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袭触发的“加密战”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年底发生了两起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一起在巴黎市中心,袭击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法国随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另一起发生在美国加州圣伯纳迪诺,警方确认至少造成14人死亡,17人受伤。在这两起事件中,对于恐怖分子使用了什么工具进行沟通和密谋的问题,存在很多种说法。
  最基本的通信手段是手机短信。美国警方在恐怖分子的手机中找到了109条嫌犯与IS沟通的短信。此外也有报道称,巴黎恐怖袭击的幕后指使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乌德是通过加密邮件发号施令的。还有人认为,恐怖分子使用了加密应用软件,因为在现场找到的袭击者的手机里安装有加密应用。巴黎恐袭的调查人员也曾公开表示,有证据证明恐怖分子使用过加密应用,但调查人员并没有公开这些证据。
  比利时内政部长甚至提及恐怖分子可能通过索尼PlayStation4进行沟通,因为法国和比利时安全人员在搜捕中均发现了这款游戏机。恐怖分子究竟使用了何种沟通工具,各方说法大多只是捕风捉影。尤其是关于端对端加密的使用,并没有发现任何确凿的证据。

“端对端”的祸端


  所谓端对端加密(end-to-end encryption),是指唯有通信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两端才能知晓通信内容的强加密技术。面对政府监控规模逐渐扩大,加密技术的开发者为实现通信保密这一根本目标,设计出连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解密的通信方式。目前,这类加密技术已经得到一些社交软件的使用,其中包括刚被脸书(Facebook) 收购的WhatsApp、苹果的iMessages、德国的Telegram和日本的LINE等。
  2013年斯诺登事件爆发,端对端加密开始得到更多的使用,美英等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要求废除这类技术。此后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西方政府逐渐做出妥协,虽然不再要求彻底废除这类技术,但至少要求互联网企业确保满足政府的需求,在政府要求时提供密钥,即为政府开设特定的“后门”。
  加密技术自在私领域开始发展起,就一直被视为是情报收集的障碍。但是,数十年间运行良好,这类技术不仅被使用在流行的社交软件上,加密邮件系统实际上已经运行了二十多年,并没有受到政府的强烈反对。
  那么,目前的端对端加密是否实质性地促进了恐怖分子的沟通?从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和圣伯纳迪诺袭击事件的调查结果来看,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端对端加密为恐怖主义提供了任何方便。各国指控这类加密技术,并不是因为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而仅仅是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换言之,西方政府只是担心端对端加密技术被恐怖分子以及其他不法分子滥用,有可能使情报部门完全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使目前反恐不力的境况进一步恶化。
  即便没有建立足够的事实关联,但美英两国政府仍将反恐重心放在技术限制上。无论是英国在2015年11月提出的《调查权力法案》,还是此后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网络安全情报共享法案》,都要求互联网公司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这一要求给互联网公司带来多重压力,却帮助政府成功减轻了压力——巧妙地转移了舆论焦点,让公众视线从对恐怖主义的愤慨和政府情报收集不力的失望,转移到对国家安全与基本人权之间平衡的讨论。政府将选择权交给了公民:要么给恐怖主义可乘之机,要么放弃部分人权,二者只能选其一。

争议“后门”


  2015年底,向来低调的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节目中公开反对英国正在推动的《调查权力法案》,以及其他类似立法所要求的给加密技术“开后门”的做法。库克说:“今天如果政府拿着法院开出的许可令找到我们,那么我们会根据要求提供相关的信息,因为我们要遵守法律。但当谈论的是加密信息的时候,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实际上,根据端对端加密的特点,在被要求提供iMessages服务所生成的数据时,苹果公司着实无能为力。
  那么,是否可以给加密技术“开后门”从而让政府获取信息?政府所提出的方案——既保障加密通信的存在又不妨碍情报机构获取数据——在技术上站得住脚吗?对于这一问题,美国在2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数字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需要加密技术的支持。

