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艺术要讲究一个“巧”字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中国古代史,记述或演义了无数灵巧高明的领导者,由于他们临事有“巧”招,应变出“巧”策,以“巧”妙的计谋驾驭了突如其来的事件,演绎出了一段段令人拍案称“巧”的佳话。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晏婴“巧”说橘枳事、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包拯“巧”断牛舌案,等等,他们或是维护了国家的尊严,或是使战局转危为安,或是破解了谁也难以断得清的疑案,因而取得了奇妙的领导效果。可见,“巧”,实乃为领导艺术必备的要素。那么,怎样使自己具有巧妙的领导艺术呢?
  一、要善于巧谋
  巧谋,就是要谋划出最巧妙的方法去制胜。例如北宋宰相寇准的“巧谋”就是这样的大智大巧。传说寇准任知县时,当地有一个七岁顽童有意刁难老师,写了一个“井”字,当中又加上一点,要老师认,若认不得就要赶走老师。这件事恰好被寇准碰上,寇准问顽童:“你说这是什么字?”顽童回答:“往井中丢一块石头,发出的响声就是这个字。”寇准当即给他写了一个“竹”字,下边加一个吃肉的“肉”字,要顽童认。顽童怎么也认不得,寇准假装大怒,令衙役扒掉顽童的裤子,在他的屁股上轻轻拍打了几下。“打”过之后,又问:“认不认得我给你写的这个字?”顽童仍然回答不出。这时寇准才告诉他:“竹板打在你的肉上,发出的响声就是这个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巧妙领导艺术,使顽童和周围的人对寇准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传说中的“寇准巧戏顽童”的故事。寇准这个“巧谋”运用得实在是高明。那么,我们在领导工作中怎样运用好巧谋呢?
  第一,要讲究一个“妙”字。你的巧谋要巧到“奇妙”“奥妙”“美妙”的程度,而它所昭示的道理还要给人一种画龙点睛、神机妙算、棋高一着的感觉,使人如同推窗观月,豁然开朗。
  第二,要用好一个“逆”字。即善于逆向思维。像寇准那样把顽童置换到老师的位置上也叫他去认怪字,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研究领导艺术时,人们都习惯了顺向思维。因为顺向思维符合常理,符合常规,符合常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因此比较容易达成共识。而逆向思维的领导艺术则是跳出常规,反转常理,改变常情,从相反的方向去寻找更为巧妙的领导艺术。从表面上看,它毫无道理,根本行不通,但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有些事情和有些人身上,它却是最为巧妙的领导艺术。
  第三,要坚持一个“正”字。我们强调领导者要巧谋,指的是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的精巧、神巧、奇巧,而绝不是老奸巨猾的“奸巧”、专门讨人欢心的“乖巧”、坑人骗人的“诡巧”、阳奉阴违的“耍巧”。那种专说骗人的巧话、专干损人的巧事、专钻政策空子的巧招的做法,与我们提倡的“巧谋”是格格不入的。
  二、要善于巧借
  富有“巧借”的领导艺术,指的是要达成领导意识的实现,或巧借外力,或巧借比喻,或巧借诱导,对受众施加积极的思想影响,使其觉悟,使其理解。这里强调的“巧借”,是借出新意,借出奇意,借出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超领导艺术来。某居委会主任帮本辖区居民分配遗产,就把“巧借”运用到了巧夺天工的程度。某珠宝商病故前留下遗嘱:要将自己的17颗同等质量且价值连城的宝珠按二分之一给大儿,三分之一给二儿,九分之一给三儿,但不许卖掉分钱。怎么办?居委会主任从珠宝店借来一颗宝珠,参加分配,使总数达到18颗,结果大儿分得9颗;二儿分得6颗;三儿分得2颗,居委会主任将剩余的借来的一颗又还给了珠宝店。他对深奥的数学原理的运用是否十分科学,当由数学家去解释,但他的“巧借”艺术实在高明。怎样使“巧借”成为现实的领导艺术呢?
  第一,要有独到的见解。敢于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敢于推翻前人下过的结论,敢于站到前人的肩头去摘取前人未曾摘到的成果。用陌生的原则去探讨新事物,用联想的原则去发现新事物,用杂交的原则去创造新事物,用反思的原则去校正新事物,用进攻的原则去掌握新事物。像毛泽东、邓小平那样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要有创新的胆识。不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识对传统的东西进行改革。上述那个居委会主任能用“巧借”解决17颗珍珠难以分配的问题,我们也完全可以运用“巧借”去解决领导工作中的诸多难题。只要你善于巧借,一定会使你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途,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辉煌。
  三、要善于巧用
  巧用,即是把领导工作的实践和领导艺术的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例如,勾践巧用“美人计”灭了吴国;孙膑巧用“减灶计”胜了庞涓;晏婴巧用“分桃计”除去了本国的三大祸害之人;周瑜巧用“苦肉计”骗过了曹操,为“赤壁大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今中外的高明领导者,由于在“巧”上用足了功夫,都收到了神奇的效果。
  那么,我们在领导工作中怎样落实“巧用”呢?
