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生死劫》——为战地记者生涯做结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军占领巴格达后,我主动请战前往伊拉克进行了40多天的战地采访,与其他三位同事生死与共,同舟共济。这本书就以我的活动和经历为主线。在我看来,回顾美国攻打和占领伊拉克的整个过程、关注仍在伊拉克“燃烧”的战火,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我是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机制中的一颗螺丝钉,是中国新闻工作者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因此,我用相当的篇幅介绍了新华社如何组织和指挥这场战争报道,讲述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凤凰电视台等中国同行和外籍雇员如何不怕困难和牺牲、投身战地报道的动人故事。在我前往伊拉克期间,妻子主动投身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使我们非常巧合地成为中国惟一同时参与两场“战争”的夫妇,因此,我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我们三口之家在那个特定时期的平凡而又不寻常的故事,以及我因为来自“非典”疫区而在进出战地时经历的种种尴尬。
  此书与拙作《巴以生死日记》、《穿越生死线》组成我的中东战地“生死三部曲”,为我的战地记者生涯做结,一并献给一切爱好和平的人,献给所有爱我和我所爱的人。——作者自序节选
  
  2000年10月,我们得到机会到位于加沙的巴勒斯坦总统府专访阿拉法特总统。由于局势混乱,一路上安全没有保障,还要通过各严格的关口检查。于是,新华社派驻那里的一位“孤将”——马晓霖,也是我的前新华社同事,便成了我们的接应。
  记得当时见到晓霖兄时,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新闻动物”——风风火火、身穿一件印有“新华社”和“中国”字样的摄影背心、开着一辆越野吉普车。最令他自豪的就是吉普车上留下的几处巴以冲突的弹痕,见证了他的死里逃生。
  我拜读过他的两部大作——《巴以生死日记》和《穿越生死线》。最近这位战地记者又写了一本书,是有关伊拉克战争的。说实话,那是一段让我伤心让我难忘、让我几次企图掀起而又一次次疲惫不堪地将之掩卷起来的历史。两年来,那段历史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偶或忿忿不平。直到前不久看到晓霖兄传给我的书稿。原来这位“新闻动物”当时也和我一样:兴奋、激动、疑惑、不满、委屈、难过、无怨、无悔……
  ——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主持人水均益评《两河生死劫》
  
  马晓霖奔赴伊拉克前线进行战事报道,让许多人羡慕。马晓霖在书中写到,为了能获得这种让人羡慕的机会,他动了不少心思。后来我真正理解了这种让人羡慕的机会只有给予马晓霖是最合适的。首先,马晓霖长期在中东从事新闻报道,同时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的五年寒窗也是很多记者无法企及的。当然,最重要的、也是很多外国记者特别是西方记者无法比拟的——马晓霖对伊斯兰教的了解。事实上,在报道中东新闻上,我觉得无论西方记者还是国内记者,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宗教的不了解,而马晓霖来自宁夏,本人就是回族,这可以说是他得天独厚之处。在这一点上,我将美国《纽约时报》中东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雷德里曼的中东报道与马晓霖中东报道做对比时,感受最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宋晓军评《两河生死劫》
  
  我喜欢《两河生死劫》,并不是因为这本书中有战争,而是因为这本书中有感情,那是一种不动声色但感人至深的感情,在现代社会,这样的感情已经很少了。当马晓霖奔赴战火中的伊拉克时,他的妻子正面临另一场考验——她在马晓霖离开北京的次日主动请战进入“‘非典’病区,而且不到24小时,就接到了开拔通知”。由于近距离接触“非典”病人,所有医护人员都必须实行自我隔离,不能回家,只能通过电话进行联系,过一种咫尺天涯的痛苦生活。当马晓霖远在战乱中的异乡,从电话中听到女儿的哭声,他说:“我的心都要碎了……”他只写了这么一句,克制但充满感情。
  我喜欢马晓霖的文字风格以及叙述方式——那是一种只有做过记者,并且对这一职业具有真切荣誉感的人,才会追求的风格——平实、冷静、客观,但有立场、有原则、有激情、富于感染力。他穿越死亡公路,他走访武器黑市,他在毫无人身保障的伊拉克采访,他平静地记述他所看到的一切——当他说他的心碎了时,你一定可以在那一刻听到心碎的声音。
  “人们常说,记者惟恐天下不乱。但是,亲身经历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大规模流血冲突的我宁肯自己失业,也不愿意再看到新的战争与死亡。”这段话,写在《两河生死劫》的最前面,但是我越读到后面,才越深地体会到马晓霖的“宁肯”。
  ——畅销书女作家陈彤评《两河生死劫》
其他文献
学习是一种快乐,创新是一种享受。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的。  为改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历史课堂改革。实施"自主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着眼于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努力搭建好平台,为学生自主创造条件,只有有了自主创造的条件才有可能创新,自主的条件越优越,引导激发的
期刊
摘要:"图画"教学法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运用的好,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大有裨益。  关键词:图画 教学法 读图能力 教学效果  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挂图是教学中特有的教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图画教学"是老师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很快在黑板上画出与本节教学有关的"图"或"画",这些"图"
期刊
一、创设情境导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也说过,"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导趣,就是教师巧妙地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可从历史典故、诗词歌曲、投影录像、图片资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投入新课题学习,使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
期刊
【摘 要】新高考下教材在历史复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对教材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师要根据新教材的编写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理解教材的历史概念,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能力,在高考中取得满意成绩。  【关键词】 新高考 利用 教材  《历史考试大纲》具体提出了四大能力要求,新课标高考体现了新课改的方向和创新精神,高考试卷注重考查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
摘要: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可如今中学生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特别是在试卷上所反映出来的错别字可谓花样百出。本文单就历史试卷中错别字出现的原因和采取的对策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历史 试卷 错别字 成因 对策  错别字是个统称,分开来说就是错字和别字。错字:写字时因笔画或结构错误,写成了本无其字的字。别字:写字时,因形、音、义的影响,把甲字写成了乙字。2011年开学
由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学会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选矿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26—30日在江苏无锡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85篇,这些来自科研设计、高等院校和生产厂矿青年选矿工作者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都要经过一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教授,1929年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之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未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乡土地理材料是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生动与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
期刊
在当今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热潮中,inquiry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之一。按照《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现在我们常说教学要创新,怎么创新?许多人感到迷离,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创新就
期刊
【摘 要】针对历史新课标多元性、开放性、模块式的特点,势必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本文以作者在实践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为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研究性教学方法  一、引言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对于历史事件的讲解不生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课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