  1990年代,美国政府即发起了所谓“加密战”,主要是为了限制国内私领域,以及国外使用新的加密技术,防止其绕开政府监控。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局 (NSA) 发起“Clipper Chip”计划,要求对所有电话和电脑植入芯片,政府有权对加密前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监控。计划一经出台,就引起美国社会强烈反对,争论的焦点在于“后门”会破坏整个系统的安全性。Clipper Clip计划成立三年之后最终流产。其后,强加密技术在私领域排除了政府干预,得到有效发展。
  二十多年后引起“加密战”重新升温的,是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项目(“棱镜”)。2013年,当美国前特工爱德华·斯诺登曝出该监控项目的内幕后,不仅美国政府失信于国际社会,涉嫌协助政府实施的互联网公司也遭遇了信任危机。虽然所有互联网公司都矢口否认参与过任何监控,但为了挽回用户的信任,苹果、WhatsApp等公司带头使用了更为安全的端对端加密技术。
  反恐局势日趋紧张以及端对端加密技术的逐渐普及使用,引发了美国政府及其同盟英国新一轮的“加密战”。英国首相卡梅伦多次要求要废除这类技术。根据《调查权力法案》,英国政府有权要求获取加密通信的密钥,包括端对端加密。美国作为英国的情报同盟也持类似立场。就在几个月前,奥巴马政府公开表示不对行业施加情报收集的压力,但是在巴黎恐怖袭击发生之后,奥巴马也被迫旧事重提,美国国会新近通过的《网络安全情报共享法案》也有类似的要求。
  2015年,十几位网络安全专家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门垫下的密钥》。这份报告的焦点是:在如今更加复杂的全球信息系统中,政府重新提出所谓“开后门”的诉求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报告认为,20年间,技术可行性的结论并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在今天对强加密技术“开后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会比20年前更大。这种做法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且会抑制创新,同时引发人权和国际关系问题。
  之所以说“开后门”不具有可行性,是因为这样做会导致系统的复杂性大幅提高。对于系统安全而言,最大的敌人之一就是复杂性,越复杂的系统就越容易形成漏洞。同时,维系这样的系统的运营也需要大量的成本。
  在《60分》节目的采访中,库克对美英政府所提出的“安全与隐私/保密性的平衡”问题做出了回应。他说:“安全与隐私的平衡问题是不存在的。如果需要平衡,在20年前‘加密战’时期我们已经得出了答案……因为我们是美国,所以我们二者都要。”
  这意味着,在现代法治国家,其底线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而不以牺牲公民基本权利为代价来提高反恐的效率。数字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需要加密技术的支持。正是由于加密技术所构建的信任体系,电子商务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交易方式,重塑了现代商业社会。如今,一旦安全漏洞酿成祸端,我们所要面对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可能是金融系统的崩溃、国家安全危机,甚至是生命的丧失。这些成本,无论是在法治国家,还是非法治国家,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本文由本刊与微思客WeThinker合作出品)
其他文献
你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会坐拥一批未必认识你、你却一定知道的陌生人,甚至连他们的生活习惯处事伎俩都略知一二,好比少林寺的扫地神僧,俩偷书贼往上数三代他都门儿清。  比如旁边水果铺的老板娘,称完后看一眼秤,报出一个数字比如12块5,总是很阔气地说,就给12块吧,然则真相一般都是11块5。而他二十来岁从南方跑来北京找生活的侄子,则喜欢把盒装水果摞成金字塔的形状,三角形左边一整条边,都摆着他喜欢火龙果。夏
