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古诗词往往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时普遍停留在翻译句意的浅层次上。因此,要让学生领悟、学习诗人们独到的审美眼光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感受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丰厚文化底蕴,在教学中需要创新,需要学生在掌握字词句之后提升感悟。本文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进行探讨,旨在寻求一条古诗词教学的新路。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一)传统模式影响深
  在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即使新课改提出强调学生主体性之后,教师依旧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依旧采用直接讲授诗词内容,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而没有对诵读教学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引起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
  (二)鉴赏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受专业知识以及自身能力有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无法满足中职语文诗词教学的需要,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教师只能够浅显地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而对一些重点句子和能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理解不深,也就无法将其有效呈现给学生。
  第二方面,在教学中,过于强调标准答案,而忽略了对学生自我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扼杀了学生自身情感与诗词情感之间的共鸣,不利于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成长。
  第三方面,教师大多将教学重点放在应付考试、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上,一直围绕固定的十几首诗词进行教学,既限制了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也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提升。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一)培养兴趣,理解主旨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学习热情不高,因此,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求知内驱力,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宋代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的鉴赏过程中,尾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先自己查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词人李清照无法排解的是什么愁?“才下”“却上”两个短语的巧妙使用,使人如见作者其眉头刚舒展又紧蹙的样子,从而领会到她内心的思妇情结,做到“知人论世”鉴赏诗歌。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古诗词为内容的书法绘画、朗诵比赛等。
  (二)诵读感知,培养语感
  诵读是语文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不仅能够对学生语感进行有效培养,还能够帮助学生对诗词的意境进行更好的理解,与诗词本身所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生在看这句时不会有太强烈的情感共鸣,而如果读出来,便会不自觉地升高语调,流露出自信、豪放的情感,并让自己拥有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再比如在对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两句进行诵读时,学生也会不由自主地压低语调,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提高对诗词的鉴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诵读教学加以运用,并注重“三段诵读”:
  第一阶段,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熟悉诗句中的重读音节、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然后让学生参考着进行练习,加强语感。
  第二阶段,学生尝试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诗句中,并尝试自己控制语速语调。
  第三阶段,让学生进入诗词情境,充满感情地进行诵读,体会诗句中的情感。
  (三)引导审美,整体把握
  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职业教育课改的要求。但古诗词由于语言上的艰深、年代久远、社会背景的不同以及古人和今人在心理上的差异,给学生的审美造成了一定的难度,需要我教师加以正确引导。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把握大意。通过推敲词句、掌握典故、分析修辞手法、了解背景等方法对文章内容进行品味欣赏。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味意蕴。语言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通過语言的鉴赏,可以体会到古诗词的深厚意蕴。
  3.引导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诗词是作者性格的写照,其中蕴含了作者的情趣、理想以及人生感悟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并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比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中可以体会辛弃疾受冷落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从中可以体会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以及淡泊名利的人格特点等。
  (四)借助联想,提升感悟
  中国古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古诗词也浸润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的前四句,读者只有放眼登高所见的一幅秋临天下图,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诗人长年漂泊,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三、结语
  总之,古诗词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教学中,有效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探索更多实用的教学方法。激发情感,诱发想象,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诗词美,既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3).
  作者简介:高薇,女,1980年生,江苏无锡人,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由豆渣经特殊湿热处理和加工而得的多功能纤维添加剂含有67.98%膳食纤维和19.57%蛋白质,是一种良好的蛋白-纤维添加剂。它对面团特性和焙烤品质的影响同时存在“改良”与“恶化”两种对立的
用分子结构参数计算了一类含有液晶聚酯和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的无扰尺寸和扩展进而应用Meier的微相分离理论对该类液晶段共聚物的微区尺寸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用透射电镜测试了该液
“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读来促进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中语文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高中语文新课程将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强调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标影响下,高中语文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小学语文精读课第一课时教学实践中,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文化氛围,增强感染力、有利于阅读理解的进行.通过创设文化氛围提高对所学词语及其相关知识的应用意识.浓郁
来自北京市朝阳区地税局的调研数据显示,连续12个月无税申报和年纳税额小于等于10元的小额缴税企业数量,近年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应区别合理成因和非合理成因,建立科学有效的监
报纸
近年来世界各地摩托车赛事的冠军奖杯基本上是日本公司的囊中物,唯独世界超级摩托车赛上多有遗憾。多年来在这一赛事上,一直是意大利杜卡迪(DUCATI)916凭着独特
为得到超低空背景下目标特性参数对脉冲雷达导引头目标检测的影响,根据导引头和目标的空间几何关系,推导了波程差、多普勒频移、相位差的表达式,并结合比例导引法建立多径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新《环保法》),通过严格的制度切
报纸
随着就业压力的上升,民族预科急需从转型中寻求发展,力求为各大高校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语文课程作为民族预科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整个预科教育中又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