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倡导自主学习,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语文课堂要想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更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从而使其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1 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语文课的起始,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一个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的导语,能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其注意力立即指向教师,指向研究的客体,指向教学内容,并能激起强烈的学习热情,从而增加学生快乐舒畅的情绪体验,促进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积极的思维。如教读《斑羚飞渡》一文时,新课导入可选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中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危急时刻,父亲毅然剪断绳索保留了孩子的性命。这个片段和课文内容十分吻合,主题也极其相似,这样的导入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了很好的作用,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小说《变色龙》的课文导入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如下:曾经有两个人一同行路,其中大个子突然惊呼:“有蛇!”小个子则附和说:“我也听见柴草呼呼地响。”他们定下神来注视那地方,并用一块石子扔过去,仍不见动静,大个子自言自语说:“是死蛇吧!”小个子则正经地说:“难怪我闻到臭味了!”后来他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根草绳。小个子又自作聪明地说:“这地方哪有什么蛇嘛。”教师可根据故事提出疑问:“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讽刺了小个子见风使舵。教师就势引出新课:作为市井小民见风使舵只不过成为人们的笑料而已,但作为国家机关的警官,在处理问题时也这样见风使舵,就说明这个国家已是很黑暗了。19世纪末的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就有这样一位警官,作者把他称为“变色龙”。(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课题——“变色龙”)这样的导入具有趣味性和哲理性,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就像一盘香气四溢的菜肴,能够调起学生的胃口,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教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被启动,学习积极性产生,情感达到共鸣,同时也为讲授新课做好了铺垫。
  2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著名教育家顾冷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议论文、说明文教学往往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为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我在教学《谈骨气》时,采用了“讲故事(论据)——谈看法(论点)——教读法”的方式。再如说明文《死海不死》,我则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根据文章内容,自己质疑,自己解答。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得也非常透彻。学生设计的问题如下:①说说死海得名的原因。②死海不死的原因是什么?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④课文引用神话传说有何作用?⑤理清本文的说明思路及说明顺序。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文章的性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配着王菲那略带忧伤、凄美的声音,屏幕上出现“作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陶醉其中”的画面,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受到感染,达到对作品个性化的理解、感悟。如《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教学,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注重引导学生从异同比较中发现同是写歌颂生命的,《敬畏生命》揭示人洞察到生命本质,而《热爱生命》则告诉人们该怎样对待生命。教学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故事演讲比赛,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精益求精的同时,对课文的主题、人物的性格都做了细致认真的分析,并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和理解,从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皇帝的新装》、《伊索寓言》、《牛郎织女》等。
  语文教师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尽情地享受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幸福。良好的教学情境地创设,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焕发出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变“厌学”为“乐学”,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语文的“乐知者”。罗杰斯说:“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的确,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因而教师要通过创设愉快的兴趣氛围,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也会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尽力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趣”,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有交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减轻学生负担,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最大愿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
期刊
没有什么材料可写是初中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的单调直接导致作文题材的狭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成了他们永恒的题材。每当写作,不少学生挖空心思,结果还是老一套。个体所积淀的生活中的知识的厚与薄,决定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与低,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积累,才能使他们在写作时左右逢源,洋洋洒洒。诚如叶圣陶所言:“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
期刊
语文学习对人的一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韵味,而且能够汲取全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丰美的养分。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除课堂学习之外,课外自由广泛的阅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感的培养,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作品的广泛涉猎和独特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
期刊
老师每天都对学生说,写完作业要认真检查检查,可是每次交上的作业大部分错误仍是粗心所致,究其原因:原来低年级的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检查,也不知用什么方法来检查。于是我设计了一堂课——请同学们来做老师的“小老师”。课前我从学生的作业中挑出一部分写到黑板上。  1 组词  己(自己) 住(住方) 天(天气)  已(已经) 往(往下) 无(无关)  2 抄写句子  2.1 雨停了,小鸟又飞出来了。  2.2
期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到形式、方法的全面变革。把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
期刊
【摘 要】 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学生进行交流的能力。“听”是进行交流的先决条件,因此,如何更好地培育学生的英语听力,是二十一世纪广大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语言交流工具 听力 教学方法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用来交流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学习将更加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和它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应用美学原理和法则来教学语文和塑造人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研究实施语文教学美育的规律。  语文教学可以给青少年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喜悦,使其身心得到更好的娱乐和休息,更重要地是,美育就是在这种喜悦中给青少年以精神上的影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丰富他们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感情,使他们看不见、摸不着,在不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如何使素质教育精神与本校实际有效嫁接?这是摆在我面前并且困扰我的切实问题。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索,现把几点不成熟的做法总结如下:  1 让评价引领并浸润学生的生命成长  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只要我接手一个新班的班主任,我总会用大量时间走访观察,获取管理的第一手资料。班主任的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上,要有专业内涵,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营养过剩和缺乏体育运动已成为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待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我园2009年以来,每年新入园幼儿体格检查肥胖者超过8%,并呈上升趋势,有关研究表明:6岁以内的儿童体质含量处于增多状态,6岁以后体质细胞趋于增大,体脂含量趋于稳定,并将终身不变。加强6岁前幼儿体脂含量的控制,能有效预防成年后的肥胖。对幼儿一生的身心健康将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我们从2010
期刊
近年来,教师的备课书写了,上级检查结果也很好,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很多老师都照搬了别人的教案,而自己的思考却很少。此刻,教师的作用只是将别人的教学思路抄袭在自己的教案上,于是在课堂上生硬的模仿别人上课。而缺乏对自己学生的针对性,缺乏对教学环境的认识,老师使用的是始终不变的教学设计。长此以往,每天都在模仿别人,而自己的思考越来越少,思想也就慢慢地僵化了,把教学当成了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这样的教学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