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该文化体系以国画、书法、曲艺等为载体,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其中国画可以直观地表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文章主要通过研究我国高校的中国画教学模式,找出中国画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系列方法,促进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中国画教学中。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教学问题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出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观念。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中,重技轻艺现象越来越严重,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生也脱离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致使高校学生普遍文化底蕴薄弱,不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创新。
  一、中国画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国画,中国画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融合。上下五千年历史,对我国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种思想文化为主,衍生出各种类型的中国画。儒家讲究“仁义教化”,注重自身修为,道家倡导“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佛学的最高境界是“利人利己”“慈悲为怀”,这些思想文化都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画的理论和精神基础。而同时受到历史、哲学的影响,中国画也具备民族性和文化性。
  中国画起源于古代,种类繁多,包括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等,在造型和表现手法上,无一不流露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并且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究“虚实对比”。中国画与西方国家艺术画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艺术画重形似,中国画重神韵,西方艺术画重透视,中国画重意境。举例来说,西方艺术画中的房屋、家具都非常逼真,跟真实的房、家具几乎一样,这跟中国画就有很大区别,中国文人不喜欢画房屋家具,更喜欢画山水、云朵等等,且不受透视法的拘束,主观意识强烈,创作更加随意,山水画中的山水连绵不断,重重叠叠,在视觉上更有延伸性。
  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中国画教学
  相关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艺考这条道路,因此中国画也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但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重技轻艺,部分高校教师侧重于创作技巧的讲解,忽略了中国画中展现的民族精神。由于我国高校没有普及中国画的基础课程,而是直接开展西方绘画教学,再加上中西绘画的基础课堂区别很大,表现手法截然不同,这对于专业不扎实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长期按照西方的基础绘画方法学习,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对中国画的深入理解。离开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的韵味就所剩无几,非常不利于中国画的继承和发扬。另外,笔墨书法对于高校学生也有重要影响,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因素之一,但一部分高校并未设置笔墨书法课程,导致学生没有掌握笔墨的运用,基础不牢靠,影响其绘画水平,从而影响中国画教学的质量。
  中国画是美术课程中的一门,但是许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中国画,缺乏对国画的敬畏之心。更有部分高校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文化底蕴薄弱,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对学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影响高校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除此之外,在传统的中国画课堂上,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所占比重很低,学生体会不到中国画的精髓所在,不能准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形神分离,学习效率也不高。
  三、高校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创新
  现阶段,在我国高校的中国画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绘画技巧,不重视文化知识的教授,给学生传递了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部分文化课程甚至被取消,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因此,改革中国画的基础课程势在必行,必须让学生打好文化基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革中国画基础课程,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画课堂教学中。高校可以通过增设“艺术赏析”“国学内涵”等相关课时,让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理解传统文化对中国画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以增加教学环节,穿插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学习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从而加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国画的继承发扬有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多数高校学生接触的绘画作品以西方素描为主,接触中国画的机会很少,对中国画学习的热情也不高,这就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高校中国画的发展,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丰富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研究兴趣。教师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中国画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中国画的知识可以得到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示,比如在学习唐代的绘画作品《挥扇仕女图》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PPT,也可以引用微信公众号等,丰富教学资源,创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的魅力,激发其深入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
  临摹、写生、创作是中国画系统训练的必要环节。临摹名家的文学作品,可以学习笔墨结构布局,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转化能力,了解纸张的性能方面的相关知识。学生要结合自己的想法,独立创作,比如,一年级的学生需要重视基础练习,可以组织外出写生活动,在写生之前,学生提前了解山水、树木的结构,自主绘画,教师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也可以运用数字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在线观看名家的创作过程,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直接参与其中,观察名师的创作细节,与名师交流心得,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直接请教,这样可以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魅力所在,体会当代人的审美变化,激发他们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为学好中国画奠定坚实的基础。
  诗词可以借助语言的力量,用来描绘事物,绘画也是如此。“诗情画意、诗画结合”经常被用来衡量作品的内涵,重视学生诗词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绘画可以借助笔墨线条来描绘事物,意在引起观者的情感共鸣,追求唯美的意境,二者都是一样的道理。举例来说,中国的留白艺术颇具魅力,而有些唐诗宋词就借鉴了留白艺术的理念,运用实与虚的描述,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与绘画中的“计白当黑”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诗词对画面的意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中国画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養,引导学生借助诗词的力量,丰富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可以开设古典文学鉴赏课程,让学生在古典文学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另外,美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高校的中国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美育,要指导学生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体系,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理解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意义,从而将这种感情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陕西高校在中国画的文化传承方面,值得很多高校学习借鉴。陕西高校鼓励学生学习传统国学,培养辩证哲学思想,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在实际的中国画课程中融入国学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精神。比如,在大一阶段设置国学基础课程,让学生对国学有初步的认识,增强其文化底蕴,使之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重要意义。在大二、大三课程中增设陕西剪纸的相关课程,很好地发扬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可以聘请当地传统艺术家,通过开展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研究中国画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精神基础,并且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改善我国高校中国画教学中重技轻艺的现象,就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整体文化素养,改变中国画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画的内涵,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画教学课堂中去,进而提高高校中国画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作先.高校中国画教学质量的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艺术教育,2020(2):239-242.
