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儿艺术教育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出一些体会——二胡演奏中体态律动应该“从娃娃抓起”。本文以教学时段为主线,分别从空弦练习、音阶练习、练习曲和乐曲这四个教学阶段简要论证;围绕呼吸和律动两个体态律动的主要因素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应用到教育学、数学和音乐学等领域相关知识。
  关键词:器乐教学;体态律动;少儿教育
  少儿艺术教育需要思考,需要创新。笔者在参加各类互学观摩活动中,学习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好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好的思路能引起共鸣,但也看到了一些亟待改变的教学现象。在一次观摩活动中,一个少儿弦乐齐奏节目给笔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有小演员投入的“演奏”,动作“整齐划一”,表情“鲜活明快”,音乐“节奏准确”。在与艺术教育同仁的探讨中,大家大都对这样毫无音乐性的演奏、排练出来的动作、僵硬的表情和“挤”出来的声音产生质疑——僵硬的动作不但不会提高音乐的艺术性,反而会妨碍演奏。这样的表演显然不应该成为少儿器乐教学的方向。
  那应该怎样培养少儿理想的器乐演奏状态,让体态律动助力演奏,使艺术性、音乐性和舞台效果达到统一?笔者认为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该把体态律动渗透到每个基础环节,随着演奏的成熟,学生在演奏乐曲时自然就会呼吸,身体自然就能“动”起来了。本文将笔者在二胡教学中总结、思考、应用的体态律动创新教学法按照教学顺序一一阐述。
  一、空弦练习的“运动”
  空弦练习是弦乐教学的基础训练,主要练习右手与弓子、弓子与琴弦的直接触感,进而延伸到练习右手与琴弦间接触感。在这个阶段,教师一般会在持弓、音色、运弓方向等方面下功夫。空弦练习,是学生接触乐器、接触音响、接触音乐的“第一课”,在这个阶段加入一定的身体“运动”,也就是体态律动训练,不但有益于学生演奏时音乐与动作的统一,还会增加学生练习乐器的趣味性。下面是具体教学方法和示例。
  1、空弦练习的“呼吸”。空弦练习是基本功。二胡教师应该在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呼吸”,所谓呼吸,其实是“气息运用”的通俗提法。气息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是人生命体征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气息也是音乐表演者的重要动力,这里的音乐表演包含但不限于声乐和管乐。二胡演奏的气息虽然不是乐器发声的源动力,但没有自然有效的气息支撑很难高标准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如上谱例1,是一个空弦练习曲,可以按照谱例进行呼吸练习。
  2、空弦练习的“上下”。二胡演奏动作和音乐运动形态一样,是在三维空间内按照特定的方向进行的,如同数学模型中O-xyz坐标轴(见图1)。空弦练习主要训练演奏者配合气息方面“上下”的律动,也就是图1中Oz方向的肢体运动。而“上下”也仅仅是一个易懂的通俗提法,它通过头部、躯干和脊柱的前屈后伸以及腿部的屈伸来实现。例如,呼气时躯干弯曲,自然引起腰以上身体部位(包括颈部、头部)向“下”(如图1所示zO方向)的位移,吸气则相反。
  “呼吸”和“上下”是空弦练习容易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空弦练习中气息的运用和肢体上下律动密不可分。不难发现,在空弦练习中,“呼与吸”和“上与下”有一定的规律可言。一般说来,空弦练习中,“呼”对应“下”,而“吸”对应“上”。如谱例2的练习。二胡教学与演奏中,从业者可以慢慢体会,将上述方法融入日常训练中。
  二、音阶训练的“弦外音”
  相比空弦,音阶练习加入了左手指法。在二胡教学中,教师在这个环节一般集中关注音准。但与音准练习同样重要的还有律动养成训练,学生在练习中加入合理的律动还会有效缓解音阶练习的枯燥感和乏味感。教师可以在音阶训练中合理加入音色要求,养成体态律动感知,让“不好玩”的音节训练变成可以“捕捉”到的“弦外音”。
  二胡演奏中有诸如或刚或柔、或明或暗、或薄或厚以及或弄或淡等等丰富的对比音色。演奏者左手从大臂、小臂到手腕、手掌,最终在指尖与琴弦的接触间产生的压力,这个力的方向并不能简单说成是图1坐标系中O—y,而是较为复杂的合力。因此,演奏者身体的动作对于音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需要演奏“刚”的音色,身体动作一般与手臂动作用力方向相反,用力较为突然,身体重心向前;“柔”则反之。再如演奏“明”的音色是,需要手臂、手腕和手掌、手指等部位较为主动,身体“矜持”一些;“暗”则反之。相信教师在自己演奏时会有很深的感触,但要描述以至于精准教学还需反复练习、不断揣摩做到娴熟。
  三、练习曲的“舞蹈”
  练习曲是为器乐演奏特定技巧训练而创作的曲目。也就是说,二胡练习曲演奏的训练目的是为演奏乐曲做准备的。在练习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训练左右手技巧的同时,综合应用体态律动。
  1、方向和频率。音乐的进行要求体态律动产生复杂的动作方向,较之前面空弦练习,练习曲训练的动作由上下、左右、前后等不同方向力量的合力组成。因此,体态律动的方向是空间的。例如,练习曲要求演奏速度较快时,律动方向以“上下”(图1中Oz方向)为主,弱拍“上”、强拍“下”以及后半拍“上”、前半拍“下”;练习曲要求演奏旋律性较强时,律动方向以“左右” (图1中Ox方向)为主,表现为拉弓“右”(图1中O-x)、推弓“左”(图1中x-O),加上其他方向的动作,形成波浪形的体态律动;练习曲较为欢快时,“上下”(图1中Oz方向)“左右” (图1中Ox方向)综合应用,形成(图1中zOx)平面的倾斜动作;练习曲情绪张力较大时,则要求动作方向以“前后”(图1中Oy方向)为主;而要求塑造宏伟壮丽的音乐形象时,体态律动方向则十分开放,在空间内合成。   律动的频率一般与音乐的小节一致,一小节若干个律动。但一些现代创作曲目和其他移植音乐需要仔细研究,律动频率不规则。
  2、速度和幅度。这里的速度,指的是体态律动的速度,也就是动作速度。每种不同的动作速度都会产生不同的律动感觉和音色感觉,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产生直接影响。但无论速度较快或者较慢,都是从用力到放松的一次性过程,产生不同速度的力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准备,绝不是一个个孤立过程的简单拼接。
  体态律动的幅度很好理解,实际上就是动作的位移大小。笔者在开篇提到的少儿弦乐齐奏节目,每个小演员的动作幅度很大,能看出教师要求孩子们表现出演奏投入的状态。但动作幅度的大小对乐曲的音色、力度以致情感表达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幅度越大,表现力越强”是个伪命题。笔者认为,一个律动单元的时值越长,动作幅度越大,反之越小;乐曲需要的力度越大,情感越激动,动作幅度应越大,反之越小。
  3、层次和衔接。不难理解,体态律动是不同动作的合理组合。动作体现在不同方向的空间感、不同幅度的错落感、不同长短的参差感、不同快慢的节奏感,形成不同律动形态相互交错的、逻辑清晰的、处理得当的、性格鲜活的层次。
  笔者认为,动作的衔接应该符合自然的肢体规律,而不同律动之间的衔接,主要依赖演奏者心理上和动作上的准备。充分的准备需要演奏者积极地实践和对全曲技术以及线条的整体把握。
  写到这,笔者在本段命名练习曲的“舞蹈”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二胡演奏的体态律动是有规律可言的,通过适当的动作角度和演奏频率,曲目要求的速度和表达幅度,体现出律动的层次感并能自然无缝衔接,肢体就如同在自己演奏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在练习曲的训练中,牢牢掌握体态律动的自然规律,为乐曲的演奏打好基础。
