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在教学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呢?是选拔、分类,还是……我认为教学评价应以激励为主,是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一种有效动力,应成为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评价实施得好,可使教师与学生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轨迹,为教与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与把握思维方向,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评价——送给学生温暖
  
  教育史上有一著名的“皮格马立翁效应”,是教育家罗森塔尔进行的一次潜力实验,实际上这是一般的智力测验。他随机在各班抽取了少数学生,然后故意对任课教师说他们是最有潜力的学生,其实这完全是随意的。但谁知8个月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超过其他学生许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效应呢?其中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这些学生充满期望和信任,驱使教师时时处处激励这些学生奋发向上。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就是信任。”如果教师全身心地爱着每一个学生,对所有学生充满信任,给学生阳光般的温暖,这便是激发学生上进的巨大力量。
  例如一名教师教学“平均数”时,让学生估计5天(1200张、1400张、1000张、800张、600张)平均每天售出的门票大约多少张。有的学生估计1300张,有的估计1100张,有的估计1000张,还有的估计900张,可有个学生却估计1500张。这时,教师没有作任何评价而是引导:“你估计得准吗?请你计算一下。”待结果一出来,教师肯定了估计结果是1000张左右的学生,这些学生特别高兴。教师又赞赏道:“你们的估计为什么这样准?”同时又对刚才估计1500张的学生说:“你去采访他们好吗?”这些估计是1000张的学生都很乐意介绍自己的想法。这个环节本可以结束了,但教师还问这位估计是1500张的学生:“现在你有什么想法,能说给大家听吗?”当这位学生说完后,教师表扬了他:“他能从同伴的学习中得到启发,学到很好的学习方法,相信以后他的学习会更好。”激励性的评价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以后的每堂课,这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之中。
  
  二、评价——捕捉学生错误
  
  在课堂中,学生往往会因为思考问题的片面或解答的粗心大意,造成学习活动或作业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再加上学生常常忽视对解答结果的反思,因此,结果有违实际和数据出现差错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教师应根据产生错误的原因巧设思辨情境,给予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剖析错误、反思成因,进而掌握数学知识。
  如“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教师出示问题:小丁带着15元钱购买了4瓶牛奶,牛奶每瓶1.5元。剩下的钱买矿泉水,每瓶2.5元,可以买多少瓶矿泉水?
  生1:(15-1.5×4)÷2.5=3.6(瓶)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是吗?看来,要把一瓶矿泉水拆开来卖!
  (学生们一愣,然后立即分析自己的解答过程,稍后,他们会心地笑了)
  生2: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买到3.6瓶矿泉水,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3瓶矿泉水,还可找回1.5元。
  生3: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不仅要正确计算,而且要保证解答结果符合生活现实。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充满自信,而事实上,这一解答已经背离了生活常识。于是,教师以一句看似玩笑的亲和评价指引学生反思结果的问题所在,同时又让学生懂得了“问题解决要符合生活现实”。
  
  三、评价——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上进心,收到拓展思路之功效。
  例如,教师出示题目:解放军野营训练,原计划15天行军1050千米,实际提前一天行完原定路程,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多少千米?
  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共有三种解答方法:
  (1)1050÷(15-1)-(1050÷15)=5(千米);
  (2)1050÷15÷(15-1)=5(千米);
  (3)1050÷(15-1)÷15=5(千米)。
  教师肯定三种解法都正确后,要求学生对本小组或其他小组的解法进行评述。
  生1:我们小组讨论解法(2)。题目告诉我们提前一天行完原定路程,也就是说在实际行军时由于每天都比原计划多走一点,所以提前在(15-1)天里走完了,原计划1天的行军路程就是在(15-1)天里实际比原计划多走的路程,这种解法比解法(1)好,与解法(3)相似。
  生2:我觉得解法(3)与解法(2)虽然两个除数换了一下位置,但解法却不相似。如果实际走完原定路程后,按计划行军的天数再行1天,就要多行1050÷(15-1)=75(千米),这是在15天内比原计划多行的路程,那么每天就比原计划多行(75÷15)=5(千米),我觉得这种解法最巧妙。
  生3:解法(1)先求实际平均每天行的路程,再减去原计划平均每天行的路程,这种解法很容易理解。 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在肯定了第一、二种解法后,着重赞赏第三种解法。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想法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更加激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经常进行这样的评价,能诱导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
  
  四、评价——帮助学生提升
  
  “以学论评”的评价观,要求在课堂上从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这一评价观表明,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外,更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行为等,都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正是通过这些行为,体现出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形式。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主要包括是否参与提出数学学习目标,是否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数学学习策略,是否积极参与他人的合作,是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等方面。
  2.关注学生的智慧发展。
  所谓智慧发展,是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智慧发展,首先就必须把学生组织到教学过程中来,让他们动手操作,讨论解惑。其次,必须要重视加强学生思维操作的自我监控,进行思维的合理调节,以探求到正确的问题解决途径。再次,应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和发展。
  比如教学“化分数为小数”时,在出示例题“把3/4、7/25、9/40、2/9、5/14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后,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如下的自主探索与交流学习机会,即通过“固定分母,改变分子”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子无关(暂时结论)。接着通过“固定分子,改变分母”的学习活动后,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一定与分母有关(暂时结论)。但由于学生所得结论与教学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结论中缺少“最简分数”这个条件),因此可以让学生思考“3/15的分母含有质因数3,却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从而打破了学生刚刚建立起的知识结构,受到了“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认识到“最简分数”这一条件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认知上得到深化。
  3.指引回望,引导学生反思过程。
  当某个知识点教学告一段落或全课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肯定已经纳入了许多新的信息。这时,就需要学生借助自己的回望反思探究过程,梳理新生信息,完善认知结构。这里的反思,可以是对学习内容的重新串联,也可以是对学习方式的评估分析,还可以是对学习策略的品味深化。这种指引回望,常常用于课堂小结或总结中。比如“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课结束时,教师可提出三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这里面,有哪些值得积累的学习方法呢?”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对全课进行内容、方式、策略等三个层面的反思,必将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由“草率”迈向“成熟”,并且知识得以回顾,学法得以强化,经验得以巩固。
其他文献
【正】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据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国数字出版业仍保持强势增长态势,2012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
高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体育是高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教师在算法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呢?我认为教师既是算法多样化的引导者,又是优化算法的促进者。为此,我在教学“十几减9、8的退位减法”中作了尝试。下面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片
数学家苏步青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和《唐诗三百首》。刚进中学,老师顺口让他背《子产不毁乡校》,他一口气背完,说:“整部《左传》,我都可以背出来。”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女子手球队近几年来参加的3项国内比赛(2011年全国女子手球超级杯赛、2012年全国女子手球队锦标赛、2013年第12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前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81例老年骨折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88例)和对照组(93例)。实验组行一对一的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心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发展。”结合实例,我也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自主探索,生生互动    片断一:“米的认识”  (学生已建立了1米的长度概念,知道米尺的长度是1米)  师:米和厘米之间藏着一个小秘密,你能从米尺上把这个秘密找出来吗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移和旋转”。这个单元主要教学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
按照全国统一方法和诊断标准,我们于 1987年4月对四川省随机抽取的28个县(市辖区)中39,619名0~14岁儿童,进行了智力低下的调查。一、现残率:39,619名儿童中确诊为智力低下者1,
所谓“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