消费不但不仅仅是中产阶层的行为,它也是促进“大众”形象  和身份诞生的推手,而与此同时,在消费社会形成中出现的国货  运动和抵制美货日货的运动也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和民族国家意识的构建  民国时代上海的中产阶级没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市民社会,后来在与国家的对抗中败下阵来,一直令不少历史研究者感到遗憾。  但在《上海大众的诞生与变貌:近代新兴中产阶级的消费、动员和活动》一书中,日本学者岩间一弘则认为,上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不光是老百姓,连总理李克强都加入了抱怨的行列,而且是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  总理对“提网速降网费”的关心,引发上亿网友点赞。搜狐“点击今日”的标题直指核心:“总理发话,网费还能贵多久?”为此,有媒体联系了三大运营商。除中国电信表示坚决支持工信部的各项政策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表示,对此没有特殊的回应。  工信部虽
让已经在任一年多的一国总统在采访一开始先做个自我介绍,这是《纽约时报》在2012年9月时干的事。  “美国人对你知之甚少,能不能在正式谈论关于缅甸的问题前,你先介绍下你的父母和教育背景方面的情况?”比尔·凯勒向吴登盛发问。作为采访者的比尔·凯勒足够资深,当时已年过六旬,曾因为冷战和苏联解体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还在2003年至2011年做了8年的《纽约时报》执行总编辑。  在缅甸的两周时间里,我和同
三个人沉默地站在墙根下,目光灵活地四下扫射,寻找需要帮助的迷途羔羊。  作为世界上最容易让人迷路的城市之一,东京的大名在各类文章中被频频提及。《赫芬顿邮报》曾总结其令人迷失的几大原因:超快的节奏、炫人眼目又密集的霓虹灯、随时随地吸引眼球的城市风景,尤其是,独特复杂的日本地铁系统。  这么说吧,如果说北京地铁线路图基本上是横平竖直的经纬线,站点虽不算少,总体轮廓还说得上大大咧咧简单疏朗,东京地铁线路
2014年起的改革,其带来的红利,从2015年逐步体现。图/IC  盘点2014年经济情势,两个字:“改革”。  2014年的改革意义非常重大,那就是压缩政府,释放市场。“小政府,大市场”,今年的改革将继续按照这个路径进行。  怎么能够让政府变小呢?2014年总共出台了三大重要政策,让政府变得更小。不妨让我来一一论述。43号文件  第一个重大政策是2014年9月21日推出的第43号文件。这个文件将
所有侵犯他人尊严的事情,最终都被小事化了地解决掉,从未让人们觉得有些东西是必须要敬畏的,也没有让人们知道,有些事情必须付出比赔偿钱财更大的代价。  这就是肆无忌惮的来源。而一旦无所忌惮,恶就会生长  《中国新闻周刊》  主笔  顺丰小哥被打,有完整视频为证,画面令人震惊,打人者无视所有人的劝阻,追打一个全无还手能力并且充满恐惧的年轻人,那画面基本上精准阐释了什么叫肆无忌惮和猖狂。  如今,我们每个
“反哺工程”让潮阳区委区政府上下加强了服务意识,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制度,又反过来为吸引乡贤“投资反哺”创造了条件  从事建筑行业数十年的郑立平,每当回想起家乡道路多年前坑洼难行的景象,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每逢下雨天,路面就会积水难退。开摩托车的民众需小心提防身边驶过的汽车,免得被溅得一身泥水。  由于财政吃紧,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多条市政干道曾经长时间缺乏维护和建设。2012年,
历史的真相总是晦暗不明,或许对异质文明的想象与好奇心,  对普遍知识和艺术的渴望与占有欲,以及类似“谁丢失了中国”  这样自以为是的以保护者自居的姿态,都构成了收藏中国的推手  1922年,精通中国文化的冒险家美国人兰登·华尔纳发表了以下声明:“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已大规模拓展了人类的历史知识,还顺手牵羊从中国新疆带回了不朽的历史杰作,以此丰富自己的博物馆。在那方面,美国人没有任何贡献
善事源于善意,善意源自人心,对人是如此,对企业亦如此。  当下,中国经济呈现长期低位运行的“L型”态势,我们会常常思考,甚至企业也在连续地被追问:当经济遭遇严寒,社会责任是不是也将覆上一层冰霜,冻结在经济的持续低迷中?  “我相信,真正伟大的企业,其初心必然超越简单的财富逻辑,而必定关乎整个社会和大多数人的福祉。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法治完善,企业履责背后的原力一定是善意被最大程度地激发”,中国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