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学习的清代皇帝和皇子

来源 :奇妙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皇帝学习刻苦吗?


  和明代皇帝一样,清代皇帝也通过“经筵”“日讲”来接受“继续教育”,此外还会学习大臣们进献的“讲义”。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明代的大多数皇帝,清代皇帝的权力更大、更集中,所以他们学习起来也更加勤奋和自觉。
  比如顺治皇帝,他在没有亲政之前读书很少。亲政以后他便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经史子集无所不学。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皇帝,之前又没有什么基础,每天看这么多书,哪里来的时间呢?据记载,顺治皇帝每天五更时分就起床,早起到中午处理国家大事,从午后开始读书一直持续到深夜,这样的学习生活长达十来年,最辛苦的时候甚至读书累到吐血,由此可见顺治皇帝学习之刻苦。
顺治皇帝

  和明代不同的是,清代的皇子皇孙们基本享受着同样的教育资源。一般在他们长到虚岁六岁时,就要到上书房上学。每位皇子皇孙都有专门由上书房的总师傅和翰林院掌院学士保荐的授读师傅,叫作“上书房师傅”。
  上书房位于乾清宫的左边, 大家去故宫参观游玩的时候可以去参观一下这几百年前皇子皇孙们的“教室”。

皇子皇孫的“课程表”是什么样的?


  早上5点开始上课,由师傅教习满文、蒙文;
  7点开始吃早餐,早餐后开始温习之前的功课和讲授新书;
  午餐后写字和读古文古诗(年龄大的学生要读《资治通鉴》和练习作诗);
  除两餐外,学生每天有一两次休息机会,休息必须经过师傅同意,每次不超过一刻钟;
  学生在下午2点半放学,有时老师也会“拖堂”1个小时;
  放学之后能自由玩耍了吗?不不不,还要学习使用弓箭射击,每五天还要去圆明园学习一次骑马射击。
  正是因为朝夕相处,所以皇子皇孙们大多和师傅的关系很好。
  比如乾隆皇帝病逝以后,继位的嘉庆皇帝就紧急将自己在上书房学习时的师傅朱珪从安徽召回京城,并拉着他的手大哭,将朱珪当亲人长辈一般看待。
  光绪皇帝4岁继位之后,师傅翁同龢(hé)就一直陪着他,教了他25年,年幼的光绪皇帝经常会抓一抓师傅的胡子,或者伸手入师傅怀中乱摸,翁同龢也不生气。所以,光绪皇帝对翁同龢极为依赖。有一回,翁同龢请假回江苏老家扫墓,光绪皇帝一直不准,后来不得已才批了他一个月的假。翁同龢动身时,光绪皇帝还恋恋不舍地叮嘱他一个月以后一定要回来。
  一年之中,皇子皇孙们只有遇到元旦、端午节、中秋节、万寿节和自己的生日才能放假。其他时间,即使是除夕也要读书,不能间断。

清代皇宫里也有其他教育机构吗?


  有的。1729年,紫禁城内设立了咸安宫官学,但是只有满洲儿童和官宦子弟才能入学。这是他们踏上仕途的敲门砖。
清代 《明史》 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
清代 乾隆皇帝临颜真卿多宝塔碑页(之一)(此为乾隆皇帝十一二岁时的习作)