  第一,巧用就须有高招。高招,即好办法、好主意和高明的招数。什么样的办法好?什么样的主意好?什么样的招数高?一要因人而异。诸葛亮的“空城计”用来对付爱疑神疑鬼的司马懿是名副其实的高招;若用来对付像张飞那样的猛将,恐怕就是一着“臭招”了。二要因地而宜。地理位置不同,要求你所使用的招数也不同。像列宁提出的革命手段是用城市暴动来夺取政权,在苏联是高招;而在中国的革命高招则是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三要因事而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用于战争和对付敌人是高招,若拿来对付自己的同志、对待自己的战友就不仅是“臭招”,而且是令人不齿的“损招”了。所以,讲高招,必须讲适用、适当、适宜、适应、适合、适量和适时。
  第二,巧用就须有奇招。奇招就是稀奇、奇妙、出人意料的好主意和好方法。奇招的外部表现主要是:奇特、奇异、奇巧、奇妙甚至奇怪;它的内在实质则是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在求异、求奇中取胜。例如娱乐中的不按牌理出牌,不照棋谱下棋,战争中的不依教科书打仗等等。为什么讲武堂出身的蒋介石败在了被他们称作是“土包子”的毛泽东的手下?因为毛泽东在战争的指导上用的就是奇招——即别人想不到和不会用的招数。我们在领导工作中怎样用好奇招呢?一要有创新的意识;二要有走新路的胆识;三要有渊博的学识;四要有驾驭常规的常识。这样,你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好奇招。
  第三,巧用还须有绝招。绝招,指的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手段、计策、招数或是一般人不容易学到的技艺。像古典小说中描写的“罗成的回马枪”“杨家将的回马三刀”就属于武将中的绝招。像“项羽救赵,破釜沉舟”这个绝招的运用,就是为了杜绝将士们后退的念头,使大家明确只有胜利才有生路。绝招,不能常用,常用则容易失灵;绝招不能滥用,滥用则容易失误。每个领导者都会有自己的絕招,但像处罚时的“杀鸡给猴看”,批评时的“正话反说”,为弄清事实时的“欲擒故纵”,以及处理特殊问题时运用的“引蛇出洞”“敲山震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应用起来都应当慎之又慎。
  作者单位:河南省农村信用社
  (责编/朱艳秋)
其他文献
潘学聪,字平人,河北南皮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河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在河北大学读书期间受教于著名学者、书法家黄绮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全部病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定胆管狭窄部位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在透视引导下置入支架。塑
【策划人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是开展思想斗争行之有效的锐利武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力倡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013年6月18日,
处长在省直厅局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枢纽”作用。省直机关的处长,应善于当好四种角色。  一、对上要出谋划策当谋士,做一名有真知灼见的“参谋长”  机关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谋士”角色,而处长则可喻为“参谋长”。根据出谋划策能力的高低,可把机关干部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在思维上能先领导一步,并能提出略高一筹的见解,可称为优秀干部;第二层,能与领导同步思维,多数意见能被领导采纳,并能
期刊
创新企业人才成长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待遇激励。企业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待遇过低。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使个人收入与所付出的劳动相等,建立起个人与企业利益的共同体。应进一步完善凭工作能力和业绩确定收入分配和待遇的制度,可试行“课题制”“技术项目制”,对一些科研开发及科技成果转化贡献较大的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实行课题及项目津贴;还可以通过销售实绩提成的办
走群众路线是党群合作决策模式中的决策基本程序,在党群合作决策的语境下,这一决策基本程序可分为两个阶段,下面将对此做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从群众中来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下,绝大部分领导干部是用任命制产生的,是从“领导机关任命”下来的。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领导者的制度。任命制有利于上级领导机关与领导人根据干部的能力、特长和工作需要及时进行调配,缺点是要依赖于上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中国需要寻求新的改革共识和发展动力,这个共识的重要内容,应当是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面临内需不足和生产过剩的当今中国,共同富裕是连接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我们党历经92年的发展,不是没犯过错误,而是能够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地发现错误,并且自觉地改正错误。作为个人也一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在所难免。《论语·子张》中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主动
因新任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原本“圈子内”知名的小册子《旧制度与大革命》倏然燃起“明火”,成为2012年末最“时髦”的严肃读物,它的作者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