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04):5-6.
  [3]鞠清辉.试论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4(14):13-14.
  作者简介:
  李先進,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制造类课程专业性较强,且课程内容有较多的重复。传统教学模式下,制造类课程相互独立,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合力。详细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出了制造类课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措施,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类课程整合应注意的问题,对制造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课程整合;制造类课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教学评价  一、 引言  制造类课程是指包
对海南割舌罗野果进行营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割舌罗野果营养成份丰富,是生产饮料、果酒等的上好原料,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摘 要:历史是高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对文科生而言。历史的综合性、趣味性都很强。高中学生历史成绩的好坏,小的方面,决定其高考的成败;大的方面,决定其人生的走向。因此,这就要求历史老师采取正确、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历史,这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传授方法不恰当、不正确,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即使老师耗费了精力,但教学效果会大大降低。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对策  
期刊
摘 要: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学习任务增多,但课时有限,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已然成为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在我国教育环境中播下种子,生根发芽,是否能茁壮成长,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心律,这还有待实践、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教学导入、开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下面我就结合实例具体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策略  微课,又称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归纳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归纳法的重要性和优势。而在中学地理气候教学中运用归纳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候学知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地理教学的全面开展。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归纳法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归纳法在气候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地理;归纳法;气候教学;应用  在地理学中,气候有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