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束缚 鼓励创新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解除束缚——还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思路,使他们有创意地表达,表达出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感受。新课程倡导写作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自由尽情发挥。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我们知道,“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内容和体裁的开放性。内容上,作文只规定写作范围而不规定题目,学生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思想不受任何限制,只要符合话题就行。其次,学生可以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自由选择最拿手的体裁。这样学生“我笔写我心”,才能写出题材新颖、见解独到的文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对写作内容不再做硬性规定,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由此产生的感受、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千差万别决定了写作内容的丰富性。
   二、鼓励创新——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古人主张写文章“必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是值得欣赏的,因为它使人喜闻乐见,给人以新鲜感。
   民主、和谐、开放、活跃,是创新课堂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可激活他们思维的氛围,培养学生用新的眼光、新的观念来审视事物、分析事物。创新作文,以“新”为贵,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灵活多变的思考方法,又要引导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想,巧妙构思,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如从相反的方向或某一侧面去思考,必能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比如作文《我的妈妈》,写妈妈如何对自己吝啬、严厉来反衬出妈妈对女儿的爱,这种逆向思维就很有新意。下面就从取材和立意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之。
   首先,选材要新。在文章的选材上来说,要力求内容新颖,学会变换思维角度,拓宽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异向”思维,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考试》这个题目,一般同学马上轻而易举地想到文化知识的考试,而这些材料正是所有人都可想到的。要想写出新材料,必须抛弃直觉材料,炮衣题目本意,延伸思维。比如:可以选择对人的品格的考验。像在一次关系到自己人生前途的考试路上,遇到了因天热中暑晕倒在地却素不相识的人,众人无人相救。自己耽误考试去送他,还是为自己考试而置之不理,这样的材料写出了对人格的“考试”,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次,立意要新。在文章的立意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求“异”创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成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有一年高考题目就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前者为“常规”,后者就是“求异”。我们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再如“物极必反”和“物极未必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等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又如“雪融化了后变成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回答水、小溪、春天,都无可非议,而且,还应鼓励他们更多更新的答案。再如有一学生在一次习作中针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话发表了自己的感慨:如果我是项羽,绝不会刎颈自尽,试想,他活着的时候是人中豪杰,死后即为鬼雄又有何意义呢?况且人死后一无所知,为什么要执着追求那虚幻的“鬼雄”呢?我想,项羽应该杀出重围,只求暂时脱身,再来个卧薪尝胆,重整旗鼓,他日重返乌江,报仇雪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这也是一家之言,也有创新之味。
   教师若能在平时教学中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的思维训练,鼓励讨论争辩学生的思维也必定能冲出樊笼,遨游于写作的自由空间了。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细节描写,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把握细节描写的度进行细节描写。   过程与方法:   有效的利用教材资源和课外读书所得,调动和促进学生的积累,引导学生理解把握写作的陈述性知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重点难点   1)、掌握细节描写
期刊
个性化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表现自我,完善个性,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冰心说:“能表现自己的文字,是创造性、个性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趣味的,是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呢?   一、富有真情实感,回归生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作文论》中就提出:“我们作文,必须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
期刊
星星点点,闪烁在昨夜的天空中;点点滴滴,溅落在记忆的长河里。爱心,帮助她健康成长;爱心,将培育出桃李芬芳。班主任永远是学生心目中的灵魂师,能解开学生心中的那个枷锁。班主任永远是学生心中的避风港,那里有温暖,有关心,有爱护。在爱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
期刊
一、以乡愚的眼光嘲讽   乡愚即乡镇愚民,他们的产生与中国传统乡镇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质财富相对贫乏以及信息相对闭塞的情况下,乡镇居民的思维方式往往具有某种特定的局限,尤其在城市兴起,形成了自己相对庞大的经济与文化规模之后,乡镇居民的知识水平与理解力就更加趋于弱势,而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事物或者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的事物时,往往会产生令人发笑的效果,因此,往往被智识之士称为愚人。与
期刊
随着生本教育的深入展开,我们对生本理念的认识逐渐清晰起来。过去,我们的教学,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使学习者失去了自主和自由。而生本教育理论指出: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应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教师应在学生的放飞中获得自身的解放,同学生一起成长。   生本教育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将课堂和学习交还给学生”的内涵。生本理念下,教师如何设计语文课堂拓展内容?不妨从以下
期刊
近年,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期刊
《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其语言艺术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用词之美。   作者一下笔就写到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仅用三个字“茂腾腾”。仅接着又写到: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狂舞在你的面前。一个“捶”字写出后生的豪放,粗犷、开放、刚劲强悍的情态;一个“斜”字又勾画出一幅安塞腰鼓的动
期刊
看过别人设计课件,用课件上课。自己也自行设计课件上过课。感觉如同戴着沉重的脚镣在跳舞。   传统教案写作要求教师事无巨细把整个教学过程在教案中体现出来。学校专门制定一系列检查措施,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考核成绩连在一起,一时使教师苦不堪言。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点是:它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机动性、文学创作性、随意性、临场发挥性。如果事先什么都设计好,那么在一堂课中,头脑中老是在想着教案里的内容,这里怕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艺术。她需要你倾尽全力才能有所收获,她需要你勤劳智慧才肯对你青睐有加。成为语文教师十八年个年头,我觉得自己就像在浩瀚无际的海洋中遨游,却始终望不见她的边际。所以说到教学观我很惭愧,只能以几个教学实例来说明我的一管之见,希望能得到方家的指教。   首先我谈的是语文从哪里来的话题。   语文者,首先是语言,然后成文章。所以要把作为基础的语词讲通、讲透、讲出情趣
期刊
这么多年来,语文教学都停留在过去的旧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一味地灌,使得语文教学乏味、机械而无情趣。像这种“满堂灌”的方式,早已不再适应当代初中生了。想想,教师这么辛苦,嘴皮都磨破了,可收效甚微。而学生也很难从中寻得乐趣,更谈不上以学为乐。致使学生厌学恶学,视语文如虎,谈“语”变色。学生面对教师这种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随着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而难于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