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泥塑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企走出的工美大师
  老吴,全名吴德寅,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他进入工美行,完全是无心插柳。未曾正儿八经学过美术的老吴打小痴迷泥人,爱玩泥巴,没想到,日后竟成了泥塑行家。记得7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晌午,看到父亲搪炉灰,他灵机一动,用剩下的炉灰随手捏了一尊泥人放在窗台上,造型憨态可掬,周围的邻居见了都夸他有天赋,这也成为老吴印象中自己最早的得意之作。
  昔日化工厂的老同事,得知老吴成了工美大师,愣是不相信:“哟,没看出来,老吴还有这本事?”从北京化工学校毕业后进入国企上班,这是他们那一代人最稳妥的人生规划之一。但世事难料,17年后厂子倒闭,37岁的老吴失业了。
  后来,机缘凑巧,学化学分析出身的老吴为了养家跑起了业务,一度南下广东、上海开发市场。得空儿,老吴走在头顶飘扬晾晒衣物的上海里弄(上海方言,指胡同),穿梭在宗族观念浓厚的广东大小祠堂,他越发意识到自己的外乡人身份,对北京的怀念也与日俱增。他清楚,这份情愫不单单是对亲人的怀念。
  几年后,颇有商业头脑的老吴发现,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国产羽毛球鞋厂,便与人合伙开办了国产羽毛球鞋品牌优力弗鞋厂。结束了东跑西颠的日子,静下来的时候,老吴总觉着空落落的,说不清也道不明。
  过了不惑之年,老吴开始喜欢回忆了。回忆这东西像一种病,发作时说来就来,而且越发严重。老吴总是想起儿时的快乐时光,觉着该做点儿什么来“治病”。有人码字著书记录,有人泼墨画画呈现,有人作词谱曲礼赞,而他小时候就喜欢玩泥巴,捏泥人给他带来了很多乐子,何不再玩玩泥巴?
  先编故事后捏泥
  老吴玩泥,一发不可收拾,越陷越深。究其原因,还得从他经历的两件事说起。
  一次,老吴陪爱人看展览,途经一处卖紫砂壶、黄黏土的摊位。见师傅正在捏泥塑,他们像其他好奇的游客一样聚拢在师傅周围。见爱人看得入神,老吴贴在爱人耳畔悄声说自己也会;爱人瞥了他一眼,说:“瞎吹牛,你哪儿会这个?”他回应:“不信?给你捏个瞧瞧。”爱人当真买下一包泥带回家,老吴像画素描一样,让爱人坐好,照着她的模样捏了个泥人。“嘿,有两下子,神态捕捉到了。”结婚很长时间了,爱人真不知道他还会这个,得劲儿夸了一番。这让老吴满心欢喜,他似乎又找回了儿时玩泥巴的乐趣。
  又一次,老吴和爱人开车路过盘山,一大片黄胶泥闯入眼帘,正是捏泥塑的上好材料。老吴和爱人徒手挖了大半袋子黏土带回了家。在鞋厂休息的时候,老吴就开始捏泥塑,想到什么捏什么。老北京人爱听相声,他就捏出马三立、侯宝林的模样,每捏成一个,就取下鞋架上的样品鞋,给泥人腾出位置。没多久,鞋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人。那时候上门找老吴谈生意的客人,生意聊得少,反倒泥人聊得多。见这么多人喜欢,老吴想确定主题,做出一个系列。老北京的风俗,就是北京的符号。由此,他选择了“老北京三百六十行”作为主题。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老吴喜欢先编故事后捏泥塑。老北京的交通、娱乐、商市、饮食、风情、天桥文化成为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把对老北京的一腔情感揉进泥土之中,用一抔土、一双手再现老北京的市井文化,400多个市井小人物在他的一双巧手下活灵活现。这个主题做完之后,《老北京风情泥塑》一书水到渠成。美院雕塑系出身的艺术家评价老吴的泥塑是“二次飞跃”。传统创作雕塑的路径通常是从手塑到心塑,再到手塑;而老吴省略了手塑到心塑过程,直接在心里做雕塑,后来不少行家评价他这是“手随心动”。
  跨界捏泥塑18年,老吴对形象雕塑有着自己的理解,手法和技术上并不一味追随写实,而是讲究写意,意到神到,这也是他始终没有把落脚点放在“手艺”上的缘故。手藝各有好恶,但泥塑背后的文化和故事是永恒的。把人物的神态意象活化出来,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灵魂,这个过程需要长时间酝酿。老吴说:“我看人做个东西,回去就可以复制出来,这些东西就在脑子里。”作为一个老北京,爷爷奶奶那代人的生活、北京老百姓的文化就是融在他身体里的DNA。
  跨界玩泥塑
  这几年,北京推行“‘非遗’进校园”,老吴也被好几所大学聘为客座教师。同其他“非遗”讲师不一样,他从不带泥人作品到课堂上。“我是一个做泥塑的,但我讲的都不是泥塑这门手艺,我讲的是传统文化和泥塑背后的故事。文化和历史才是‘非遗’传承中最关键的一环!”老吴告诉学生,只要来过这座城市,在这座城市生活过,就要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这样才有资格在这座城市奋斗,“只有当你了解这座城市,融入其中,你才能成为这座城市的主人”。
  从千禧年跨界玩泥塑以来,很多熟人形容老吴是“玩泥狂人”,玩到把所有的生意都给停掉了,这得有多“魔怔”才会如此疯狂。老吴的泥塑一股子京味儿,迷住了一大帮人,很多人想买回去做摆件,有些人甚至找上门,磨破了嘴皮子也未能如愿,因为老吴立下一个规矩:只做不卖。平时接一些博物馆的装饰项目,日常花销够用。老吴说,延续传统其实就是如何转变传统。为了把文化元素移植到实用器物上,让更多人触摸到历史,更容易接受传统,老吴把铸铜技艺也加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开发了茶道、香文化、文房四宝等50多个文创产品,并且为每个物件都编纂了相应的故事。因为喜欢王阳明的心学,老吴把文创产品的主题确定为“格心铸器”,“表面上看,我是在铸铜铸器,其实我铸的是‘人’。有人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其背后承载的文化”。
  还有三四年,他就奔六十了。老吴形容他这大半辈子都是在用“心”来解读自己所遇到的万事万物。作为老北京,老吴把对这座古都的热爱全都揉进了泥土里。
其他文献
