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昴与道德之思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kinhus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罗伯特·潘·沃伦的诗歌具有深刻的道德关怀和反省精神,并善于运用回忆与联想关照当下的个体感悟。时间功能在其诗歌中以空间结构为依托加以展现。沃伦有意识地将内在时间视角与外在空间形象结合在一起,运用基督教和其他神话因素加强了道德思考,形成了“时间-空间-伦理”的诗歌结构。
  关键词:沃伦  时间  空间
   长久以来,罗伯特·潘·沃伦(Robert Penn Warren)的诗歌被以两个维度进行解读:伦理价值和时间之思。其伦理层面体现在探索人的历史责任感上,而时间层面则关注个体的成长与反思。强烈的历史感来自沃伦身处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本身就有着对历史与责任的伦理探寻。而沃伦将其表现在诗歌上,正如他在晚期诗歌中强调的:诗歌是有“治疗”作用的社会功能。而对于个体成长,沃伦将其与时间相结合,在诗歌中展现人的生命历程与自我追寻的意义。
   在沃伦笔下,“爱”是他一以贯之的主题,而这“爱”字中包含着承担责任、救赎、希望等。诗歌中频频出现“时间”、“历史”、“知识”、“原罪”等词汇,加固了诗人对历史与个体境遇关系的思考。事实上,沃伦认为,人只有在历史中是上升的、发展的才符合道德准则。人所处时代的空间性与个体成长参照的时间性相结合,方能呈现出完整的、非断裂的道德意义。而沃伦在其晚期诗歌中又有意识地运用如“星空”意象,将诗歌文字中的空间结构明确展现,围绕在时间脉络上。这样,沃伦的诗歌就形成了以时间为轴,空间为象,历史为根,并统一于生命之下的独特时空结构。该结构的终极指向是生命历程中道德准则的追寻。
   一  自然之镜:圆形意象与时间结构
   时间在诗歌中呈现的形态,是西方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诗歌或以其精巧的结构、或以其神秘的意象,又或深沉的玄思将时间主题演绎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格调,甚至透出哲学思辨的意味。沃伦的诗歌亦不例外。其晚期诗歌从“独白式的沉思”走向“对话性的思辨”,在自我价值的建构中与他者对话、交流,最终在对爱的追求中消弭了自我与他者的隔阂与分裂。可以说,沃伦的时间哲学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在与他者关系的建立以及对话空间之中。
   时间哲学是连结“自我与他者”必要的维度,亦是切入文学作品中“主体”与“他者”对话关系的绝佳视角。诗歌在字面上构筑永恒的主观时间来弥合物理时间的流逝与苍老,进而兼具表达历史感悟与个体经验。同时,时间成为自我参照他者时的“镜子”,达成反思的效果。正如奥古斯丁以“时间”作为忏悔的依据一样,沃伦的诗歌中也存在对时间的执着追问,并形成自己诗歌中的“圆形结构”。
   圆形结构是沃伦诗歌结构的重要形式,它体现出空间的秩序性和规律性,并强调时间循环的基础性意义。沃伦独创了“一种过去、现在、未来弹跳交织的网状时间书写模式,形成了更加灵活、立体的时间模式”,将过去与未来都招至当下,强调“此刻”的时间意义。而这正暗合了奥古斯丁的时间观。奥古斯丁否认有纯粹的过去与未来存在,所有的区分只在心灵流转之间。对终其一生被回忆与梦想的一再重复、填充的沃伦来说,他在诗中体现出对当下感官的把握,并以循环方式表达,是最自然不过的。“沃伦有意识地将奥古斯丁时间观引入诗歌创作,个体在回忆中体味历史、理解过去,在自我认知和历史真实的把握中抵达了爱的境界。”时间循环这一“圆形结构”需要鲜明的空间意象进行表达,因此,沃伦有意识地将内在时间视角与外在空间形象相结合,阐释生命与自我发展之历程。
