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赎时代与幻灭之美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8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乡》发表于1921年的《新青年》,在“ 故乡与返乡”的故事模式中,鲁迅发掘出对个体存在的诘问和悲剧性的幻灭感,以及对于理想的思考等形而上的意味,用独有的姿态探问着生命的代际演进和启蒙旨归,从而重新界定了故乡的纾解特质。
  关键词:故乡情怀;《故乡》;救赎
  唯有时空意义上的断绝才能召唤起藏匿的故乡情结,故乡是一种永恒的意象,人们曾生与斯,长与斯,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情怀和心结。从情感结构和人文概念的维度来分析文学题材中的“故乡”,20世纪之前的“故乡”主要是以乡村为背景的集体无意识的情怀,然而这一古老不朽的文学命题,随着中国文学的转型,渗透进现代性体验,不仅体现在现代知识分子颠沛的生活中,还体现在现代知识分子对精神故乡和现实故乡的差异性与异质性的思索中,对生命轮回感和幻灭感的的个人思考。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自 1921年在《新青年》上发表后,以其丰富的哲学意蕴超越了文学风格层面的浪漫主义,从而成为一个绝佳的典范,其中体现的故乡情怀和西方作家的回乡思想有着殊途同归的相通性。
  一、诗意故乡的牧歌
  浪漫派哲学家认为当诗性的世界消失时,人类救赎希望的关键在于回归诗意的故乡。创作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和对理想的追忆,现实和理想的有效联系是作家创作的最初动力,人们常把理想这一创作的逻辑起点称之为乌托邦。“童年故乡的诗意”是鲁迅作品中用情最深的地方,“精神故乡”的藤蔓一直坚韧地缠绕在他的心灵深处,他反复书写故乡的诗意,与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乡村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那里没有冷漠的人情,也没有生计的压力,在历尽千帆后,记忆中的那个充满温情、纯净明丽的故乡显得弥足珍贵。
  那时的故乡是一个浪漫唯美的故乡,是一个百草园式的故乡,是一个少年闰土式的故乡。故乡美丽的田园风光对处于时代转折期的鲁迅来说,是一味心灵的药剂,慰藉了他彷徨苦闷的灵魂。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强烈流露了他对家园的追怀之情和怀旧情绪,在心灵的故乡中他勾勒了一幅温情的乌托邦式图画。一个作家创作的本质是作家的“世界”,尽管它会失落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作家的记忆中,却也是作家于苦难中超脱的救赎之源,是创作中的本质呈现。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而虚幻的,有着勇敢机敏、富有活力、健康活泼少年闰土,有着文静美好,年轻美貌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以少年闰土为中心的精神家园是一种幻影和心像,是一个彼岸的乌托邦世界,这个幻影世界只是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当鲁迅辗转于时代、文化的格斗场,故乡成为脑海中的记忆又重新出现时,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维度产生了对立冲突,儿童时代所吃的的茭白、菱角、罗汉豆、香瓜,所见的花木鱼虫,便都渲染上了温暖梦幻的色彩,从而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憧憬和怀念。《故乡》中描述的童年世界充满了新鲜和自由,在广阔无垠的蓝天下,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旁,在金黄的海边沙地上,有着各式各样的人和事,还有着充满朝气的纯真少年,这些都是“我”心灵的一种折射画面,也是少年单纯心灵的反映。“我”用想象力为现实的世界注入了梦幻的色彩,在那个世界里,没有被束缚的四角天空,只有自由广阔的田野和少年的闰土带给“我”的全新生活。从前的“我”只能看见高墙里的狭小的四角天空,没有体验过全新的色彩, 没有见过角鸡、鹁鸪、蓝背、红的绿的贝壳、刺猬和猹这些新鲜的事物,少年的闰土打破了“我”所见到的“四角的天空”。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辽阔鲜活的五彩世界,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五色的贝壳、闰土的银白色项圈、各种颜色的鸟类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神异图画,它寂静却又富有动感,幽静却又不失活泼。然而这个梦幻世界并不稳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无法维持久远,社会现实隔绝了“我”与闰土的情感交流,打破了“我”和闰土的心灵和谐,使记忆中的梦幻故乡失去了鲜活的生气,最终诗意的故乡在记忆中渐渐消逝,在心灵的渴望中渐行渐远。
  二、现实故乡的沉沦
  故乡情结是一种颠沛流离的产物,也是意识深处的内驱动力。只有人处于一定的境地中和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彰显出属于他的故乡意义,童年和故乡两者几乎难以分开而论,正处于童年的人觉察不出童年的意义,只有当人有远距离的视角才会读懂故乡。即使童年有着令人不快的记忆,有着令人痛苦的回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与故乡的距离和时间的催化下会发酵出一种对故乡无法割舍的情感,令人有想要返回故乡的冲动。鲁迅离开了故乡,故乡的形象逐渐成为一种被记忆净化的美好记忆,内心深处的寂寞、孤苦日盛一日,终于又产生“恋土”“归根”的情绪,做起归乡的梦来。文中通过“严寒”一词提示读者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开篇第一句清楚交代了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正是在距离中生发了“我”还乡的冲动。
  当“我”重回故乡时,仍难捺苦闷与眷顾之情,然而归乡成为了一次无疾而终的精神之旅,一次苦涩却浪漫的寻梦。在文本中,归乡与寻梦一开始就存在危机和焦虑,文本内在的张力来自“我”情绪起伏的焦虑复调,与闰土和杨二嫂的直面接触,则引发了“我”心灵世界的归乡破产。“我”归乡视野里的第一个遇见的人物是杨二嫂,随着故乡日渐萧条的演变,这个曾经的豆腐西施,被现实吞噬沦为一个行径卑鄙、外貌讨嫌的庸常人物。内心自私举止放肆的杨二嫂先声奪人的出场,让“我”直接面对了现实故乡的丑恶、败落和庸俗。她充满着嫉妒和恭维,以“圆规”的姿势挖苦着“我”,让“我”失去了对家乡的幻想。这一文中的伏笔暗示了故乡的颓败和家乡人物的沦落,为“我”归乡的破产吹响了心灵阵痛的悲歌。当“我”陷入回忆时,闰土的一声“老爷”将“我”拉回了现实,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当初认识的闰土了,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个童年伙伴变得生疏起来,“我”难以相信昔日的好朋友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他不再是那个打破“我”四角天空的小英雄。如今的闰土被现实折磨的卑微和麻木,他还令躲在自己身后的水生给“我”磕头,这使“我”感到一种极大的反差。