  四、乐曲的“舞台”
  在枯燥的基础训练后,接触到乐曲往往感到很新鲜。这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的曲目内涵背景的讲解,曲式结构分析等,还应趁热打铁,巩固演奏的体态律动训练。作为旋律乐器,二胡往往成为舞台的主角,一首乐曲,一个舞台。下面简要论述体态律动与音乐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
  2、音色。音色元素详见上文“音阶训练的‘弦外音’”。
  3、力度。体态律动对表现音乐的力度影响极大。表现“强”力度有如下几个形式的体态律动:身体动作方向与手、臂等用力同向,动作幅度大,支点靠后,身体松弛,感觉整体向下力度大;身体动作方向与手、臂等用力方向相悖,动作幅度大,支撑力强;由上至下或由后向前增大力度产生渐强效果。表现“弱”力度则相反。
  4、音高。音高变化实际上就是乐曲旋律的走向,或上行或下行,周期时间或长或短。简单说来,无论周期时间长短,上行下行一个往复就是一个律动周期。
  器乐演奏的体态律动,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但不能因其复杂就在基础教学中省略,生产出为了表演效果而加入僵硬动作的少儿音乐舞台作品。
  随着国内各种音乐作品创作水平的提高和演奏理论的发展,器乐、声乐等表演类学科的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青少年艺术教育,从个体教学成果上看,在国际上属于领先水平,但教学法创新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是笔者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的总结。体态律动教学法不但在二胡演奏中适用,在其他器乐教学乃至声乐教学同样适用,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少儿艺术教育界的关注,对少儿艺术教育同仁有所启发,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挥的极大空间,因此,本文提出了有效地进行课文多元化讲析的方法与对策,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讲析;有效;创新;多元化  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课文的多元化
期刊
摘要:好的导语是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进入教室情绪尚未稳定、注意力尚未集中之前,用适当的导语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上来。  关键词:初中语文;设计导语;情景朗读  一、设计导语的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语就如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好的基础。”好的导语是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听好课
期刊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汇聚了大批优秀的高等学府。面临就业时,对于非京籍毕业生来说,离开北京还是留在北京,这是个问题。留下,需要面对的是更激烈的竞争、不甚舒适的生活环境;逃离,或许也会失去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大学生是否留京与他们的生理、心理诉求紧密相关。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调查分析了非京籍大学生留京意向及影响非京籍大学生留京的因素。并追踪了部分非京籍毕业生,调
期刊
上课伊始,教师就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氛围。这就是课的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课的导入是多么的重要,新课如果导入得好,可以收拢学生的心,激发其情绪,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我们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觉得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做到"有趣、灵活、新颖",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 有趣  针对
期刊
摘要:教师要不断改变和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两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提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采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教学模式  导入。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
期刊
摘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设置符合学生心智的生本问题,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实现生本课堂。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以生为本,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入手,从讲究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创造性四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提问;生本;有效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以生为本,因学定教,“生本课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
期刊
目前,由于分层教学的要求,基层薄弱高中仍存在着普通班——学困生比较集中化、群体化的班级。无疑,普通班中大部分学困生因其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往往连正常的教学目标任务都很难完成。而高中语文的读写能力又是较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高中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提高普通班学困生的读写能力,促进班级语文学习的整体进步,对教师来讲是必须面对的挑战。笔者在给普通班代课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其表现和反映是不大一样。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有义务对中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品质;培养  教育和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其表现和反映是不大一样的。大凡心理健康的学生,一般具有正常的智力,健康的心绪和情感、健全的意志、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品德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他
期刊
摘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