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几点简单思考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py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的根本在于革新教学方式,要真正落实新课程,需要开展全面的教学方式变革,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是不是可以取代老师
  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了观众。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嘴讨论,多动手练习。于是,教师一改过去“一言堂”的做法,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表演,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而是放任自流,这样学生在迷迷糊糊、闹闹哄哄中上完了一堂课。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系统的认识。
  对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拨者、评论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欣赏者。大到知识掌握的方面、小到讲题的神情、位置等,这些都需要老师适时地进行指导纠正。教师要时时留心学生学习动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在学生最需要时,通过暗示、启发,或传递有益信息,及时帮助学生将出现的问题解决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小组合作是否就是学生的探究
  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学习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仍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1. 小组合作是不是可以完全取代自主学习?
  学生之间由于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构造、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做出反应的速度、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些思维敏捷、基础较好的学生就会在组内优先发表自己的意见,而那些反应慢、基础不好的学生则从被动地听教师的变成听同学的,而这些好学生的观点也就理所当然的代表了全组的观点。在汇报时常常说:“我觉得……”“我认为……”而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等。学生的个体成功也往往被泛化为小组的成功。
  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这样的合作伤害了大部分学生交流参与的积极性,违背了“面向全体”的课程精神。
  2. 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在就问题讨论?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节课动不动就合作,次数多,时间短,教师一提出讨论的话题就立即让小组展开讨论,满教室每人都在张嘴,看上去很热闹,而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有听课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却发现有的学生在大声朗读课本,有的在讨论无关紧要的问题-----随着教师宣布讨论结束,小组合作随之结束。
  对策:首先,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多样化的、主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探索性、活动式、讨论式都是可以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学习方式的全部;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合作学习、讨论学习和探究学习来进行。应该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处理好讲授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关系,实现课堂教学“形”“实”相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次,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学习基础上,是对小组成员预先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完善、矫正,没有个体的学习,就谈不上合作。因此,必须在合作学习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然后对解决不了、有争议的问题再进行合作学习。一般在这几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采取合作的形式:
  1.答案多样时。 2.探寻规律时。
  3.意见不一时。 4.应用创新时。
  三、回答问题积极就等于思维活跃吗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课堂热热闹闹的现象。很多学生参与仍停留在形式上,或者说是一种低水平、浅层次的参与。主要表现在:
  1. 问题仍然是老师设计好的,学生只停留在按部就班的回答问题阶段,而不敢主动质疑。不少教师都以课堂提问学生数量多少衡量学生主体参与度,通常,老师课堂上设计多个问题,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抢答,全班呈现一派“热闹”气氛,学生纷纷举手,你说,我说,大家说,表面上看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调动了学生主体的踊跃參与,但一节课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主动提出来的,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课堂提问纯粹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已经沦落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形式和标签,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
  2. 学生所讨论的问题,有些是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或者是让学生忙于应对“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口头禅式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热闹非凡,但无实质内容或实际价值不大,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错误地理解为使学生热闹,导致整节课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实际上,课堂中的问题,不能只注重数量,关键是问题的来源和质量,如果问题都是教师提出来的,或者都是一些纯记忆性的再认再现的问题,数量再多也没有教育价值。
  对策: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该精心设置前置性作业,在设置前置性作业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 前置性学习应对准目标,易于操作
  前置性作业是学生独自学习新知识、完成前置性学习的一个基本凭借。前置性作业必须与课本所学的内容相统一,要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来设计。同时,前置性作业要易于操作,作业的难度、表述方式等要适合多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利于不同的学生以积极的状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入学习。
  2. 前置性学习应引领探究,适度开放
  前置性作业不仅要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考虑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以及思考力、判断力的形成等。高质量的前置性作业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要起到提示、指导或引导的作用,同时,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他们各自关注的问题也不会完全重合,前置性作业要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借鉴、启发,从而在课堂上再度经历思考、探究的学习过程,落实教学目标。这样,前置性学习和课堂交流学习呈现出“循序渐进”的交叉过程,不会让学生因为课前准备好了而上课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这学期教学实践中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勇于探索,就一定会走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道路来。
其他文献
所有的媒介时代都是依靠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向前推进的.从早期的文字、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媒介技术的迅速迭代推动传播方式的改变,不断提升传播效率.
网络社会的崛起,使得社会治理遇到许多难题,“网络谣言”就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本文通过抽取网页上的信息内容,对“打针西瓜”及其变异的谣言进行内容分析,考察食品安全类网络
在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测量都是研究文化与行为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文化有多种面相,包括:(1)文化地区内众人认同的心理特征;(2)被广泛认定为在文化地区内十分
信息技术课标和现实学生特点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分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舆论和舆情虽然在古代均指“公众的议论和意见”,但在后 来的发展中逐渐产生差异.本文分别梳理了舆论和舆情已有的定义,并在 此基础上探讨舆论和舆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笔者认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时熟练掌握和使用相关的化学用语至关重要。电离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用语, 但在现有的初中化学及高中化学课本中都没有涉及其写法, 而在高中化学中要求学生熟练书写离子方程式, 这就使得学生的知识出现了“断链” 现象, 给教学造成了困难, 因而让学生迅速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就非常必要。那么如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并熟练书写这一化学用语呢?根据教学实际, 我总结
利己和利他既是应用伦理学的一对范畴,也是社会实践的行为指南。新闻机构遭遇声誉危机事件后,媒体应急管理面临如何权衡利己和利他的问题。应急管理的封闭性导致危机处置重视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交互实时化、信息数字化、社会网络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立足于新媒体语境下当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
应如何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品牌消费时代,无论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信息产品的消费,大家都会看品牌。其实品牌消费一直都有,在过去短缺经济的时代,上海就出了很多品牌,比如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