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探索课程及其评价特征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评价探索型的课程,这既是一个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眼前的实践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上高中时的一段学习体会:
  一次,我因病听不清老师讲课,只好直接自学教科书《万有引力》一节内容,当时,我的代数推导能力较差,读了半天总感觉一知半解,怎么也看不透整个推导过程的来龙去脉及技巧,但背景资料却提醒了我:牛顿是根据开普勒“观察行星得出来的开普勒三个定律”+“向心力公式”得到万有引力公式的。我悄悄地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大胆的挑战:如果我是牛顿,如果我当时已经掌握了开普勒三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知识,我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于是,我暂时抛开课本上的具体内容,我的思维退回到了历史的原点,假定我是牛顿,假定我已经开始怀疑“行星绕太阳运行及其规律是由于某一种未知力的作用而造成的”,那么,这个力必须一方面满足开普勒关于行星的运动学规律,另一方面必须满足向心力公式动力学规律,把这两个表达式联列成方程组,轻而易举地演算出了万有引力的表达式,这不仅使所遇到重点难点迎刃而解,而且再去做本章应用题时,居然到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运用自如的境界。
  对这个经验进行一下分析,不难发现,成功不能仅仅归结于我个人的聪明,前人早已发现、并普及到了普通中学的经典知识,如果三百年后的我们,竟然都重复不了三百年前的古人的智慧过程,恐怕就是沿袭性的继承,也是难以保证的。那我们就太可悲了!
  究其根源,不是学习者缺乏敢于创新的智慧,而是缺乏敢为人先的思想理念和对探索过程的阶段性把握。这种做法要求我们敢于站在牛顿的足迹旁,进行与牛顿相类似的探索。这种做法,会使我们轻而易举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去除了许多不得要领的细枝末节的纠缠,由于直接切入问题的纵深“阶段性节点”,拨云见日,实现了受力与运动规律的多方位的严格的“契合”。
  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毕竟不同于真正的通过冥思苦想也毫无思路的研发过程,作为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方向性,我们必须严格避免两种倾向的发生:一是漫无目的地提出“空泛性的问题”(见于《人民教育》2007。22期35页),不得要领、盲目跟风、盲目探索。二是要避免不着边际地、一环接一环地纠缠随机问题,就像是通过字典去查一个单词的用法,还没看完就又遇到另一个想弄明白的新问题,马上又去纠缠这个新问题了,往往查了半天字典,查了很多内容,耗费了很多精力,还没有查到你最需要的关键词。如果这样去设计一个探索课型,低效与失败是注定的最终结果。 判断不准解决问题的方向性,根本实现不了任何探索过程。
  探索过程不是无章可循地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具备高效性。探索过程不是漫无边际、不得要领地盲目设问过程,必须保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探索过程不是把每一个问题铺天盖地地统统提出来,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去“探索”,更不是把每个问题都交给学生,才会体现学习的主体作用,而是在设法达到一定的阶段性的时机时,找到“节点性”问题加以探索,这就是说探索过程必须具备阶段节点性。探索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创造“悬疑”和“悬念”的过程,也就是还须具备趣味性。
  高效性、阶段节点性、针对性、趣味性是探索课程必须具备的四个评价特征。
  (作者单位:063500河北省滦南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在学生丰富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在自主合作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    一、放手自主预习,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
期刊
口语能力是人的重要生存技能、生存素质。低年级学生口语能力是写话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培养和发展学生口语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实践谈谈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培养:    一、利用教材插图练说    低年级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a o e”一课配图优美:一条清澈的小河从屋前缓缓流过,一个小女孩在河边绿绿的草坪上练声,发出悠扬的“a”音,一只公鸡在女孩
期刊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迎接未来科技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小语专家李吉林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了,他们就如同鸟儿插上了翅膀。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在语文活动课实施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改革中对中学语文活动课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期刊
现在的小学生语文素养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课外阅读太少。他们感兴趣的是电视、游戏之类的东西。如何把小学生的兴趣带到课外阅读上来,这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要探究的问题,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引领小学生走进课外阅读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推荐学生感兴趣的文章  兴趣是学生阅读的动力,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
期刊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标” 最为合拍的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较为理想呢?在此,笔者对语文课堂新境界作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课堂充满“爱意”  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
期刊
近年来,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进行得如火如荼,呼声极高。只有体育教师好像是默默无闻,体育教学改革方面也仿佛波澜不惊。为此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深感痛心。痛定思痛,在教学之余,笔者把农村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见解说出来,与广大同仁商榷。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也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为此,每位体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期刊
阅读教学是以文章教学为中心来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质的教学活动。我们正是通过它来传授基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目的。  但是,真正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了独立阅读能力的却很能少,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阅读教学兴味索然,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就是明证。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下面我就现代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几个观点:    一、加强课前预习,培养良好习惯  
期刊
华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德、才、体、貌等方面的美,就能改变呆板的枯燥无味气氛而沉浸在“流连忘返”的愉悦境界,下面,我想谈谈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仪表美  它是上好课的“第一关”。大家知道,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受教师的影响力大。老师的衣着服装、仪表形象是学
期刊
人性化评语,是指教师以尊重学生人格和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励赏识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和上进心为目的,针对学生在练习写字中出现的情况所写的评语。教师在学生的习字本上写评语,不仅仅是一个对学生写字水平的客观评价的理性过程,更应该是一个欣赏学生、激励学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只有改变以往评语的写法,真正做到既有理性评点,又有情感欣赏和激励,并将理性评点和激励性语言紧密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评语的作用,
期刊
由于新教材中的音乐欣赏曲,大都以管弦乐曲为主,独唱合唱曲为辅,这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他们对很多欣赏曲并不是很感兴趣,更别说去表现它的情感,延伸它的内涵。  作为对新教材充满热情的音乐教育者,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上整体把握,去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要让小学生竖起小耳朵,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就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