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燃起“一把火”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4月,颇具个人魅力的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引起观众热捧,而随后开播的《品三国》,更是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之后于丹的《〈论语〉心得》,仅用7天时间就红得发紫,他们,也让《百家讲坛》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节目。
  
  很多人是在知道易中天之后,才知道《百家讲坛》的。其实,《百家讲坛》的创办远早于此。
  2001年7月9日,基于办一个“开放式的大学”,把各路专家、学者从教室里搬到电视上来,以弥补许多观众无缘进入大学的遗憾的想法,《百家讲坛》正式创办,当时的口号就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学术大师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开播伊始,担纲主讲者皆为各学科顶尖学者,比如霍金、杨振宁、李政道、童庆炳、叶嘉莹、莫砺锋等名家都相继到节目做客。专家讲课的内容也比较杂,从自然科学到人文常识、饮食起居、养生保健,几乎全都进了“讲坛”。
  “其动机很好,不想观众并不买账,原因是听不懂那些过于专业的东西,收视率极低。”《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
  为了提高收视率,《百家讲坛》开始在形式上做一些变化,将主讲人由一个变为好几个座谈。“但效果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好在那时央视领导对其收视率要求不高,权当它是一个公益性栏目。”万卫说。
  《百家讲坛》创办初期是没有收视率指标的。2003年央视开始用收视率作为衡量栏目的指标,实行末位淘汰制,《读书时间》因为收视率不行被淘汰了,眼看就要轮到《百家讲坛》,编导们有些急了,开始研究观众,研究市场。2004年,在第二任制片人聂丛丛的主持下,《百家讲坛》推出了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迎来了较高的收视率。
  在这种变化的节点上,《百家讲坛》迎来了它的第三任制片人——万卫。面对着收视率这把高悬的长剑,万卫开始重新定位《百家讲坛》。他觉得当时节目的方向是百科,打造的东西不明确,所以他上任的首要任务是着手打造拳头产品。在研究了过去收视率高的几期节目之后,万卫将栏目的定位从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并将读者划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四十岁左右爱学习的女性。她们一般不太爱看电视娱乐节目,或很少看电视,喜欢看书,但对历史不太了解。第二类是众多的老年知识分子。他们有书,爱看电视连续剧、新闻,以此消磨时光,一辈子渴望学习,但学的知识比较杂,缺乏系统。对中国历史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并不十分清楚。第三类是一些文化不太高,甚至相当低的人。这些人知道很多历史故事,但来源不是书本,而是民间的口头传说,这些传说跟历史真实不一样甚至相反。
  在将“大众”放在首位,将“学术通俗化”这个方向下,《百家讲坛》栏目组开始四处物色合适的主讲人。《百家讲坛》一共有四个栏目组,每个组都到大学去找主讲人,他们请校方推荐、通过学生推荐,由双方推荐他们学校的名嘴。然后栏目组跟这些名嘴见面,给他们录像。回来之后他们根据录像研究面对镜头时这些人的表述能力、人格魅力,之后再看他研究的学科有没有目前大众感兴趣的内容。然后他们敲定一个试讲的选题,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编导和主讲人不断地沟通和交流。《百家讲坛》很快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2005年4月,被栏目组在凤凰卫视节目中发现的易中天正式登上《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语言风趣幽默,《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攀升。而随后开播的《品三国》,更是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也创下了《百家讲坛》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新高度。
  2005年7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学历史老师——纪连海,走上《百家讲坛》,创下了该栏目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率。而他,更是因此也成了全国名人。
  2006年国庆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于丹出现在《百家讲坛》。从一个不为很多人知道到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于丹只用了7天时间。
  人气也带来了图书市场的火爆。上海文艺出版社以竞标价500万元、首印55万册夺得易中天《品三国》(上)的版权,据说销量已近200万册。于丹的《论语(心得)》由中华书局出版,起印数为60万册,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销售100万册。这些明星学者的受追捧情形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在栏目组的精心打造下,一批明星主讲人脱颖而出,《百家讲坛》也迅速红遍全国。
其他文献
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人”的城镇化为理念,是对之前城镇化“见物不见人”模式的匡正,其蕴意富含中国国情特色.基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一规律,“人”的城镇化应从“人”
林语堂多次呼吁法治,提倡法律之治.他推崇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批判人治模式,虽然他没看到韩非对专制集权的维护,但他对法治的强调和重视,既是对清末以来兴起的法治
链霉菌139(Streptomyces sp.139)能分泌一种新型胞外多糖依博素(Ebosin),药效学研究表明其在体内具有明显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有可能发展成为新型药物。 依博素的生物合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发生突然、情势复杂、变化迅猛、后果严重,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提出严峻挑战.2019岁末中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即属于突发公共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在科学技术、经
从小冰“写诗”事件开始,人类的确正在走向人工智能诗学时代,旧的文艺学、旧的狭义诗学在不久的将来将不得不重新书写.在诗歌主体重置的话题方面,人工智能写诗软件抹消了诗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机器体系的批判揭示了资本对工人进行肉体规训的生命政治,展现了工人变成机器体系之“人手”的生存样态.以马克思的机器体系批判为切入点,以资本对工人的肉
在日本,近年来有关「过か労ろう死し」问题的新闻在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庀辞苑」的解释,该词指的是「过か
海水生态养殖是一种生态、健康、科学的养殖模式,虽然其发展优势明显,但是实践中应用并不广泛,并且以政府推动为主,而海水养殖户是生态化养殖模式的采纳主体,为了推动海水养
中美两国影子银行发展存在阶段差异,依据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对中美影子银行发展的演进逻辑、运作机制、风险形成与溢出机制进行系统比较,在借鉴与反思的基础上,系统总结
质量型增长的经济本质是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源自于本地的知识积累与外地的知识溢出,但是中国目前地区之间市场壁垒仍有存在,溢出通道阻塞致使知识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