   沃伦诗歌空间意象的指涉暗含着诗歌的时间结构,带给读者以象征性的体验阅读。其本质是通过对诗歌中空间结构的现象描述,引起读者对自身生活环境具有“存在性渗透”的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沃伦诗歌中的空间结构起到了现象学层面的反思作用。巴什拉曾在《空间的诗学》中将现象学引入诗歌阐释,从家宅、鸟巢、贝壳、角落和缩影等空间寻求生命发展之意义。事实上,无论是天穹、气候、人生,处处都可见到周而复始的循环,“我们在生活的圆形中生活,就像胡桃在它的壳里把自己变圆一样。在沃伦的诗歌中,圆形结构意象反复出现,试图平息、和解我们在表层生活中所出现的自我分裂和内部冲突所带来的怨恨。而这种和解亦是对个体真实生命“上升”历程的认知,圆形的时间如大自然的镜子,让人类得以反观生命。
   沃伦笔下的天穹、镜子、月亮、星斗的运行均有圆形的特征。这种圆形图像往往以“镜像”的功能出现,而镜子以圆形为依托,映射真理之真。沃伦在诗歌中恰恰追求这样的“真实”,例如,诗歌《镜之本质》,诗中的“天空”和“我”彼此理解的基础是时间,而时间的本质就是“所凝视的镜子”。人与真实之间互相映射,时间的本质就是望镜人自己。只有看得见自己在岁月中逐渐流逝的容颜,才会领悟到时间的真谛。渴望知道时间的本性使诗人的作品必须看作是在时间之上的发展和在时间之内的变化。而天空的杀戮映在人心底,形成意象上的互文性。这种互文性的中介正是“时间”这面镜子,它使人领悟到自己与自然间的息息相通,也体会到自己“只是人”的有限性存在。天空如造物主般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如镜子可以映射所有可见之物。就像《圣经》中保罗说:“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如果说时间意象尚需要被转化为具象而表现,那么纯正的空间结构则具有更为鲜明的意象。在时间基础上展开的空间,为沃伦诗歌中的终极道德探寻提供了隐喻。
   二  苍穹之宿:星空意象与空间结构
   与散文不同,诗歌线条常处并存状态而少有联结和组装,即表现为以没有过渡语言形成过渡,由此诗歌空间常常具有残缺而破碎的美感。沃伦诗歌也同样具有现代诗歌的特点,即削弱了语言的连续性,以空间并置的形式来处理诗歌元素。因此,空间在沃伦诗歌中并非仅仅是背景,而是一个影响诗歌的能动结构,它主导着诗歌意象的排布与走向,也是连结时间走向道德层面的必要环节。    空间和时间一样具有包容性和广阔性,也为时间延展提供了巨大的场域。沃伦晚期诗歌中的空间结构弥漫,使诗歌的时间结构得以前置。同时,空间与个体的身体密切相关,在最基本的感觉中,身体的空间性定义身体的“在场”状态。因此,沃伦所选择用以表征空间结构的意象,定然是与诗中的主体可形成互动,同时又高于主体而让主体得以反思、确认自身的。最典型的意象就是“星空”,星空位于人类世界的上方,如穹顶一般包围世界,俯瞰众生,善行与罪恶皆昭然于其视野内。有些哲学家把神界定义为“一个光球,一个圆,它的中心无所不在,而任何地方也没有它的圆周线。”这样,星空与神界也呈现出密切联系,进一步加深了星空意象的道德内涵。
   《我能从所站之地看见大角星吗?》是沃伦晚期诗歌创作的核心作品。该诗集共10首诗,从春季夜晚写起,历经冬季、夏季、秋季,展现了完整的季节循环,从时间上构成一个“圆形结构”。虽然诗作从始至终并未出现“大角星”一词,但每首诗中均贯穿以星空意象,同时辅以《圣经》典故,增强作品的道德主题寓意。在《圣经》中,“大角星”出现两次,均是在《约伯记》中。
   在钦定本《圣经》中,“北斗”用“大角星”(Arcturus)表述:Which maketh Arcturus,Orion,and Pleiades,and the Chambers of the south.(Job9:9)按照钦定本的表述,结合现代星座的命名,9章9节应为:他造大角星、猎户座、昴宿星团,并南方内室的星座。在《圣经》中,“星星”意指数量繁多,如神对亚伯拉罕的祝福;同时也是神大能的象征。《约伯记》重点强调了Arcturus(大角星)、Orion(猎户座)、Pleiades(昴宿星团)三个星(座)。以色列处于北半球,如果从星座划过天穹的空间位置来看,或许就不难看出其在星象选择上的独具匠心。