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活动性课程优势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17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助学校省级文学教育课程基地的优势,以课程基地为依托,发挥个人特长,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大胆实践,不断探索,经过几年的辛苦建设,形成了“视、听、读、写、讲、辩、演”的文学教育活动体系,并顺利开设了新槐文学社、“半亩方塘”诗社、翰墨丹青书画社、“璞石”演讲社、东梨剧社、新槐辩论社、小记者团等七大社团。借助于各个社团,语文教研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2016年为例,先后组织开展了如下活动:“在《诗经》里赏春”的经典读书活动,“鼋头渚,春之旅”采风活动,“鼋渚春涛花样年华”诗歌创作会,“走入文学殿堂欣沐诗歌芬芳”诗歌朗诵训练,“吟诵青春”诗歌朗诵大赛,师生书画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排演了课本剧《鸿门宴》《雷雨》等。七大社团,已经成为学生语文活动的乐园。文学教育课程基地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自由天地。
  一、语文活动性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咀嚼品味代替不了学生的体验。有些课文,老师觉得很精彩,但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老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课,不一定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面对困局,老师们苦思对策,寻找破解之法。既然语文来源于生活,那么,让静态的文本还原成鲜活的生活,会不会别有一番天地呢?这一想法一经产生,便有了极强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学语文,用语文,学中用,用中学”,逐渐成为我校组织开展语文活动性课程的一种共识,也逐渐成为语文老师的教学理念。学生所学的一切,最终要靠学生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自己的内心去加以体验。在教学中,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努力,想法设法增加学生的活动体验,学生的印象自然会更加深刻,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二、理念的转变,带来教法与学法的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引领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学中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下,想法设法切实增强学生的活动体验,便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不知不觉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在悄然变化。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的教学,多了学生的反复朗读,并慢慢地从朗读提升为朗诵。课堂上,老师除了与学生共同揣摩朗读的节奏变化、语调的起伏、语气的长短,还与学生一起揣摩诗词中的背景画面,探讨情感的起伏跌宕,探讨适合的配乐。无论小说还是剧本,师生常常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该怎么表演才更贴近原著,才更真实动人。语文教学,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只是单纯的文本学习。学生们在老师的指点下,课上会反复揣摩文本,课后,学生们会主动从网上寻找相关视频音频材料与研究论文加以学习借鉴。而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动者,是学生主动在找资料,主动在讨论比较,学生们的学习是充满激情的。就在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活动中,学生们在汲取着营养,成长着自己。有的在诗歌朗诵中感受了诗歌的独特魅力,有的在演讲与辩论中学会咬文嚼字,还领略了语言的感染力,学会了辩证思维。采风,让学生走进了自然,走向了社会,明白了语文来源于生活的含义,懂得了处处皆学问的真谛。活动性课程的开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获得了进步的体验。
  三、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到培养
  语文活动性课程,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等活动中,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阅读与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活动,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得以建构与完善,学生的生命得以丰富。尤其是辩论会,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很多当下的热门话题,如法律规则与人情人性(法与情)、时代进步与传统文化(新与旧)、经济利益与道德文明(物质与精神)、世俗观念与个性追求(主流价值观和边缘价值观)等,都很有讨论的意义与价值,正因为这些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立场与思考,但很多学生又难以思虑周密而不免失之偏颇。那么,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学生开始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而活动过程中,老师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站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的高度,更高层次地引领学生,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品位,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斑斓多姿的文学殿堂。
  四、老师的水平与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语文活动性课程的有效组织与开展,不仅让学生得到了发展与提高,也让老师受益良多。很多老师在活动性课程的组织实施中不断加以总结提炼,开发出了很好的校本课程。例如我校语文老师就相继开发了《现代当代诗词鉴赏与写作》《诗林漫步》《文人与山水》《经典与时代》《文学与人生》等校本课程,其中《文学与人生》已经正式出版,获得了江苏省校本课程一等奖。原来,老师们听说要开发校本课程,充满着畏难情绪,认为一个普通的高中老师,能认认真真教好书就不错了,开发课程的事,是专家的事,自己做不来。而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师生们不断地研究探索,一本本校本课程也随之产生,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老师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开发校本课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老师的身份,从原来单一的课本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组织者与实施者,老师的科研热情也随之而得以提升,学校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学校的课程基地,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之同时,语文课堂的教学风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五、活动中的反思
  语文老师组织开展实施语文活动性课程,看似很正常不过的教学,却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位语文老师,最好既懂朗诵又懂演讲又懂辩论,又能进行剧本表演的指导等等。当然,老师可以形成一个团队,发挥各人特长进行相关的指点,懂朗诵的指导朗诵,懂演讲的指导演讲,懂辩论的指导辩论,懂表演的指导表演。但不管怎样,对于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还是要尽可能地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相关能力,以便进行指导。同时,每一次活动都要精心组织,务求高效。绝不能放任不管,让学生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而是要紧扣主题,紧扣文本,作出自己的独特解读。而活动之后,要立即组织学生点评,加以总结提炼,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的语文活动。而要将语文活动上升到活动性课程的高度,还需要老师有课程意识,要有明确的课程体系,能有意识的搭建课程框架,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教师改变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由原有的成绩评价改为活动评价,由单一的老师评价改变为学生互评、老师总评等。
  文学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还在进行中,师生们的实践与探索永远在路上。但学校近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语文活动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对全体师生而言,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一种新的教法与学法,是育人方式的转变。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是课程,课程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师生的发展。做一個有心人,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开发、完善活动性课程,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完全能够实现。
其他文献
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为建筑物基础设计中的地基处理与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技术参数。所以,能否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尤其是复杂地形地质条件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背景"泰微课"是我们泰州市基于微视频学习资源,促进中小学数字化学习的一项信息化应用项目,也是我市推进教育转型升级"163"行动计划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重点开发项目。经过几
啤酒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浑浊是一个十分严重的质量问题,它影响产品的货架寿命。永久性浑浊是含有高比例脯氨酸的蛋白质(或片段)同啤酒中多酚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蛋白质
重点分析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处理建议。对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严格控制,不仅能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也能为工程单位创造更大的经
在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地图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识图、熟图、绘图、读图。
一、“诗性”:“以己度物”和“以物度物”的体悟状态  钱钟书所说的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诗歌,而是寄托了人类情感的一切艺术文化的统称。诗歌、小说、雕刻都是诗。这类泛义的“诗”,有无一种共通的思维特性——“诗性”存在?这种“诗性”,源于意大利学者维柯的《新科学》。维柯认为诗性智慧就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形象思维。它是凭借感觉、直观与想象创造出来的只属于原始人类的智慧,并且以具体的形象代替抽象概念。这是个
语文教学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大性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较为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掌握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况且,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新课改之后,写作教学中仍旧出现了一些弊病,比
北大古典文学、历史学教授吴小如先生多年在北大开设“唐诗宋词专题研究”课,一直以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他在《我是怎样讲析古典诗词的》一文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他的学生顾农说:“考据或赏析,一般学者只能精一面,吴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把两者完美结合。”吴小如老师的做法对我们今天的的中学古诗文教学有极
目的 :探究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5+1目标化管理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南京市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
校园文学.是由在校学生创作的描写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生活或与校园直接关联的生活.具有青春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学作品。更宽泛的说法应该是“校园围墙之内的写作主体(学生)所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