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课改背景下某些教学行为的反思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课改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足足八个年头。八年来,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在新的课改形势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去面对历史教学——这门历史悠久而又与现实相距甚远的古老学科,应该怎样去看待学生——未来的世纪之才,怎样去对待课堂——师生焕发生命力的所在地,这些,不仅是我们历史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關注。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反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也不得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
  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王庆环.怎样看待新课改中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4.
  [2]李如一.新课改“新”在何处?[N].伊犁日报(汉),2005.
  [3]朱浩.云南施行新課改方案[N].中国改革报,2009.
  [4]赵婀娜,张晶,吴佳文.新课改后,复读风险有多大[N].人民日报,2009.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介绍了河流生态设计的思想观念,并结合烟集河整治工程对河流生态设计作了初步探讨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river ecological design ideas, combi
期刊
本文先从3个有趣的代数不等式出发,给出它们的统一深化,进而联系到2道数学竞赛试题和一道征解数学问题,并给出了类似的深化,获得了一些有趣的代数不等式. Based on three in
当前推进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在综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众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并指出思想
专业教育课程整合是建筑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立、相关专业课程的衔接与重组等手段进行课程整合.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现代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能源资源的不断消耗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绿色”的室内设计开始被人们看好,绿色室内设计是高效能技术与环
高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启发式教育为主要授课方式,巳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老师授课方式的要求是有差异的,且这种差异性是显著的.高校教师应
套管压力是油气井井控作业中的重要压力数据之一,由于井下的情况不太稳定,特别是压力传递时所需要的时间,为调节节流阀控制立压带来了许多不便。适当地利用套压,不管是在常规
电视视频信号在传输时,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
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在《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改革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
现代设计教育在市场经济大潮和教育改革形势的推动下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模式化,但这种规模和模式又与市场失衡.从教育创新,思维创新的方面阐述了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和发