  作者简介:
   胡玠,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是培养音乐类专业人才的主力军,提高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对于人才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从高校音乐专业需要进行大量专业实践教学的这一显著特点出发,详细阐述了当前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基本内涵、构建框架、具体构建措施等多个方面,有利于地方高校培养应用技术型音乐人才。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注:本文系广西高等
期刊
摘 要:职业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环境下,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各职业院校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体训练课程作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职业院校的青睐,因此众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形体训练课程,通过训练,使学生塑造健康的体魄、优美的仪态、匀称的体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职业院校;形体训练;教与学  一、形体训练课程的作用
期刊
摘 要:文化自信是对于民族文化的自我肯定,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前途的肯定,也是展现自己文化深刻内涵的一种最真实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将使民众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这件事提到日程上,我国广大民众是否对于自己的文化有自信也是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关键。高校同样应当将文化自信教育纳入教育内容当中,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深刻地认识到文化
期刊
摘 要:民族声乐教学在高职院校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与训练掌握正确的发声、表演技巧,从而成为一名专业的表演者。其中,美声唱法是较为考验技巧的,因其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比较大,常常会将二者进行融合,逐渐形成美声唱法的民族化。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十分注重美声唱法教学,并希望通过进行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声乐课程的教学水平,让学生以更加系统与专业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从而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公共美育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美育教学的审美培养价值。高校公共美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我们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助力公共美育课程建设纵深发展。高校美育在具体实践上需要营造尊重创新意识的美育环境,增加侧重培养创新能力的美育内容,提倡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和创造性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主动承担起为社会供应高素质职业人才的责任,在传授学生基础性乐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强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使民族器乐教学不断融合有价值的文化艺术发展成果,让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为培养新一代民族音乐专业人才的基地,还应强化人才培育力度,突出教学活动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文章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民族器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通过深入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民族器
期刊
摘 要:古代诗词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蕴含着音乐美价值。尤其是较早的朝代创作的诗词作品中,大多与音乐有着紧密的关联,不仅体现在音调、语言方面,还在意境的塑造上有所体现,因而这部分诗词的内在和外延都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呈现出了特殊的音乐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渗透于音节、音调、意境之中,构成了古代诗词特有的审美价值。因此,文章结合古代诗词中蕴含的节奏韵律之美感、抑扬顿挫之美感以及和谐
期刊
摘 要:在近年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杂技演出逐渐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在国内旅游演艺市场中也优势凸显。“赛场+商演”的演出运营模式是我国国有杂技艺术院团转企改制后坚持市场化道路探索出的一条能够促进杂技艺术产业化发展的演出运营模式。“赛场+商演”的演出模式相较普通商演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提升口碑影响力、节约运营成本、获得经济效益、激励创新创作等方面,对这一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有
期刊
摘 要:艺术是多元的,现代艺术各种流派很好地诠释了艺术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艺术家用极富创造力的视觉语言与形式表达客观世界与个体感受。在造型基础课程中引入现代艺术造型观念和创作方法,打破对造型的传统认知,使造型基础这门传统课程更具有时代性和高效性,以便更好地培养有创造思维的艺术人才。  关键词:造型;现代艺术;造型基础课程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信息加工能力培养的设计专业
期刊
摘 要: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不仅善画水墨,也善于诗文创作。齐白石三次游历至广西钦州,此后创作了不少以荔枝为主题的画作和诗赋。文章围绕齐白石三次游历至广西钦州并与荔枝结缘的经历,整理并解读了齐白石与荔枝有渊源的文字记录和诗作,旨在帮助读者朋友们对齐白石的艺术经历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齐白石;荔枝;诗  一、齐白石与荔枝的结缘  自古以来,荔枝因其外形红艳、果肉甜美,吸引了不少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