大角星是牧夫座最明亮的主星,在暮春初夏的夜晚出现,呈明亮的橘红色,在天顶附近十分醒目。猎户座是冬季星空的中心,北部沉浸在银河之中。昴宿星团位于金牛座,在秋季星空的东北角。从时间上看,大角、猎户、昴宿涵盖春夏秋冬四季;从空间上看,既有北部诸星,如大角,猎户,昴宿依次由西北、正北到东北,也有南方天穹的诸星(the chambers of the south)。斗转星移、时空交错之间深刻凸显了神的大能。同时,神的大能也是高于个体道德的规则,于《约伯记》而言,则更突显了“神义论”的相关命题:上帝是否预知并接受罪恶,以及个体是否会因“义”而遭受苦难。此时,星空意象就与人性的道德层面紧密相连,成为上帝的道德与个人的道德对照的中介,即道德视阈的具象化。
   将星空作为道德的形象载体,既有形象上的崇高感,又带有形而上的神秘召唤。星斗在天幕的移动是肉眼可见的最大空间景象,季节交替与斗转星移是最直观的时间变化。时空交织的背景使个体领悟到存在的有限性,而星空的崇高则召唤主体进行皈依。个体则在这种张力下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生命链条。沃伦采用星斗这一结合时空的意象为诗歌展开的背景,既有结构上的考虑,也有内涵上的意蕴。
   以星空意象为代表的沃伦诗歌空间结构,兼具了历史书写与个体经验表达两个维度。诗歌对个体经验的表述往往是通过文字建构图像,最终又返归文字的过程,即诗歌是一个兼具加密和解密的过程。在这其中,道德准则引领个体生命走向完善的历史链条中,将时间与空间最终定格于历史之中。
   三  结语
   沃伦的诗风在后期有了浪漫主义的转型,他借用了浪漫主义关于存在统一的理论,并用自己的理论“存在的渗透”对它进行了改造。沃伦认为,“存在的渗透”最终不是否定自我而是确认自我。历史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的链条,是人类借以认识自我、构建自我的源泉。
   在穹顶之上的星辰稳固,如智者在辽阔的空间领域照耀我们的心灵。“星空”变动不居的空间移动中连接了对时间的思考和道德的情怀,让人体验到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从而引向个体的自我建构。或许,当回顾历史和自己的过去,广阔苍穹会带给人更多的敬畏与反思,而那时,人会对道德准则拥有更加肃然起敬的情怀。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项目“美国南方文学视野下的罗伯特·潘·沃伦诗歌研究”[项目编号:SZ135002]成果之一。
  注释:
  1、本文所引用沃伦诗歌全部出自Warren,Robert Penn Collected Poems of Robert PennWarren.Ed.John Burt(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8),文中以CP表示并只标明页码。如无特别说明,则为笔者自译。
  2、本文所引《圣经》为英文钦定本King James Version,中文参考和合本。如出现中英文不对应,则遵从钦定本翻译,并附英文。
  参考文献:
  [1] [法]加斯东·巴什拉,张逸婧译:《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2]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陈定家、汪正龙译:《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吉林人民出版集团,2011年版。
  [3] Nicolson,M.H.The Breaking of the Circle:Studies in the Effect of the“New Science”Upon Seventeenth-Century Poetry.[A] rev.ed.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5.