  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是清代武英殿修书处负责印刷的书籍。这里专门负责内府图书的雕刻、印刷和装帧,办公地点在武英殿。这里由皇帝选拔的全国最有学问的学者主持,做书的工匠也是百里挑一。因此武英殿刻本的质量很高。
  这些孩子学习用的书籍也是“自产自销”,由武英殿修书处“出版”,这里的书籍被称为“武英殿刻本”。
  学习的时候尊重老师,不偏科,勤读书,皇帝及其子孙们都这样爱学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加发奋读书呢?
其他文献
出入紫禁城需要通行证吗?  当你去故宫游玩的时候,一定会发现那里有许多道门。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备森严。这些门当年都由专门的侍卫把守,每天晚上各处的侍卫都要把门锁好。  紫禁城分为外廷与内廷。外廷也叫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仪式的重要场所。在紫禁城里,以乾清门为界,往南代表“国”,往北代表“家”。  外廷有一个官职名叫“司钥长”,他的工作就是统一管理所有外廷大门的钥匙。每天晚上各处
期刊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元日》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过年。过年可以与亲人团聚,有美食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同学们都喜爱这个节日。那你知道住在紫禁城里的皇帝和他的家人是怎样过年的吗?  古代的“
期刊
建造紫禁城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第一件事当然是设计和规划啦。  紫禁城由蒯(kuǎi)祥主持建造,设计理念遵循了以下16字原则: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文东武西。意思是说——  中轴对称: 紫禁城中的重要建筑都放在最中间,位于重要建筑左右两侧的建筑是对称的。  左祖右社: 紫禁城的东侧是太庙——祭祀皇室祖先的地方,西侧是社稷坛——祭祀江山社稷的地方。  前朝后寝、文东武西: 在紫禁城里面,
期刊
拥有很多“第一”的城市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开始了定居的生活。随着文明的发展,城市逐步出现了,从早先用来防御敌人、举办祭祀仪式的地方,到工商业催生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类花费了数千年的时光。工业革命后,城市出现的速度大大加快,短短数百年,城市——这一现代文明的象征,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世界各地。  在中国,有这么一座城市,它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省、长江入海口的北岸。它很年轻,在近代才悄无声息
期刊
利玛窦为何来中国?  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以传教士的身份抵达澳门,开始了他在中国近30年的传教生涯。为了向中国人证明欧洲也是文明之地,而非盛产商人和海盗的蛮夷之邦,利玛窦一方面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通过馈赠礼物等方式,积极向中国“上层人士”介绍欧洲先进的物质文明。机械钟表就是当时很受中国达官贵人喜爱的礼物之一。万历皇帝喜欢什么礼物?  为尽快融入中国“上层社会”,利玛窦以儒生的身份
期刊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你一定看过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吧!当你见到那么多拥有传奇故事的文物,是不是也想成为一名国宝守护人,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机会来了,现在这里就有三件来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国宝,它们有着动听感人、荡气回肠的前世故事。现在,请允许我作为我们的001号讲解员,邀请你来一起守护我们的“国家宝藏”!  老将也有雄心在——乌杨石阙  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先映入
期刊
馆长推荐  千里为“重”广大为“庆”。重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200万年以前,巫山人”就在这片热土上生存、进化了。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滩多水急的西陵峡共同组成了地球上最富造化伟力和人文情怀的奇观一长江三峡。接下来,就请你跟我一起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领略山水之城的魅力,感受重庆的悠久历史和长江三峡的灿烂文化!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张荣祥  出个题目考考你:我们人类是由什么
期刊
要说咱们国家名字最好听的城市,重庆绝对排得上前几名。重庆重庆,双重喜庆,你知道这个名字跟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吗?答案是南宋光宗皇帝赵惇。在公元1189年,他先是被封为恭王,不久便正式继承皇位,于是将原本的恭州改名为重庆,这个名字一直被沿用至今。  重庆的别名有很多。在遥远的商周时期,重庆属于巴国的势力范围,在這里生活着英勇善战的巴人。他们曾经作为敢死队,在武王伐纣的战役中冲到最前线,为周朝的建立立下
期刊
你知道吗?北京烤鸭是从南京传来的!  晚上,赵小野一家去吃了北京烤鸭。这种食物真是超级美味,吃的时候用一层薄饼包上帶着酥脆鸭皮的烤鸭肉和蘸着甜面酱的葱丝、黄瓜条,不一会儿,赵小野就抱着肚子靠在沙发上,撑得动不了了。  他突然想起,自己在南京时,在外婆家也吃过烤鸭,南京的烤鸭同样超级美味,但南北两地的烤鸭在原材料和吃法上都有一些不同,南京的烤鸭肉没有北京的那么肥,且南京人还会拿烤鸭皮和烤鸭肉一起蘸特
期刊
我们都知道,乐队就是演奏音乐的队伍。那么你注意过乐队的乐器吗?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乐队来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演奏者是几个憨态可掬的小人儿,他们演奏的都是那个时代很常见的乐器。  这是一组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叫作唐代伎(jì)乐俑(y?ng)这些俑席地而坐,各自弹奏,神态栩栩如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乐器吧!  现代乐队分好多种,有管弦乐队、摇滚乐队等等,但是乐器我就不太懂了。  我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