石头会开花吗?在非洲南部和西南部干旱而且礫石众多的荒漠里,有一种会开花的“小石头”。这些“小石头”颜色各异,有灰绿色、灰棕色等;它们的顶部有的圆滑,有的还有雨花石般的花纹。  这些“小石头”就是生石花。生石花别名石头花、曲玉、象蹄、元宝,番杏科生石花属,是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它的茎很短,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变态叶肉质肥厚,两片对生联结而成为倒圆锥体形状;它的顶部色彩和花纹各异,接近于卵圆形,稍有凸
期刊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当下的养老模式无论走哪条路,老人的感情需求都不能缺位。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是需求,也是目标。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出一种新型养老思路:子女给老人找事儿做,帮老人刷“存在感”。老人也会因此心情愉悦,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别让老人失去存在感  在每一次注视、每一个拥抱、每一回安慰中,老人能获取“被需要”的资本,这也是老人这个身份得天独厚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小时候
期刊
荷兰人的创意设计闻名全球。近年来,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思路盛行的风潮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巧用创意将垃圾回收再利用。据最新数据显示,荷兰循环经济一直位居歐洲前三名,近80%的废物会被回收和重复利用。我们一起来看看,走在循环经济前沿的荷兰人是如何发挥想象力,变废为宝,最大利用垃圾价值的?  垃圾造车  前段时间,一辆完全用废料打造的跑车在荷兰埃因霍温诞生。这辆车完全以电力为能源,有着流线型的身形、圆润
期刊
相比其他的天气现象,降雪似乎独具魅力。人们欣赏它能让大地换新颜的独特能力。而那些奇特的降雪,如“太阳雪”,则往往更加令人着迷。这种降雪一经出现,会立刻引发社交媒体热烈讨论。那么,这种降雪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阳雪”,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儿出太阳一边儿下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形成降雪的云层没有“遮天蔽日”,阳光漏了出来,于是就出现了阳光中降下雪花的奇特现象。夏季偶尔出现的太阳雨也是类
期刊
2020年11月以来,秋冬错峰游兴起,“银发族”成为出游主力。近年来,“银发旅游”的巨大市场潜力不断显现。如何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为“银发旅游”增添更多温度,不仅关系着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对应对人口老龄化起到积极作用。  助力跨过“数字鸿沟”  “亲爱的大爷大妈们:欢迎您来景山公园,请您协助公园查验健康码。没有手机的您别担心,您提供身份证号我们代查。”这是北京景山公园门口一块告示
期刊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谁来守护你?谁来照顾你?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记者在多个地区通过实地走访,探寻各地养老产业的新模式,解锁守护“夕阳红”的幸福密码。  大数据帮忙老年生活有“里”有“面”  深秋时节,走进辽宁抚顺东华园社区,养老中心里笑声阵阵。午后,91岁的安业兴来到慧明居家养老中心,和居民们一起排演节目。“社区最近要办一台晚会,我负责给大伙儿指导排练。”在
期刊
蠟梅是一种蜡梅科植物。蜡梅又名雪里花,花期很长。它的花蕾干燥,呈圆形、矩形或倒卵形,花被叠合作花芽状,棕黄色,下半部由多数膜质鳞片所包,鳞片黄褐色,略呈三角形,有微毛。气香,味微甜,后苦,稍有油腻感。形态以花心黄色、完整饱满而未开放者为佳。
期刊
在江苏扬州,一位年过古稀的退休教师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长江江豚,并培养了一批批保护江豚大学生志愿者骨干。他就是71岁的陈宜林,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豚爷”。  江豚濒危,退休教师投身宣传保护  陈宜林回忆起对于长江江豚的第一印象,还要从他的中学时代说起。陈宜林说,那时他在江苏扬州上中学,放学后乘渡船回家,在船上经常能听到艄公的提醒:“坐稳坐好了,小心被‘江猪’拱翻船。”“江猪”是长江江豚的民间叫法,
期刊
“民间艺人”画家戴敦邦先生嘱我参加“紫砂匠人”华小其“藝术生涯60周年”的活动。戴先生与华小其曾合作过4把紫砂汉方壶,轰动一时。20世纪50年代,年仅13岁的华小其便进入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当学徒。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是赫赫有名的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前身。当时,“紫砂七老”中的裴石民、顾景舟、王寅春、朱可心、吴云根5位先生都曾手把手教过华小其。特别是裴石民,视华小其为其亲炙弟子。  有个故事可以显
期刊
随着手机的普及,“公共电话”如今已经退出了大家的日常生活。然而,在上海市中心的福州路上,仍然开着一个只收现金的公共电话亭,市内通话3分钟收费4角钱。这里的老板是一位78岁的老人,名叫沈玉琇。她告诉记者:“这个电话亭已经陪我度过27个年头了。”  2020年12月7日,记者采访了沈奶奶。她回憶说,1993年,她与几位同伴一起承包了自家弄堂口的电话亭。1996年,丈夫临终前叮嘱沈玉琇,希望她能把电话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