  [4] 胡家峦:《历史的星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与西方宇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耀庭,南开大学文学院2013级在读博士生,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鲁迅凭借极具先锋性的《故事新编》一书,通过对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运用新历史主义、陌生化书写、戏拟和反讽等多种艺术手法,着眼于他对生命本身的深刻体验和对改造国民精神的深切愿望,将现代主义小说推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故事新编》以其叛逆性、独创性、时空性,引起了学术界对其超越个体价值的普遍性意义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文章的创作主旨、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剖析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内聚焦是指热奈特划分的聚焦类型之一,在内聚焦叙事中,叙述者就是人物。本文分析门罗的短篇小说《播弄》中的内聚焦叙事,指出这种叙事模式使得女性经验得以言说,人物内心的秘密花园得以展示。  关键词:《播弄》 内聚焦 可靠叙述   聚焦,是指叙事时采用的眼光或视点,也就是关于“谁看”的问题。叙述学家们对于“谁看”的术语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视点、叙述视角、叙述情境、叙述样式、叙述焦点等。热奈特
期刊
摘要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著名作家,很多评论者都折服于他非凡的文学禀赋,甚至称他为“天才”,但同时他也是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短篇小说集《长路难行》被看作是厄普代克擅长的婚姻小说之一,探讨的主题是家庭婚姻问题。厄普代克通过这一系列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婚姻的种种窘境和矛盾,同时也揭示了战后美国社会的变迁对家庭婚姻关系的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家庭婚姻危机及其形成原因,还讨论了婚姻生活反映的
期刊
摘要 《洛丽塔》中的亨伯特既有道德欠缺、人格不完善的一面,也有孤独地追寻着内心梦想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欧洲保守精神与美国式现实生活两种维度的冲突。通过对亨伯特性格特征与命运的分析,纳博科夫的精神世界也就清楚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洛丽塔》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早年就开始流亡生活的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与母语的隔绝。
期刊
摘要 20世纪美国黑人文坛的重要作家理查德·赖特作品以自然主义风格见长,但是在其短篇小说中,作者在秉承其一贯的自然主义风格的同时,在刻画人物心理、运用象征技巧以及对时空体的处理上,又都表现出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短篇小说《即将成人》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入手,结合黑人社会历史研究视角,解析赖特短篇小说艺术风格背后的民族主题。  关键词:理查德·赖特 短篇小说 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民族主题  
期刊
摘要 《红字》中男女主人公逾越了社会规范,社会以表象—符号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惩罚,同时无处不在的规训力量也对他们的行为规范做出了各种限制,成功地打造出了驯顺的肉体。面对诸多巧妙而强大的惩罚机制和规训手段,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仍然吹响了抗争的号角,但是结局可悲,说明人类对于规训社会的抗争只能是一次次徒劳的征程。  关键词:《红字》 规训 惩罚   小说《红字》以17世纪中叶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为背景,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所坚持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极具反叛精神,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格格不入的。艾略特代表作品《米德尔马契》着重描写了发生在4个人身上的五段婚姻,但其所渗透出来的婚姻观仍然偏向于保守型。基于女性心理的考虑,艾略特是崇尚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但在现实面前,她仍然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以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甚至认为女性想要从婚姻中得到满分的幸福,就应该安于平淡的
期刊
摘要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内涵极为丰富的希腊文化包含了哲学、文学、建筑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其中以希腊神话为核心对全人类的文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性情怀、理想境界皆是人类文化的“奇迹”。本文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中保留的最原始、最初、最自然的人性原动力的研究,来揭示全人类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不断的探索与追问。  关键词:古希腊
期刊
摘要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是20世纪重要的女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她擅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歌的闪光,在世俗生活中建造诗歌的骨骼,在现实生活中升腾诗歌的意义,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  关键词:生活的可能性 日常的惊异 自然的敬意   德国画家保罗·克利曾经说过,现代绘画之所以难懂,是因为现代绘画在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把绘画的过程也带进了画面,这样,绘画
期刊
摘要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欧洲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1819年,是一首含蕴深刻的抒情诗,雪莱以富含激情的笔触为读者书写了秋之实体的气息,围绕着“西风”这一中心意象展开了激情的描写,表现了“破坏者”兼“保护者”这一雄浑有力的形象,大气磅礴地展示出诗人摆脱现实的渴望,和对当时社会深刻的批判,基于此,本文从意象出发,对雪莱的《西风颂》进行了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