  脑海中那个神异的故乡不复存在,故乡变成了闭塞阴郁的四角空间,“我”与闰土的重逢标示着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世界的隔膜。现实榨干了闰土的生命力,使他变成了只会卑躬屈膝的奴才,闰土对“我”恭敬的称呼,遮蔽了两人单纯快乐的童年,遮蔽了过去自由鲜活的回忆,现实的故乡最终埋葬了记忆中的故乡。重返故乡非但没有排解乡愁,故乡愚昧守旧的民性和鄙陋浇薄的民情反而令“我”增添新的苦闷,鄙陋的故乡形象掩盖了那个诗意的梦幻故乡。从某种程度来说,闰土是“我”童年的象征,代表着儿时的田园浪漫与快乐时光,月下捉猹、雪地捕鸟、夏夜守瓜这些都体现着乌托邦的诗性色彩,体现着温暖的乡情,而如今,只剩下没有生机和活力的萧索荒村和苍黄天地。闰土的那声“老爷”则宣告着“我”破解故乡的精神密码的最终散佚,那声“老爷”切断了“我”还乡寻根的可能性,使故里寻根的理想成为一次沉痛而悲哀的精神巡礼。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空间配套服務设施与活动资讯出现质量降低、传播不畅、体验不佳等问题,上海市政府希望打造徐汇滨江公共空间,提升城市魅力。徐汇滨江这片与世博园隔江相望的热土,在2003年被提上开发日程。随着其区域重要性以及区域在未来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徐汇滨江区正在成为继世博会后上海走向世界的又一颗耀眼明星。“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黄浦江两岸开发工
期刊
摘 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当代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他指引设计师认识到中国当代设计的价值取向——设计应为人民大众、为第三世界国家、为弱势群体而服务。设计师应当让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设计、评价设计,以先进的设计理念为引领,解决大众的生活切实所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民大众;社会;可持续  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期刊
摘 要:音乐表演离不开舞台实践,而每个表演者都会在舞台上出现或大或小的失误,总结舞台失误问题有助于表演者学习进步。失误可以体现出声乐表演中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表演者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点。在大学生声乐舞台表演中失误所暴露的多是音乐综合能力与心理调控能力缺乏的问题。  关键词:舞台演唱;表演失误;反思总结  一、声乐演唱问题与探究  音乐是时间与表演的艺术,好的音乐作品可以通过表演者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并
期刊
摘 要: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中的影响力日益提高,其中,文化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岭南文化中,广州增城乡野文化成了特殊的存在,其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一个亮丽品牌,为广州增城的文化建设和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对增城乡野文化的内容、发展原因以及弘扬措施进行研究,以此为例推进增城乡野文化以及我国乡野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增城;乡野文化;传播  增城市,公元201年建县,1993年撤县设
期刊
摘 要:传统文化历来受人们重视,同时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教学实践研究力求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讲解和赏析,使幼师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结合“品优行雅,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读本教学研究,带领学生接受“讲气节、明廉耻、懂道德、明事理、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并培养其“求真、求美、求善”的高尚品质,从而让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
期刊
摘 要:舞蹈、文学作为古老的艺术门类,以其自身的独特性而存在。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艺术舞台上,优秀的舞蹈创作必然与文学作品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关系。文章以文学作品《爱莲说》和舞蹈创作《爱莲说》为例,结合文学、美学、艺术学等相关文艺理论,从本源论、基础论、创作论的角度分析探究。在舞蹈创作中不乏文学内涵,在文学作品里也蕴含着舞蹈元素,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关键词:文学作品;舞蹈创作;艺术关系;《爱莲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程的不断深入,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现行的教育模式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以艺术设计学科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及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促进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本科高校;教学能力;艺术设计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概述  应用
期刊
摘 要:实景演艺是艺术文化产业和旅游的结合体,南阳历史艺术文化旅游实景演艺《三国·出师表》的成功,意味着艺术文化产业的融合将迎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实景演出时尚新浪潮的地位,在未来要发挥放射性的影响作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构建较大规模的“走出去,引进来”的版权产业交流市场。文章首先探讨南阳历史艺术文化旅游实景演艺《三国·出师表》的相关事项,然后分析艺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机理,从消费需求驱动
期刊
摘 要: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活动设计,尤其是对于美术手工课程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言,它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文章认为美术手工课教学活动设计在整个手工课教学活动中起到了关系全局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以教师为第一视角,阐述在进行美术手工课程时,教学活动设计对整个课堂和任课教师的益处。同时通过分析初中手工课教学活动设计的现状结合在合肥市五十九中学实习期间,对手工课教学
期刊
摘 要:平面广告创意教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平面广告、什么是创意广告,更要让学生实现平面广告的设计和创作,这才是平面广告创意课程的核心。就目前的分析来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广告,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创新,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设计的广告才会更具新颖性。文章以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为例,分析在进行平面广告创意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的措施,旨在为教学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