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外敷预防儿童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wysw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芒硝外敷对儿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50例拟行ERCP术的胆胰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按操作规范行ERCP术,治疗组在术前30 min给予芒硝外敷并持续使用至术后24 h.观察PEP发生率,比较术后VAS疼痛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PEP发生率分别为5.3%、18.7%,治疗组PE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24 h组间比较,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24 h与术前3h组内比较,两组血TNF-α、IL-6水平升高(P<0.05),血DAO、D-乳酸水平降低(P<0.05);术后24 h组间比较,治疗组血TNF-α、IL-6、DAO、D-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硝外敷能有效预防PEP的发生并减轻ERCP术后疼痛,对胰腺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炎症反应、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介绍史锁芳教授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运用太极六气针法治疗内伤杂病的临床经验.认为“三阴三阳开阖枢”是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太极六气针法是以开阖枢理论为基础而创立,用于治疗内伤杂病疗效较佳.并举验案3则.
特定部位刺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特定部位针刺区域如头、眼、耳、口唇、腹、腕踝等,均为肥大细胞聚集区,肛区也如此,但肛区尚未形成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故此,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共同提出:肛区因其与经络脏腑的联系密切,生理解剖结构特殊,且为肥大细胞聚集区,故也存在着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即肛针疗法.根据两位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医案,对肛针疗法的分区、主治、穴位及操作要领等做出初步探讨.
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safe and effective natural inhibitors of spike glycoprotein and main protease 3CLpro using potential natural antiviral compounds which are studied under various animal models and viral cell lines.Methods:First,compounds were retr
基于中日学者的有关观点,探讨《伤寒论》“表里内外”的内涵.认为“表里内外”各有所指,不能混用.“表里”指的是证,“内外”指的是症;“表里”指所有在外或在内症状的主观总结,“内外”指某一具体客观的症状.《伤寒论》中的“外证”即为“人体在外的症状”.
古代临床应用黄芩有枯芩与条芩之分,其清热的部位、途径、配伍、用法、用量的侧重各有不同,对黄芩晶种的合理选用在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上尤为必要.枯芩善于清火热、解热毒,常与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止咳平喘化痰药配伍,多用于治疗中上焦火热病证及皮肤疮疡肿毒,多酒炒,用量宜小;条芩善清湿热、凉血热,常与清热凉血药、利水渗湿药配伍,应用于中下焦湿热病证和血热出血病证,生用或以胆汁炮制,用量较大.
目的 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提供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针刺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日.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腧穴与经络的选用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①共纳入142篇文献,涉及腧穴167个,总计使用频次1239.②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腧穴依次为足三里、阳陵泉、曲池,
综述中药对肺纤维化相关机制调控的实验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中药的经方、复方、单体及有效成分在介导氧化/抗氧化应激、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自噬、改善细胞外基质沉积、调节免疫平衡等方面发挥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
非遗传承的现代困境本质上是“传播问题”,即非遗与“现代”的割裂以及与“人”的断层。借助短视频平台和“活化机制”,非遗在现代多元文化语境下衍生出新的生机,呈现出由点及面的燎原之势。为推动非遗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以及平台传播的体系化、规模化,应加快构建基于年轻受众群体的非遗文化生态系统。
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是网络舆情应对流程中的关键部位,直接决定着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走向和应对成效,而回应目标偏差、时机迟缓和内容不当是网络舆情应对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网络舆情的生成基于网民群体、网络平台、舆情事件、互动传播、关注度、影响力六项基本要素的互动,网络舆情事件具备完整的生命周期,视舆情事件性质的不同其生命周期的演进流程也各有不同.做好网络舆情的回应需要在掌握网络舆情生成因素和舆情事件生命周期运作规律的基础上,对舆情事件进行合理的分级分类,进一步把握回应目标、回应时机和回应内容,从而科学把握回应方法,
本文从融媒体时代的角度着手,对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融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然后阐述融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薄弱之处,最后对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提升措施进行研究与总结,希望能够引起业内有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