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翻译中的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一直在不断地向世界传播,而世界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当今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国际化交流得到迅猛发展,相互间的文化融合也越加开放和频繁,对翻译人才的质量和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我国语言翻译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针对语言翻译这个热门专业群体数量庞大且呈不断攀升趋势的现象,我们应如何顺应国际交流需要,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高华丽,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翻译专业的师生和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全书16个章节,包括翻译课程和翻译专业两大部分。前14章为翻译课程部分,后2章为翻译专业部分。在翻译课程部分,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笔译和口译两方面,针对翻译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深化,整理出一套逻辑清晰、高效实用的翻译课程学习规律,不仅加入了对翻译基础学习内容的讲解,也包含对翻译相关知识的罗列。在翻译专业部分,则从业人员和教师角度出发,以翻译专业教学的方法、思想、实施和教学改革为主,由个体到总体,进行了科学性的总结,并对翻译事业的教学规划和理念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作者在第一、二章節对翻译做整体介绍时,先对翻译本身做了概念性的讲解,让读者理解何为翻译,如起初引用美国翻译理论家的定义,其次引用我国孙致礼、陈宏薇教授等人的定义,最后作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在前者的基础之上给出最后定义。该书不同于传统的书籍之处在于,不是照搬先前专家和教授已有的观点,而是突显自己的见解和规律方法,在同类书籍中实属难得。书中指出笔译和口译是当下最普遍的两种翻译方式,笔译是较为传统的方式,历史比较久远,发展的规模比较庞大,而口译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也是比较迅速为大众所熟知,在国际政治、外交、商业贸易领域尤其重要,在如此背景之下,翻译者需要在工作之时具备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随机应变。
  其次,关于翻译技巧的解读,作者所说方法和以往有所不同。作者在解释“谙熟英汉语言异同”时指出,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因此在语法句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首先要准确表达出原作内容,进而再考虑语言的表达是否符合阅读者的惯性思维,最后考虑能不能针对语言的逻辑和语序做出适当调整。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作者的观点是,文学作品中文体的差异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翻译的过程中,是否可以改变文体或者改变文体但保留该文体的特色,这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再次,该书针对文章结构和语法讲解细致具体,深入浅出。在翻译课程部分,作者提到笔译时,先是引用原文(如《Ozone Hole Over Antarctica Once Again at Record Low Level 》),之后对原文的特点进行了罗列分析,再提供参考译文,结合对比中英文的差别,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会翻译的不同,以及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效果。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在书中指出,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是文言文的翻译。如何完整翻译英语,之后再用文言进行二次翻译,以及将文言文译成英语时保留语言的韵律美,是专家教授们至今在深入研究的课题。对此,该书花了较多笔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释。如讲解意译时引用四大名著中家喻户晓的成语“初出茅庐”,再对照英文翻译“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使讲解效果达到最佳。
  最后,该书观点的论述颇具个人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于翻译专业的部分中,作者指出只有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才能最大程度、最真实地还原作品原貌。作者认为,翻译者要在语言的基础上更高地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知识层次,深刻理解作品中的风土人情,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良好的专业能力,让读者感受文化之美妙魅力。
  总体来看,全书脉络清晰,叙述精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其不足之处在于,全书以论述和解说为主,语句略显晦涩和枯燥。但瑕不掩瑜,比较而言,该书仍不失为同类书籍中不可错过的好书,对翻译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士的学习和研究大有助益,值得深读常用。
其他文献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有力提升,全球“汉语热”日益升温。汉语学习者日渐增多,孔子学院已经遍及全球。汉语国际发展迅猛,师资培养已经成为汉语国际事业推广的重要环节。然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师资力量却无法满足海外所需汉语教师的需求。因此,不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方式就显得极为迫切了。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王丕承撰写的《汉语国际教育师资任务培养方式》
期刊
摘要: 翻转课堂融合了互联网技术,通过颠覆教学顺序,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形成开放性知识等方面优势显著。基于CNKI数据库2012—2015年收录的以“翻转课堂”为篇名的学术性论文2503篇,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在就关键词、作者、机构等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就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等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开始,翻转课堂的研究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发文机构的主力因其
期刊
摘要: 美国文理学院以重视本科教学著称,并以卓越本科教学闻名。对麦卡莱斯特学院教师招聘理念、制度、方法及过程的研究表明,文理学院在教师招聘环节中,深刻体现了以教学为中心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明确学校办学定位,科学论证岗位需求;招聘条件清晰具体,重点考察教学能力;招聘过程中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保持互动,学术权力占主导地位;发挥同行评价作用,让教师选择教师;邀请学生参与招聘,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充分体现人
期刊
摘要: 科研成果评价是科研院校绩效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与理工科相比,文科科研评价体系尚待完善,且文科科研成果评价中往往更重数量不重质量或影响力。本研究采用量化统计分析法,系统收集了近五年各科研院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收录的论文,深入探究了各科研院校文科科研实力的现状、发展趋势并进行了系统比较。结果发现:少数几所文科强校长期占据三大文摘收录论文前10位,
期刊
视觉传达艺术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古代视觉传达大多以装饰、建筑等形式存在。到了近现代,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视觉传达才逐渐开始以平面设计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如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亦随处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平面设计所带来的视觉体验,平面设计也逐渐成为高校艺术设计院系的热门专业。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充分了解视觉传达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经典案例,不仅有利于他们对平面设计这一领域进行思考、钻研
期刊
教育事业乃济世安邦之正道,无论处于哪一历史阶段,其总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作出杰出贡献。而在教育光芒照耀下的仁人志士总能吸取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社会经验,寻找富国强民的发展之路。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压迫,进步的知识分子目睹战争不休的黑暗阶段之后,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立志寻求救国之道。这一时期,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是因为民国时期涌现出诸多著名画家如齐白石、
期刊
艺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文智慧的突出表现形式,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今的艺术无论是在作品还是设计思想上都已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作品和越来越多的艺术研究著作上。2016年8月,由杨志、周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艺术设计概论》一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书立足古今经典艺术设计作品,用独特的论述方式解读了何为艺术、何为设计以及如何
期刊
21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的民族问题此起彼伏,从2001年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到近几年“伊斯兰国”极端宗教组织在叙利亚的猖狂肆虐,无不与民族矛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过去十年也发生过多起民族极端分子引起的骚乱以及恐怖袭击事件,给当地的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新梳理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沟通交流、共同发展的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政策的形成过程
期刊
广告作为一门艺术,它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以及深刻的寓意传达。人们通过广告能够了解商业社会的最新动态、了解新的产品和资讯以及学习新的时代潮流等。广告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速度,提升了新兴事物被公众接受、学习和运用的速度,成为了扩大品牌知名度和改变消费者的商品需求和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及对商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告的设计和创意应成为新媒体时代各类商家重点探究、创新的任务。只
期刊
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从改革开放到如今,中国各民族文化在持续交流、融合中蓬勃发展。在文化的发展积淀中,众多宝贵而灿烂的文明历经时间洗礼而散发出醇香、迷人的艺术魅力。其中,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国内外受众的关注和热爱。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民族声乐艺术进步与创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各高校纷纷设立民族声乐演唱专业,掀起了学习与研究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